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矿物学部分)08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

结晶学与矿物学 D8氧化物利氢氧化物矿物 口需要掌握的矿物 3刚玉,赤铁矿,金红石,锡石,石英 钛铁矿,钙钛矿,尖晶石,磁铁矿,黑钨矿 3水镁石,三水铝石,针铁矿,硬锰矿 简单氧化物矿物 口口口 复杂氧化物矿物 氢氧化物矿物 复习思考题
1 08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 ❑ 需要掌握的矿物 • 刚玉, 赤铁矿, 金红石, 锡石, 石英 • 钛铁矿, 钙钛矿, 尖晶石, 磁铁矿, 黑钨矿 • 水镁石, 三水铝石, 针铁矿, 硬锰矿 ❑ 简单氧化物矿物 ❑ 复杂氧化物矿物 ❑ 氢氧化物矿物 复习思考题 结晶学与矿物学

结晶学与矿物学 銜单氧化物矿物一一概 氧化物矿物和氢氧化物是一系列金属阳离子与O2与OH相化合的化 合物。这类矿物的种数约在200种左右。它们占地壳总重量的17%左 右,其中石英族矿物就占了12.6%,而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占 3.90 口化学成分阳离子主要是惰性气体型离子(如Si、Al等)和过渡型离子 如Fe、Mn、Ti、Cr等),及少量铜型离子(如Cu、Sb、B等)。此外, 在少数氧化物中还含有水分子 晶体化学特征氧化物中以离子键为主,随着离子电价的增加,共 价键的成分趋向增多。另方面,随着从惰性气体型、过渡型离子向 铜型离子改变时,共价键性则趋向增强。氢氧化物的晶体结构主要 是层状或链状,除离子键外,还往往存在氢键。由于氢键的存在 以及(OH)的电价较02为低而导致阳离子与阴离子间键力的原多 因此与相应的氧化物比较,其比重和硬度都趋向减小
2 简单氧化物矿物--概述 氧化物矿物和氢氧化物是一系列金属阳离子与O2-与OH-相化合的化 合物。这类矿物的种数约在200种左右。它们占地壳总重量的17%左 右,其中石英族矿物就占了12.6%,而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占了 3.9%。 ❑ 化学成分 阳离子主要是惰性气体型离子(如Si、Al等)和过渡型离子 (如Fe、Mn、Ti、Cr等), 及少量铜型离子(如Cu、Sb、Bi等) 。此外, 在少数氧化物中还含有水分子。 ❑ 晶体化学特征 氧化物中以离子键为主,随着离子电价的增加,共 价键的成分趋向增多。另方面, 随着从惰性气体型、过渡型离子向 铜型离子改变时,共价键性则趋向增强。氢氧化物的晶体结构主要 是层状或链状,除离子键外,还往往存在氢键。由于氢键的存在, 以及(OH)-的电价较O2-为低而导致阳离子与阴离子间键力的减弱, 因此与相应的氧化物比较,其比重和硬度都趋向减小, 结晶学与矿物学

结晶学与矿物学 銜单氧化物矿物一一概 原子序数 1.08A H 元素符号 IIIB VB VB VIB VIIB 相对原子量1.01 OF 159918.998 Na mg 229924305 IIIA IVA VA VIA VIIA VIIIA 1BIB26922306 K C Tiv Cr MnFe Ni Cu Zn As S 3909840.078 478850.942519%654.93855847 869363.5466539 7492278.96 Y Zr NbMo 8890691.224929069594 118.71121.761276 Ba L Ta w Hg TI Pb Bi 137331389 809518384 2005920438207220898 镧系 锕系Th U 23204
3 简单氧化物矿物--概述 结晶学与矿物学

结晶学与矿物学 简单氧化物矿物一一刚三 口化字组成 Corundumalo3。有时含微量Fe、T或Cr等 中结构特点三方晶系;点群3m。空间群R3c:a=475A,c=12.97A Z=6。晶体结构中,O2成立方最紧密堆积;而A3则在两氧离子层 之间,充填三分之二的八面体空隙,组成共面的A1O6 晶体形态一般呈近似腰鼓状晶形,常依菱面体(1011,较少依 (0001)成聚片双晶。 如物理性质:蓝灰、黄灰色,含铁者呈黑色:含铬而呈红色者,称红 宝石(uby);含钛而呈蓝色者称蓝宝石( sapphire);玻璃光泽。硬度9; 无解理;常因聚片双晶或细微包体产生(0001)或(10-1)裂理。比重 3.95~4.10 如鉴定特征:以其晶形,双晶条纹和高硬度作为鉴定特征
4 简单氧化物矿物--刚玉 ❑ 化学组成: Corundum Al2O3。有时含微量Fe、Ti或Cr等。 ❑ 结构特点:三方晶系;点群3m。空间群R3c;a0=4.75Å,c0=12.97Å; Z=6。晶体结构中,O2-成立方最紧密堆积;而Al3+则在两氧离子层 之间,充填三分之二的八面体空隙,组成共面的Al-O6。 ❑ 晶体形态:一般呈近似腰鼓状晶形,常依菱面体(-1011),较少依 (0001)成聚片双晶。 ❑ 物理性质: 蓝灰、黄灰色,含铁者呈黑色;含铬而呈红色者,称红 宝石(ruby);含钛而呈蓝色者称蓝宝石(sapphire);玻璃光泽。硬度9; 无解理;常因聚片双晶或细微包体产生(0001)或(10-11)裂理。比重 3.95~4.10。 ❑ 鉴定特征: 以其晶形,双晶条纹和高硬度作为鉴定特征。 结晶学与矿物学

结晶学与矿物学 简单氧化物矿物一一刚三 沿(10-10)面的投影 c{0001平行双面,a{1120}六方柱,r{10-11}菱面体,5 n{22-43},z{22-41}、w{14.14.-28.1}六方双锥
5 简单氧化物矿物--刚玉 结晶学与矿物学 沿(10-10)面的投影 c{0001}平行双面,a{11-20}六方柱,r{10-11}菱面体, n{22-43},z{22-41}、w{14.14.-28.1}六方双锥

结晶学与矿物学 简单氧化物矿物 化学组成 Hematite Fe2O3。有时含TiO2、SO2、A2O3等混入物 日结构特点:三方晶系;点群3m。空间群R3e:a=5029A,c0=13.73A 6。晶体结构属刚玉型。 口晶体形态:单晶体常呈板状,主要由板面与菱面体等所形成之聚形 物理性质:显晶质的赤铁矿呈铁黑至钢灰色。硬度5.5-6,土状者显 著降低;性脆;无解理。比重50~5,3。 鉴定特征:樱红色条痕是鉴定赤铁矿的最主要特征
6 简单氧化物矿物--赤铁矿 ❑ 化学组成: Hematite Fe2O3。有时含TiO2、SiO2、Al2O3等混入物。 ❑ 结构特点: 三方晶系;点群3m。空间群R3c;a0=5.029Å,c0=13.73Å; Z=6。晶体结构属刚玉型。 ❑ 晶体形态: 单晶体常呈板状,主要由板面与菱面体等所形成之聚形。 ❑ 物理性质: 显晶质的赤铁矿呈铁黑至钢灰色。硬度5.5~6,土状者显 著降低;性脆;无解理。比重5.0~5.3。 ❑ 鉴定特征: 樱红色条痕是鉴定赤铁矿的最主要特征。 结晶学与矿物学

结晶学与矿物学 简单氧化物矿物 c001平行双面 r{1011c01-12、z01-18菱面体 n{2243}六方双锥
7 简单氧化物矿物--赤铁矿 结晶学与矿物学 c{0001}平行双面 r{10-11}、e{01-12}、z{01-18}菱面体 n{22-43}六方双锥

结晶学与矿物学 简单氧化物矿 本族化合物属AX2型,主要包括金红石、锡石和软锰矿。它们的晶 体结构均属金红石型。另外还包括TO2的其余两个同质多象变体锐 钛矿和板钛矿。 化学组成TO2,常含Fe、Nb、Ia、Cr、Sn等。 结构特点四方晶系;点群4mm。空间群P42mm。品体结构表现 为氧离子近似成六方紧密堆积,而钛离子位于变形八面体空隙中 构成TiO八面体配位。钛离子配位数为6,氧离子配位数为3。Ti O配位八面体沿c轴成链状排列链间由配位八面体共顶相连 口晶体形态:单晶体呈短柱状、长柱状或针状 物理性质:通常褐红色;条痕浅褐色;金刚光泽;微透明。硬度6 性脆;解理平等{110中等。比重424.3 鉴定特征以其四方柱形、双晶、颜色为特征
8 简单氧化物矿物 --金红石 本族化合物属AX2型,主要包括金红石、锡石和软锰矿。它们的晶 体结构均属金红石型。另外还包括TiO2的其余两个同质多象变体锐 钛矿和板钛矿。 ❑ 化学组成: TiO2 , 常含Fe、Nb、Ta、Cr、Sn等。 ❑ 结构特点:四方晶系;点群4/mmm。空间群P42 /mnm。晶体结构表现 为氧离子近似成六方紧密堆积,而钛离子位于变形八面体空隙中, 构成Ti-O6八面体配位。钛离子配位数为6,氧离子配位数为3。TiO6配位八面体沿c轴成链状排列链间由配位八面体共顶相连。 ❑ 晶体形态: 单晶体呈短柱状、长柱状或针状 ❑ 物理性质: 通常褐红色;条痕浅褐色;金刚光泽;微透明。硬度6; 性脆;解理平等{110}中等。比重4.2~4.3。 ❑ 鉴定特征:以其四方柱形、双晶、颜色为特征。 结晶学与矿物学

结晶学与矿物学 简单氧化物矿 a{1009m110四方柱 e101}5111四方双锥 r320复四方柱 z321复四方双锥 z241414281六方双锥
9 简单氧化物矿物 --金红石 结晶学与矿物学 a{100}、m{110}四方柱 e{101}、s{111}四方双锥 r{320}复四方柱 z{321}复四方双锥 z{22-41}、w{14.14.-28.1}六方双锥

结晶学与矿物学 简单氧化物矿物一一锡石 化学组成 Cassiterite SnO2。常含Fe、T、Nb、Ta等元素 结构特点:四方晶系;点群4m。空间群P42/mnm;a2=472A, C=3.17A;Z=2。晶体结构属金红石型 晶体形态单晶体常呈由四方双锥和四方柱所组成的双锥柱状聚形 以(101)为双晶面之肘状双晶常见。 物理性质纯净的无色,一般为黄棕色至深褐色;条痕白色至淡黄色; 金刚光泽,断口油脂光泽。硬度6-7;性脆;解理平等{10}不完全 贝壳状断口。比重68~7.0。 定特征:锡石的晶形和颜色很相似于金红石、磷钇矿和锆石,但 其比重远较后三者为大
10 简单氧化物矿物--锡石 ❑ 化学组成: Cassiterite SnO2。常含Fe、Ti、Nb、Ta等元素。 ❑ 结构特点: 四方晶系;点群4/mmm。空间群P42/mnm;a0=4.72Å, c0=3.17Å;Z=2。晶体结构属金红石型。 ❑ 晶体形态:单晶体常呈由四方双锥和四方柱所组成的双锥柱状聚形; 以(101)为双晶面之肘状双晶常见。 ❑ 物理性质:纯净的无色,一般为黄棕色至深褐色;条痕白色至淡黄色; 金刚光泽,断口油脂光泽。硬度6~7;性脆;解理平等{110}不完全; 贝壳状断口。比重6.8~7.0。 ❑ 鉴定特征: 锡石的晶形和颜色很相似于金红石、磷钇矿和锆石,但 其比重远较后三者为大。 结晶学与矿物学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矿物学部分)07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pps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矿物学部分)06 卤化物矿物.pps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矿物学部分)05 自然元素矿物.pps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矿物学部分)04 矿物的化学组成.pps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矿物学部分)03 矿物的宏观鉴定特征.pps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矿物学部分)02 矿物的成因.pps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矿物学部分)01 矿物和矿物学.pps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晶体学部分)09 晶体化学基础.pps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晶体学部分)08 晶体结构及其变化.pps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晶体学部分)07 晶体内部结构的微观对称和空间群.pps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晶体学部分)06 晶体的规则连生.pps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晶体学部分)05 晶体的理想形态.pps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晶体学部分)04 晶体定向和结晶符号 crystal orientating & crystallographic symbols.pps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晶体学部分)03 晶体宏观对称.pps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晶体学部分)02 晶体投影.pps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晶体学部分)01 晶体的概念.pps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地质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讲义).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区域科学导论》电子书([ 美 ] 沃尔特 . 艾萨德著,陈宗兴等译)(共十八章).doc
-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三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pdf
-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二章 行为地理学.pdf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矿物学部分)09 硅酸盐矿物.pps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矿物学部分)10 其他含氧盐矿物.pps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思考题(晶体学基础).pdf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思考题(矿物学基础).pdf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实习指导书(晶体学基础).pdf
- 北京大学:《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实习指导书(矿物学基础).pdf
- 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精品课程教学大纲(主讲:邬伦).pdf
- 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精品课程)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pdf
- 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 第1节 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 第2节 自然地理学的前沿领域.pdf
- 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 第3节 自然地理学的系统方法.pdf
- 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第二章 地球表层的能量收支 第1节 太阳辐射.pdf
- 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第二章 地球表层的能量收支 第2节 地球大气.pdf
- 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第二章 地球表层的能量收支 第3节 辐射平衡.pdf
- 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第二章 地球表层的能量收支 第4节 气温分布.pdf
- 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第三章 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 风与大气环流 第1节 大气运动的驱动力 第2节 大气环流的特征.pdf
- 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第三章 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 第3节 表层大洋环流(surface-ocean current).pdf
- 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第四章 地球表层的水分循环 第1节 地球上水圈的结构 第2节 蒸发过程与凝结过程.pdf
- 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第四章 地球表层的水分循环 第3节 降水过程与入渗过程.pdf
- 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第四章 地球表层的水分循环 第4节 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pdf
- 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第五章 全球气候与气候变化(课堂讨论).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