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之水》 第三章 增压、贮水设备

第3章增压、贮水设备 总目录 3.1 给水所需的水压 3.1.1 给水系统所需压力的估算 3.1.2 给水系统所需压力的计算 3.2 增压、贮水设备及水表 3.2.1 水泵 322贮水池、吸水井 3.2.3 水箱 3.2.4 气压给水设备 3.2.5 水表的选型
总目录 第 本章总目录 3章 增压、贮水设备 3.1 给水所需的水压 3.1.1 给水系统所需压力的估算 3.1.2 给水系统所需压力的计算 3.2 增压、贮水设备及水表 3.2.1 水泵 3.2.2 贮水池、吸水井 3.2.3 水箱 3.2.4 气压给水设备 3.2.5 水表的选型 总目录

第3章增压、贮水设备 总目录 31给水所需的水压 本章总目录 百 在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应先估算给 水系统所需压力,初步确定给水系统所采 用的给水方式, 然后对建筑内部给水管道系统进行水 力计算,从而准确地确定室内给水系统所 需的压力,和建筑室外给水管网水压复核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3章 增压、贮水设备 3.1 给水所需的水压 在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应先估算给 水系统所需压力,初步确定给水系统所采 用的给水方式, 然后对建筑内部给水管道系统进行水 力计算,从而准确地确定室内给水系统所 需的压力,和建筑室外给水管网水压复核。 前言

第3章增压、贮水设备 总目录 31给水所需的水压 本章总目录 给水系统所雲压 在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对层高不超过3.5 米的民用建筑,可用经验法估算给水系统所需的 压力自室外地面算起 层为10mH2o 2层为12mH2o 2层以上 每加一层增加4mH2o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3章 增压、贮水设备 3.1 给水所需的水压 3.1.1 给水系统所需压力的估算 在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对层高不超过3.5 米的民用建筑,可用经验法估算给水系统所需的 压力(自室外地面算起) : 1层 为10 m H2o 2层 为12 m H2o 2层以上 每加一层增加 4 m H2o

第3章增压、贮水设备 总目录 31给水所需的水压 本章总目录 公水系综所压力的计 建筑物所需要的水压应按最不利点所需要的 水压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H1+H2+H3+H4+H5=H H1最不利配水点与室外引入管起点的标高。 H2管路水损。 H3水表水损。 H4流出水头,普通水龙头按2m计算。 示意图 H5富裕水头,一般按2-5m计算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3章 增压、贮水设备 3.1 给水所需的水压 3.1.2 给水系统所需压力的计算 建筑物所需要的水压应按最不利点所需要的 水压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H1+H2+ H3 + H4 + H5 = H 最不利配水点与室外引入管起点的标高。 管路水损。 水表水损。 流出水头,普通水龙头按2m计算。 示 意 图 富裕水头,一般按2-5m计算。 H1 H2 H3 H4 H5

3.1 给水系统所需压力的计算 总目录 示意图 本章总目录 H4:流出水头 H5:富裕水头 H2+H3 ↓ H2:管路水损 H3:水表水损 H4+H5 H<:最不利配 H:总水压 水点与室外引 水表 入管起点的标 高差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H2+H3 H1 H H:总水压 H4:流出水头 H5:富裕水头 H4+H5 水表 H1:最不利配 水点与室外引 入管起点的标 高差 H2:管路水损 H3:水表水损 3.1.2 给水系统所需压力的计算 1 示意图

第3章增压、贮水设备 总目录 3.2增压、贮水设备及水表 本章总目录 水泵分类(主要指叶片式泵) 按主轴方向分为 按吸入方式分为 卧式、立式、斜式 单吸和双吸 按叶轮种类分为 按级数分为 离心、混流、轴流 单级和多级 参考图片 S型单级双吸卧式离心泵W型真空泵 NB型凝结水泵 DL型立式多级泵 DG型多级卧式离心泵 锅炉给水泵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3章 增压、贮水设备 3.2 增压、贮水设备及水表 3.2.1 水泵 参考图片 水泵分类(主要指叶片式泵) 按主轴方向分为 卧式、立式、斜式 按叶轮种类分为 离心、混流、轴流 按吸入方式分为 单吸和双吸 按级数分为 单级和多级 S型单级双吸卧式离心泵 NB型凝结水泵 DG型多级卧式离心泵 W型真空泵 DL型立式多级泵 锅炉给水泵

第3章增压、贮水设备 总目录 2增压、贮水设备及水表 本章总目录 水泵的抽水方式 1.直接抽水: 水泵直接从市政管网抽水, 但必须事先征得市政部门同意 适用:在室外供水管网直径较 大、压力较高,水泵抽水量相 对比较小的情况下可采用。 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外网的资 用水头,并且可以保证水质不 受到污染 直接从市政管网抽水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水泵的抽水方式 1. 直接抽水: 水泵直接从市政管网抽水, 但必须事先征得市政部门同意。 适用:在室外供水管网直径较 大、压力较高,水泵抽水量相 对比较小的情况下可采用。 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外网的资 用水头,并且可以保证水质不 受到污染。 直接从市政管网抽水 第3章 增压、贮水设备 3.2 增压、贮水设备及水表 3.2.1 水泵

第3章增压、贮水设备 总目录 2增压、贮水设备及水表 本章总目录 水泵的抽水方式 2.从贮水池中抽水: 适用:当用水量较大,又不允 许直接从外网抽水时采用。 缺点:不能充分利用外网的资 用水头,造成能源浪费,容易 引起水质二次污染,贮水池需 要投资和定期管理等。 从贮水池抽水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水泵的抽水方式 2. 从贮水池中抽水: 适用:当用水量较大,又不允 许直接从外网抽水时采用。 缺点:不能充分利用外网的资 用水头,造成能源浪费,容易 引起水质二次污染,贮水池需 要投资和定期管理等。 从贮水池抽水 第3章 增压、贮水设备 3.2 增压、贮水设备及水表 3.2.1 水泵

第3章增压、贮水设备 总目录 2增压、贮水设备及水表 本章总目录 贮水池设计说明 1.资料不足时,生产(生活)调节水(qb-q)T可以按不小 于建筑日用水量的8%-12%计算。 2.贮水池仅起调节水量的作用时,可不计Kx、V。 3.当室外给水管网能满足建筑内部所需水量时,贮水池可设 吸水坑,吸水坑深度不宜小于1m 4.容积大于500m3的贮水池,应分两格,以便清洗、检修时 不停水。 5.生产(生活)、消防共用水池应有消防水平时不被动用的 措施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贮水池设计说明 1. 资料不足时,生产(生活)调节水(qb - ql)Tb可以按不小 于建筑日用水量的8%-12%计算。 2. 贮水池仅起调节水量的作用时,可不计Vx、Vf。 3. 当室外给水管网能满足建筑内部所需水量时,贮水池可设 吸水坑,吸水坑深度不宜小于1m。 4. 容积大于500 m 3的贮水池,应分两格,以便清洗、检修时 不停水。 5. 生产(生活)、消防共用水池应有消防水平时不被动用的 措施。 第3章 增压、贮水设备 3.2 增压、贮水设备及水表 3.2.2 贮水池、吸水井

第3章增压、贮水设备 总目录 3.2增压、贮水设备及水表 本章总目录 贮水池设计说明 消防水平时不被动用的措施。 措施一:在生产、生活水泵吸水管上开小孔形成虹吸出流 F|ash格式演示动画 在这里单击鼠标左键播放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措施一: 在生产、生活水泵吸水管上开小孔形成虹吸出流。 第3章 增压、贮水设备 3.2 增压、贮水设备及水表 3.2.2 贮水池、吸水井 贮水池设计说明 消防水平时不被动用的措施。 Flash格式演示动画 在这里单击鼠标左键播放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资料)PDF电子书(共七章).pdf
- 《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讲 第二章(2-3)空间任意力系的简化.doc
- 《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讲 第三章(3-3)重心.doc
- 《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四讲 绪论.doc
- 《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六讲 第一章(1-3)变形与强度计算.doc
- 《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八讲 第二章(2-2)扭转的强度和刚度条件.doc
- 《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五讲 第一章(1-3)变形与强度计算.doc
- 《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二讲 第四章(4-4)虚位移与虚功.doc
- 《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九讲 第二章(2-1)扭转的概念内力与应力.doc
- 《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三讲 第四章(4-7)虚位移原理的应用.doc
- 《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七讲 第一章(1-4)剪切与挤压.doc
- 《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一讲 第四章质点系的平衡.doc
- 《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讲 第二章(2-5)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doc
- 《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讲 第三章刚体系与结构平衡.doc
- 《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讲 第二章(2-4)各类力作用下刚体的平衡.doc
- 《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讲 续第一章(1-3)平衡问题的解法.doc
- 《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十讲 第三章(3-1)弯曲的概念和内力.doc
- 《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十二讲 续第三章(3-2)剪力图和弯矩图.doc
- 《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十三讲 续第三章(3-3)弯曲应力和强度计算.doc
- 《工程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十一讲 第三章(3-2)剪力图和弯矩图.doc
- 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主生产计均.ppt
- 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物料需求计划MRP.ppt
- 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排程及车间作业管理.ppt
- 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工业工程学科形成和发展.ppt
- 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ppt
- 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需求预测和决策.ppt
- 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能力及综合生产计划.ppt
- 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能力规划与工厂选址.ppt
- 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工作研究.ppt
- 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库存管理.ppt
- 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质量管理.ppt
- 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项目管理.ppt
- 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综合生产计划.ppt
- 电子科技大学:《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电子书,共十章).pdf
- 中国铁道出版社:《ANSYS工程应用教程——热与电磁学篇》参考书籍(PDF电子版,共十五章).pdf
- 中国地质大学:《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人机工程学概论.ppt
- 中国地质大学:《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人体作业特征.ppt
- 中国地质大学:《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人体测量及其应用.ppt
- 中国地质大学:《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作业环境设计.ppt
- 中国地质大学:《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显示装置设计.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