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习题集1/3)第一章 植物形态解剖学

植物学习题集
植物学习题集

第一章植物形态解剖学1.1植物细胞和组织1.1.1植物细胞和组织复寸题一、名词解释1.细胞和细胞学说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3.细胞器4.组织5.胞间连丝6.细胞分化7:染色质和染色体8.纹孔9.传递细胞包10.细胞周期11.穿孔二、判断与改错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2.生物膜的特性之一是其具有选择透性。3.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4.虎克第一次观察细胞时,因显微镜放大倍数太低,末能发现细胞核。5.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6.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7.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8.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一切植物都具有质体。9.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10.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11.胞质运动是胞基质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12.只有多细胞生物才有细胞分化现象。13.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一纺锤丝都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14.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无核膜。15.有丝分裂中DNA复制在G1期进行。16.细胞分裂可分为核分裂,胞质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17.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分裂后期。18.减数分裂的结果总是使子细胞染色质只有母细胞的一半。19.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详细观察生活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20.纺锤丝由微丝组成。21.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2
2 第一章植物形态解剖学 1.1 植物细胞和组织 1.1.1 植物细胞和组织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细胞和细胞学说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 3.细胞器 4.组织 5.胞间连丝 6.细胞分化 7.染色质和染色体 8.纹孔 9.传递细胞 10.细胞周期 11.穿孔 二、判断与改错 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2.生物膜的特性之一是其具有选择透性。 3.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 4.虎克第一次观察细胞时,因显微镜放大倍数太低,末能发现细胞核。 5.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6.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 7.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 8.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一切植物都具有质体。 9.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 10.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11.胞质运动是胞基质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 12.只有多细胞生物才有细胞分化现象。 13.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一纺锤丝都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 14.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无核膜。 15.有丝分裂中 DNA 复制在 G1期进行。 16.细胞分裂可分为核分裂,胞质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 17.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分裂后期。 18.减数分裂的结果总是使子细胞染色质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19.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详细观察生活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20.纺锤丝由微丝组成。 21.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22.水生植物储水组织很发达。23.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24.活的植物体并非每一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25.“棉花纤维”不属于纤维。26.筛域即筛管分子的侧壁上特化的初生纹孔场。27.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28.分泌道和分泌腔均由细胞中层溶解而形成。29.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皮系统、维管系统和基本系统。三、填空1.质膜具有透性,其主要功能是和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和三部分。和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和4.质体是的总称。的中心。5.核糖体是细胞中6.参与合成淀粉的白色体叫,参与合成脂肪和油的白色体叫和组成的。7.纹孔膜是由之故。8.我们常看到的成熟细胞的核位于边缘,这是因为构成。9.纺锤体由期。10.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在期,片断互换发生在孔,11.导管是由许多分子连接而成,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和侧壁有五种加厚式样。和12.根据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等三类,按来源性质,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和等三类。和13.侧生分生组织包括和14.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15.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组织。16.成熟组织(永久组织)按照功能分为3
3 22.水生植物储水组织很发达。 23.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 24.活的植物体并非每一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 25.“棉花纤维”不属于纤维。 26.筛域即筛管分子的侧壁上特化的初生纹孔场。 27.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 28.分泌道和分泌腔均由细胞中层溶解而形成。 29.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皮系统、维管系统和基本系统。 三、填空 1.质膜具有_透性,其主要功能是_。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和_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 _、_和_三部分。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_、_和 _。 4.质体是_、_和_的总称。 5.核糖体是细胞中_的中心。 6.参与合成淀粉的白色体叫_,参与合成脂肪和油的白色体叫_。 7.纹孔膜是由_和_组成的。 8.我们常看到的成熟细胞的核位于边缘,这是因为_之故。 9.纺锤体由_构成。 10.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在_期,片断互换发生在_期。 11.导管是由许多_分子连接而成,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_孔, 侧壁有_、_、_、_和_五种加厚式样。 12.根据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_、_和 _等 三类,按来源性质,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_、 _和_等三类。 13.侧生分生组织包括_和_。 14.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_和_。 15.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_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_ 组织。 16.成熟组织(永久组织)按照功能分为_、_、_

和17.周皮是生保护组织,来源于分生组织,其组成包括和18.管胞除具的功能外,还兼有的功能。组织,黄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19.稻、麦等粮食作物为人类所利用的组织是是组织。20.填写下列植物细胞和组织属于哪种组织:表皮毛树脂道形成层传递细胞纤维叶肉细胞石细胞孔,上下相邻细胞通过21.筛管分子的筛板上有许多索彼此相连。运动,运动。22.细胞质常见的两种运动方式是23.基本组织根据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五种类型。和24.细胞壁的主要特化包括25.梨果肉中坚硬的颗粒即是成簇的形。26.双子叶植物的气孔保卫细胞呈两种类型。27.纹孔分为四、选择填空1.光镜下可看到的细胞器是A.微丝C.叶绿体B.核糖体D.内质网2.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的细胞结构称A.显微结构B.亚显微结构C.超显微结构D.亚细胞结构3下列细胞结构中,具单层膜结构的有具双层膜结构的有,非膜结构的有A.叶绿体B.线粒体C.溶酶体D.细胞壁E.液泡F质膜L.核仁G.微管H.染色体K.核膜I.高尔基体J.内质网4.植物细胞初生壁的主要成分是C.果胶A.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B·木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D.角质和纤维素5.初生纹孔场位于A.次生壁B.初生壁C.胞间层D.角质层4
4 _和_。 17.周皮是_生保护组织,来源于_分生组织,其组成包括_、 _和_。 18.管胞除具_的功能外,还兼有_的功能。 19.稻、麦等粮食作物为人类所利用的组织是_组织,黄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 是_组织。 20.填写下列植物细胞和组织属于哪种组织: 表皮毛_形成层_传递细胞_树脂道_ 叶肉细胞_石细胞_纤维_ 21.筛管分子的筛板上有许多_孔,上下相邻细胞通过_索 彼此相连。 22.细胞质常见的两种运动方式是_运动,_运动。 23.基本组织根据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_、_、_、 _、_五种类型。 24.细胞壁的主要特化包括_、_、_和_。 25.梨果肉中坚硬的颗粒即是成簇的_。 26.双子叶植物的气孔保卫细胞呈_形。 27.纹孔分为_、_两种类型。 四、选择填空 1.光镜下可看到的细胞器是_。 A.微丝 B.核糖体 C.叶绿体 D.内质网 2.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的细胞结构称_。 A.显微结构 B .亚显微结构 C.超显微结构 D.亚细胞结构 3 下列细胞结构中,具单层膜结构的有_,具双层膜结构的有_,非 膜结 构的有_。 A.叶绿体 B .线粒体 C.溶酶体 D.细胞壁 E.液泡 F 质膜 G.微管 H.染色体 I.高尔基体 J.内质网 K.核膜 L.核仁 4.植物细胞初生壁的主要成分是_。 A.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 B .木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C.果胶 D.角质和纤维素 5.初生纹孔场位于_。 A. 次生壁 B .初生壁 C.胞间层 D.角质层

6.糊粉粒贮藏的养分是A.淀粉B.脂肪C.蛋白质D.核酸7.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0C.核糖体A.线粒体B.叶绿体D.高尔基体8.与细胞分泌功能有关的细胞器是10D.A.线粒体B.高尔基体C.溶酶体白色体9.花生雌蕊柄之所以能将花生的花推入土中因为其基部有下列何种分生组织之故?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居间分生组织D.原分生组织加倍。10,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DNA含量在C.中期A.间期B.前期D.后期11.有丝分裂间期,细胞核内可被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A.染色体B.染色单体C.子染色体D.染色质1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因而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A.细胞分裂两次,DNA未复制B.细胞分裂两次,DNA复制一次D.细胞分裂一次,DNA复制一次C.细胞分裂两次,DNA复制两次13.减数分裂中,四联体形成于前期I的_°B、偶线期C.粗线期D.双线期E.终变期A.细线期14.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_oA,DNA和蛋白质B:DNA和RNAC.DNA和核糖体D.DNA和磷脂15.染色体形成于有丝分裂的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E.间期16.水生被子植物茎的结构特征是。A.表皮形成根毛B.机械组织发达C.通气组织发达D.木质部发达17,被子植物中,具有功能的死细胞是0A.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B·筛管分子和纤维C.导管分子和纤维D.纤维和伴胞18.裸子植物靠输导水分。C.筛管D.筛胞A.导管和管胞B.管胞19.筛管分子最明显的特征是其_A.侧壁具筛域B.为具核的生活细胞C.端壁具筛板D.为有筛域、筛板而无核的生活细胞5
5 6.糊粉粒贮藏的养分是_。 A.淀粉 B . 脂肪 C. 蛋白质 D. 核酸 7.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_。 A.线粒体 B .叶绿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8.与细胞分泌功能有关的细胞器是_。 A.线粒体 B . 高尔基体 C.溶酶体 D. 白色体 9.花生雌蕊柄之所以能将花生的花推入土中因为其基部有下列何种分生组织之故? A.顶端分生组织 B .侧生分生组织 C.居间分生组织 D.原分生组织 l0.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 DNA 含量在_加倍。 A.间期 B .前期 C.中期 D.后期 11.有丝分裂间期,细胞核内可被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_。 A.染色体 B .染色单体 C.子染色体 D. 染色质 1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_,因而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A.细胞分裂两次,DNA 未复制 B . 细胞分裂两次,DNA 复制一次 C.细胞分裂两次,DNA 复制两次 D.细胞分裂一次,DNA 复制一次 13.减数分裂中,四联体形成于前期Ⅰ的_。 A.细线期 B .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E.终变期 l4.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_。 A.DNA 和蛋白质 B .DNA 和 RNA C.DNA 和核糖体 D.DNA 和磷脂 15.染色体形成于有丝分裂的_。 A.前期 B .中期 C.后期 D.末期 E.间期 l6.水生被子植物茎的结构特征是_ 。 A.表皮形成根毛 B .机械组织发达 C.通气组织发达 D.木质部发达 17.被子植物中,具有功能的死细胞是_。 A.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 B .筛管分子和纤维 C.导管分子和纤维 D.纤维和伴胞 18.裸子植物靠_输导水分。 A.导管和管胞 B .管胞 C.筛管 D.筛胞 19.筛管分子最明显的特征是其_。 A.侧壁具筛域 B .为具核的生活细胞 C.端壁具筛板 D.为有筛域、筛板而无核的生活细胞

20,次生分生组织可由直接转变而成。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侧生分生组织D.薄壁组织21.细胞内有细胞活动的“控制中心”之称的是A.细胞器B.细胞核C.细胞质D.叶绿体22.周皮上的通气结构是6A.气孔D.纹孔B.皮孔C.穿孔23.由分生组织向成熟细织过渡的组织是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D.薄壁组织的活动。24.水稻和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拔节、抽穗时,茎迅速长高,是借助A.项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D.居间分生组织25.漆树中的漆是从茎韧皮部的产生的。A.溶生型分泌道B:裂生型分泌道C.溶生型分泌腔D.裂生型分泌腔26.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的差别,在于厚壁组织是0B。活细胞,壁均匀地次生加厚A.死细胞,壁均匀地次生加厚;D.活细胞,壁不均匀地初生加厚C.死细胞,壁均匀地初生加厚:27.蜜腺属于A.外分泌结构B.分泌腔C.分泌道D.乳汁管28.在植物体内,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主要组织是.0B.保护组织C.分泌组织D.薄壁组织A.机械组织29.纹孔道存在于下述哪类细胞壁上.0B.纤维A石细胞C.厚角组织细胞D.传递细胞30,存在于裸子植物细胞壁上的特有结构是A.筛板B.具缘纹孔C.筛域D.梯状穿孔31.下列哪种组织常常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A.厚壁组织B:厚角组织C.输导组织D.分泌组织32.下列哪种组织常存在于正在生长的器官中A.厚角组织B.纤维D.厚壁组织C.石细胞:33.草本植物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组织是_。A.输导组织B,薄壁组织C.机械组织D.厚壁组织34.韭菜叶切断后,能继续生长,是因为下列何种生长的结果6
6 20.次生分生组织可由_直接转变而成。 A.原分生组织 B .初生分生组织 C.侧生分生组织 D.薄壁组织 21.细胞内有细胞活动的“控制中心”之称的是_。 A.细胞器 B .细胞核 C.细胞质 D.叶绿体 22.周皮上的通气结构是_。 A.气孔 B .皮孔 C.穿孔 D.纹孔 23.由分生组织向成熟细织过渡的组织是_。 A.原分生组织 B .初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薄壁组 织 24.水稻和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拔节、抽穗时,茎迅速长高,是借助_的活动。 A. 顶端分生组织 B .侧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居间分生组织 25.漆树中的漆是从茎韧皮部的_产生的。 A.溶生型分泌道 B .裂生型分泌道 C.溶生型分泌腔 D.裂生型分泌腔 26.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的差别,在于厚壁组织是_。 A.死细胞,壁均匀地次生加厚; B .活细胞,壁均匀地次生加厚 C.死细胞,壁均匀地初生加厚; D.活细胞,壁不均匀地初生加厚 27.蜜腺属于_。 A.外分泌结构 B .分泌腔 C.分泌道 D.乳汁管 28.在植物体内,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主要组织是_。 A.机械组织 B .保护组织 C.分泌组织 D.薄壁组织 29.纹孔道存在于下述哪类细胞壁上_。 A.石细胞 B .纤维 C.厚角组织细胞 D.传递细胞 30.存在于裸子植物细胞壁上的特有结构是_。 A.筛板 B .具缘纹孔 C.筛域 D. 梯状穿孔 31.下列哪种组织常常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_。 A.厚壁组织 B .厚角组织 C.输导组织 D.分泌组织 32.下列哪种组织常存在于正在生长的器官中_。 A.厚角组织 B .纤维 C.石细胞 D.厚壁组织 33.草本植物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组织是_。 A.输导组织 B .薄壁组织 C.机械组织 D.厚壁组织 34.韭菜叶切断后,能继续生长,是因为下列何种生长的结果_

B·侧生生长A.顶端生长C.居间生长D.产生离层35.胞间层的主要成份是_°A.纤维素B.果胶质C.蛋白质D.淀粉36.下列哪种细胞器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_。B·线粒体A.高尔基体C.内质网D.核糖体37.下列哪一种导管木质化程度最高oA.孔纹导管B:网纹导管C.螺纹导管D.梯纹导管五、问答题1.简述叶绿体的超微结构。2.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4: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1.1.2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细胞和细胞学说,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细胞学说是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M.J.和动物学家Schwann,T二人于1938~1939年间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二个细胞可分裂而形成组织。细胞学说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单位的思想,从理论上确立了细胞在整个生物界的地位,把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有机体统一了起来。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体是生活细胞内全部具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也即原生质体由原生质所构成。原生质体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原生质体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原生质体一词有时指去了壁的植物细胞。3.细胞器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称为细胞器。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4.组织:在个体发育上,具有相同来源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叫组织。5.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7
7 A.顶端生长 B .侧生生长 C.居间生长 D.产生离层 35.胞间层的主要成份是_。 A.纤维素 B .果胶质 C.蛋白质 D.淀粉 36.下列哪种细胞器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_。 A.高尔基体 B .线粒体 C.内质网 D.核糖体 37.下列哪一种导管木质化程度最高_。 A. 孔纹导管 B .网纹导管 C.螺纹导管 D. 梯纹导管 五、问答题 1.简述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2.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 4.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1.1.2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 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 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细胞学说是德国植物 学家 Schleiden,M.J.和动物学家 Schwann,T.二人于 1938~1939 年间提出的。细胞学 说认为,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卵 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分裂而形成组织。细胞学说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细胞是一切 动、植物结构单位的思想,从理论上确立了细胞在整个生物界的地位,把自然界中形形色 色的有机体统一了起来。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 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 基础。原生质体是生活细胞内全部具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也即原生质体由原生质所构成。 原生质体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原生质体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 的主要场所。原生质体一词有时指去了壁的植物细胞。 3.细胞器 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称为细胞器。如各种质体、 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 4.组织:在个体发育上,具有相同来源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 单位叫组织。 5.胞间连丝 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

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6.细胞分化多细胞有机体内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表现在内部生理变化和形态外貌变化两个方面。细胞分化使多细胞植物中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因此,分化是进化的表现。7:染色质和染色体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染色质。染色质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电子显微镜下染色质显出一些交织成网状的细丝。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而变粗变短,成为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粗线状或棒状体,此即染色体。8.纹孔在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局部不进行次生增厚,从而形成薄壁的凹陷区域,此区域称为纹孔。9.传递细胞传递细胞是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胞壁向内生长的特性,行使物质短途运输的生理功能。10.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叫做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期、S期、Gz期和M期。11.穿孔指细胞壁局部溶解消失而形成的直正相通的孔洞。二、判断与改错判断:1.-2.+3.+4.-5.+ 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改错:1.将"组织"改为"细胞";7.将"蛋白质"改为"水"。8.将"一切植物”改为"除细菌、真菌和蓝藻以外的一切植物"。9.本题可改为"植物细胞壁可分成三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但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次生壁"。11.本题改为"胞质运动是胞基质在细胞内作有规则的持续的流动,可朝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也可有不同的流动方向"。13.将"每一纺锤丝都"改为"染色体牵丝"。15.将"G"改为"S"。16.将"核分裂、胞质分裂"改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或将本题改为"有丝分裂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步骤”。17将"细胞改为"减数,同时将"分裂后期"改为"后期1”。20.将"微丝"改为"微19.删去"生活”二字,因所观察的细胞须经固定染色等处理。2管“。21.将"表皮"改为"周皮”。22.将"水生植物"改为旱生的肉质植物”。23.将"筛管分子“改为"管胞"或"石细胞”等。28.将"均由..."改为"或因部分细胞解体后而形成,或因细胞中层溶解,细胞相互分开而形成,或这二种方式相结合而形成”。8
8 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 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6.细胞分化 多细胞有机体内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 表现在内部生理变化和形态外貌变化两个方面。细胞分化使多细胞植物中细胞功能趋向专 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因此,分化是进化的表现。 7.染色质和染色体 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染色 质。染色质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在电子显微 镜下染色质显出一些交织成网状的细丝。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染色质高度螺旋 化而变粗变短,成为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粗线状或棒状体,此即染色体。 8.纹孔 在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局部不进行次生增厚,从而形成薄壁的凹陷区域,此 区域称为纹孔。 9.传递细胞 传递细胞是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胞壁向内生长的特性,行使物质短 途运输的生理功能。 10.细胞周期 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叫做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 G1 期、S 期、G2 期和 M 期。 11.穿孔 指细胞壁局部溶解消失而形成的直正相通的孔洞。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改错:1.将“组织”改为“细胞”; 7.将“蛋白质”改为“水”。 8.将“一切植物” 改为“除细菌、真菌和蓝藻以外的一切植物”。 9.本题可改为“植物细胞壁可分成三层: 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但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次生壁”。 11.本题改为“胞质运动 是胞基质在细胞内作有规则的持续的流动,可朝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也可有不同的流动 方向”。 13.将“每一纺锤丝都”改为“染色体牵丝”。 15.将“G1”改为“S”。 16.将 “核分裂、胞质分裂”改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或将本题改为“有丝分裂包括核分裂和 胞质分裂两个步骤”。 17.将“细胞”改为“减数”,同时将“分裂后期”改为“后期Ⅰ”。 19.删去“生活”二字,因所观察的细胞须经固定染色等处理。 20.将“微丝”改为“微 管”。 21.将“表皮”改为“周皮”。 22.将“水生植物”改为“旱生的肉质植物”。 23.将“筛管分子”改为“管胞”或“石细胞”等。 28.将“均由.”改为“或因部分细胞 解体后而形成,或因细胞中层溶解,细胞相互分开而形成,或这二种方式相结合而形成

三、填空1.选择、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2.细胞壁、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3.细胞壁、质体、液泡4.白色体、有色体、叶绿体5.蛋白质合成6.造油体,造粉体7.初生壁、胞间层8.具中央大液泡9.纺锤丝10.前期I的偶线、粗线11.导管、穿、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12.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13.形成层、木栓形成层14.表皮、周皮15.简单、复合16.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或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17.次、侧生或次生)、木栓、木栓形成层、栓内层18.运输水分、支持19.薄壁(或基本、或贮藏)、机械(或厚壁)20.保护、分生、薄壁、分泌、输导、同化或薄壁机械,机械21.1665,虎克22.旋转、回旋23.同化薄壁组织、贮藏薄壁组织、贮水薄壁组织、吸收薄壁组织、通气薄27.单壁组织24.木化、栓化、角化、矿化25.石细胞团26.肾形、哑铃形纹孔,具缘纹孔,半具缘纹孔四、选择填空1.C2.A3.C、E、F、I、J,A、B、K,D、G、H、L4.A5.B6.C7.A8.B9.C10.A11.D12.B13.B14.A15.A16.C17.C18.B19.D20.D21.B22.B23.B24.D25.A26.A27.A28.D29.A30.B31.B32.A36.A33.B34.C35. B37. A五、问答题1:答: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用电镜观察,可看到叶绿体的外表有双层膜包被,内部有由单层膜围成的圆盘状的类囊体,类囊体平行地相叠,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在基粒之间,有基粒间膜(基质片层)相联系。除了这些以外的其余部分是没有一定结构的基质。2.答: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除有持续分裂能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成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3.答: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一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9
9 三、填空 1.选择、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2.细胞壁、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 3.细胞壁、质体、液泡 4.白色体、有色体、叶绿体 5.蛋白质合成 6.造油体,造粉体 7.初生壁、胞间层 8.具中央大液泡 9.纺锤丝 10.前 期Ⅰ的偶线、粗线 11.导管、穿、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 12.顶端分生 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13.形 成层、木栓形成层 14.表皮、周皮 15.简单、复合 16.保护组织、薄壁组织 (或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 17.次、侧生(或次生)、木栓、木栓 形成层、栓内层 18.运输水分、支持 19.薄壁(或基本、或贮藏)、机械(或厚壁) 20.保护、分生、薄壁、分泌、输导、同化或薄壁机械,机械 21.1665,虎克 22.旋 转、回旋 23.同化薄壁组织、贮藏薄壁组织、贮水薄壁组织、吸收薄壁组织、通气薄 壁组织 24.木化、栓化、角化、矿化 25.石细胞团 26.肾形、哑铃形 27.单 纹孔,具缘纹孔,半具缘纹孔 四、选择填空 1.C 2.A 3.C、E、F、I、J,A、B、K,D、G、H、L 4.A 5.B 6.C 7.A 8.B 9.C 10.A 11.D 12.B 13.B 14.A 15.A 16.C 17.C 18.B 19.D 20.D 21.B 22.B 23.B 24.D 25.A 26.A 27.A 28.D 29.A 30.B 31.B 32.A 33.B 34.C 35.B 36.A 37.A 五、问答题 1.答: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用电镜观察,可看到叶绿体的外 表有双层膜包被,内部有由单层膜围成的圆盘状的类囊体,类囊体平行地相叠,形成一个 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在基粒之间,有基粒间膜(基质片层)相联系。除了这些以外的 其余部分是没有一定结构的基质。 2.答: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除有持续分裂能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细胞 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 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成 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 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 3.答: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 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 核分裂一次,每一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

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这样周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的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二个方面。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4.答: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类。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专营输导功能,木纤维专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质部分化程度更高。而且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胞粗大,因此输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境。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伴胞,筛管分子连接成纵行的长管,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筛管的运输功能与伴胞的代谢密切相关。裸子植物的韧皮部无筛管、伴胞,而具筛胞,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筛胞细的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P一蛋白体,而且不象筛管那样由许多筛管分子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显然,筛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所以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比被子植物的简单、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1.2种子与幼苗1.2.1种子和幼苗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器官2.种子3.幼苗二、判断与改错1.一粒稻谷就是一粒种子。2,双子叶植物的种子都没有胚乳,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都有胚乳。3:无胚乳种子的养料贮存在子叶中。4面粉主要是由小麦种子的子叶加工而成的。5:休眠种子内的代谢活动完全停止。6,种子萌发时,所谓“出芽”就是指种子露出了胚芽。7种子贮藏时,其含水量越低,低谢活动越弱,越利于贮藏。8,种子萌发所不可缺少的外界条件是水分、温度和氧气。9.多数裸子植物的种子内具两枚以上的子叶。10
10 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细胞连续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 4 个子细胞的染色体 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 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这样周 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的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 一个方面。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 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4.答: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类。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 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专营输导功能,木 纤维专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质部分化程度更高。而且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胞 粗大,因此输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境。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伴 胞,筛管分子连接成纵行的长管,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筛管的运输功能与伴胞 的代谢密切相关。裸子植物的韧皮部无筛管、伴胞,而具筛胞,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要区 别在于,筛胞细的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 P—蛋白体,而且不象筛管那样由许多 筛管分子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显然,筛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所 以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比被子植物的简单、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1.2种子与幼苗 1.2.1 种子和幼苗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器官 2.种子 3.幼苗 二、判断与改错 1.一粒稻谷就是一粒种子。 2.双子叶植物的种子都没有胚乳,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都有胚乳。 3.无胚乳种子的养料贮存在子叶中。 4.面粉主要是由小麦种子的子叶加工而成的。 5.休眠种子内的代谢活动完全停止。 6.种子萌发时,所谓“出芽”就是指种子露出了胚芽。 7.种子贮藏时,其含水量越低,低谢活动越弱,越利于贮藏。 8.种子萌发所不可缺少的外界条件是水分、温度和氧气。 9.多数裸子植物的种子内具两枚以上的子叶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植物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实验讲义,共三篇,四十个实验).doc
- 《植物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共六章).doc
-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植物系统分类学 Plant Systematics and Taxonomy).pdf
-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Fruit Culture.pdf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植物发育的分子控制与应答 Molecular Controlling and Responding during Plant Development.ppt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引种.ppt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种质资源.ppt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选择与选择育种.ppt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植物生物技术的过去、现状及未来.ppt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六 园艺作物常见病害的识别及抗病性鉴定.doc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习二 十字花科园艺作物有性杂交技术.doc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习五 结球白菜、甘蓝、不结球白菜种株的田间选择.doc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习三 十字花科园艺作物自交不亲和性的测定及蕾期授粉方法.doc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四 果树有性杂交技术.doc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习四 茄果类蔬菜有性杂交技术.doc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三 花粉的贮藏和生活力测定.doc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 园艺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doc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园艺作物育种目标的制定.doc
-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三章 新品种的审定与推广繁育.pdf
-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章 生物技术在园艺植物上的应用.pdf
- 《植物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习题集2/3)第二章 植物系统学、第三章 种子植物分类学、第四章 植物生态学基础知识.doc
- 《植物学》课程作业习题(含答案,习题集3/3)第二章 植物系统学、第三章 种子植物分类学、第四章 植物生态学基础知识.doc
- 《植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4/4).pdf
- 《植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1/4).pdf
- 《植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2/4).pdf
- 《植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植物的大类群(植物类群与演化).pdf
- 《植物学》课程教学课件(植物形态解剖学)第二章 种子与幼苗.pdf
- 《植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3/4).pdf
- 《植物学》课程教学课件(植物形态解剖学)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pdf
- 《植物学》课程教学课件(植物形态解剖学)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pdf
- 《植物学》课程教学课件(植物形态解剖学)第一章 绪论、植物细胞与组织.pdf
- 《植物学》课程教学课件(植物系统分类学)第七章 被子植物 7.8 百合莎草禾本科.pdf
- 《植物学》课程教学课件(植物系统分类学)第七章 被子植物 7.6 木犀玄参茄旋花.pdf
- 《植物学》课程教学课件(植物系统分类学)第七章 被子植物 7.7 唇形菊科.pdf
- 《植物学》课程教学课件(植物系统分类学)第七章 被子植物 7.4 锦葵大戟蔷薇.pdf
- 《植物学》课程教学课件(植物系统分类学)第七章 被子植物 7.2 杨柳石竹苋.pdf
- 《植物学》课程教学课件(植物系统分类学)第七章 被子植物 7.5 豆伞形葫芦.pdf
- 《植物学》课程教学课件(植物系统分类学)第七章 被子植物 7.3 藜蓼十字花.pdf
- 《植物学》课程教学课件(植物系统分类学)第七章 被子植物 7.1 木兰毛茛罂粟科.pdf
- 《植物学》课程教学课件(植物系统分类学)第七章 被子植物 7.0 被子植物.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