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微生物学绪论 microorganism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

第1章 绪 论
第1章 绪 论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是一切肉眼 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必须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和研究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0.1mm)、构造简 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 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蓝细菌 (过去称蓝藻或蓝绿藻);属于真核类的真菌 (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 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是一切肉眼 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必须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和研究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0.1mm)、构造简 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 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蓝细菌 (过去称蓝藻或蓝绿藻);属于真核类的真菌 (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 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微生物的特点: 个体小、面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微生物的特点: 个体小、面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个体小、面积大: 测量单位:微米或纳米 杆菌的平均长度:2 微米; 1500个杆菌首尾相连= 一粒芝麻的长度; 10-100亿个细菌加起来重量 = 1毫克 面积/体积比:人 = 1,大肠杆菌 = 30万; 这样大的比表面积特别有利于它们和周围环 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微生物的其它很 多属性都和这一特点密切相关
个体小、面积大: 测量单位:微米或纳米 杆菌的平均长度:2 微米; 1500个杆菌首尾相连= 一粒芝麻的长度; 10-100亿个细菌加起来重量 = 1毫克 面积/体积比:人 = 1,大肠杆菌 = 30万; 这样大的比表面积特别有利于它们和周围环 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微生物的其它很 多属性都和这一特点密切相关

个体小 : 测量单位:微米或钠米 火星陨石中发现的细菌化石(直径10 nm )
个体小 : 测量单位:微米或钠米 火星陨石中发现的细菌化石(直径10 nm )

德国科学家H. N. Schulz等1999年在纳米比亚海岸的海底沉积物中 发现的一种硫磺细菌(sulfur bacterium),其大小可达0.75 mm, 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纳米比亚硫磺珍珠
德国科学家H. N. Schulz等1999年在纳米比亚海岸的海底沉积物中 发现的一种硫磺细菌(sulfur bacterium),其大小可达0.75 mm, 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纳米比亚硫磺珍珠

吸收多、转化快: 微生物获取营养的方式多种多样,其食谱之广 是动植物完全无法相比的! 纤维素、木质素、几丁质、角蛋白、石油、甲醇、 甲烷、天然气、塑料、酚类、氰化物、各种有机物 均可被微生物作为“粮食
吸收多、转化快: 微生物获取营养的方式多种多样,其食谱之广 是动植物完全无法相比的! 纤维素、木质素、几丁质、角蛋白、石油、甲醇、 甲烷、天然气、塑料、酚类、氰化物、各种有机物 均可被微生物作为“粮食

消耗自身重量2000倍食物的时间: 大肠杆菌:1小时 人 :500年(按400斤/年计算) 有资料表明,发酵乳糖的细菌在1小时内可 分解其自重1000~10000倍的乳糖;
消耗自身重量2000倍食物的时间: 大肠杆菌:1小时 人 :500年(按400斤/年计算) 有资料表明,发酵乳糖的细菌在1小时内可 分解其自重1000~10000倍的乳糖;

生长旺、繁殖快: 24小时后: 4722366500万亿个后代,重量达到:4722吨 48小时后:2.2 × 10 43个后代,重量达到2.2 × 10 25 吨 相当于4000个地球的重量! 大肠杆菌一个细胞重约10 –12克,平均20分钟繁殖一代
生长旺、繁殖快: 24小时后: 4722366500万亿个后代,重量达到:4722吨 48小时后:2.2 × 10 43个后代,重量达到2.2 × 10 25 吨 相当于4000个地球的重量! 大肠杆菌一个细胞重约10 –12克,平均20分钟繁殖一代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北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感染与免疫.ppt
- 西北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真核藻类.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原核藻类.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的分类及命名.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植物的生长发育及调控.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植物的繁殖.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光合作用.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十一 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十 果实.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植物的无机营养.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九 花.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八 叶的构造.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七 种子植物的茎.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五 种子和幼苗.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四 植物组织.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三 植物细胞——质体和后含物.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二 临时装片及徒手切片法.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一 显微镜结构及使用.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ppt
- 西北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纯培养和显微技术.ppt
- 西北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ppt
- 西北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ppt
- 西北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ppt
- 西北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ppt
- 西北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病毒.ppt
- 西北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ppt
- 西北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ppt
- 宜宾学院:《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ppt
- 宜宾学院:《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发酵产物的提取与精制方法.ppt
- 宜宾学院:《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发酵经济学.ppt
- 宜宾学院:《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菌种与种子扩大培养.ppt
- 宜宾学院:《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培养基及其制备.ppt
- 宜宾学院:《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嫌气发酵机制.ppt
- 宜宾学院:《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柠檬酸发酵机制.ppt
- 宜宾学院:《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发酵动力学.ppt
- 宜宾学院:《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发酵过程控制.ppt
- 宜宾学院:《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工业发酵染菌的防治.ppt
- 宜宾学院:《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传质与通气.ppt
- 宜宾学院:《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发酵产物的提取及精制概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