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第七章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郭学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郭学 第七章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7.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7.1介质的极化
7.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7.1 介质的极化

7.1介质的极化 偶极子:在极化的过程中,构成质点的正负电荷沿电场方向在有限范围 内短程移动,正负电荷重心分离,形成一个偶极子。 束缚电荷:电介质极化后可在电介质内部和表面上产生附加电荷,由于 这种电荷不像导体中的自由电荷那样可用传导的方法引走,它在电场力 作用下只能在原子或分子范围内做微小位移,故称作束缚电荷或极化电 荷
7.1 介质的极化 偶极子:在极化的过程中,构成质点的正负电荷沿电场方向在有限范围 内短程移动,正负电荷重心分离,形成一个偶极子。 束缚电荷:电介质极化后可在电介质内部和表面上产生附加电荷,由于 这种电荷不像导体中的自由电荷那样可用传导的方法引走,它在电场力 作用下只能在原子或分子范围内做微小位移,故称作束缚电荷或极化电 荷

7.1介质的极化 极化率:材料的极化能力 单位电场强度下的质点的电偶极矩大小称为质点的极化率,通常用 口表示 口=口/Eioc Ec:局部电场,即作用在微观质点上的局部电场,包括外加宏观电场, 周围极化质点对其作用的微观电场。 极化率表征的是介质的极化能力,只与材料的性质有关 其单位是Fr
7.1 介质的极化 单位电场强度下的质点的电偶极矩大小称为质点的极化率 ,通常用 表示: = / Eloc Eloc:局部电场 ,即作用在微观质点上的局部电场,包括外加宏观电场, 周围极化质点对其作用的微观电场。 极化率表征的是介质的极化能力,只与材料的性质有关 其单位是 F• m2 极化率:材料的极化能力

7.1介质的极化 极化强度: 介质单位体积内的电偶极矩的总和称为介质的极化强 度,通常用表示。 nmi n:单位体积内的极化粒子数 μ::各质点的平均偶极矩 极化强度表明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的极化程度,单位为C㎡。 偶极子和电场方向相同,其标量形式为: P nm na Etoc
7.1 介质的极化 极化强度: 介质单位体积内的电偶极矩的总和称为介质的极化强 度,通常用P表示。 n :单位体积内的极化粒子数 μi : 各质点的平均偶极矩 极化强度表明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的极化程度,单位为 C/m 2 。 偶极子和电场方向相同,其标量形式为:

7.1介质的极化 7.1.3极化机制 电子极化 介质极化种类 离子极化 偶极子极化 极化的基本形式: 第一种:位移式极化 - 弹性的、瞬间完成的、不消耗能量的极化。 第二种:松弛极化(弛豫极化)-与热运动有关,其完成需要一定的时 间,且是非弹性的,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7.1 介质的极化 7.1.3 极化机制 极化的基本形式: 第一种:位移式极化 - 弹性的、瞬间完成的、不消耗能量的极化。 第二种:松弛极化(弛豫极化) - 与热运动有关,其完成需要一定的时 间,且是非弹性的,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介质极化种类 电子极化 离子极化 偶极子极化

7.1介质的极化 各种极化形式的比较 极化形式 极化的电 极化的频 与温度的关 能量消耗 介质种类 率范围 系 电子位移 一切陶瓷 直流 无关 无 极化 可见光频 离子位移 离子结构 直流一 温度升高极 很弱 极化 红外 化增强 离子松弛 离子不紧 直流— 随温度变化 有 极化 密的材料 超高频 有极大值 电子位移 高价金属 直流 随温度变化 有 松弛极化 氧化物 超高频 有极大值 转向极化 有机 直流 随温度变化 有 超高频 有极大值 空间电荷 结构不均 直流一 随温度升高 有 极化 匀的材料 高频 而减小
7.1 介质的极化 各种极化形式的比较 极化形式 极化的电 介质种类 极化的频 率范围 与温度的关 系 能量消耗 电子位移 极化 一切陶瓷 直流—— 可见光频 无关 无 离子位移 极化 离子结构 直流—— 红外 温度升高极 化增强 很弱 离子松弛 极化 离子不紧 密的材料 直流—— 超高频 随温度变化 有极大值 有 电子位移 松弛极化 高价金属 氧化物 直流—— 超高频 随温度变化 有极大值 有 转向极化 有机 直流—— 超高频 随温度变化 有极大值 有 空间电荷 极化 结构不均 匀的材料 直流—— 高频 随温度升高 而减小 有

7.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7.2介质损耗
7.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7.2 介质损耗

7.2介质损耗 介电损耗:介电损耗是指电介质在交变电场中,由于消耗部分电能 而使电介质本身发热的现象。 原因,电介质中含有能导电的载流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导 电电流,消耗掉一部分电能,转为热能
7.2 介质损耗 介电损耗:介电损耗是指电介质在交变电场中,由于消耗部分电能 而使电介质本身发热的现象。 原因,电介质中含有能导电的载流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导 电电流,消耗掉一部分电能,转为热能

7.2介质损耗 1.介质损耗的表示方法 电介质在恒定电场作用下所损耗的能量与通过其内部的电流有关。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内部通过电流有以下内容: 电容电流:由样品的几何电容充电引起电流(位移电流); 无能量损耗 介质极化的建立引起电流:与松弛极化等有关(极化损耗) 有能量损耗 介质的电导造成的电流:与自由电荷有关(电导损耗)
7.2 介质损耗 1.介质损耗的表示方法 电介质在恒定电场作用下所损耗的能量与通过其内部的电流有关。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内部通过电流有以下内容: 电容电流:由样品的几何电容充电引起电流(位移电流); 介质极化的建立引起电流:与松弛极化等有关(极化损耗); 介质的电导造成的电流:与自由电荷有关(电导损耗)。 无能量损耗 有能量损耗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山东理工大学,共五个实验).doc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 Surface and Interface of Materials.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液体表面.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固体表面.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液-固界面.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高分子材料的表面张力.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聚合物的表面改性.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金属材料的表面.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表界面.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复合材料的表界面.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表面活性剂溶液.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山东理工大学:张华).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部分 应力和应变.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部分 材料的断裂.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部分 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部分 材料的电学性质.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部分 材料的光学性能.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部分 材料的介电性能.ppt
- 清华大学出版社:《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材书籍PDF电子书 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第2版,共八章).pdf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材料物理性能》课程书籍教材PDF电子书(编著:田莳,共七章).pdf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7.1 介质的极化.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 6.5 无机材料的电导 6.6 半导体陶瓷的物理效应 6.7 超导体.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 6.3 电子电导 6.4 玻璃态电导.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无机材料的电导 6.1 电导的物理现象 6.2 离子电导.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 4.3 无机材料的热传导 4.4 无机材料的热稳定性 4.5 无机材料的熔融与分解.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 4.2 无机材料的热膨胀 4.3 无机材料的热传导.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无机材料的断裂及裂纹扩展 3.3 显微结构对断裂韧性的影响 3.4 无机材料中裂纹的缓慢扩展、第四章 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 4.1 无机材料的热容.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无机材料的断裂及裂纹扩展 3.3 显微结构对断裂韧性的影响 3.4 无机材料中裂纹的缓慢扩展 3.5 材料的硬度与压痕开裂的应用.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无机材料的断裂强度 2.5 显微结构对强度的影响、第三章 无机材料的断裂及裂纹扩展 3.1 断裂力学基本概念 3.2 无机材料断裂韧性测试方法.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无机材料的断裂强度 2.1 固体材料的微裂纹理论 2.2 无机材料中微裂纹的起源 2.3 无机材料断裂强度的测试方法 2.4 显微结构对强度的影响.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无机材料的受力形变 1.4 高温下玻璃相的黏性流动 1.5 无机材料的高温蠕变 1.6 无机材料的超塑性.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无机材料的受力形变 1.2 无机材料的弹性形变 1.3 无机材料中晶相的塑性形变.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第一章 无机材料的受力形变 1.1 应力与应变 1.2 无机材料的弹性形变.ppt
- 《纳米材料》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基本理论和性质——量子尺寸效应.ppt
- 《纳米材料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纳米固体材料.ppt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水泥材料显微结构分析.ppt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玻璃材料显微分析.ppt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耐火材料显微结构分析.ppt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功能陶瓷的显微结构.ppt
- 《材料显微结构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显微镜材料分析与研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