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四章 机械振动(张甫宽)

第四章 机械 动

内容提要 堵振动的特征 谐振动的描述 ·谐振动的能量 同方向、同频率诸振动的合成 谐振子的阻尼振动 谐振子的受迫振动和共振
• 谐振动的特征 • 谐振动的描述 • 谐振动的能量 • 同方向、同频率谐振动的合成 • 谐振子的阻尼振动 • 谐振子的受迫振动和共振 内 容 提 要

情振动的特征 k 1、动力学特征 F (1)弹簧振子 tvm 取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 0 F k 动力学方程 +02x=0 O (2)单摆 T 合力对O轴的力矩: M=-mglo
一 、谐振动的特征 1、动力学特征 (1) 弹簧振子 o x k F m 取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 F kx 0 2 2 2 x dt d x 动力学方程: (2) 单摆 M mgl 合力对O轴的力矩: mg T O

动力学方程:a20 a2+o20=0 综上,功(或力矩)的大小与粉体的位置( 或角丘置量)正比奀系乔反号,则轸体的远动 就是谐振动。使物体作谐振动的力(或力矩), 称为线性回复力(或线性回复力矩) 2、运动学特征 运动学(或振动)方程:x=Acos(Ot+) 物体作谐振动的速度、加速度: Asin(o t+o) d A@ coS(at+9)=-0fx
0 2 2 2 dt d 动力学方程: 综上,力(或力矩)的大小与物体的位置( 或角位置量)成正比关系并反号,则物体的运动 就是谐振动。使物体作谐振动的力(或力矩), 称为线性回复力(或线性回复力矩)。 2、运动学特征 x Acos( t ) A x dt d a 2 2 cos( t ) 物体作谐振动的速度、加速度: 运动学(或振动)方程: A sin( t ) dt dx

三、谙振动的描述 1、振幅A 振幅是位置坐标的最大绝对值。其大小可由初始 条件确定。 A 2、周期T 振子作一次全振动所需的肘间称周期。 2丌 T
二、谐振动的描述 2 2 2 0 0 A x 2 T 2、周期 T 振幅是位置坐标的最大绝对值。其大小可由初始 条件确定。 振子作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称周期。 1、振幅 A

3、频率与角频率 单位肘间内振动的次数为频率,频率与周期互 为倒数。 2丌 O=2丌v O 77=2 4、相位与初相 振动方程中的(t+p)一项称为相位,它决定 着谐振动物体的状态。 t=0时的相位称初位相。初位相由初始条件决定: t=0时 xo= Acos o DAsin
2 1 T T 2 2 3、频率与角频率 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为频率,频率与周期互 为倒数。 4、相位与初相 sin cos 0 0 0 A x A t 时 , t 0时的相位称初位相。初位相由初始条件决定: 振动方程中的 ( t ) 一项称为相位,它决定 着谐振动物体的状态

5、旋转矢量法 ot t=0 0 P 矢量A称旋转矢量,A绕0旋转一周时,其端 点的轨迹称为参考圆,这种描述简谐振动的方法 称談转矢量法
5、旋转矢量法 t x X o t t 0 P A t 0 矢量 称旋转矢量, 绕o旋转一周时,其端 点的轨迹称为参考圆,这种描述简谐振动的方法 称旋转矢量法。 A A A t

(1)P点的运动为谐振动。 D=0A A cos(@ t+ B u=O Acos ot t=0 O Acos 0 P O Asin(at+o) O Acos(at+o (2)旋转矢量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谐振动的 周期T
(1) P点的运动为谐振动。 (2) 旋转矢量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谐振动的 周期T。 x Acos( t ) P Acos Acos( t ) 2 aP Asin( t ) P Acos A t 0 t X o A A P t 0 a

三、振动的能量 动能: E no mA sin(ot+o) 弹性势能: kA coS(ot+o) 机械能 E=E +e=kA2=mo2 A2 系统的动能、势能都随时间变化,动能达最大 值时,势能为零,势能达最大值时,动能为零。但 系统的总机械能守恒
三、振动的能量 动能: sin ( ) 2 1 2 1 2 2 2 2 Ek m mA t 弹性势能: 系统的动能、势能都随时间变化,动能达最大 值时,势能为零,势能达最大值时,动能为零。但 系统的总机械能守恒。 cos ( ) 2 1 2 1 2 2 2 Ep kx kA t 机械能: 2 2 2 2 1 2 1 E Ek EP kA m A

例∷:两质点在x轴上作同方向、同振幅的谐振动,其周 期均为8.5s,当t=0时,质点1在、2A/2处,向x轴 负向运动,而质点2在-A处。用旋转矢量法求两个 谐振动的相位差及两个质点第一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 刻。 解:914 2 A Ot1=→1=1.06 lf 21 →t2=2.13s
例:两质点在x轴上作同方向、同振幅的谐振动,其周 期均为8.5s,当 时,质点1在 处,向x轴 负向运动,而质点2在 处。用旋转矢量法求两个 谐振动的相位差及两个质点第一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 刻。 t 0 2A/ 2 A , 4 1 2 解: 4 3 2 1 1.06 4 t1 1 t s t 2.13s 2 t 2 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三章 相对论(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二章 运动定律与力学中的守恒定律(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PT电子教案_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张甫宽).ppt
- 《相对论》PDF电子书.pdf
- 西南交大:《大学物理》(双语版)Chapter 12 Waves.pdf
- 西南交大:《大学物理》(双语版)对称性与守恒定律.pdf
- 西南交大:《大学物理》(双语版)Chapter 10 Spin and orbital motion.pdf
- 《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讲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九讲 循环卡诺循环.ppt
- 《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八讲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ppt
- 《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讲 两种摩尔热容.ppt
- 《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讲 热力学基础.ppt
- 《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五讲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ppt
- 《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讲 能量均分定理.ppt
- 《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讲 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ppt
- 《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讲 理想气体压强公式.ppt
- 《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讲 绪论.ppt
- 福州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磁场、热学)至诚学院大学物理作业31解答.ppt
- 福州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磁场、热学)至诚学院大学物理作业30《电场二》测试解答.ppt
- 福州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磁场、热学)至诚学院大学物理作业29《电场一》测试解答.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五章 机械波(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基础(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七章 热力学基础(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八章 静电场和稳恒电场(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九章 稳恒磁场与电磁场的相对性(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十章 电磁感应(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十一章 电磁场和电磁波(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十二章 光的干涉(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十三章 光的衍射(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十四章 光的偏振(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十六章 量子物理基础(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自测题一.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自测题二.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自测题三.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自测题四.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自测题五.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自测题六.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自测题七.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自测题八.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自测题九.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