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十章 电磁感应(张甫宽)

意拿一

问题的提出 1831年法拉第 实验 产生 电流 磁场闭合回路④变化 产生 电砖应现象 感应电流
电 流 磁 场 电磁感应现象 感应电流 1831年法拉第 闭合回路 m 变化 实验 产生 产 生 ? 问题的提出

10-1电磁感应定律 、波拉第电躐蠃定律 导体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 过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 I)负号反映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是楞次定律 的数学表示。 (2)对N匝线圈,有
10-1 电磁感应定律 一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导体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 过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 dt d i (1)负号反映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是楞次定律 的数学表示。 (2)对 N 匝线圈,有

对N匝线圈 d(N① dt d t 平=N④—磁通链 感应电流 1 dy rr dt 在t到2时间间隔内通过导线任一截面的感应电量 (dq=l; dt) 1 d yp q dt dt d乎 r dt R (H-,) R
在t1到t2时间间隔内通过导线任一截面的感应电量 2 1 t t i q I dt dt dt d R t t 1 2 1 2 1 1 d R ( ) 1 1 2 R (dq I dt) i 对N匝线圈 dt d i N dt d(N) N — 磁通链 感应电流 dt d R R I i i 1

二、楞次定律 感应电流的磁通量总是反抗回路中原磁通量的变化。 1、判明穿过闭合回路内原磁场 的方向; B感 2、根据原磁通量的变化 按照楞次定律的要求确定感 B 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 3、按右手法则由感应电流磁场的 方向来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①n↑B与B反向 B ①n√B减与B同向
二、楞次定律 感应电流的磁通量总是反抗回路中原磁通量的变化。 B感 N S B i I B感 B i I N S 1、判明穿过闭合回路内原磁场 的方向; 2、根据原磁通量的变化 , 按照楞次定律的要求确定感 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 3、按右手法则由感应电流磁场的 方向来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m B感与B反向 m B感与B同向

例:无限长直导线i= lo sin ot b 共面矩形线圈abed 已知:h12h求:E h+l2 解:① B ds 2nx h+l h in at x dx 2兀 d④ dooLIn h +l t 2兀 h COS at
i a b c d 1 l 2 h l x dx 例: 无限长直导线 i i sin t 0 共面矩形线圈 abcd 求: i 已知: l1 l2 h 解: 2 1 0 2 h l h l dx x i sin t h h l ln i l 0 0 1 2 2 dt d m i cos t h h l ln i l 0 0 1 2 2 B dS m

在无限长直载流导线旁有相同大小的四个 矩形线圈,分别作如图所示的运动。 思考 判断回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 O BV (a) (b) E≠0E≠0 E=0 E≠0
I V V V (a) (b) (c) (d) 在无限长直载流导线旁有相同大小的四个 矩形线圈,分别作如图所示的运动。 判断回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0 0 0 0 思 考

两类实验现象 导线或线圈在磁场中运动 线圈内磁场变化 感应电动势 动生电动势 产生原因、 感生电动势一 一规律不相同 都遵从电磁感应定律
线圈内磁场变化 两类实验现象 感生电动势 动生电动势 产生原因、 规律不相同 都遵从电磁感应定律 导线或线圈在磁场中运动 感应电动势

10-2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 动生它动势 动生电动势是由于导体或导体回路在恒定磁场 中运动而产生的电动势。 动生电动势的成因 导线内每个自由电子 受到的洛仑兹力为 B ∫=-e(v×B) p 非静电力 洛仑兹力是产生动生电动势的×X 根本原因。 b
一 、动生电动势 动生电动势是由于导体或导体回路在恒定磁场 中运动而产生的电动势。 10-2 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 + + + + + + + + + + + + B v a b + + + + + + + + + f 动生电动势的成因 导线内每个自由电子 受到的洛仑兹力为 f e(v B) 非静电力 洛仑兹力是产生动生电动势的 根本原因

动生电动势的公式 F 对于一段导体ab, B X B) dl 动生电动势的方向判定 U×B的方向 b 上图中,C点电势高。 动生电动势的计算方法 ()动生电动势公式E=(×B)d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 + + + + + + + + + + + B v a b + + + + + + + + + f Fe B dl b a ab ( ) 对于一段导体 ab, 动生电动势的计算方法 dt d i b a i B dl ( )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动生电动势公式 动生电动势的方向判定 动生电动势的公式 B的方向 上图中,a点电势高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九章 稳恒磁场与电磁场的相对性(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八章 静电场和稳恒电场(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七章 热力学基础(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基础(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五章 机械波(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四章 机械振动(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三章 相对论(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二章 运动定律与力学中的守恒定律(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PT电子教案_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张甫宽).ppt
- 《相对论》PDF电子书.pdf
- 西南交大:《大学物理》(双语版)Chapter 12 Waves.pdf
- 西南交大:《大学物理》(双语版)对称性与守恒定律.pdf
- 西南交大:《大学物理》(双语版)Chapter 10 Spin and orbital motion.pdf
- 《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讲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九讲 循环卡诺循环.ppt
- 《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八讲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ppt
- 《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讲 两种摩尔热容.ppt
- 《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讲 热力学基础.ppt
- 《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五讲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ppt
- 《热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讲 能量均分定理.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十一章 电磁场和电磁波(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十二章 光的干涉(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十三章 光的衍射(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十四章 光的偏振(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PT电子教案_第十六章 量子物理基础(张甫宽).ppt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自测题一.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自测题二.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自测题三.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自测题四.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自测题五.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自测题六.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自测题七.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自测题八.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自测题九.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自测题十.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自测题十一.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程考试试卷(A卷)试卷.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程考试试卷(A卷)答案.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doc
- 三峡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三章 相对论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