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2 西方古典史学的特征

西方古典史学的特征 口述与记忆 柏拉图《菲德罗篇》:索斯神发明了文字,夸口说文字可以让埃及人增长记 忆,变得更聪明。但法老萨穆斯却说文字只能让人容易忘记,因为文字使人们 不再重视当下发生的交谈,不再致力于内心的理解。因此认为人们从书本上学 到的只是近似于智慧的东西,却不是智慧本身,因为他们对那些书写符号其实 大多并不真正理解,反而通过文字使记忆变成多余的了 “记忆史学”:建立在口述材料基础上的古代史学 “文献史学”:建立在文字资料基础上的现代史学 1. M. I. Finley, "Myth, Memory, and History", History and Theory, 4 (1965),pp.281-302 2. Rosalind Thomas, Literacy and Orality in Ancient Gree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记忆与“真实” 真实”( aletheia): letheja的意思是“遗忘” a表示否定意思的前缀 “记忆的历史”的两个特征: 第一,用高度概括的术语表达刻板模式的陈述是记忆史学的一大特征。 第二,在记忆中,记忆者本人常常变成了一个观察者,而不是参与者。角 色的转换使得记忆的描述往往会采取第三人称的叙述形式。 Gordon S. Shrimpton, History and Memory in Ancient Greece,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Gregory Nagy, Pindar s Homer: The Lyric Possession of an Epic Past,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0
西方古典史学的特征 一、口述与记忆 柏拉图《菲德罗篇》:索斯神发明了文字,夸口说文字可以让埃及人增长记 忆,变得更聪明。但法老萨穆斯却说文字只能让人容易忘记,因为文字使人们 不再重视当下发生的交谈,不再致力于内心的理解。因此认为人们从书本上学 到的只是近似于智慧的东西,却不是智慧本身,因为他们对那些书写符号其实 大多并不真正理解,反而通过文字使记忆变成多余的了。 “记忆史学”:建立在口述材料基础上的古代史学 “文献史学”:建立在文字资料基础上的现代史学 1. M. I. Finley, “Myth, Memory, and History”, History and Theory, 4 (1965), pp. 281-302. 2. Rosalind Thomas, Literacy and Orality in Ancient Gree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二、记忆与“真实” “真实”(aletheia):letheia 的意思是“遗忘” a 表示否定意思的前缀 “记忆的历史”的两个特征: 第一,用高度概括的术语表达刻板模式的陈述是记忆史学的一大特征。 第二,在记忆中,记忆者本人常常变成了一个观察者,而不是参与者。角 色的转换使得记忆的描述往往会采取第三人称的叙述形式。 1. Gordon S. Shrimpton, History and Memory in Ancient Greece,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Gregory Nagy, Pindar’s Homer: The Lyric Possession of an Epic Past,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0

3. Dionysius, On Thucydides 三、历史与神意 虽然,自希罗多德之后,诸神在历史中的作用就不再被史学家直接提及,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神的缺席,以神意来解释历史事件的原因及其结果依然是西 方古典史学的传统之 这种神意对于人类历史的加入不仅没有使古代史家著述的真实性受到怀 疑,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明其符合当时历史文化语境中人们对于“历史” 以及“真实”的理解 1. John Gould, "Herodotus and Religion", in Simon Hornblower, Greek Historiography, Clarendon Press 2. Jon D. Mikalson, Herodotus and Religion in the Persian Wars, Part three,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3 3. D. Lateiner, The Historial Method of Herodotu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89 四、史学与修辞 古典史家对修辞技法的运用,正像他们对悲剧创作手法的吸收一样, 无论给人怎样的印象,对悲剧的模仿、对演说词的运用,对于古典史家来说都 只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而非其写作目的之所在。 凯利:“这些文学和对‘话语’的关注当然是西方史学传统恒久的,或者说 是反复出现的特征。” A.J. Woodman, Rhetoric in Classical Historiography: Four Studies, London Croom Helm. 1988 2. B. Gordon S. Shrimpton, History and Memory in Ancient Greece,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3. Dionysius, On Thucydides. 三、历史与神意 虽然,自希罗多德之后,诸神在历史中的作用就不再被史学家直接提及,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神的缺席,以神意来解释历史事件的原因及其结果依然是西 方古典史学的传统之一。 这种神意对于人类历史的加入不仅没有使古代史家著述的真实性受到怀 疑,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明其符合当时历史文化语境中人们对于“历史” 以及“真实”的理解。 1. John Gould, “Herodotus and Religion”, in Simon Hornblower, Greek Historiography, Clarendon Press, 2. Jon D. Mikalson, Herodotus and Religion in the Persian Wars, Part three,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3. 3. D. Lateiner, The Historial Method of Herodotu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 1989. 四、史学与修辞 古典史家对修辞技法的运用,正像他们对悲剧创作手法的吸收一样, 无论给人怎样的印象,对悲剧的模仿、对演说词的运用,对于古典史家来说都 只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而非其写作目的之所在。 凯利:“这些文学和对‘话语’的关注当然是西方史学传统恒久的,或者说 是反复出现的特征。” 1. A. J. Woodman, Rhetoric in Classical Historiography: Four Studies, London: Croom Helm, 1988. 2. B. Gordon S. Shrimpton, History and Memory in Ancient Greece,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小结:建构的历史 对历史的建构在古代史学中相当普遍,因此古典史家笔下所记录的史事肯 定与真实发生过的史实是有着一定距离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所表述的 那个传统和文化是不真实的。 总之,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一种直接的当下的学术询问去质疑古典史学的真 实性。当然,我并不是说古典史家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但“建构 与“谎言”并不是同一回事情 1. M. I. Finley, Ancient History: Evidence and Models, London, 1985 2. T. P. Wiseman, Historiography and Imagination,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1994
小结:建构的历史 对历史的建构在古代史学中相当普遍,因此古典史家笔下所记录的史事肯 定与真实发生过的史实是有着一定距离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所表述的 那个传统和文化是不真实的。 总之,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一种直接的当下的学术询问去质疑古典史学的真 实性。当然,我并不是说古典史家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但“建构” 与“谎言”并不是同一回事情。 1. M. I. Finley, Ancient History: Evidence and Models, London, 1985. 2. T. P. Wiseman, Historiography and Imagination,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1994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1 西方古典史学的兴起.doc
- 复旦大学:《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史学 Renaissance.pdf
- 复旦大学:《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西方史学史_19世纪——历史学的世纪 19th Century.pdf
- 复旦大学:《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古代罗马史学 Rome.pdf
- 复旦大学:《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古代希腊史学 Greece.pdf
- 复旦大学:《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导论.pdf
- 复旦大学:《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课程介绍.pdf
- 复旦大学:《科技简史 Brie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PT教学课件_12.从生态学到生态哲学.ppt
- 复旦大学:《科技简史 Brie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PT教学课件_11.系统思想的产生.ppt
- 复旦大学:《科技简史 Brie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PT教学课件_10.19世纪科学的发展.ppt
- 复旦大学:《科技简史 Brie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PT教学课件_09.近代科学的发展.ppt
- 复旦大学:《科技简史 Brie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PT教学课件_08.近代科学产生的背景.ppt
- 复旦大学:《科技简史 Brie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PT教学课件_07.从生物学看近代科技传入与萌芽.ppt
- 复旦大学:《科技简史 Brie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PT教学课件_06.中国古代科技概述.ppt
- 复旦大学:《科技简史 Brie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PT教学课件_05.古代科学概述.ppt
- 复旦大学:《科技简史 Brie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PT教学课件_04.科学技术的起源(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ppt
- 复旦大学:《科技简史 Brie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PT教学课件_03.科学和社会及其关系.ppt
- 复旦大学:《科技简史 Brie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PT教学课件_02.从历史的角度思考——科学和技术及其关系.ppt
- 复旦大学:《科技简史 Brie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PT教学课件_01.绪论.ppt
- 复旦大学:《科技简史 Brie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基础知识_科技规律(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探讨).pdf
- 复旦大学:《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3 古希腊史学.docx
- 复旦大学:《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4 古代罗马史学.docx
- 复旦大学:《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5 古代犹太史学.docx
- 复旦大学:《考古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部分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考古遗存.pdf
- 复旦大学:《考古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部分 田野考古.pdf
- 复旦大学:《考古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部分 考古学的解释.pdf
- 复旦大学:《考古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部分 考古学方法(地层学、类型学、科技测年).pdf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从改良到革命 China-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课程资源_教学大纲.pdf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从改良到革命 China-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课程资源_补充资料_Sample writing of response paper.pdf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从改良到革命 China-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课程资源_补充资料_course reading 2 is global shanghai good to think.pdf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从改良到革命 China-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课程资源_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pdf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从改良到革命 China-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教学课件_Introduction and the Canton System.pdf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从改良到革命 China-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教学课件_Strangers at the Gate Strangers at the Gate.pdf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从改良到革命 China-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教学课件_Statecraft Scholars.pdf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从改良到革命 China-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教学课件_The Taiping Rebellion.pdf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从改良到革命 China-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教学课件_Self-Strengthening Strengthening Movement Movement.pdf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从改良到革命 China-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教学课件_Guidance of Museum Trip and Report.pdf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从改良到革命 China-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教学课件_A Hundred Days Reform.pdf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从改良到革命 China-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教学课件_The Boxers Uprising.pdf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从改良到革命 China-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教学课件_The Birth of Nationalism The Birth of Nationalism.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