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吉首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Orgainc Chemistry B2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8
文件大小:168.04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吉首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Orgainc Chemistry B2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学大纲化学(师范)专业 《有机化学B2》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4302451 课程类别 专业主干课 修读学期 第4学期 学分 学时32 课程英文名称 Orgainc Chemistry B 适用专业 化学(师范)、应用化学 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1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有机化学B2》是化学(师范)、应用化学及其相关各专业本科生继通过《有机化 学1》课程内容学习后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其主要内容是有机化学学科知识的重要 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加深有机化学的定义、范畴、分类、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特别是反映时代特色和学科发展方向的相关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新反应及其应用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机化学B2》课程知识与其他化学 (师范)、应用化学专业课程知识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在整个教学培养中具有及其重要 的地位 三、课程教学目标 1.通过系统地讲授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糖类化合物、 氨基酸及蛋白质、萜类及甾族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命名、合成、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使学生能够根据学习内容研究有机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初步了解有机化学与生命科 学的关系; 2.运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分析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学习从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测其性质的方法; 3.通过对各知识点的归纳、分析、比较,充分理解基本有机反应机理、反应特征, 找出反应的共同特征。如将自由基取代、亲电加成、亲电取代、亲核取代、亲核加成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师范)专业 《有机化学 B2》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4302451 课程类别 专业主干课 修读学期 第 4 学期 学分 2 学时 32 课程英文名称 Orgainc Chemistry B2 适用专业 化学(师范)、应用化学 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1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有机化学 B2》是化学(师范)、应用化学及其相关各专业本科生继通过《有机化 学 1》课程内容学习后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其主要内容是有机化学学科知识的重要 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加深有机化学的定义、范畴、分类、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特别是反映时代特色和学科发展方向的相关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新反应及其应用;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机化学 B2》课程知识与其他化学 (师范)、应用化学专业课程知识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在整个教学培养中具有及其重要 的地位。 三、课程教学目标 1. 通过系统地讲授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糖类化合物、 氨基酸及蛋白质、萜类及甾族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命名、合成、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使学生能够根据学习内容研究有机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初步了解有机化学与生命科 学的关系; 2. 运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分析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学习从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测其性质的方法; 3. 通过对各知识点的归纳、分析、比较,充分理解基本有机反应机理、反应特征, 找出反应的共同特征。如将自由基取代、亲电加成、亲电取代、亲核取代、亲核加成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学大纲化学(师范)专业 氧化和还原、水解反应、酯化反应、周环反应等类型进行比较学习,系统掌握其特点和 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掌握逆向合成分析法,综合利用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拓展有机合成的思路,培养 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 5.了解最新有机化学科硏前沿动态、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创新能力。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 (一)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学时分配 章节 主要内容 总学时 讲授实践 第1章 羧酸 4 第2章 羧酸衍生物 第3章 含氮化合物 第4章 周环反应 第5章 杂环化合物 第6章 糖类化合物 4 0 第7章 蛋白质和核酸 第8章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二)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羧酸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识记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掌握一元羧酸的制法:烃氧化法;腈水解:格利雅试剂法;烯烃的羧化; 3.识记羧酸的物理性质; 4.化学性质:掌握羧酸的酸性及影响酸性的因素、诱导、共轭、空间效应 (场效应)等;掌握羧酸衍生物的生成;掌握还原反应;脱羧反应;α一H卤代反 5.掌握二元羧酸的基本结构及反应特性;了解几种重要的二元羧酸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师范)专业 氧化和还原、水解反应、酯化反应、周环反应等类型进行比较学习,系统掌握其特点和 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掌握逆向合成分析法,综合利用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拓展有机合成的思路,培养 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 5. 了解最新有机化学科研前沿动态、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创新能力。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 (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章 节 主要内容 总学时 学时分配 讲授 实践 第 1 章 羧酸 4 4 0 第 2 章 羧酸衍生物 6 6 0 第 3 章 含氮化合物 6 6 0 第 4 章 周环反应 2 2 0 第 5 章 杂环化合物 4 4 0 第 6 章 糖类化合物 4 4 0 第 7 章 蛋白质和核酸 4 4 0 第 8 章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2 2 0 (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 羧酸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识记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 掌握一元羧酸的制法:烃氧化法;腈水解;格利雅试剂法;烯烃的羧化; 3. 识记羧酸的物理性质; 4. 化学性质:掌握羧酸的酸性及影响酸性的因素、诱导、共轭、空间效应 (场效应)等;掌握羧酸衍生物的生成;掌握还原反应;脱羧反应;α-H 卤代反 应; 5. 掌握二元羧酸的基本结构及反应特性;了解几种重要的二元羧酸;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学大纲化学(师范)专业 6.了解羟基酸、羰基酸的制法、性质 7.理解掌握布伦斯特、路易斯酸碱理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羧酸的制法;羧酸的化学性质;酸碱理论。 2.教学难点:羧酸酸性与羧酸结构的关系;酸碱理论。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2.饱和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3.羧酸的化学性质(酸性、 羧基上的OH的取代反应、脱羧反应、α-H卤代反应、还原反应);4.羧酸的来源和 制备:5.重要的一元羧酸:6.二元羧酸:7.取代羧酸:8.酸碱理论。 第二章羧酸衍生物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2.识记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羧酸酯、酰胺)的物理性质; 3.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加成一消除反应(水解、醇解、氨解与格氏试剂的 反应);还原反应; Hoffmann降解反应; 4.了解重要的羧酸衍生物:油脂、碳酸衍生物; 5.理解羧酸衍生物的水解、氨解及醇解历程; 6.掌握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7.了解有机合成的任务和意义;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的基本原则;有机合成路线的设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羧酸衍生物的制法和化学性质;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 合成上的应用;有机合成路线设计与方法 2.教学难点: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加成一消除反应及机理; Hoffmann降解反 应);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及应用;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及应用;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和命名;2.酰卤和酸酐;3.羧酸酯;4,油脂和合成洗涤剂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师范)专业 6. 了解羟基酸、羰基酸的制法、性质; 7. 理解掌握布伦斯特、路易斯酸碱理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羧酸的制法;羧酸的化学性质;酸碱理论。 2. 教学难点:羧酸酸性与羧酸结构的关系;酸碱理论。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羧酸的分类和命名;2. 饱和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3. 羧酸的化学性质(酸性、 羧基上的 OH 的取代反应、脱羧反应、α-H 卤代反应、还原反应);4. 羧酸的来源和 制备;5. 重要的一元羧酸;6. 二元羧酸;7. 取代羧酸;8. 酸碱理论。 第二章 羧酸衍生物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2. 识记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羧酸酯、酰胺)的物理性质; 3. 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加成-消除反应(水解、醇解、氨解与格氏试剂的 反应);还原反应;Hoffmann 降解反应; 4. 了解重要的羧酸衍生物:油脂、碳酸衍生物; 5. 理解羧酸衍生物的水解、氨解及醇解历程; 6. 掌握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7. 了解有机合成的任务和意义;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的基本原则;有机合成路线的设 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羧酸衍生物的制法和化学性质;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 合成上的应用;有机合成路线设计与方法。 2. 教学难点: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加成-消除反应及机理;Hoffmann 降解反 应);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及应用;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及应用;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和命名;2. 酰卤和酸酐;3. 羧酸酯;4. 油脂和合成洗涤剂;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学大纲化学(师范)专业 5.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6.酰胺;7.羧酸衍生物的水解 氨解及醇解历程;8.碳酸衍生物;9.有机合成路线。 第三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硝基化合物和胺命名、结构和分类,了解硝基化合物、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 制备和物理性质; 2.掌握硝基化合物和胺化学性质:硝基化合物与碱作用,缩合反应,还原反应,硝 基对邻对位上取代基的影响;胺的碱性,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烃基化,酰基化,与亚 硝酸作用,氧化反应,芳胺环上的取代反应,伯胺异腈化反应; 3.掌握胺的制法: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卤代烷胺化,芳香族卤代烷氨解,腈的还原; 霍夫曼酰胺降级反应,加布里尔( Gabriel)合成法; 4.了解季胺盐和季胺碱的命名、制备:掌握季胺碱的分解和热消除反应, Hoffmann 规则; 5.识记重氮化反应定义和条件;掌握重氮盐的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放出 氮的反应(重氮基被-H、-OH、X、-CN等取代);保留氮的反应(还原、偶合反应) 6.偶氮化合物、叠氮化合物和氮烯:了解偶氮染料;脂肪族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碳 烯结构及性质 7.熟悉理解常见亲核重排、亲电重排、芳香族分子重排反应机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制备和性质;胺的制法、胺的化学性质; 季铵碱的性质(分解、 Hoffmann消除反应);重氮化反应,重氮盐的性质及其在有机 合成上的应用;分子重排反应机理。 2.教学难点: Gabriel合成;胺的化学性质: Hoffmann消除反应及规则。重氮化反 应,重氮盐的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分子重排反应机理。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硝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2.硝基化合物的性质:3.硝基化合物的用途;4.胺的分类、 结构和命名;5.胺的物理性质;6.胺的制法和苯炔;7.烯胺;8.重氮化合物(芳香族重氮 化反应、芳香族重氮盐的性质、重氮甲烷):9.偶氮化合物;10.分子重排(亲核重排、亲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师范)专业 5. 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6. 酰胺;7.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 氨解及醇解历程;8. 碳酸衍生物;9. 有机合成路线。 第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掌握硝基化合物和胺命名、结构和分类,了解硝基化合物、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 制备和物理性质; 2. 掌握硝基化合物和胺化学性质:硝基化合物与碱作用,缩合反应,还原反应,硝 基对邻对位上取代基的影响;胺的碱性,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烃基化,酰基化,与亚 硝酸作用,氧化反应,芳胺环上的取代反应,伯胺异腈化反应; 3. 掌握胺的制法: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卤代烷胺化,芳香族卤代烷氨解,腈的还原; 霍夫曼酰胺降级反应,加布里尔(Gabriel)合成法; 4. 了解季胺盐和季胺碱的命名、制备;掌握季胺碱的分解和热消除反应,Hoffmann 规则; 5. 识记重氮化反应定义和条件;掌握重氮盐的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放出 氮的反应(重氮基被-H、-OH、-X、-CN 等取代);保留氮的反应(还原、偶合反应); 6. 偶氮化合物、叠氮化合物和氮烯:了解偶氮染料;脂肪族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碳 烯结构及性质; 7. 熟悉理解常见亲核重排、亲电重排、芳香族分子重排反应机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制备和性质;胺的制法、胺的化学性质; 季铵碱的性质(分解、Hoffmann 消除反应);重氮化反应,重氮盐的性质及其在有机 合成上的应用;分子重排反应机理。 2. 教学难点:Gabriel 合成;胺的化学性质;Hoffmann 消除反应及规则。重氮化反 应,重氮盐的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分子重排反应机理。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硝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2. 硝基化合物的性质;3. 硝基化合物的用途;4. 胺的分类、 结构和命名;5. 胺的物理性质;6. 胺的制法和苯炔;7. 烯胺;8. 重氮化合物(芳香族重氮 化反应、芳香族重氮盐的性质、重氮甲烷);9. 偶氮化合物;10. 分子重排(亲核重排、亲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学大纲化学(师范)专业 电重排、芳香族重排、其他重排反应)。 第四章周环反应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识记协同反应定义;了解周环反应分类和特点 2.掌握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应、σ迁移反应机理 3.理解应用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和前线轨道理论解释周环反应机理 4.了解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应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应、σ迁移反应机理;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 应的应用。 2.教学难点:应用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和前线轨道理论解释周环反应机理;电环 化反应、环加成反应的应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电环化反应;2.电环化反应机理;3.电环化反应的应用;4.环加成反应;5.环 加成反应机理;6.环加成反应的应用;7.σ迁移反应;8.迁移反应机理。 第五章杂环化合物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分类和结构:了解呋喃和糠醛,噻吩,吡咯的结构 2.五元杂环化合物:掌握呋喃、噻吩、吡咯的化学性质 3.六元杂环化合物:掌握吡啶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了解喹啉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五元杂环的结构和芳香性;呋喃、噻吩、吡咯的化学性质;吡啶的结 构和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芳香性;简单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和六元杂环化合 物的性质和合成。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师范)专业 电重排、芳香族重排、其他重排反应)。 第四章 周环反应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识记协同反应定义;了解周环反应分类和特点; 2. 掌握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应、σ 迁移反应机理; 3. 理解应用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和前线轨道理论解释周环反应机理; 4. 了解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应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应、σ 迁移反应机理;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 应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应用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和前线轨道理论解释周环反应机理;电环 化反应、环加成反应的应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电环化反应;2. 电环化反应机理;3. 电环化反应的应用;4. 环加成反应;5. 环 加成反应机理;6. 环加成反应的应用;7. σ 迁移反应;8. 迁移反应机理。 第五章 杂环化合物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分类和结构:了解呋喃和糠醛,噻吩,吡咯的结构; 2. 五元杂环化合物:掌握呋喃、噻吩、吡咯的化学性质; 3. 六元杂环化合物:掌握吡啶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了解喹啉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五元杂环的结构和芳香性;呋喃、噻吩、吡咯的化学性质;吡啶的结 构和化学性质。 2. 教学难点: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芳香性;简单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和六元杂环化合 物的性质和合成。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学大纲化学(师范)专业 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五元杂环化合物(呋喃、噻吩和吡咯)的结构、性 质和制法;3.糠醛、噻唑、咪唑、吲哚、卟啉化合物;4,六元杂环化合物(吡啶)的结构 性质和伂法;5.嘧啶、喹啉和异喹啉;6.生物碱(一般性质和提取方法);7.改变人行为 的药物。 第六章糖类化合物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单糖中葡萄糖(构造式、构型式及环状结构式) 2.掌握单糖的化学性质(氧化、还原、成脎反应、成苷反应、成酯和成醚反应), 了解单糖的测定和一些重要的单糖; 3.掌握双糖的两种可能连接方式和蔗糖的结构;了解一些重要双糖的结构 4.了解多糖的结构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单糖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葡萄糖的结构与构型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单糖的构造式、构型及测定;2.单糖的反应;3.重要单糖及其衍生物;4.双糖(蔗 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5.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 第七章蛋白质和核酸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氨基酸的分类和命名;掌握氨基酸的结构、构型、性质 2.掌握氨基酸的制备方法(α-卤代酸的氨解、 Gabrial合成法、 Strecker合成法); 3.掌握肽的结构和肽键,了解多肽结构的测定和端基分析 4.了解蛋白质的分类,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 5.了解构成核酸的单体一核苷酸的结构,掌握核酸的结构和生物功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氨基酸的化学性质(两性和等电点、羧基的反应、氨基的反应、与水 合茚三酮的反应)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师范)专业 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 五元杂环化合物(呋喃、噻吩和吡咯)的结构、性 质和制法;3. 糠醛、噻唑、咪唑、吲哚、卟啉化合物;4. 六元杂环化合物(吡啶)的结构、 性质和制法;5. 嘧啶、喹啉和异喹啉;6. 生物碱(一般性质和提取方法);7. 改变人行为 的药物。 第六章 糖类化合物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单糖中葡萄糖(构造式、构型式及环状结构式); 2. 掌握单糖的化学性质(氧化、还原、成脎反应、成苷反应、成酯和成醚反应), 了解单糖的测定和一些重要的单糖; 3. 掌握双糖的两种可能连接方式和蔗糖的结构;了解一些重要双糖的结构; 4. 了解多糖的结构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单糖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2. 教学难点:葡萄糖的结构与构型。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单糖的构造式、构型及测定;2. 单糖的反应;3. 重要单糖及其衍生物;4. 双糖(蔗 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5. 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 第七章 蛋白质和核酸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氨基酸的分类和命名;掌握氨基酸的结构、构型、性质; 2. 掌握氨基酸的制备方法(α-卤代酸的氨解、Gabrial 合成法、Strecker 合成法); 3. 掌握肽的结构和肽键,了解多肽结构的测定和端基分析; 4. 了解蛋白质的分类,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 5. 了解构成核酸的单体-核苷酸的结构,掌握核酸的结构和生物功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氨基酸的化学性质(两性和等电点、羧基的反应、氨基的反应、与水 合茚三酮的反应)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学大纲化学(师范)专业 2.教学难点:氨基酸的制备方法和蛋白质的结构。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氨基酸的结构、命名和分类;2.氨基酸的构型、性质:3.氨基酸的制备方法; 4.肽和肽键:5.多肽结构测定和端基分析:6.多肽的合成;7.蛋白质的分类、结构和 性质;8.核酸的组成、结构:9.核酸的生物功能。 第八章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萜类、甾体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异戊二烯规则; 2.了解自然界中常见的几种萜类、甾族化合物及其生物功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萜类、甾体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2.教学难点:萜类、甾体化合物的结构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萜的涵义和异戊二烯规律;2.萜的分类、命名(单萜、倍半萜、双萜、三萜、 四萜);3.甾族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命名;4.甾族化合物的立体结构;5.甾醇类、胆酸、 甾型激素。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选用教材 李景宁有机化学(下册)(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 2.主要参考书目 [1]李景宁,汪朝阳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4 [2]汪小兰有机化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邢其毅有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师范)专业 2. 教学难点:氨基酸的制备方法和蛋白质的结构。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氨基酸的结构、命名和分类;2. 氨基酸的构型、性质;3. 氨基酸的制备方法; 4. 肽和肽键;5. 多肽结构测定和端基分析;6. 多肽的合成;7. 蛋白质的分类、结构和 性质;8. 核酸的组成、结构;9. 核酸的生物功能。 第八章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萜类、甾体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异戊二烯规则; 2. 了解自然界中常见的几种萜类、甾族化合物及其生物功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萜类、甾体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2. 教学难点:萜类、甾体化合物的结构。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萜的涵义和异戊二烯规律;2. 萜的分类、命名(单萜、倍半萜、双萜、三萜、 四萜);3. 甾族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命名;4. 甾族化合物的立体结构;5. 甾醇类、胆酸、 甾型激素。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 选用教材 李景宁.有机化学(下册)(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主要参考书目 [1] 李景宁,汪朝阳.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4. [2] 汪小兰.有机化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邢其毅.有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学大纲化学(师范)专业 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2.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由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 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其中上课考勤及提问占总成 绩的10%,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 大纲执笔人:彭晓春 大纲审核人:唐石、李佑稷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师范)专业 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1.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2. 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由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 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70%;平时成绩占 30%,其中上课考勤及提问占总成 绩的 10%,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 20%。 大纲执笔人:彭晓春 大纲审核人:唐石、李佑稷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