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厥热胜复辨

第三节厥热胜复辨
第三节 厥热胜复辨

、厥热胜复 厥热胜复的临床特征: 四肢厥冷与发热交替出现。此非一 种具体证,而是厥阴病的一种热型,是 正邪相争的病理反映
二、厥热胜复 厥热胜复的临床特征: 四肢厥冷与发热交替出现。此非一 种具体证,而是厥阴病的一种热型,是 正邪相争的病理反映

厥阴病厥热胜复与少阳病寒热往来的鉴别 同点:均是正邪相争的病理反映,都是由胃气强弱来决定 异点: 病位:一为阴证,一为阳证 病性:一为寒热错杂,一为虚实互见 阶段:一为正气恢复时出现,一为正气不支情况下出现 预后:前者若正不胜邪,则亡阳、除中 后者若正不胜邪,则转属少阴脾肾虚寒证
厥阴病厥热胜复与少阳病寒热往来的鉴别 同点:均是正邪相争的病理反映,都是由胃气强弱来决定 异点: 病位:一为阴证,一为阳证 病性:一为寒热错杂,一为虚实互见 阶段:一为正气恢复时出现,一为正气不支情况下出现 预后:前者若正不胜邪,则亡阳、除中 后者若正不胜邪,则转属少阴脾肾虚寒证

331:寒利作止与厥热的关系 厥阴寒厥的主证: 先厥利,后发热,厥又兼利 原因:胃虚,战胜病邪的能力不能持久 正邪交争,互有胜复 鉴别:寒厥:先厥后热,厥必兼利 热厥:先热后厥,无下利
331:寒利作止与厥热的关系 厥阴寒厥的主证: 先厥利,后发热,厥又兼利 原因:胃虚,战胜病邪的能力不能持久 正邪交争,互有胜复 鉴别:寒厥:先厥后热,厥必兼利 热厥:先热后厥,无下利

334、336、341、342:根据厥热时间长短 判断厥阴病的转归、预后 334:厥回热不止,阳复太过,阴证转阳 336:厥热相等,阳气来复,阴阳相对平衡, 病情向愈 341:厥少热多,阳气来复,正能胜邪 342:厥多热少,阳复不及,阴寒又盛,病趋恶 化
334、336、341、342:根据厥热时间长短 判断厥阴病的转归、预后 334:厥回热不止,阳复太过,阴证转阳 336:厥热相等,阳气来复,阴阳相对平衡, 病情向愈 341:厥少热多,阳气来复,正能胜邪 342:厥多热少,阳复不及,阴寒又盛,病趋 恶 化

333:辨疑似除中证及阳复太过的变证 试探法食以索饼 食后不发热,为胃气来复,必愈 食后暴热,为胃气败绝的除中证 《伤寒论》有三处用此法 阳明病—大承气汤前先用小承气汤 少阳病—大柴胡汤前先用小柴胡汤 厥阴病—除中病人,用索饼试探,了解胃气存亡
333:辨疑似除中证及阳复太过的变证 试探法——食以索饼 食后不发热,为胃气来复,必愈 食后暴热,为胃气败绝的除中证 《伤寒论》有三处用此法 阳明病——大承气汤前先用小承气汤 少阳病——大柴胡汤前先用小柴胡汤 厥阴病——除中病人,用索饼试探,了解胃气存亡

第四节四肢厥逆辨
第四节 四肢厥逆辨

、厥的病机与证候特点(337) 厥—四肢逆冷(冷达肘膝关节为厥,超过肘膝关节为逆) 病机阴阳气不相顺接 凡表现:手足厥冷 轻—手足指头寒 厥者 中冷达肘膝关节 重—超过肘膝关节 寒厥—阴寒内盛,阳气虚衰,无力外透 分类热厥阳热亢极,津伤热伏,阳郁于里
一、厥的病机与证候特点(337) 厥——四肢逆冷(冷达肘膝关节为厥,超过肘膝关节为逆) 凡 厥 者 病机——阴阳气不相顺接 表现:手足厥冷 轻——手足指头寒 中——冷达肘膝关节 重——超过肘膝关节 分类 寒厥——阴寒内盛,阳气虚衰,无力外透 热厥——阳热亢极,津伤热伏,阳郁于里

常态阳气(指敷布在肌表之气) 接济、补充 部位 阴气(指内脏之气) (称为阴阳气相顺接) 病态 肌表 不能透出 活动在内脏之阳气 (称为阴阳气不相顺接) 原因 内脏阳虚,无力透达于外 在内的阳气受各种因素阻遏,以致不能外达
常态 阳气(指敷布在肌表之气) 部位 阴气(指内脏之气) 接济、补充 (称为阴阳气相顺接) 病态 肌表 活动在内脏之阳气 不能透出 (称为阴阳气不相顺接) 原因 内脏阳虚,无力透达于外 在内的阳气受各种因素阻遏,以致不能外达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本证-中风表虚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厥阴病本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辨证纲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霍乱病辨证论治.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少阴病预后.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辨证论治-概论.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厥阴病辨证论治-纲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绪论(主讲:李赛美).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少阴病疑似证.ppt
- 中药饮片厂——中药真伪实用经验鉴别手册(徐重道中药实用经验鉴别手册).doc
- 中医经典名著精译丛书:《中藏经精译》书籍PDF电子版(原著:华佗、主编:王晓萍).pdf
-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共十八个实验).ppt
- 中国医药古籍宝典系列之:《本草纲目》参考书籍PDF电子版(明:李时珍).pdf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总论.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各单元概述.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九单元 消食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八单元 理气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七单元 温里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六单元 利水渗湿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五单元 芳香化湿药.doc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本证(伤寒表实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四肢厥逆辨.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本证(表郁轻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呕哕下利辨.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厥阴病预后.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变证(变证治则及辨证要点).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辨证论治.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变证(热证和虚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变证(上热下寒及太阳蓄水蓄血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变证(结胸证及痞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变证(火逆证及欲欲候).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疑似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合病与并病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欲解时.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阳明病辨证论治(纲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阳明病本证(阳明病热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阳明病本证(阳明病实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阳明病本证(阳明病寒证和热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阳明病变证(发黄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阳明病变证(血热证).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