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霍乱病辨证论治

第八章霍乱病辨证论治 广州中医药大学李赛美
第八章 霍乱病辨证论治 广州中医药大学 李赛美

第一节霍乱病脉证 382:霍乱的主要证候 :病有霍乱者何?霍乱病的证候是什么 样? 设问 呕吐而利—吐泻齐作,清浊相干 答山露乱病起仓促,挥霍擦乱
第一节 霍乱病脉证 382:霍乱的主要证候 设问 问:病有霍乱者何?——霍乱病的证候是 什么 样? 答 呕吐而利——吐泻齐作,清浊相干 此名霍乱——病起仓促,挥霍撩乱

383:论霍乱之表里证,并与伤寒鉴别 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外感表证 吐利上吐下泻,是为里证 设问 霍乱自吐下自然吐下齐见 答:此名霍乱又利止—阳复里和,吐利可止 复更发热—表证未解,病邪有外 出之机
383:论霍乱之表里证,并与伤寒鉴别 设问 问 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外感表证 吐利——上吐下泻,是为里证 答:此名霍乱 霍乱自吐下——自然吐下齐见 又利止——阳复里和,吐利可止 复更发热——表证未解,病邪有外 出之机

、霍乱与伤寒的鉴别(384) 其脉微涩,本是霍乱--吐泻失液,血脉亏耗 先病霍乱后病伤寒 今是伤寒-继霍乱后,又患伤寒 却四五日至阴经上伤寒病至四五日, 多为邪传阴经之期 转入阴必利-邪传阴经,必然下利 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既患吐利的霍乱,现又 下利,一利再利,正不胜邪,难于治疗
一、霍乱与伤寒的鉴别(384) 其脉微涩,本是霍乱-----吐泻失液,血脉亏耗 今是伤寒----继霍乱后,又患伤寒 却四五日至阴经上----伤寒病至四五日, 多为邪传阴经之期 转入阴必利----邪传阴经,必然下利 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既患吐利的霍乱,现又 下利,一利再利,正不胜邪,难于治疗 先 病 霍 乱 , 后 病 伤 寒

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下利已止,邪未入阴, 胃 欲排大便,仅有失气 来仍不利者,此属阳明—胃阳来复,大便由利转硬 复十三日愈一为经气再周之期,津复便调,其病即愈 下利后,便当硬利止津伤,大便当硬 硬则能食者愈--便硬能食,胃气已和则病愈 后今反不能食--如胃气不复,则不能食 转到后经中颇能食再过五六日,胃气恢复能进食 归复过一经能食一至十二日仍能食,胃气已巩固 过之一日当愈—即十三日,病当痊愈 不愈者,不属阳明也--不属阳明,另有原因
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下利已止,邪未入阴, 欲排大便,仅有失气 仍不利者,此属阳明----胃阳来复,大便由利转硬 十三日愈-----为经气再周之期,津复便调,其病即愈 下利后,便当硬-----利止津伤,大便当硬 硬则能食者愈-----便硬能食,胃气已和则病愈 今反不能食----如胃气不复,则不能食 到后经中颇能食------ 再过五六日,胃气恢复能进食 复过一经能食------至十二日仍能食,胃气已巩固 过之一日当愈----即十三日,病当痊愈 不愈者,不属阳明也-----不属阳明,另有原因 预 后 转 归 胃 气 来 复

太阳阳明合病: 二经俱受邪,邪盛于表,影响于里,里气不和,升降 失序而吐利葛根汤解表,表解里和 霍乱之表证: 脾胃不和,清浊相干,升降失职,故吐利兼见表证, 但其里证非表邪所致,亦不受外邪影响—故表解里 不和,或吐利虽止,表仍不解
太阳阳明合病: 二经俱受邪,邪盛于表,影响于里,里气不和,升降 失序而吐利——葛根汤解表,表解里和 霍乱之表证: 脾胃不和,清浊相干,升降失职,故吐利兼见表证, 但其里证非表邪所致,亦不受外邪影响——故表解里 不和,或吐利虽止,表仍不解

第二节霍乱病辨治
第二节 霍乱病辨治

二、霍乱治法 (一)五苓散、理中丸证(386) 原有证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霍乱兼表 热多—表邪内郁,三焦阻滞 (一)欲饮水者—气不化津 五苓散主之温阳和表,化气行水 辨证论治 寒多—阴邪偏盛,里气不温 (二)不用水者寒滞于中 理中丸主之—温中散寒,益气健脾
二、霍乱治法 (一)五苓散、理中丸证(386) 原有证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霍乱兼表 辨证论治 (一) 热多——表邪内郁,三焦阻滞 欲饮水者——气不化津 五苓散主之——温阳和表,化气行水 (二) 寒多——阴邪偏盛,里气不温 不用水者——寒滞于中 理中丸主之——温中散寒,益气健脾

(二)四逆汤证(388) 吐利—上吐下泻,阴阳两伤 汗出卫阳不固,营阴不守 脉证发热、恶寒兼见表证 四肢拘急阴脱阳亡,筋脉失养 霍乱 手足厥冷—阳气外越,不能温煦 治疗:四逆汤主之回阳散寒
(二)四逆汤证(388) 霍乱 脉证 吐利——上吐下泻,阴阳两伤 汗出——卫阳不固,营阴不守 发热、恶寒——兼见表证 四肢拘急——阴脱阳亡,筋脉失养 手足厥冷——阳气外越,不能温煦 治疗:四逆汤主之——回阳散寒

389:霍乱内寒外热的证治 既吐且利—吐利并作,中阳大伤 小便复利—阳虚失固,阴液下泄 脉证大汗出—真阳不固,阳气外亡 下利清谷阴寒内盛,阳微失运 霍乱 内寒外热—阴盛于内,格阳于外 脉微欲绝—阳气衰极,阴津将竭 治疗:四逆汤主之—回阳救逆
389:霍乱内寒外热的证治 霍乱 脉证 既吐且利——吐利并作,中阳大伤 小便复利——阳虚失固,阴液下泄 大汗出——真阳不固,阳气外亡 下利清谷——阴寒内盛,阳微失运 内寒外热——阴盛于内,格阳于外 脉微欲绝——阳气衰极,阴津将竭 治疗:四逆汤主之——回阳救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少阴病预后.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辨证论治-概论.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厥阴病辨证论治-纲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绪论(主讲:李赛美).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少阴病疑似证.ppt
- 中药饮片厂——中药真伪实用经验鉴别手册(徐重道中药实用经验鉴别手册).doc
- 中医经典名著精译丛书:《中藏经精译》书籍PDF电子版(原著:华佗、主编:王晓萍).pdf
-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共十八个实验).ppt
- 中国医药古籍宝典系列之:《本草纲目》参考书籍PDF电子版(明:李时珍).pdf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总论.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各单元概述.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九单元 消食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八单元 理气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七单元 温里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六单元 利水渗湿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五单元 芳香化湿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单元 祛风湿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单元 泻下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单元 清热药.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九单元 外用药.doc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辨证纲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厥阴病本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本证-中风表虚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厥热胜复辨.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本证(伤寒表实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四肢厥逆辨.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本证(表郁轻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呕哕下利辨.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厥阴病预后.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变证(变证治则及辨证要点).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辨证论治.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变证(热证和虚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变证(上热下寒及太阳蓄水蓄血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变证(结胸证及痞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变证(火逆证及欲欲候).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疑似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合病与并病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欲解时.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阳明病辨证论治(纲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阳明病本证(阳明病热证).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