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六章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开发利用现况 目前利用的植物约25000种,其中约1500种是栽培植物, 包括: 1、食用植物:粮食类、蔬菜类、水果类等 2、糖和调料: 糖:甘蔗、甜菜 调料:香料(起源于亚洲)—肉桂(桂皮),肉豆蔻,西香,胡椒等 香草(起源于温带)—葱属,伞形科茴香,芫荽,当归,香芹菜等 3、药材:作为中药的有5000多种,常用的中药材500余种左右 4、纤维:棉花、大麻等 5、燃料和木材: 6、观赏类: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开发利用现况 目前利用的植物约25000种,其中约1500种是栽培植物, 包括: 1、食用植物:粮食类、蔬菜类、水果类等 2、糖和调料: 糖:甘蔗、甜菜 调料:香料(起源于亚洲)—肉桂(桂皮),肉豆蔻,西香,胡椒等 香草(起源于温带)—葱属,伞形科茴香,芫荽,当归,香芹菜等 3、药材:作为中药的有5000多种,常用的中药材500余种左右 4、纤维:棉花、大麻等 5、燃料和木材: 6、观赏类:

二、开发利用的一般原则 1、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2、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3、永续利用 ①根据资源蕴藏量和生长量有计划地开采利用 ②轮采轮伐,给植物以休生养息的机会 ③挖大留小,维持一定的种群数量,森林采伐避免皆伐,采 伐量不能超过生长量 ④把分散、面临枯竭的资源集中起来,进行人工驯化和培育, 不但能保护稀少的资源,同时又能建成原料种植基地,为 市场提供数量稳定的优质产品,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二、开发利用的一般原则 1、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2、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3、永续利用 ①根据资源蕴藏量和生长量有计划地开采利用 ②轮采轮伐,给植物以休生养息的机会 ③挖大留小,维持一定的种群数量,森林采伐避免皆伐,采 伐量不能超过生长量 ④把分散、面临枯竭的资源集中起来,进行人工驯化和培育, 不但能保护稀少的资源,同时又能建成原料种植基地,为 市场提供数量稳定的优质产品,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三、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 1、建立资源数据库 2、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 3、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 4、不断从野生植物中研究和寻找新的有用的 种类 5、重视商品基地建设
三、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 1、建立资源数据库 2、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 3、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 4、不断从野生植物中研究和寻找新的有用的 种类 5、重视商品基地建设

人类未来的发展与植物 一、未来的农业生产 1、植物基因工程 传统育种基于整体水平上的性状表现而实施改 良,故周期长,改良效果和效率均较差 分子生物学揭示了性状遗传的机制,找到了控 制性状发育的基因 把不同植物乃至动物的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用 “工程”的方法转移到所需的植物中去,实现 该植物性状的改良——植物基因工程
人类未来的发展与植物 一、未来的农业生产 1、植物基因工程 传统育种基于整体水平上的性状表现而实施改 良,故周期长,改良效果和效率均较差 分子生物学揭示了性状遗传的机制,找到了控 制性状发育的基因 把不同植物乃至动物的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用 “工程”的方法转移到所需的植物中去,实现 该植物性状的改良——植物基因工程

通过DNA重组技术改良的主要作物 及引入的宜农性状 作物名称 宜农性状 苜蓿 耐除草剂、抗病毒 苹果 抗虫 油菜 耐除草剂、抗虫、油质改良 硬皮甜瓜 抗病毒 玉米 耐除草剂、抗虫、抗病毒,麦胚凝集素 棉花 耐除草剂、抗虫 黄瓜 抗病毒 甜瓜 抗病毒 番木瓜 抗病毒 马铃薯 耐除草剂、抗虫、抗病毒,提高淀粉含量, 许多非马铃薯产物的形成,如鸡溶菌酶 水稻 抗虫、蛋白质含量改良
通过DNA重组技术改良的主要作物 及引入的宜农性状 作物名称 宜农性状 苜蓿 耐除草剂、抗病毒 苹果 抗虫 油菜 耐除草剂、抗虫、油质改良 硬皮甜瓜 抗病毒 玉米 耐除草剂、抗虫、抗病毒,麦胚凝集素 棉花 耐除草剂、抗虫 黄瓜 抗病毒 甜瓜 抗病毒 番木瓜 抗病毒 马铃薯 耐除草剂、抗虫、抗病毒,提高淀粉含量, 许多非马铃薯产物的形成,如鸡溶菌酶 水稻 抗虫、蛋白质含量改良

续上表 作物名称 宜农性状 大豆 耐除草剂、蛋白质含量改良 南瓜 抗病毒 草莓 抗虫 向日葵 蛋白质含量改良 烟草 耐除草剂、抗虫、抗病毒 番茄 抗病毒、耐除草剂、抗虫,熟期改良, 高温发育滞后 核桃 抗虫
续上表 作物名称 宜农性状 大豆 耐除草剂、蛋白质含量改良 南瓜 抗病毒 草莓 抗虫 向日葵 蛋白质含量改良 烟草 耐除草剂、抗虫、抗病毒 番茄 抗病毒、耐除草剂、抗虫,熟期改良, 高温发育滞后 核桃 抗虫

2、植物细胞融合 在细胞水平上对植物进行改良 将两个不同生物的细胞以人工方法使其融合得到杂种细胞 程序: ①将两种植物(生物)作单细胞处理 ②用酶除去细胞壁,制成原生质体 ③利用融合剂(聚乙二醇)使两种原生质体融合产生融合细胞 ④在试管中培养该融合细胞成愈伤组织 ⑤继而诱导培养成植株 1978年德国首次获得马铃薯和番茄的细胞融合植物—薯番茄 已经获得的有:大豆×烟草,拟南芥×白菜,烟草×颠茄, 番茄×马铃薯,甘蓝×白菜(白甘蓝),橙×枳(橙枳)等
2、植物细胞融合 在细胞水平上对植物进行改良 将两个不同生物的细胞以人工方法使其融合得到杂种细胞 程序: ①将两种植物(生物)作单细胞处理 ②用酶除去细胞壁,制成原生质体 ③利用融合剂(聚乙二醇)使两种原生质体融合产生融合细胞 ④在试管中培养该融合细胞成愈伤组织 ⑤继而诱导培养成植株 1978年德国首次获得马铃薯和番茄的细胞融合植物—薯番茄 已经获得的有:大豆×烟草,拟南芥×白菜,烟草×颠茄, 番茄×马铃薯,甘蓝×白菜(白甘蓝),橙×枳(橙枳)等

3、向农业中引入野生植物 将新的植物从野生状态引入栽培 二战期间,美国因得不到橡胶供应而大量种植银胶菊 后来由石油制品合成橡胶,停止种植银胶菊 随石油短缺,现在银胶菊又一次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稗子,杂草,分布广,抗性强,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3、向农业中引入野生植物 将新的植物从野生状态引入栽培 二战期间,美国因得不到橡胶供应而大量种植银胶菊 后来由石油制品合成橡胶,停止种植银胶菊 随石油短缺,现在银胶菊又一次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稗子,杂草,分布广,抗性强,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4、农业生产新领域 21世纪农业一方面生产更多食物和纤维,另一方面为其 他行业提供更多原料 ①生物能生产:把农业变成一个重要的加工太阳能的能源产业 如利用作物秸杆,通过微生物发酵,使其转化为酒精一类的 能源物质 ②蛋白质生产:目前主要开发利用单细胞蛋白 如酵母蛋白质含量占细胞干物质的45~55%,营养十分丰富, 成人每天吃10~15g干酵母,蛋白质的需要就足够了 ③有用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利用细胞培养产生有用代谢产物 如用细胞培养方法生产紫草宁衍生物,其生产率是天然栽培 植物的700倍。1982年日本成功的用细胞培养法生产人参 ④植物全株利用:“植物全身都是宝”的时代已经到来 如美国一教授发明了用玉米杆、麦杆、稻草、木料和废纸生 产人造纤维的新工艺
4、农业生产新领域 21世纪农业一方面生产更多食物和纤维,另一方面为其 他行业提供更多原料 ①生物能生产:把农业变成一个重要的加工太阳能的能源产业 如利用作物秸杆,通过微生物发酵,使其转化为酒精一类的 能源物质 ②蛋白质生产:目前主要开发利用单细胞蛋白 如酵母蛋白质含量占细胞干物质的45~55%,营养十分丰富, 成人每天吃10~15g干酵母,蛋白质的需要就足够了 ③有用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利用细胞培养产生有用代谢产物 如用细胞培养方法生产紫草宁衍生物,其生产率是天然栽培 植物的700倍。1982年日本成功的用细胞培养法生产人参 ④植物全株利用:“植物全身都是宝”的时代已经到来 如美国一教授发明了用玉米杆、麦杆、稻草、木料和废纸生 产人造纤维的新工艺

二、未来的森林 世界人口剧增,地球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 导致环境日益恶化,灾害频繁发生 随着对木材和纸张需求的增加,培育快速 生长的树木日益紧迫 组织培养技术可产生大量无性系树苗,可 成为将来标准的商业性操作技术
二、未来的森林 世界人口剧增,地球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 导致环境日益恶化,灾害频繁发生 随着对木材和纸张需求的增加,培育快速 生长的树木日益紧迫 组织培养技术可产生大量无性系树苗,可 成为将来标准的商业性操作技术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五章 黏菌、真菌和地衣.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四章 植物的进化和系统发育.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4/4).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3/4).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2/4).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裸子植物(1/4).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蕨类植物 Pteridophyte.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苔藓植物 Bryophyta.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 Plant Biology(主讲:陈学林).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第五章 好氧发酵机制(aerobic fermentation).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第七章 酶催化反应.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第六章 生物工艺的控制 6.3 泡沫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6.4 发酵染菌的防治及处理 6.5 发酵终点的判断 6.6 发酵过程参数监测的研究概况.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第六章 生物工艺的控制 6.1 发酵过程的操作类型 6.2 发酵条件的影响及其控制.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第四章 厌氧发酵机制.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第三章 培养基及制备.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第二章 生物工业菌种与种子的扩大培养(2.2)种子扩大培养.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第二章 生物工业菌种与种子的扩大培养(2.1)生物工业菌种.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第二十四章 生物化工产品简介.ppt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工艺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下)第二十三章 结晶 Crystallization.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植物细胞与组织.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用植物学)绪论 Pharmaceutical Botany(主讲:陈学林).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用植物学)第一章 植物细胞.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用植物学)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和组织系统.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用植物学)第三章 根 Roots.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用植物学)第四章 茎.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用植物学)第五章 叶.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药用植物学)第六章 花 Flowers.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一 显微镜结构及使用.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二 临时装片及徒手切片法.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三 植物细胞——质体和后含物.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四 植物组织.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五 种子和幼苗.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七 种子植物的茎.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八 叶的构造.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九 花.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植物的无机营养.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十 果实.ppt
- 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讲稿)实验十一 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