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自动控制原理 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6-1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6-2串联校正 6-3反馈校正 E 6-4复合校正
自动控制原理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6-2 串联校正 6-3 反馈校正 6-4 复合校正

自动控制原理 6-1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系统分析: ■实际系统→建模→计算→性能指标研究性能指 标与参数间的关系。 系统设计: ■被控对象,控制要求一→选择元部件一→固有系统 →校正→满足要求的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 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 系统分析: ◼ 实际系统→建模→计算→性能指标,研究性能指 标与参数间的关系。 ◼ 系统设计: ◼ 被控对象,控制要求→选择元部件→固有系统 →校正→满足要求的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 一、性能指标 1、【 时域性能指标:δ%、、ss。 2、频域性能指标 闭环频域指标:Mr,®.,M(O); 开环频域指标:Y,oe,Kpwa 3、频域与时域指标间的关系 一阶系统:0=74= 3
自动控制原理 一、性能指标 1、时域性能指标:%、ts、ess 。 2、频域性能指标 闭环频域指标: Mr,b ,M(0) ; 开环频域指标: ,c ,Kp/v/a 3、频域与时域指标间的关系 一阶系统: 1 3 , b s b t T = =

自动控制原理 二阶系统: g,6≤0.707 1 M,2 M,=f(5)→M,↑→o%个 0,=mV1-252,5≤0.707 0。=0V/1-252+V2-452+454 @,1e=f(5,0)→@,be个-→tps↓ w.=0n/V1+454-262 25 y arctan VV1+45-262 Y=f(5)→y个→σ%↓
自动控制原理 二阶系统: 2 1 , 0.707 2 1 M r = − 2 1 2 , 0.707 r n = − 2 2 4 1 2 2 4 4 b n = − + − + 4 2 1 4 2 c n = + − 4 2 2 arctan 1 4 2 = + − M f r = ( ) M r → % = f ( ) → % / / / / / ( , ) r b c n r b c p s = f → t

自动控制原理 高阶系统: σ=0.16+0.4(M,-1) π2+1.5(M,-1)+2.5(M.-1)27 35°≤y≤901 0o M,≈ siny
自动控制原理 高阶系统: 2 0.16 0.4( 1) 2 1.5( 1) 2.5( 1) r r r s c M M M t = + − + − + − = (5-77) (5-78) 1 M sin r 35 90

自动控制原理 二、带宽的确定 R(jo) 1)ω,的选择要兼顾跟 N(jo) 踪输入信号的能力和抗 干扰的能力。 0 @M 01 2)若输入信号的带宽 Φ(j0)川 为0~@,扰动信号 带宽为@1,则@u =(510)0M且使o1~ ①x置于0之外。 Wb 0,=(5~10)0M 0b生(01~0)
自动控制原理 二、带宽的确定 1)b的选择要兼顾跟 踪输入信号的能力和抗 干扰的能力。 2)若输入信号的带宽 为 0~ M,扰动信号 带宽为 1~ N,则b =(5~10) M,且使 1~ N 置于b之外。 0 M 1 n b R j ( ) N j ( ) ( ) j (5 ~ 10) b M = 1 ( ~ ) b N

自动控制原理 三、校正方式 1、串联校正 R 串联 控制 被控 位于: 校正 器 对象 相加点之后, 放大器之前 2、反馈/并联校正 位于: R 串联 控制 被控 主反馈内部的 校正 器 对象 局部反馈通道 反馈 校正
自动控制原理 三、校正方式 1、串联校正 位于: 相加点之后, 放大器之前 被控 对象 控制 器 串联 校正 R C - 2、反馈/并联校正 位于: 主反馈内部的 局部反馈通道 被控 对象 控制 器 串联 校正 反馈 校正 R C - -

自动控制原理 3、前馈/顺馈校正:位于主反馈回路之外 R 前馈 E 控制 被控 校正 器 对象 前馈 N 校正 R E 控制 被控 器 对象 4、复合校正:前馈+反馈校正
自动控制原理 3、前馈/顺馈校正:位于主反馈回路之外 被控 对象 控制 器 前馈 校正 R C - 被控 对象 控制 器 前馈 校正 N C E E 4、复合校正:前馈+反馈校正 R −

自动控制原理 四、基本控制规律 (以串联校正方式为例) 1、比例控制规律(P控制器) Ge(s)=K。K。→e(o)↓,但稳定性↓ 2、比例微分(PD) 控制规律(主要用于提高动态 性能) m(t)=K,e(t)+K,te'(t) G(s)=K,(1+ts) 增加一个开环零点,同时了增加系统的阻尼程度,改善 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
自动控制原理 四、基本控制规律(以串联校正方式为例) 1、比例控制规律(P控制器) ( ) G s K c p = K e() p ,但稳定性 2、比例微分(PD) 控制规律(主要用于提高动态 性能) ( ) (1 ) G s K s c p = + 增加一个开环零点,同时了增加系统的阻尼程度,改善 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t) (t) (t) m K e K e p p = + PID: 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

自动控制原理 例6-1:设比例-积分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分析PD控制器对 系统性能的影响。 R(s) (S K(1+) C(s) 加入前,系统 Φ(S= 稳定性: 闭环传函为 Js2+1 加入后,系统 K,(1+xs) (S)=J52+K,x5+K, 动态性: 闭环传函为 注意:微分控制D只对动态过程有影响,对稳态过程不 起作用且对噪声敏感,不宜以串联校正方式单独使用!
自动控制原理 + - R(s) C(s) (s) K (1 s) P + 2 1 Js 例6-1:设比例-积分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分析PD控制器对 系统性能的影响。 加入前,系统 闭环传函为 加入后,系统 闭环传函为 2 1 (s) Js 1 = + 2 (1 s) (s) p p p K Js K s K + = + + 稳定性: 动态性: 注意:微分控制D只对动态过程有影响,对稳态过程不 起作用且对噪声敏感,不宜以串联校正方式单独使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烟台理工学院:《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Computer Control System.doc
- 烟台理工学院:《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Course Design of Computer Control.doc
- 烟台理工学院:《智能控制》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Intelligent Control.doc
- 烟台理工学院:《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LC.doc
- 烟台理工学院:《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Embedded System.doc
- 烟台理工学院:《检测技术及控制仪表》理论课教学大纲 Measurement Technologies and Control Instruments.doc
- 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人工神经网络 ANN.pdf
- 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Part 1-Part 5.ppt
- 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导论 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不确定性知识的表示与推理.ppt
- 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导论 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ppt
- 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导论 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基于产生式规则的机器推理(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ppt
- 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导论 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基于谓词逻辑的机器推理(知识表示与推理).ppt
- 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导论 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几种结构化知识表示及其推理.ppt
- 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导论 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随机优化搜索.ppt
- 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导论 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图搜索与问题求解.ppt
- 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导论 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逻辑程序设计语言(Prolog语言).ppt
- 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导论 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人工智能概述.ppt
- 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导论 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paper-10.doc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频率法,5.4-5.5).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频率法)5.3 频域稳定判据.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频率法,5.1-5.2).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3.1-3.4).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拉氏变换).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3.5-3.6).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控制系统导论.pdf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机器人建模与仿真教学大纲 Robot Modeling and Simulation.doc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工业机器人教学大纲 Industrial robot.doc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理论课教学大纲 Robotics.doc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机器人组装与调试实习教学大纲 Robot assembly and debugging practice.doc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竞赛机器人综合实训教学大纲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competition robot.doc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机器人工程专业导论理论课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to robot engineering.doc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智能机器人技术理论课教学大纲 Intelligent Robot Technology.doc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机器人的线性控制.pdf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速度和静态力.pdf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机器人的动力学.pdf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操作系统(RO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绪论、第1章 极限与配合及检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