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7)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第七节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在自然地质条件中,由单一因素控制的圈闭是很少见的,而较多的是由多种因素共 同控制,我们将储集层上方或上倾方向由构造、地层和水动力因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共 同封闭而形成的圈闭称为复合圈闭。 根据以上三种因素的组合可分为三种类型 构造一地层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构造一水动力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地层一水动力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构造一地层一水动力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构造一地层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各种构造因素与各种地层因素可以组合 成很多种类型的构造一地层复合油气藏 图为我国的任邱油田,实质上为断块古 潜山油气藏,也就是属于断层一古潜山复合 圈闭和油气藏
第七节 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在自然地质条件中,由单一因素控制的圈闭是很少见的,而较多的是由多种因素共 同控制,我们将储集层上方或上倾方向由构造、地层和水动力因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共 同封闭而形成的圈闭称为复合圈闭。 根据以上三种因素的组合可分为三种类型: 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构造—水动力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地层—水动力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构造—地层—水动力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一、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各种构造因素与各种地层因素可以组合 成很多种类型的构造—地层复合油气藏。 图为我国的任邱油田,实质上为断块古 潜山油气藏,也就是属于断层—古潜山复合 圈闭和油气藏

含油范图[离产井 ]第三系推 断层 潜山藏[下第三系东营能 任丘油田平面图及剖面示意图 、构造一水动力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这种类型常见的有背斜一水动力和断 层一水动力复合圈闭,而背斜一水动力油 气藏往往由于闭合区偏离背斜轴部而被推 至背斜翼部,常形象地称其为悬挂式油气藏 图为美国费朗尼油藏即为此例
二、构造—水动力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这种类型常见的有背斜—水动力和断 层—水动力复合圈闭,而背斜—水动力油 气藏往往由于闭合区偏离背斜轴部而被推 至背斜翼部,常形象地称其为悬挂式油气藏。 图为美国费朗尼油藏即为此例

油水接触 美国怀俄明州弗朗尼油藏构造图 三、地层一水动力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此类油气臧以美国圣胡安盆地下白垩 统砂岩中向斜气藏为例。该气藏位于盆地 大向斜轴部,产层为梅萨维达砂岩和达科 他砂岩,储层由西北和南翼向东北方向物 性变差,地层西北急剧抬升,水柱高达 200余米,气柱仅为600米,西南翼平缓 水柱高约600余米,气柱高仅120米,因此 它可能为向向斜轴部流动的水动力和东北 方向的非渗透性岩层复合封闭而形成
三、地层—水动力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此类油气藏以美国圣胡安盆地下白垩 统砂岩中向斜气藏为例。该气藏位于盆地 大向斜轴部,产层为梅萨维达砂岩和达科 他砂岩,储层由西北和南翼向东北方向物 性变差,地层西北急剧抬升,水柱高达 1200 余米,气柱仅为 600 米,西南翼平缓, 水柱高约 600 余米,气柱高仅 120 米,因此 它可能为向向斜轴部流动的水动力和东北 方向的非渗透性岩层复合封闭而形成

梅萨维达砂岩 顶面等高线(f) 气田范围 水流方向 产水区气 8000 mule 150 美国圣胡安盆地梅萨维达水封向斜型气藏平面图和剖面图 四、构造一地层一水动力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此类油气臧并不多见,最著名的例子 有前苏联阿普歇伦含油气区的巴拉汗一萨 布奇油田。该油田为断层一水动力一非渗 透性遮挡三元复合油藏。 必须指出,复合圈闭和油气藏除了以 上四种外,每一类型的构造或地层的各种 因素也能复合构成圈闭。因此圈闭的复合 型式是千变万化的
四、构造—地层—水动力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此类油气藏并不多见,最著名的例子 有前苏联阿普歇伦含油气区的巴拉汗—萨 布奇油田。该油田为断层—水动力—非渗 透性遮挡三元复合油藏。 必须指出,复合圈闭和油气藏除了以 上四种外,每一类型的构造或地层的各种 因素也能复合构成圈闭。因此圈闭的复合 型式是千变万化的

00 》含面积 0m顶面深线(m) 前苏联巴拉哈内一萨本奇一拉马内油田ⅡkK组 构造及油藏分布图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6)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5)地层圈闭和油气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4)构造圈闭和油气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3)油气藏的度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2)圈闭的度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1)圈闭和油气藏的分类.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2.5)盖层.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2.3)碳酸盐岩储集层.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2.3)碳酸盐岩储集层.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2.2)碎屑岩储集层.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2.1)储集层的物性参数.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油气藏中的流体(1.4)稳定碳同位素.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复习思考题.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油气藏中的流体(1.3)油田水.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章(8.1)地壳上油气分布规律.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章(8.2)沉积盆地控制油气赋存的规律.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章 含油气盆地与油气聚集单元(7.3)含油气盆地中的油气聚集.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油气藏中的流体(1.2)天然气.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章 含油气盆地与油气聚集单元(7.1)含油气盆地概述.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章 含油气盆地与油气聚集单元(7.2)含油气盆地的类型及特征.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1)油气生成的原始物质.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2)干酪根热降解成油机理.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3)油气生成的地质环境.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4)天然气的成因类型.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5)烃源岩及其地球化学研究.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6)油源对比.doc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主讲:唐洪俊).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五节 地层油的高压物性 第六节 地层水的高压物性.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三节 油气体系中的气-液分离与溶解.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一节 储层烃类的化学组成 第二节 油气的相态.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四节 天然气的高压物性.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饱和多相流体的油藏岩石的渗流特性 第一节 油藏流体的界面张力 第二节 油藏岩石润湿性和油水微观分布.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油藏岩石的物理性质.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饱和多相流体的油藏岩石的渗流特性 第三节 油藏岩石的毛管力 第四节 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ppt
- 《爆破载荷下围岩的稳定性》讲义.ppt
- 安徽理工大学:《重力选矿》ppt电子书.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一章 采煤机械.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三章 采区运输机械.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四章 采煤工作面机械配套性能.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