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章 含油气盆地与油气聚集单元(7.3)含油气盆地中的油气聚集

第三节含油气盆地中的油气聚集 、油气聚集带 含油气盆地是地壳中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最基本单元,而背斜、断层等构 造是油气聚集的最小单元,在沉积盆地中,这些构造往往是成群成带出现的。 油气聚集带:在沉积盆地中,受同一个二级构造带所控制或有成因联系、油气聚 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称为油气聚集带。常常用聚集带表示构造型的油气 聚集,用油气趋向带表示地层型油气聚集。 油气聚集带的分类 根据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的地质因 素进行分类,主要类型 背斜型油气聚集带 强烈一中等褶皱的背斜油气聚集带: 长垣、平缓褶皱的背斜油气聚集带 穹隆背斜型油气田群 2、断裂型油气聚集带 断块型油气聚集带 同生正断层一逆牵引背斜型油气聚 集带 同生逆断层一挤压背斜油气聚集带 逆冲断裂型油气聚集带
第三节 含油气盆地中的油气聚集 一、油气聚集带 含油气盆地是地壳中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最基本单元,而背斜、断层等构 造是油气聚集的最小单元,在沉积盆地中,这些构造往往是成群成带出现的。 油气聚集带:在沉积盆地中,受同一个二级构造带所控制或有成因联系、油气聚 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称为油气聚集带。常常用聚集带表示构造型的油气 聚集,用油气趋向带表示地层型油气聚集。 油气聚集带的分类 根据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的地质因 素进行分类,主要类型: 1、背斜型油气聚集带 强烈—中等褶皱的背斜油气聚集带; 长垣、平缓褶皱的背斜油气聚集带; 穹隆背斜型油气田群。 2、断裂型油气聚集带 断块型油气聚集带; 同生正断层—逆牵引背斜型油气聚 集带; 同生逆断层—挤压背斜油气聚集带; 逆冲断裂型油气聚集带

2010-18 (m) Nz Ed I Edn 断Ed Kda 港东油田构适横剖面示意 3、礁型油气田带 ②老黄金卷油田 e新黄金卷油田 海上黄金卷油图 .心指马勃拉灰岩油图 上
3、礁型油气田带

克 阿 .那夫特伊萨 哈夫特凯尔 斯 台 贸加里 奇萨 F凡用亚 前 胡尔非尼 地场大,拉托尔 伊萨尔蓄大 阿拉伯地台|地台边缘陷 波斯湾 波斯湾盆地构造及油气田分布略图 、油气田 油气田:在地表同一产油面积上地下所有油气藏的总和,我们称为油气田 油气田的分类 按成因关系可把油气田分为三种类型: 构造油气田:受单一构造因素控制。如背斜油气田、断块油气田。 地层油气田:受单一地层因素控制。如上倾尖灭岩性油气田、礁型油气田、不 整合油气田等 复合油气田:受构造和地层等多因素控制。如盐丘型复合油气田、礁型复合油 气田、潜山型复合油气田、侧向叠 合型复合油气田
二、油气田 油气田:在地表同一产油面积上地下所有油气藏的总和,我们称为油气田。 油气田的分类 按成因关系可把油气田分为三种类型: 构造油气田:受单一构造因素控制。如背斜油气田、断块油气田。 地层油气田:受单一地层因素控制。如上倾尖灭岩性油气田、礁型油气田、不 整合油气田等。 复合油气田:受构造和地层等多因素控制。如盐丘型复合油气田、礁型复合油 气田、潜山型复合油气田、侧向叠 合型复合油气田

:农尼 器 “ 得克萨斯州南部墨西哥海沿岸寨古杰克逊砂箬 (始新统AA)和弗 在克斯堡他 BB·)上倾尖灭阔闭和油气成分布图 与潜山有关的油田模式剖面图

斯贝拉赛背斜 (m 帖土,砂及巨砾 未取心 岩青郁 巴什基尔组 影土岩一克科页常 BR盟 10002000 库列绍夫油田剖面图 加利福尼亚中途 二十五山区构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油气藏中的流体(1.2)天然气.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章 含油气盆地与油气聚集单元(7.1)含油气盆地概述.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章 含油气盆地与油气聚集单元(7.2)含油气盆地的类型及特征.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油气藏中的流体(1.1)石油.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油气藏的形成(6.4)含油气系统概述.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油气藏的形成(6.2)油气藏形成的条件.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油气藏的形成(6.1)油气的聚集.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石油及天然气运移(5.2)油气二次运移.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油气藏的形成(6.3)油气藏的破坏与再分布.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石油及天然气运移(5.1)油气初次运移.doc
- 《矿产勘查地质学》第五章 勘探技术手段及其合理利用.ppt
- 《矿产勘查地质学》第四章 矿体变化性及其数学分析方法.ppt
- 《矿产勘查地质学》第三章 地物化遥关键勘查技术的综合应用.ppt
- 《矿产勘查地质学》第二章 成矿规律与找矿信息.ppt
- 《矿产勘查地质学》第一章 找矿地质条件.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土钻掘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讲 钻孔弯曲与测量.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土钻掘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讲 勘探钻进原理.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土钻掘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讲 岩土钻掘工程学.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土钻掘工程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讲 钻井液的流变性.ppt
- 《矿产勘查地质学》绪论.ppt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章(8.2)沉积盆地控制油气赋存的规律.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章(8.1)地壳上油气分布规律.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油气藏中的流体(1.3)油田水.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复习思考题.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油气藏中的流体(1.4)稳定碳同位素.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2.1)储集层的物性参数.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2.2)碎屑岩储集层.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2.3)碳酸盐岩储集层.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2.3)碳酸盐岩储集层.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2.5)盖层.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1)圈闭和油气藏的分类.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2)圈闭的度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3)油气藏的度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4)构造圈闭和油气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5)地层圈闭和油气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6)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7)复合圈闭和油气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1)油气生成的原始物质.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2)干酪根热降解成油机理.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3)油气生成的地质环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