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饱和多相流体的油藏岩石的渗流特性 第一节 油藏流体的界面张力 第二节 油藏岩石润湿性和油水微观分布

第三章饱和多相流体的 油藏岩石的渗流特性 第一节油藏流体的界面张力 、两相界面的界面能 1定义:子力场不 平衡而使表面层分子储 存有多余的能量,称为 两相界面的界面能或表圈311体(水)相内分子和表面层分子的 面能)。 力场示意图
1 第三章 饱和多相流体的 油藏岩石的渗流特性 第一节 油藏流体的界面张力 一、两相界面的界面能 1.定义:子力场不 平衡而使表面层分子储 存有多余的能量,称为 两相界面的界面能(或表 面能)

2界面能的性质 第二相 (1)界面能依存于两相界面; ≤的 第一相 (2)界面能分布于整个界面层; (3)界面越大,界面能也就越大;图312两相界面界面能分布示意图 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界面能都有趋于最小的趋势。 (4)两相界面层界面能的大小和两相分子的极性有关; 两相分子极性差越大,界面的界面能越大,反之越小。 (5两相界面的界面能和物质的相态有关系。 液气界面的界面能一般比液-液界面的界面能要大有 的比液-液界面的界面能小),固相的表面能更大。 2
2 2.界面能的性质: (1)界面能依存于两相界面; (2)界面能分布于整个界面层; (3)界面越大,界面能也就越大; (4)两相界面层界面能的大小和两相分子的极性有关; (5)两相界面的界面能和物质的相态有关系。 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界面能都有趋于最小的趋势。 两相分子极性差越大,界面的界面能越大,反之越小。 液-气界面的界面能一般比液-液界面的界面能要大(有 的比液-液界面的界面能小),固相的表面能更大

空气(3) L.3 油(2 012=01,+0 O12 水() 图3.1.3三相周界界面张力 相互作用示意图 ①两相界面张力的大小等于其比界面能。 ②界面张力的作用点为三相周界的接触点。 ③界面张力的方向,若界面为平面则在界面 上,若界面为曲面,则在界面切线上,方向 指向使界面收缩的方向。 3
3 ③界面张力的方向,若界面为平面则在界面 上,若界面为曲面,则在界面切线上,方向 指向使界面收缩的方向。 ①两相界面张力的大小等于其比界面能。 ②界面张力的作用点为三相周界的接触点。 1,3 1,2 2,3 = +

3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 界面张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界面层中分子的净 吸引力 (1)不同的物质,界面张力不同; 表311不同液体在室温条件下(20℃)与空气接触时的界面张力 物质正已烷乙隧正辛烷四氯化碳邻二甲苯 界面张力18417.0 (mN/m) 21.8 26.9 30.3 物质苯三氯甲烷二氯乙烷二硫化磯甲苯 界面张力 mN/m 29.028532.573.232.85
4 3.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 界面张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界面层中分子的净 吸引力。 (1)不同的物质,界面张力不同; 29.0 28.5 32.5 73.2 32.85 界面张力 (mN/m) 物质 苯 三氯甲烷 二氯乙烷 二硫化碳 甲苯 18.4 17.0 21.8 26.9 30.3 界面张力 (mN/m) 物质 正己烷 乙醚 正辛烷 四氯化碳 邻二甲苯 表3.1.1 不同液体在室温条件下(20℃)与空气接触时的界面张力

(2)与物质的相态有关; 表31.2水、水银与不同物质接触时的界面张力 第一相水银水银水银水水水水 第一相空气酒精苯「空气苯「正辛醇丁醇 界面张力 (mN/m) 4865364.0357272.935.08.51.76 般气一液界面的界面张力比液一液界面大
5 (2)与物质的相态有关; 一般气-液界面的界面张力比液-液界面大。 486.5 364.0 357.2 72.9 35.0 8.5 1.76 界面张力 (mN/m) 第一相 空气 酒精 苯 空气 苯 正辛醇 丁醇 第一相 水银 水银 水银 水 水 水 水 表3.1.2 水、水银与不同物质接触时的界面张力

(3)与物质的极性有关; 两相分子的极性越相近,两相分子间的引力越大, 界面张力越小,甚至发生互溶。 (4)与温度有关; 方面:温度升高,增大了液体分子间的距离,使液相分 子间的引力减少 另一方面:增加了液体的蒸发,加大了蒸气的密度,使气 相与液相间的引力增加。 两者都使界面层内分子所受到的指向相内部的净引力减小。 温度升高,界面张力降低
6 (3)与物质的极性有关; (4)与温度有关; 两相分子的极性越相近,两相分子间的引力越大, 界面张力越小,甚至发生互溶。 一方面:温度升高,增大了液体分子间的距离,使液相分 子间的引力减少; 另一方面:增加了液体的蒸发,加大了蒸气的密度,使气 相与液相间的引力增加。 两者都使界面层内分子所受到的指向相内部的净引力减小。 温度升高,界面张力降低

z 台16 15 8 285.68.411.214.016.819.6 p/MPa P/MPa 图31.6原油一氮气的表面张力与温度、 图31.7原油-气的表面张力和溶解度的关系 压力的关系 1-与空气分界面;2一与天然气分界面; 3-与CO2分界面;4-汽油与CO2分界面 -t=20℃;2-t=60℃;3-t=80℃
7

(5)与压力有关; 压力升高:气相分子间距离减小,增大了与液相分子 间的引力;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增加,液体密度减 小,分子间引力减少。两者都使界面层内分子所受的 指向相内部的净引力减小。 压力升高,界面张力降低。 (6)与溶解气有关; 随压力升高原油CO2的表面张力比原油-天然气的表 面张力的降低较大,比原油空气的表面张力的降低更 大。这是因为CO2比天然气更易溶解于原油,天然气 比空气易溶于原油的缘故。 气体溶解度增加,界面张力减小
8 (5)与压力有关; 压力升高:气相分子间距离减小,增大了与液相分子 间的引力;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增加,液体密度减 小,分子间引力减少。两者都使界面层内分子所受的 指向相内部的净引力减小。 压力升高,界面张力降低。 (6)与溶解气有关; 随压力升高原油-CO2的表面张力比原油-天然气的表 面张力的降低较大,比原油-空气的表面张力的降低更 大。这是因为CO2比天然气更易溶解于原油,天然气 比空气易溶于原油的缘故。 气体溶解度增加,界面张力减小

二、油藏流体间的界面张力 油藏中存在:油-水、油气、水气 油、气、水与岩石的界面 流体在岩石孔隙中的分布孔隙中毛 管力的大小流体的渗流
9 二、油藏流体间的界面张力 油藏中存在:油-水、油-气、水-气 油、气、水与岩石的界面 流体在岩石孔隙中的分布孔隙中毛 管力的大小流体的渗流

1.油气界面 随温度、压力及油中溶解气量的增加,油气界 面张力降低 高温,高压 溶有大量的天然 油气界面的界面张力很小(远小于地面脱气原 油的表面张力) 原油中纯烃(包括饱和烷烃与不饱和烷烃)与气体 的界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分子量的增 加而增加,这是因为分子量增加,分子间作用力 增强的缘故
10 1. 油气界面 随温度、压力及油中溶解气量的增加,油气界 面张力降低 油气界面的界面张力很小(远小于地面脱气原 油的表面张力) 高温,高压 溶有大量的天然 气 原油中纯烃(包括饱和烷烃与不饱和烷烃)与气体 的界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分子量的增 加而增加,这是因为分子量增加,分子间作用力 增强的缘故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四节 天然气的高压物性.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一节 储层烃类的化学组成 第二节 油气的相态.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三节 油气体系中的气-液分离与溶解.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五节 地层油的高压物性 第六节 地层水的高压物性.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主讲:唐洪俊).ppt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6)油源对比.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5)烃源岩及其地球化学研究.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4)天然气的成因类型.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3)油气生成的地质环境.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2)干酪根热降解成油机理.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1)油气生成的原始物质.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7)复合圈闭和油气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6)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5)地层圈闭和油气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4)构造圈闭和油气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3)油气藏的度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2)圈闭的度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1)圈闭和油气藏的分类.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2.5)盖层.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2.3)碳酸盐岩储集层.doc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油藏岩石的物理性质.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饱和多相流体的油藏岩石的渗流特性 第三节 油藏岩石的毛管力 第四节 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ppt
- 《爆破载荷下围岩的稳定性》讲义.ppt
- 安徽理工大学:《重力选矿》ppt电子书.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一章 采煤机械.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三章 采区运输机械.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四章 采煤工作面机械配套性能.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七章 矿井排水设备.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六章 矿井提升设备.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五章 掘进装载机械.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九章 矿山空气压缩设备.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八章 矿井通风设备.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二章 液压支护设备.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教学大纲.doc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实验二 液压支架的结构与运转实验.doc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实验一 采煤机结构与运转实验.doc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实验三 离心式水泵的结构与运转实验.doc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实验四 刮板与输送机的结构.doc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实验六 提升机结构及操纵.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