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6)油源对比

第六节油源对比 油源对比包括油一岩、油一油、气一气、油一气岩的对比,实际上地化对比的核心 问题就是油一岩和气一岩的对 比以及天然气的成因分类。其主要意义是: 1.查明盆地内含油层与生油层的关系,确定生储盖组合的产能及分布特征。 2.了解油气运移的方向和途径 油源对比原则 对比的原则:性质相同的两种油气应源于同一母岩:母岩排出的石油应与母岩中残 留的石油相同,实际上油气在 运移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相似即同源。 指标应选择在生油岩和原油中共同含有的,不受运移、热变质作用所影响的化合物 、常用对比指标 1.正烷烃分布曲线 较好 碳原子数 根据原油与生油岩正烷烃分布特征对比亲缘关系 2.微量元囊
第六节 油源对比 油源对比包括油—岩、油—油、气—气、油—气岩的对比,实际上地化对比的核心 问题就是油—岩和气—岩的对 比以及天然气的成因分类。其主要意义是: 1.查明盆地内含油层与生油层的关系,确定生储盖组合的产能及分布特征。 2.了解油气运移的方向和途径。 一、油源对比原则 对比的原则:性质相同的两种油气应源于同一母岩;母岩排出的石油应与母岩中残 留的石油相同,实际上油气在 运移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相似即同源。 指标应选择在生油岩和原油中共同含有的,不受运移、热变质作用所影响的化合物。 二、常用对比指标 1.正烷烃分布曲线 2.微量元素

常用钒和镍,V/Ni1为海相环境,而且,VW/Ni随年 代越老,比值越小,可能由于V较Ni 不稳定 马拉开波第三系原油 中东侏罗一白垩 原油 西加拿大盆地白垩系原油 加章大盆地泥盆系《之原袖 1.071.000.930.8 820.77 密度Kg/cm3) 3.生物标志化合物
常用钒和镍,V/Ni1 为海相环境,而且,V/Ni 随年 代越老,比值越小,可能由于 V 较 Ni 不稳定。 3.生物标志化合物

延长统生油岩 长8原油 延长4+5 长3原油 延6 延10 长6原油 Pr/nCn Ph/nCu CphCh Pt Pr/Ph Pr/nCI Ph/nC (A)延长统原油 (B)延安组原油 陕甘宁盆地延长统和延安组原油异戊间二烯型烷烃变化图

如买。R 212019181716152120191817161521201918171615 异成二稀型烷烃的碳原子个数 图5-43异戊二烯型烷型分布状况示意图 据 Welte,1979)

度 3 372386398400412414m/e 图5-44西德弗斯特油田石油与生油 岩的Cx+环状化合物的对比 (据 Welte,1975) 自左至右分别代表胆甾烷、麦角甾烷、埃第安烷、谷甾烷、 藿烷和可能的羊毛甾烷1.J2石油;2J2页岩;3.J1页岩l;4J 页岩I 4.碳同位素 饱和 烃 南美 原油 芳烃阿拉斯加 北海:oA 胶质 区东南亚 沥青 质 面建回aC(,PDB下即不 0;除图5-50用同位素类型曲线对比 基甲二8,+原油与生油岩5五 甲二则E,1(转引自潘钟祥等,1986)1)基 图中实线表示原油;虚线表示生油岩抽提物的组分
4.碳同位素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5)烃源岩及其地球化学研究.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4)天然气的成因类型.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3)油气生成的地质环境.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2)干酪根热降解成油机理.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1)油气生成的原始物质.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7)复合圈闭和油气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6)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5)地层圈闭和油气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4)构造圈闭和油气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3)油气藏的度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2)圈闭的度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1)圈闭和油气藏的分类.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2.5)盖层.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2.3)碳酸盐岩储集层.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2.3)碳酸盐岩储集层.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2.2)碎屑岩储集层.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2.1)储集层的物性参数.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油气藏中的流体(1.4)稳定碳同位素.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复习思考题.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油气藏中的流体(1.3)油田水.doc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主讲:唐洪俊).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五节 地层油的高压物性 第六节 地层水的高压物性.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三节 油气体系中的气-液分离与溶解.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一节 储层烃类的化学组成 第二节 油气的相态.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四节 天然气的高压物性.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饱和多相流体的油藏岩石的渗流特性 第一节 油藏流体的界面张力 第二节 油藏岩石润湿性和油水微观分布.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油藏岩石的物理性质.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饱和多相流体的油藏岩石的渗流特性 第三节 油藏岩石的毛管力 第四节 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ppt
- 《爆破载荷下围岩的稳定性》讲义.ppt
- 安徽理工大学:《重力选矿》ppt电子书.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一章 采煤机械.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三章 采区运输机械.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四章 采煤工作面机械配套性能.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七章 矿井排水设备.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六章 矿井提升设备.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五章 掘进装载机械.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九章 矿山空气压缩设备.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八章 矿井通风设备.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二章 液压支护设备.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