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饱和多相流体的油藏岩石的渗流特性 第三节 油藏岩石的毛管力 第四节 饱和多相流体岩石的渗流特征

第三节油藏岩石的毛管力 、弯液面在毛细管中上升的现象 B B B 日 01,3 空气(2) 油(2) 水(1) 水f1 图3,3,1毛细管中的液体上升与压力的相互关系 生管力 Igh=201.2 cos 0
1 第三节 油藏岩石的毛管力 一、弯液面在毛细管中上升的现象 ( ) r Pc w o gh 2 cos 1.2 = − =

1.玻璃毛细管和水-气系统 (1)由表面张力推导毛管力公式 空气(2) 油(2) 水(1) 水f1) (a) (c) 图3,3,1毛细管中的液体上升与压力的相互关系 水在毛细管内上升至一定高度h,是毛细管管壁 对水的附着张力与毛细管中液柱的重力平衡的结果。 2
2 水在毛细管内上升至一定高度h,是毛细管管壁 对水的附着张力与毛细管中液柱的重力平衡的结果。 (1)由表面张力推导毛管力公式 1. 玻璃毛细管和水-气系统

作用于三相周界上的各个界面张力之间的关系: o,2-0,=o,,cos6 2.3 附着张力A 附着张力是固体对水柱产生的作用于单位长度三 相周界上的拉力,其大小等于水的表面张力在垂直 方向的分力。 则:2mσ12C0S6=m2hg 2012 Cos 6 -pgh h= 2G12c0s6 rpg 3
3 作用于三相周界上的各个界面张力之间的关系: 2.3 − 1.3 = 1.2 cos 附着张力A r r hg 2 1.2 则: 2 cos = 附着张力是固体对水柱产生的作用于单位长度三 相周界上的拉力,其大小等于水的表面张力在垂直 方向的分力。 r g h 2 1.2 cos gh = r = 2 cos 1.2

(1)由流体力学推导毛管力公式 空气02) 油(2) 水(1 水〔1 图3,3,1毛细管中的液体上升与压力的相互关系 设弯液面内侧B′点压力为PB;弯液面外侧的B点压力为P ′=Pa(大气压力、PA=Pa(大气压力); 水面上A′点压力为PA,毛细管中A点的压力为PA 根据U形管原理:PA′=PA=Pa;而P4=B+pgh 毛管力 Pr-PR=pgh=P
4 (1)由流体力学推导毛管力公式 根据U形管原理: PA′=PA=Pa; PB − PB = gh = Pc 设:弯液面内侧B′点压力为PB ′;弯液面外侧的B点压力为PB; 水面上A′点压力为PA ′,毛细管中A点的压力为PA; PB′=Pa (大气压力)、PA′=Pa 则 (大气压力); 而 PA = PB + gh

Pc为毛细管压力简称毛管力),它的物理意义: 毛细管中弯液面两侧两种流体(非湿相流体与 湿相流体)的压力差,是附着张力A与界面张力o平衡 时在弯液面上产生的附加压力。 ck、201,2COSO 毛管力的大小等于毛细管中水柱的重力;方 向指向弯液面内侧(毛管力的作用使弯液面两侧的 非湿相流体的压力高于湿相流体的压力)
5 PC为毛细管压力(简称毛管力),它的物理意义: 毛细管中弯液面两侧两种流体(非湿相流体与 湿相流体)的压力差,是附着张力A与界面张力σ平衡 时在弯液面上产生的附加压力。 毛管力的大小等于毛细管中水柱的重力;方 向指向弯液面内侧(毛管力的作用使弯液面两侧的 非湿相流体的压力高于湿相流体的压力)。 r Pc gh 2 cos 1.2 = =

2.玻璃毛细管和油-水系统 B Pa A' 油(2) 水(1) 水〔1 (a) 图3,3,1毛细管中的液体上升与压力的相互关系 27uro12 cos0=/r2hew-Pog 又P4=P+p8hPA=PB+pgh 所以PB-PB=(pn-pn)gh=P 6
6 2. 玻璃毛细管和油-水系统 r = r h( w − o )g 2 1.2 2 cos PA PB + o gh = 又 PA = PB + w gh PA = PA ( ) PB − PB = w − o gh = Pc 所以

P posh=201.2 CoS 20 cos 归纳如下: (1)毛管力P与cos成正比,90°,毛管憎水(亲油),P为负值, 弯液面下降。 (2)毛管力P和两相界面的界面张力o成正比 (3)毛管力P和毛管半径r成反比,毛管半径越小,毛管力 则越大,毛管中弯液面上升(或下降)高度越大
7 归纳如下: (1)毛管力Pc与cosθ成正比,θ<90° ,毛管亲水,Pc为正 值,弯液面上升;θ>90° ,毛管憎水(亲油),Pc为负值, 弯液面下降。 (2)毛管力Pc和两相界面的界面张力σ成正比; (3)毛管力Pc和毛管半径r成反比,毛管半径越小,毛管力 则越大,毛管中弯液面上升(或下降)高度越大。 gh r Pc = = 2 cos ( ) r Pc w o gh 2 cos 1.2 = − =

二、毛管力公式的应用 1油藏中流体界面是过渡带 气 对于气-液界面: 2o cos =pogo og 0g 对于油-水界面: cOw =(em-PogI 2σ cos 8 图33.3油一水、油-气过渡带示意图 过渡带高度取决于最细的毛管中的油(或水)柱的上升高度。 gc很小故气液过渡带高度较小。 因为pwpo<po,所以油-水过渡带比气液过渡带宽,且油 越稠,pwP越小,油水过渡带越宽
8 二、毛管力公式的应用 1.油藏中流体界面是过渡带 对于气-液界面: 对于油-水界面: r P gh o g o g cog o o g 2 cos = = ( ) r P gh ow ow cow w o ow 2 cos = − = 过渡带高度取决于最细的毛管中的油(或水)柱的上升高度。 因为ρw-ρo<ρo ,所以油-水过渡带比气-液过渡带宽,且油 越稠,ρw-ρo越小,油水过渡带越宽。 σog很小,故气-液过渡带高度较小

2若石亲水,毛管力是水驱油的动力,否则毛 管力是水驱油的阻力。 2 当毛管倾斜时,水沿毛管上 升,但垂直高度不变;当毛管水 平放置时,毛管力则成为水驱油 的动力。若岩石亲油,毛管力将 油(2) 阻止水进入毛管,从而成为水驱 水 油的阻力。 3判断岩石的润湿性 图334水平毛细管中水驱油示意图 岩石自动吸入流体的能力与毛管力的大小、方向有 关。毛管力的方向主要受控于流体对岩石的选择 性润湿
9 当毛管倾斜时,水沿毛管上 升,但垂直高度不变;当毛管水 平放置时,毛管力则成为水驱油 的动力。若岩石亲油,毛管力将 阻止水进入毛管,从而成为水驱 油的阻力。 2.岩石亲水,毛管力是水驱油的动力, 否则毛 管力是水驱油的阻力。 3.判断岩石的润湿性 岩石自动吸入流体的能力与毛管力的大小、方向有 关。毛管力的方向主要受控于流体对岩石的选择 性润湿

三、任意曲面的附加压力 拉普拉斯方程: P R P一曲面的附加压力压强); 两相流体的界面张力 R1、R2任意曲面的两个主曲率 半径。 图3.3.5任意弯曲界面的附加压力
10 三、任意曲面的附加压力 拉普拉斯方程: = + 1 2 1 1 R R Pc Pc— 曲面的附加压力(压强); σ— 两相流体的界面张力; R1、R2—任意曲面的两个主曲率 半径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油藏岩石的物理性质.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饱和多相流体的油藏岩石的渗流特性 第一节 油藏流体的界面张力 第二节 油藏岩石润湿性和油水微观分布.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四节 天然气的高压物性.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一节 储层烃类的化学组成 第二节 油气的相态.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三节 油气体系中的气-液分离与溶解.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五节 地层油的高压物性 第六节 地层水的高压物性.ppt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主讲:唐洪俊).ppt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6)油源对比.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5)烃源岩及其地球化学研究.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4)天然气的成因类型.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3)油气生成的地质环境.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2)干酪根热降解成油机理.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4.1)油气生成的原始物质.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7)复合圈闭和油气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6)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5)地层圈闭和油气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4)构造圈闭和油气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3)油气藏的度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2)圈闭的度量.doc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3.1)圈闭和油气藏的分类.doc
-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ppt
- 《爆破载荷下围岩的稳定性》讲义.ppt
- 安徽理工大学:《重力选矿》ppt电子书.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一章 采煤机械.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三章 采区运输机械.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四章 采煤工作面机械配套性能.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七章 矿井排水设备.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六章 矿井提升设备.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五章 掘进装载机械.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九章 矿山空气压缩设备.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八章 矿井通风设备.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第二章 液压支护设备.ppt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教学大纲.doc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实验二 液压支架的结构与运转实验.doc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实验一 采煤机结构与运转实验.doc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实验三 离心式水泵的结构与运转实验.doc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实验四 刮板与输送机的结构.doc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实验六 提升机结构及操纵.doc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实验五 活塞式空压机结构及运行实验.doc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械》实验七 胶带运输机结构.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