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采样控制系统(6.3)z变换

第三节z变换 乙变换的思想来源于连续系统 乙变换在采样系统中的作用与L变换在连续系 统中的作用等效 乙变换可以看作是采样函数L变换的一种变形
第三节 z变换 Z变换的思想来源于连续系统 Z变换在采样系统中的作用与L变换在连续系 统中的作用等效 Z变换可以看作是采样函数L变换的一种变形

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离散信号的L变换 离散信号的z变换 3.z变换的方法 4.z变换的性质 5.z反变换
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1. 离散信号的L变换 2. 离散信号的z变换 3. z变换的方法 4. z变换的性质 5. z反变换

离散信号的L变换与z变换 ■连续信号f(经采样后得到采样函数f() f()=∑f()6(-k7 k=0 L变换公式: F(S)=Lf()= f(t)esdt 将上述采样信号进行L变换可得:
一离散信号的L变换与z变换 连续信号f(t)经采样后得到采样函数f * (t) L变换公式: 将上述采样信号进行L变换可得: = = − 0 ( ) ( ) ( ) k f t f k T t k T − = = 0 F(s) L{ f (t)} f (t)e dt st

F(s)=L((D)2f(7)6(t-k7)*esdt k=0 f(0()*ea+5f(m)(-7)+e+ f(27)(t-27)* *2T dt 0 f(0)+f(m)e3+f(2)e 27S ∑f(k7)em k=0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2 0 *2 0 * 0 *0 0 0 * ( ) (0) ( ) (2 ) (2 ) ( 2 )* (0) ( )* ( ) ( )* ( ) { ( )} ( ) ( )* k nTs Ts Ts s T s s T s t k f k T e f f T e f T e f T t T e dt f t e dt f T t T e dt F s L f t f k T t k T e dt (1)

离散信号的z变换 引入z变量:=e 那么就可以得到离散信号的z变换 "()}=F(=)=∑f(km(2) 上述两个公式均表示为采样信号f()的L变 换,不同之处就在于定义域s和z 将z变换公式和L变换公式比较可知,二者 致,说明z变换在采样系统中的作用等价 与L变换在连续系统中的作用
离散信号的z变换 引入z变量: 那么就可以得到离散信号的z变换 上述两个公式均表示为采样信号f * (t)的L变 换,不同之处就在于定义域s和z; 将z变换公式和L变换公式比较可知,二者 一致,说明z变换在采样系统中的作用等价 与L变换在连续系统中的作用 Ts z = e = − = = 0 * { ( )} ( ) ( ) k n z f t F z f k T z (2)

注意:F(z)实际上只是采样函数f()的z变换, 而不是连续函数f()的z变换 对多 对 连续函数 采样函数 z变换函 数ft 2(t)
注意:F(z)实际上只是采样函数f * (t)的z变换, 而不是连续函数f(t)的z变换。 一对多 一对一 连续函数 采样函数 z变换函 数 f1 (t) f2 (t) t f(t)

z变换方法 1。级数求和法(亦称定义法) 例:给定斜坡函数f()=at F()=(f()=∑ak7.z k=1 =kz(1+22+3z2+…) kTz
二 z变换方法 1。级数求和法(亦称定义法) 例:给定斜坡函数 f (t) = at 1 2 1 1 1 2 1 (1 ) (1 2 3 ) ( ) ( ( )) − − − − − = − − = = + + + = = z kTz kTz z z F z z f t akT z k k

2。部分分式法(查表法) s域时域 域 G(s)=∑ t p S+ p 则相应地: G()=Z(=∑ C.2 PiT
2。部分分式法(查表法) s域 时域 z 域 则相应地: 1 1 1 ( ) , − − − = − + + = e z a a e s p a s p a G s p T p t i i i i n i i i i i = − − = − − = − = = n i p T i n i p T i e z a z e a z G z Z f t i i 1 1 1 1 ( ) [ ( )]

例:求传递函数G(s) b (S+a)(s+b) 的z变换 解:部分分式法 b G(z)=Z[G(s)=∠[ (S+a)(S+b) ZL sta s+b
例: 求传递函数 的z变换。 解:部分分式法 ( )( ) ( ) s a s b b a G s + + − = a T b T z e z z e z s a s b Z s a s b b a G z Z G s Z − − − − − = + − + = + + − = = ] 1 1 [ ] ( )( ) ( ) [ ( )] [

z变换的性质 1,线性2a1x1(1)+a2x2(D)=a1X1(z)+a2X2(z) 位移zx(-m7)=-mxX( x+m)=mX()-∑X(k)=k k=0 3,初值x(0)=imX(x) 2→>0 4,终值 x(x)=lm(z-1)X()=lm(1-x-1)X(=) z→)1 (只有k→>∞时x(k)收敛情况下才能应用)
三 z变换的性质 1,线性 2,位移 3,初值 4,终值 (只有 时x(k)收敛情况下才能应用) [ ( ) ( )] ( ) ( ) 1 1 2 2 1 1 2 2 Z a x t + a x t = a X z + a X z [ ( )] [ ( ) ( ) ] [ ( )] ( ) 1 0 − = − − + = − − = m k m k m Z x t m T z X z X k z Z x t m T z X z x(0) lim X (z) z→ = ( ) lim ( 1) ( ) lim (1 ) ( ) 1 1 1 x z X z z X z z z − → → = − = − k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采样控制系统(6.7)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采样控制系统(6.1)采样控制系统概述.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频率特性分析方法(5.1)概述.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频率特性分析方法(5.1)概述.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频率特性分析方法(5.5)利用稳定裕度法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频率特性分析方法(5.4)控制系统稳定裕度及系统带宽.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频率特性分析方法(5.3)奈魁斯特(Nyquist)稳定判据及应用.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频率特性分析方法(5.2)频率特性的常用图示法.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频率特性分析方法(5.5)利用稳定裕度法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频率特性分析方法(5.4)控制系统稳定裕度及系统带宽.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频率特性分析方法(5.2)频率特性的常用图示法.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复习总结.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方法 §5 控制系统根轨迹设计方法.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方法 §3 根轨迹方法的推广 §4 控制系统根轨迹分析 §5 控制系统根轨迹设计方法.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方法(4.1-4.2)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的基本性质及绘图规则.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线性系统状态空间设计方法(7.6)线性反馈系统的综合问题.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线性系统状态空间设计方法(7.5)线性变换及规范型.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线性系统状态空间设计方法(7.4)对偶原理.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线性系统状态空间设计方法(7.3)能控性和能观性的判定.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线性系统状态空间设计方法(7.2)能控性、能观性定义.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采样控制系统(6.2)采样与保持.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采样控制系统(6.5)采样系统的数学描述及求解.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采样控制系统(6.6)采样系统时域响应.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采样控制系统(6.4)脉冲传递函数.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doc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2.3)控制系统的复域数学模型.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2.4)数学模型表达式之间的对应关系.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2.1)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2.2)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电路分析方法(李中发).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正弦电路分析(李中发).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磁路和变压器(李中发).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电动机(李中发).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李中发).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电工测量(李中发).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基本放大电路(李中发).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李中发).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9章 直流稳压电源(李中发).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0章 组合逻辑电路(李中发).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1章 时序逻辑电路(李中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