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五讲 大棚小气候观察

第五讲 大棚小气候观察
第五讲 大棚小气候观察

◼保护地设施内小气候观测的内容一般 有:空气气温、土壤温度地温、空气 湿度、光照、C02浓度的分布和气流速 度等及其变化特征。通过对保护地小 气候的观测和了解,为实际生产中对 小气候环境监测和调控管理奠定基础 提供依据
◼保护地设施内小气候观测的内容一般 有:空气气温、土壤温度地温、空气 湿度、光照、C02浓度的分布和气流速 度等及其变化特征。通过对保护地小 气候的观测和了解,为实际生产中对 小气候环境监测和调控管理奠定基础 提供依据

◼ 一、实践操作 ◼ 1、测点布置 ◼ (1)水平测点 水平测点数量根据保护地设施的大小而定, 面积为300~600 m2的大棚可布置9个测点(图5—1),其 中点5为中央测点。在室外可设置一个对照点,其余各 测点以中央测点为中心均匀分布。 ◼ (2)垂直测点 可设0.20m、0.50m、1.50m 3个高度,有作 物时可在作物冠层上方0.2m处增加一个点;室外对照为 1.5m高度。土壤温度地温测定设地表、10cm、20cm 、 40cm等几个深度。 ◼ 光照强度、CO 2浓度和空气温湿度及土壤温度地温测 定也可按上述测点布置方式进行,可根据人力、物力条 件增减测点数量,但中央测点必须保留,;总辐射、光 合有效辐射和风速测定,一般只在中央测点进行
◼ 一、实践操作 ◼ 1、测点布置 ◼ (1)水平测点 水平测点数量根据保护地设施的大小而定, 面积为300~600 m2的大棚可布置9个测点(图5—1),其 中点5为中央测点。在室外可设置一个对照点,其余各 测点以中央测点为中心均匀分布。 ◼ (2)垂直测点 可设0.20m、0.50m、1.50m 3个高度,有作 物时可在作物冠层上方0.2m处增加一个点;室外对照为 1.5m高度。土壤温度地温测定设地表、10cm、20cm 、 40cm等几个深度。 ◼ 光照强度、CO 2浓度和空气温湿度及土壤温度地温测 定也可按上述测点布置方式进行,可根据人力、物力条 件增减测点数量,但中央测点必须保留,;总辐射、光 合有效辐射和风速测定,一般只在中央测点进行

◼ 2、观测时间 ◼ 从2:00开始,每隔2h一次观测记载一天内保护地设施内 和露地对照点的气象要素(气温、地温、空气湿度、CO 2浓度、风速等)。如温室揭、盖帘时间与上述时间相差 超过0.5h,则应在揭盖帘后,及时加测一次。总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和光照强度,则在每日揭帘至盖帘时段内 每隔1h一次。 ◼ 3、观测顺序: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在同一测定点进 行往返2次观测,取2次观测的平均值。在某一点按光照 →空气温、湿度→CO2浓度→风速→地温顺序进行观测。 ◼ 4、在温室或大棚的中央测点1.5m高处,放置一 台双金属温度计自动记录仪(周记),每周定时更 换一次记录纸
◼ 2、观测时间 ◼ 从2:00开始,每隔2h一次观测记载一天内保护地设施内 和露地对照点的气象要素(气温、地温、空气湿度、CO 2浓度、风速等)。如温室揭、盖帘时间与上述时间相差 超过0.5h,则应在揭盖帘后,及时加测一次。总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和光照强度,则在每日揭帘至盖帘时段内 每隔1h一次。 ◼ 3、观测顺序: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在同一测定点进 行往返2次观测,取2次观测的平均值。在某一点按光照 →空气温、湿度→CO2浓度→风速→地温顺序进行观测。 ◼ 4、在温室或大棚的中央测点1.5m高处,放置一 台双金属温度计自动记录仪(周记),每周定时更 换一次记录纸

◼ 二、注意事项 ◼ 1、选择场地设施:温室或塑料大棚。 ◼ 仪器、设备:通风干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 度表,套管地温表,总辐射表,照度计,红外CO2分析 仪(便携式),热球或电动风速表,双金属温度计、小气 候观测支架。 ◼ 2、观测内容和测点视人力、物力而定。 ◼ 3、仪器的使用必须按气象观测要求进行,光照仪必 须保持水平等
◼ 二、注意事项 ◼ 1、选择场地设施:温室或塑料大棚。 ◼ 仪器、设备:通风干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 度表,套管地温表,总辐射表,照度计,红外CO2分析 仪(便携式),热球或电动风速表,双金属温度计、小气 候观测支架。 ◼ 2、观测内容和测点视人力、物力而定。 ◼ 3、仪器的使用必须按气象观测要求进行,光照仪必 须保持水平等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四讲 大棚覆膜.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讲 生产与模拟经营公司领导机构的成立.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十九讲 保护地周年生产情况调查.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十八讲 大棚越冬绿叶菜整地播种.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十六讲 芽菜播种.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十五讲 鲜食玉米、秋黄瓜采摘销售.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十四讲 大棚秋黄瓜的温度管理.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十三讲 秋季绿叶菜的播种.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十二讲 大棚球黄瓜的采收销售.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二一讲 大棚秋黄瓜病害识别、防治.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二十讲 大棚秋黄瓜的肥水管理、园艺实验站参观.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一讲 本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安排.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九讲 大棚秋黄瓜的植株调整.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七讲 大棚春番茄结果盛果的管理、采收、销售.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六讲 番茄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总经理工作总结.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五讲 番茄结果期的肥水期、人事部工作总结.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四讲 番茄植株调整——摘顶、财务部,销售部工作总结.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三讲 小麦杂种后代(F1》课程PPT教学课件(F2)的观察、技术部工作总结.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二讲 大棚春番茄催果肥水管理.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十讲 大棚春番茄整枝.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六讲 大棚春番茄整地定植.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七讲 大棚春番茄缓苗期管理.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八讲 大棚春番茄温度管理.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二阶段)第九讲 大棚春番茄搭架吊蔓.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三阶段)第十讲 小麦抗条锈性鉴定.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三阶段)第十一讲 小麦种和变种及品种的鉴定.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三阶段)第十二讲 小麦化学杀雄技术.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三阶段)第十三讲 小麦化杂交育种程序及杂交后代选择技术.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三阶段)第十四讲 小麦良种田去杂去劣技术.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三阶段)第十五讲 稻麦育性鉴定.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三阶段)第十六讲 玉米品种及自交系的识别.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三阶段)第十七讲 玉米自交系选育、测交及优良组合的评选.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三阶段)第十八讲 玉米杂交制种和亲本繁殖技术.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三阶段)第十九讲 主要粮食商品质量检验.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三阶段)第一讲 小麦抗寒性鉴定.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三阶段)第二十讲 小麦粉面筋含量测定.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三阶段)第二十二讲 油料子粒含油量测定.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三阶段)第二十三讲 作物子粒粗蛋白含量测定.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三阶段)第二十四讲 作物田间试验计划书的制定.ppt
- 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实践课,第三阶段)第二十五讲 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述.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