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复旦大学:《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教学资源_课程实验讲义(细菌学实验方法、细菌性疾病的微生物学诊断、病毒学实验方法、分子微生物学实验方法、其他微生物)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94
文件大小:2.08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实验一 细菌的染色检查法 实验二 细菌的人工培养 实验三 细菌的生化反应 实验四 动物实验技术 实验五 细菌致病作用的测定 实验六 外界因子对细菌的作用 实验七 细菌的变异和药物的抗菌试验 实验八 细菌血清学试验 实验九 血液、骨髓的细菌学检查 实验十 脓液的细菌学检查 实验十一 粪便的细菌学检查 实验十二 尿液的细菌学检查 实验十三 结核病人痰标本的细菌学检查 实验十四 细菌感染后血清中抗体测定 实验十五 病毒感染后的形态学观察 实验十六 病毒组织培养及病毒对细胞致病作用的观察 实验十七 病毒的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和蚀斑分析 实验十八 病毒感染后血清抗体测定 实验十九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实验二十 细菌耐药基因的重组 实验二十一 细菌 DN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 实验二十二 核酸探针和分子杂交技术 实验二十三 核酸扩增技术 实验二十四 蛋白质的分子检测方法 实验二十五 病原性真菌 实验二十六 病原性螺旋体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一部分细菌学实验方法 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体积小、半透明,且种类繁多、适应环境能力强、繁殖快、代 谢活泼,易发生变异和产生耐药性。病原性细菌能产生内、外毒素及其他侵袭力物质,引起 人和动物的感染性疾病。针对对细菌生物学特性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检测和研究方法,基本 的研究和检测方法包括细菌的染色和形态学观察、人工培养、生化反应、致病物质检测、遗 传变异硏究、动物实验、药物敏感试验、免疫应答等。细菌学检测通常包括査菌和査抗体两 个方面。通过第一部分八组实验方法的训练,学生可基本掌握临床细菌学检查的常用方法 实验一细菌的染色检查法 细菌为无色半透明,未经染色不易观察其形态和结构,需经染色,显微镜放大后才清晰 可见。对细菌进行染色和观察,首先需要将临床标本或待检的细菌培养物制备成涂片,再经 相应的染色法染色后,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染色方法有单染和复染两种,前者应用一种染料使细菌着色,用以观察细菌的大小、形 态和排列;后者用2种或2种以上的染料,有助于鉴别细菌,故又称鉴别染色法。常用的单 染法有美蓝和复红染色,复染法有革兰染色法和抗酸染色法。此外,还有对细菌的芽胞、鞭 毛、荚膜、细胞壁等特殊结构的特殊染色法。 细菌涂片的制作 要进行细菌染色,首先需作涂片,细菌涂片的制作分涂片、干燥和固定三个步骤。 (一)涂片 1.取清洁无油载片一张,在其中央加一滴生理盐水,注意生理盐水越少越好,因为生 理盐水加多了会徒劳的延长图片的烘干时间。 2.将接种环用火焰烧红灭菌,待冷却后自琼脂斜面上取细菌少许,混于盐水滴中,轻 轻涂抹成直径约1cm大小的均匀悬液,然后将接种环烧红灭菌。制作涂片时所取的菌量不宜 过多,以免涂抹不均使细菌聚集成团,影响结果观察。若取液体标本(如肉汤培养物、脓液、 痰液等)作涂片时,可不加生理盐水而直接取标本涂片。 如用一张玻片同时做几种细菌涂片时,可用蜡笔将玻片分为数格,做好标记再进行涂片, 以免混淆。 3.接种环的灭菌和取菌法(图1-1) 灭菌:接种环在取菌前后,其金属丝部分必须用火焰烧红灭菌。方法是右手拿接种环, 将接种环垂直或15°角放在煤气灯的外焰中烧灼灭菌,待金属丝烧红后,斜执接种环将金 属柄缓慢通过火焰灭菌。切记未经灭菌的接种环不能取菌,取菌后的接种环必须灭菌后才能

1 第一部分 细菌学实验方法 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体积小、半透明,且种类繁多、适应环境能力强、繁殖快、代 谢活泼,易发生变异和产生耐药性。病原性细菌能产生内、外毒素及其他侵袭力物质,引起 人和动物的感染性疾病。针对对细菌生物学特性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检测和研究方法,基本 的研究和检测方法包括细菌的染色和形态学观察、人工培养、生化反应、致病物质检测、遗 传变异研究、动物实验、药物敏感试验、免疫应答等。细菌学检测通常包括查菌和查抗体两 个方面。通过第一部分八组实验方法的训练,学生可基本掌握临床细菌学检查的常用方法。 实验一 细菌的染色检查法 细菌为无色半透明,未经染色不易观察其形态和结构,需经染色,显微镜放大后才清晰 可见。 对细菌进行染色和观察,首先需要将临床标本或待检的细菌培养物制备成涂片,再经 相应的染色法染色后,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染色方法有单染和复染两种,前者应用一种染料使细菌着色,用以观察细菌的大小、形 态和排列;后者用 2 种或 2 种以上的染料,有助于鉴别细菌,故又称鉴别染色法。常用的单 染法有美蓝和复红染色,复染法有革兰染色法和抗酸染色法。此外,还有对细菌的芽胞、鞭 毛、荚膜、细胞壁等特殊结构的特殊染色法。 一、细菌涂片的制作 要进行细菌染色,首先需作涂片,细菌涂片的制作分涂片、干燥和固定三个步骤。 (一)涂片 1.取清洁无油载片一张,在其中央加一滴生理盐水,注意生理盐水越少越好,因为生 理盐水加多了会徒劳的延长图片的烘干时间。 2.将接种环用火焰烧红灭菌,待冷却后自琼脂斜面上取细菌少许 ,混于盐水滴中,轻 轻涂抹成直径约 1cm 大小的均匀悬液,然后将接种环烧红灭菌。制作涂片时所取的菌量不宜 过多,以免涂抹不均使细菌聚集成团,影响结果观察。若取液体标本(如肉汤培养物、脓液、 痰液等)作涂片时,可不加生理盐水而直接取标本涂片。 如用一张玻片同时做几种细菌涂片时,可用蜡笔将玻片分为数格,做好标记再进行涂片, 以免混淆。 3.接种环的灭菌和取菌法(图 1-1) 灭菌:接种环在取菌前后,其金属丝部分必须用火焰烧红灭菌。方法是右手拿接种环, 将接种环垂直或 15°角放在煤气灯的外焰中烧灼灭菌,待金属丝烧红后,斜执接种环将金 属柄缓慢通过火焰灭菌。切记未经灭菌的接种环不能取菌,取菌后的接种环必须灭菌后才能

放在实验台上。 取菌:用左手拇指与食指中指夹住琼脂斜面试管下端,斜面朝上,试管倾斜,用右手转 动一下管口棉塞或塑料塞,在近火焰处用右手小指与掌面夹住棉塞或塑料塞并拔出,已拔出 的棉塞或塑料塞不可放在实验台上,也不可触及任何物品。试管口用火焰灭菌后,用已灭菌 并冷却的接种环伸入培养管中,自斜面上轻轻刮取细菌,取菌后将试管口再次灭菌,塞好棉 塞或塑料塞放回原处。 (二)干燥 涂片于室温自然干燥,必要时可将标本涂抹面向上,在离火焰半尺高处微微烘干。切忌 高热 (三)固定 常用加热固定法,其目的是杀死细菌,使菌体与玻片粘附牢固,在染色时不致被染液和 水冲掉。手执玻片的一端,标本面朝上,来回通过火焰3次,注意温度不可太高,以玻片反 面触及皮肤,感觉微烫为宜。 图1—1接种环取菌、灭菌法

2 放在实验台上。 取菌:用左手拇指与食指中指夹住琼脂斜面试管下端,斜面朝上,试管倾斜,用右手转 动一下管口棉塞或塑料塞,在近火焰处用右手小指与掌面夹住棉塞或塑料塞并拔出,已拔出 的棉塞或塑料塞不可放在实验台上,也不可触及任何物品。试管口用火焰灭菌后,用已灭菌 并冷却的接种环伸入培养管中,自斜面上轻轻刮取细菌,取菌后将试管口再次灭菌,塞好棉 塞或塑料塞放回原处。 (二)干燥 涂片于室温自然干燥,必要时可将标本涂抹面向上,在离火焰半尺高处微微烘干。切忌 高热。 (三)固定 常用加热固定法,其目的是杀死细菌,使菌体与玻片粘附牢固,在染色时不致被染液和 水冲掉。手执玻片的一端,标本面朝上,来回通过火焰 3 次,注意温度不可太高,以玻片反 面触及皮肤,感觉微烫为宜。 图 1-1 接种环取菌、灭菌法

常用细菌染色法 (一)单染色—美兰染色法 【材料】 菌株:白喉棒状杆菌吕氏血清斜面培养物 试剂:碱性美兰染液、生理盐水。 器材:载玻片、接种环、等 【方法 细菌涂片制作:参照“细菌涂片的制作”。 染色:在细菌涂片上滴加碱性美兰染液1-2滴,染色1-2分钟后细流水冲洗。 吸干:用吸水纸吸干玻片上水分,自然干燥2分钟 镜检:用油镜观察染好的玻片。 【结果】白喉棒状杄菌菌体呈淡蓝色,异染颗粒呈深蓝色。 (二)复染色 1.革兰染色法 【原理】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有细菌等电点\化学结构及细胞膜通透性 等三种学说:(1)革兰氏阳性菌等电点在PH2^3,比阴性菌(PH4^5)为低.因此阳性菌和碱性染 料的结合力比阴性菌强.(2)革兰氏阳性菌含有核糖核酸镁盐,易和结晶紫-碘复合物结合而 不易脱色.(3)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及细胞膜的通透性较低.因此,染料和碘的复合物不易为 乙醇所溶出.所以阳性菌仍保持原来的紫色,而阴性菌染成的紫色可被酒精脱掉后复染成红 【材料】 菌株: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18-24小时普通琼脂斜面培养物。 试剂:快速革兰染色试剂盒(结晶紫染液、碘酒、95%酒精、稀释复红),生理盐 器材:载物玻片,接种环等。 【方法】 初染:涂片上加几滴结晶紫染液,染色10秒,用细流水冲洗剩留染液,甩去片上积水 煤染:加碘液,10秒,用细流水冲洗剩留染液,并甩去片上积水 脱色:加95%酒精,频频摇动玻片数秒,斜执玻片使酒精流去,再加数滴酒精,至流下的 酒精无色为止(10-20秒),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 复染:加稀释复红10秒,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 吸水纸吸干玻片水分,并自然干燥2分钟 镜检:于光学显微镜下油镜头镜下观察 [结果]葡萄球菌经染色后呈紫色,为革兰氏阳性菌;大肠杆菌染色后呈红色,为革兰氏 阴性菌

3 二、常用细菌染色法 (一)单染色——美兰染色法 【材料】 菌株:白喉棒状杆菌吕氏血清斜面培养物 试剂:碱性美兰染液、生理盐水。 器材:载玻片、接种环、等 【方法】 细菌涂片制作:参照“细菌涂片的制作”。 染色:在细菌涂片上滴加碱性美兰染液 1-2 滴,染色 1-2 分钟后细流水冲洗。 吸干:用吸水纸吸干玻片上水分,自然干燥 2 分钟。 镜检:用油镜观察染好的玻片。 【结果】白喉棒状杆菌菌体呈淡蓝色,异染颗粒呈深蓝色。 (二)复染色 1.革兰染色法 【原理】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有细菌等电点\化学结构及细胞膜通透性 等三种学说: (1)革兰氏阳性菌等电点在 PH2~3,比阴性菌(PH4~5)为低.因此阳性菌和碱性染 料的结合力比阴性菌强. (2)革兰氏阳性菌含有核糖核酸镁盐,易和结晶紫-碘复合物结合而 不易脱色. (3)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及细胞膜的通透性较低.因此,染料和碘的复合物不易为 乙醇所溶出. 所以阳性菌仍保持原来的紫色,而阴性菌染成的紫色可被酒精脱掉后复染成红 色。 【材料】 菌株: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18-24 小时普通琼脂斜面培养物。 试剂:快速革兰染色试剂盒(结晶紫染液、碘酒、95%酒精、稀释复红),生理盐水。 器材:载物玻片,接种环等。 【方法】 初染:涂片上加几滴结晶紫染液,染色 10 秒,用细流水冲洗剩留染液,甩去片上积水。 煤染:加碘液,10 秒,用细流水冲洗剩留染液,并甩去片上积水。 脱色:加 95%酒精,频频摇动玻片数秒,斜执玻片使酒精流去,再加数滴酒精,至流下的 酒精无色为止(10-20 秒),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 复染:加稀释复红 10 秒,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 吸水纸吸干玻片水分,并自然干燥 2 分钟。 镜检:于光学显微镜下油镜头镜下观察 [结果]葡萄球菌经染色后呈紫色,为革兰氏阳性菌;大肠杆菌染色后呈红色,为革兰氏 阴性菌

【注意事项】 脱色是革兰染色中的关键步骤,脱色过度,可使G+菌被误染为G-菌;脱色不够,则G 菌可被误染为G+菌。脱色时间的长短还与涂片厚薄有关,一般以涂片薄而均匀为好。 细菌的染色反应,还受多种因素如菌龄、染色时间、p等的影响,只有严格正规操作 才能得到正确结果。 【附录】 1,革兰(Gram)染色液的配制 (1)结晶紫染液 甲液(结晶紫酒精饱和液):取14g结晶紫溶于100m195%的酒精内 乙液(1%草酸铵水溶液):草酸铵0.8g溶于80m蒸馏水中 将已配好的甲液20m1和乙液80m1混合即成结晶紫染液,置瓶中备用. (2)芦戈( Lugol)氏碘液 试剂:碘1g:碘化钾2g;蒸馏水300m 配制方法:先将碘化钾2ε溶于l0om蒸馏水中,再加碘1g,用力摇匀待溶解后加蒸馏 水至300m1即成。 (3)95%酒精。 (4)石炭酸复红稀释液 碱性复红饱和溶液:碱性复红3.2克溶于95%酒精100m中。 1份碱性复红饱和液加9份5%石炭酸水溶液,先配成石炭酸复红染液(抗酸染色用)。取 1份石炭酸复红染液加9份蒸馏水即为稀释复红染液。 上述各种染液配成后,均需用滤纸过滤后使用,染液应贮存于棕色瓶内。 2抗酸染色法 【原理】结核杆菌对苯胺染料不易着色,若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使其着色后,再用3%盐酸酒 精处理也不易脱色,再经美兰复染,结核杆菌及其它分枝杆菌仍呈红色,而非抗酸菌和细胞杂 质等呈蓝色。 【材料】 标本:结核病人痰液。 试剂:快速结核分枝杆菌染色试剂盒(石碳酸复红,盐酸酒精,美兰)。 器材:载玻片等。 【方法 涂片制备:取患者清晨咳出痰液,用接种环小心沾取痰液(黄脓痰及可疑部分)少 许作涂片,涂片自然干燥后,通过火焰固定,然后进行染色 染色方法

4 【注意事项】 脱色是革兰染色中的关键步骤,脱色过度,可使 G+菌被误染为 G- 菌;脱色不够,则 G- 菌可被误染为 G+菌。脱色时间的长短还与涂片厚薄有关,一般以涂片薄而均匀为好。 细菌的染色反应,还受多种因素如菌龄、染色时间、pH 等的影响,只有严格正规操作, 才能得到正确结果。 【附录】 1,革兰(Gram)染色液的配制 (1)结晶紫染液 甲液(结晶紫酒精饱和液):取 14g 结晶紫溶于 100ml 95%的酒精内。 乙液(1%草酸铵水溶液):草酸铵 0.8g 溶于 80ml 蒸馏水中。 将已配好的甲液 20ml 和乙液 80ml 混合即成结晶紫染液,置瓶中备用. (2)芦戈(Lugol)氏碘液 试剂:碘 1g; 碘化钾 2g; 蒸馏水 300ml。 配制方法:先将碘化钾 2g 溶于 100ml 蒸馏水中,再加碘 1g,用力摇匀待溶解后加蒸馏 水至 300ml 即成。 (3)95%酒精。 (4)石炭酸复红稀释液 碱性复红饱和溶液:碱性复红 3.2 克溶于 95%酒精 100ml 中。 1 份碱性复红饱和液加 9 份 5%石炭酸水溶液,先配成石炭酸复红染液(抗酸染色用)。 取 1 份石炭酸复红染液加 9 份蒸馏水即为稀释复红染液。 上述各种染液配成后,均需用滤纸过滤后使用,染液应贮存于棕色瓶内。 2.抗酸染色法 【原理】结核杆菌对苯胺染料不易着色,若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使其着色后,再用 3%盐酸酒 精处理也不易脱色,再经美兰复染,结核杆菌及其它分枝杆菌仍呈红色,而非抗酸菌和细胞杂 质等呈蓝色。 【材料】 标本:结核病人痰液。 试剂:快速结核分枝杆菌染色试剂盒(石碳酸复红,盐酸酒精,美兰)。 器材:载玻片等。 【方法】 涂片制备:取患者清晨咳出痰液,用接种环小心沾取痰液(黄脓痰及可疑部分)少 许作涂片,涂片自然干燥后,通过火焰固定,然后进行染色。 染色方法:

1)将涂片平放染色架上(或电热板上),滴加石炭酸复红液(盖满涂片处,染液量宜多) 静置5分钟,冷却后用细流水冲洗,甩去剩余水分 3)以3%盐酸酒精脱色,直至涂片几乎没有红色洗脱出为止,随即用细流水冲洗。 4)再用美蓝液复染lmin,用细流水冲洗,待自然干燥,用油镜检査。 【结果】抗酸菌染成红色,非抗酸菌染成蓝色。 (三)特殊染色法 1.细菌的荚膜染色 【原理】由于荚膜与染料间的亲和力弱,不易着色,通常采用负染色法染荚膜,即设法使菌体 和背景着色而荚膜不着色,从而使荚膜在菌体周围呈一透明圈.由于荚膜的含水量在90%以 上,故染色时一般不加热固定,以免荚膜皱缩变形. 【材料】 菌株:肺炎球菌 染色液和试剂:结晶紫、20%CuS04水溶液等 器材:载玻片、玻片搁架、擦镜纸、显微镜等 【方法】 (1)制片:提前数日于小白鼠腹腔注射肺炎链球菌0.2ml,小鼠死亡后解剖,取腹腔液印片. 印片自然干燥,无需加热固定 (2)染色:滴加结晶紫染液,于火焰上加温染色,使冒蒸气,勿水洗.以20%CuS04溶液冲洗染液, 勿水洗,干后镜检 【结果】菌体呈现紫色,荚膜呈淡紫色。 2细菌的鞭毛染色 【目的】 【实验原理】细菌的鞭毛极细,直径一般为10—20m,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但是, 如采用特殊的染色法,则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也能看到鞭毛染色方法很多,但其基本原理相 同,即在染色前先用媒染剂处理,让它沉积在鞭毛上,使鞭毛直径加粗,然后再进行染色.常用 的媒染剂由丹宁酸和氯化高铁或钾明矾等配制而成。 【材料】 菌株:铜绿假单细胞菌半固体培养物 试剂: Leifson染色液,生理盐水等。 器材:载玻片接种环,显微镜等。 【方法 菌液的制备及涂片:将0.3-0.4%的琼脂肉膏培养基熔化后倒入无菌平皿中。待凝固后在平板 中央点接活化了3-4代的细菌,恒温培养12-16h后,取扩散菌落的边缘制作涂片。 改良的 Leifson染色法:加染色液使染料覆盖涂片。在染色过程中注意观察,当整个玻片都

5 1)将涂片平放染色架上(或电热板上),滴加石炭酸复红液(盖满涂片处,染液量宜多), 静置 5 分钟,冷却后用细流水冲洗,甩去剩余水分。 3)以 3%盐酸酒精脱色,直至涂片几乎没有红色洗脱出为止,随即用细流水冲洗。 4)再用美蓝液复染 1min,用细流水冲洗,待自然干燥,用油镜检查。 【结果】抗酸菌染成红色,非抗酸菌染成蓝色。 (三)特殊染色法 1. 细菌的荚膜染色 【原理】由于荚膜与染料间的亲和力弱,不易着色,通常采用负染色法染荚膜,即设法使菌体 和背景着色而荚膜不着色,从而使荚膜在菌体周围呈一透明圈.由于荚膜的含水量在 90%以 上,故染色时一般不加热固定,以免荚膜皱缩变形. 【材料】 菌株:肺炎球菌 染色液和试剂:结晶紫、20% CuSO4水溶液等。 器材: 载玻片、玻片搁架、擦镜纸、显微镜等。 【方法】 (1)制片:提前数日于小白鼠腹腔注射肺炎链球菌 0.2ml,小鼠死亡后解剖,取腹腔液印片. 印片自然干燥,无需加热固定。 (2)染色:滴加结晶紫染液,于火焰上加温染色,使冒蒸气,勿水洗.以 20%CuSO4溶液冲洗染液, 勿水洗,干后镜检。 【结果】菌体呈现紫色,荚膜呈淡紫色。 2.细菌的鞭毛染色 【目的】 【实验原理】细菌的鞭毛极细,直径一般为 10—20nm,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但是, 如采用特殊的染色法,则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也能看到.鞭毛染色方法很多,但其基本原理相 同,即在染色前先用媒染剂处理,让它沉积在鞭毛上,使鞭毛直径加粗,然后再进行染色.常用 的媒染剂由丹宁酸和氯化高铁或钾明矾等配制而成。 【材料】 菌株:铜绿假单细胞菌半固体培养物 试剂:Leifson 染色液,生理盐水等。 器材:载玻片接种环,显微镜等。 【方法】 菌液的制备及涂片:将 0.3-0.4%的琼脂肉膏培养基熔化后倒入无菌平皿中。待凝固后在平板 中央点接活化了 3-4 代的细菌,恒温培养 12-16h 后,取扩散菌落的边缘制作涂片。 改良的 Leifson 染色法:加染色液使染料覆盖涂片。在染色过程中注意观察,当整个玻片都

出现铁锈色沉淀、染料表面出现金色膜时,直接用水轻轻冲洗(不要先倾去染料再清洗,否 则背景不清),染色时间大约10min ④镜检。自然干燥后,油镜检査。 【结果】菌体和鞭毛均染成红色 【注意事项】 (1)良好的培养物是鞭毛染色成功的基本条件,不宣用陈旧培养物作鞭毛染色的菌种材料 因为老龄细菌鞭毛容易脱落 (2)染色用玻片干净无油污是鞭毛染色成功的先决条件.不洁净的载玻片可经含适量洗衣 粉的水中煮沸约20min,取出后用清水充分洗净,沥干水后置95%酒精中处理,用时取出在 火焰上烧去酒精及可能残留的油迹 (3)细菌鞭毛极细,很易脱落,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仔细小心,以防鞭毛脱落.挑取菌时 尽可能不带培养基。 (4)配制合格的染色剂(尤其是B液)、充分洗去A液再加B液、掌握好B液的染色时间 均是鞭毛染色成败的关键。 Leifson染色法易受菌种,菌龄和室温等因素的影响,且染色液须 经15-20次过滤,要掌握好染色条件必须经过一些摸索。 3.芽胞染色法 【实验原理】细菌的芽胞具有厚而致密的壁,透性低,不易着色,若用一般染色法只能使菌体 着色而芽胞不着色(芽胞呈无色透明状).芽胞染色法就是根据芽胞既难以染色而一旦染上色 后又难以脱色这一特点而设计的.所有的芽胞染色法都基于同一个原则:除了用着色力强的 染料外,还需要加热,以促进芽胞着色.当染芽胞时,菌体也会着色,然后水洗,芽胞染上的颜 色难以渗出,而菌体会脱色.然后用对比度强的染料对菌体复染,使菌体和芽胞呈现出不同的 颜色,因而能更明显地衬托出芽胞,便于观察 【材料】 菌株:培养的枯草杆菌 试剂:5%孔雀绿水溶液,0.5%蕃红水溶液,生理盐水等。 器材:小试管,接种环,玻片等 【方法 涂片:按常规方法将待检细菌制成一薄的涂片。 染色:加5%孔雀绿水溶液于涂片处(染料以铺满涂片为度),然后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玻片至染 液冒蒸汽时开始计算时间,约维持5min.加热过程中要随时添加染色液,切勿让标本干 涸.(加热时温度不能太高)。 水洗:待玻片冷却后,用水轻轻地冲洗,直至流出的水中无染色液为止 复染:用蕃红液染色5min;水洗,晾干或吸干。 镜检:先低倍,再高倍,最后在油镜下观察芽胞和菌体的形态。 6

6 出现铁锈色沉淀、染料表面出现金色膜时,直接用水轻轻冲洗(不要先倾去染料再清洗,否 则背景不清 ),染色时间大约 10min。 ④镜检。自然干燥后,油镜检查。 【结果】菌体和鞭毛均染成红色。 【注意事项】 (1)良好的培养物是鞭毛染色成功的基本条件,不宜用陈旧培养物作鞭毛染色的菌种材料, 因为老龄细菌鞭毛容易脱落。 (2)染色用玻片干净无油污是鞭毛染色成功的先决条件. 不洁净的载玻片可经含适量洗衣 粉的水中煮沸约 20min,取出后用清水充分洗净,沥干水后置 95%酒精中处理,用时取出在 火焰上烧去酒精及可能残留的油迹。 (3)细菌鞭毛极细,很易脱落,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仔细小心,以防鞭毛脱落. 挑取菌时, 尽可能不带培养基。 (4)配制合格的染色剂(尤其是 B 液 )、充分洗去 A 液再加 B 液、掌握好 B 液的染色时间 均是鞭毛染色成败的关键。Leifson 染色法易受菌种,菌龄和室温等因素的影响,且染色液须 经 15-20 次过滤,要掌握好染色条件必须经过一些摸索。 3. 芽胞染色法 【实验原理】细菌的芽胞具有厚而致密的壁,透性低,不易着色,若用一般染色法只能使菌体 着色而芽胞不着色(芽胞呈无色透明状).芽胞染色法就是根据芽胞既难以染色而一旦染上色 后又难以脱色这一特点而设计的.所有的芽胞染色法都基于同一个原则:除了用着色力强的 染料外,还需要加热,以促进芽胞着色.当染芽胞时,菌体也会着色,然后水洗,芽胞染上的颜 色难以渗出,而菌体会脱色.然后用对比度强的染料对菌体复染,使菌体和芽胞呈现出不同的 颜色,因而能更明显地衬托出芽胞,便于观察。 【材料】 菌株:培养的枯草杆菌 试剂:5%孔雀绿水溶液,0.5%蕃红水溶液,生理盐水等。 器材:小试管,接种环,玻片等。 【方法】 涂片:按常规方法将待检细菌制成一薄的涂片。 染色:加 5%孔雀绿水溶液于涂片处(染料以铺满涂片为度),然后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玻片至染 液冒蒸汽时开始计算时间,约维持 5min.加热过程中要随时添加染色液,切勿让标本干 涸.(加热时温度不能太高)。 水洗:待玻片冷却后 ,用水轻轻地冲洗,直至流出的水中无染色液为止。 复染:用蕃红液染色 5min;水洗,晾干或吸干。 镜检:先低倍,再高倍,最后在油镜下观察芽胞和菌体的形态

【结果】芽胞呈绿色,菌体为红色。 4.镀银染色 【材料】 菌株:钩端螺旋体培养物 试剂 (1)固定液:冰醋酸1m1,甲醛2ml,蒸馏水100m1 (②)媒染液:鞣酸5g,石炭酸lg,蒸馏水10σm。硝酸银溶液:硝酸银5g,蒸馏水100ml (3)用前取银溶液20m1,逐滴加入100g/L氢氧化铵,至产生棕色沉淀,轻摇后溶解,微 呈乳白色 器材:玻片、接种环等 【方法】 涂片:取玻片一张,放盐水2-3环,取钩端螺旋体一环,混匀作成涂片,于空气中待自然干燥 (不可用火固定); 染色:滴加固定液于已干燥标本上经1-2分钟固定,用水冲洗:加媒染剂,加温至有蒸汽出 现,作用0.5min,水洗;加硝酸银染液微加温,染色0.5min,水洗待干,镜检。 【结果】螺旋体染成棕褐色/黑褐色 四、显微镜的使用和原理 光学显微镜的物镜有低倍、高倍和油镜3种。微生物学实验室经常使用油镜,因此油镜 的使用必须熟练掌握 (一)油镜头的识别:油镜头上一般刻有90x、100×、0il或在镜头的下缘划有一黑圈 (二)油镜使用法 1.对光:用低倍镜对光,检查染色标本时光线宜强,要抬高集光器,放大光圈。 2.观察标本 (1)滴加香柏油一小滴于染色标本片上,将标本置载物台上,移置待检部分于接物镜下 (②)将油镜头移至中央对准标本,观察者的头偏向镜筒左侧,眼睛从旁观察,并缓慢向 下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下降,直至镜头浸于镜油中,但不要碰到玻璃片。然后将眼睛移至 目镜,一面观察,一面向上徐徐转动粗调节器,至视野中看到模糊物像,再换用细调节器调 到物像清晰为止。 (3)观察标本时应两眼同时张开,左眼观察,右眼用于绘图并记录结果

7 【结果】芽胞呈绿色,菌体为红色。 4.镀银染色 【材料】 菌株:钩端螺旋体培养物 试剂: (1)固定液:冰醋酸 1ml,甲醛 2ml,蒸馏水 100ml。 (2)媒染液:鞣酸 5g,石炭酸 1g,蒸馏水 100ml。硝酸银溶液:硝酸银 5g,蒸馏水 100ml。 (3)用前取银溶液 20ml,逐滴加入 100g/L 氢氧化铵,至产生棕色沉淀,轻摇后溶解,微 呈乳白色。 器材:玻片、接种环等 【方法】 涂片:取玻片一张,放盐水 2-3 环,取钩端螺旋体一环,混匀作成涂片,于空气中待自然干燥 (不可用火固定); 染色:滴加固定液于已干燥标本上经 1-2 分钟固定,用水冲洗;加媒染剂,加温至有蒸汽出 现,作用 0.5min ,水洗;加硝酸银染液微加温,染色 0.5min,水洗待干,镜检。 【结果】螺旋体染成棕褐色/黑褐色 四、显微镜的使用和原理 光学显微镜的物镜有低倍、高倍和油镜 3 种。微生物学实验室经常使用油镜,因此油镜 的使用必须熟练掌握。 (一)油镜头的识别:油镜头上一般刻有 90×、100×、0il 或在镜头的下缘划有一黑圈。 (二)油镜使用法 1.对光:用低倍镜对光,检查染色标本时光线宜强,要抬高集光器,放大光圈。 2.观察标本 (1) 滴加香柏油一小滴于染色标本片上,将标本置载物台上,移置待检部分于接物镜下。 (2) 将油镜头移至中央对准标本,观察者的头偏向镜筒左侧,眼睛从旁观察,并缓慢向 下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下降,直至镜头浸于镜油中,但不要碰到玻璃片。然后将眼睛移至 目镜,一面观察,一面向上徐徐转动粗调节器,至视野中看到模糊物像,再换用细调节器调 到物像清晰为止。 (3) 观察标本时应两眼同时张开,左眼观察,右眼用于绘图并记录结果

B’/A 玻璃//// 图1-2油镜的原理示意图 (4)标本观察完毕,向上转动粗调节器将镜筒提起,取下标本,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油 擦净。若油已干,可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擦去油迹,随即用擦镜纸擦去二甲苯。然后将接 物镜转成“八”字形,以免损坏油镜。因二甲苯能溶解粘固透镜的胶质,如其未被擦去,日 久镜片将移位或脱落。 (三)显微镜油镜的原理(图1-2,图1-3) 自标本玻璃透过的光线,因介质密度不同,部分光线折射而不能进入物镜,使射入物镜 的光线减少。当使用高倍或低倍物镜时,透镜的孔径比较大,影响不显著,但油镜透镜孔径 很小,射入物镜内的光线很少,视野不明亮,物像模糊不清。若在油镜与载物玻片之间加 滴与玻璃折光率(n=1.52)相近的香柏油(n=1.55),使通过的光线不产生或少产生折射 增加进入透镜的光线,使视亮度增加,所以能清楚地看见物像 (2) 图1-3油镜加油前后光线折射比较 五、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一)细菌的基本形态 1.球菌:葡萄球菌(呈葡萄状排列)、链球菌(呈长链状排列)、脑膜炎双球菌(呈成双排 2.杆菌:大肠杆菌(呈分散状排列)、枯草杆菌(呈长链状排列)

8 D’ C’ B’ A’ 油 空 气 玻璃 A B C D 图 1-2 油镜的原理示意图 (4) 标本观察完毕,向上转动粗调节器将镜筒提起,取下标本,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油 擦净。若油已干,可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擦去油迹,随即用擦镜纸擦去二甲苯。然后将接 物镜转成“八”字形,以免损坏油镜。因二甲苯能溶解粘固透镜的胶质,如其未被擦去,日 久镜片将移位或脱落。 (三)显微镜油镜的原理(图 1-2,图 1-3) 自标本玻璃透过的光线,因介质密度不同,部分光线折射而不能进入物镜,使射入物镜 的光线减少。当使用高倍或低倍物镜时,透镜的孔径比较大,影响不显著,但油镜透镜孔径 很小,射入物镜内的光线很少,视野不明亮,物像模糊不清。若在油镜与载物玻片之间加一 滴与玻璃折光率(n=1.52)相近的香柏油(n=1.55),使通过的光线不产生或少产生折射, 增加进入透镜的光线,使视亮度增加,所以能清楚地看见物像。 图 1-3 油镜加油前后光线折射比较 五、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一) 细菌的基本形态: 1.球菌:葡萄球菌(呈葡萄状排列)、链球菌(呈长链状排列)、脑膜炎双球菌(呈成双排 列)。 2.杆菌:大肠杆菌(呈分散状排列)、枯草杆菌(呈长链状排列)

3.弧菌:霍乱弧菌(呈分散状排列)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1.芽胞:观察破伤风杆菌芽胞的形态 破伤风杆菌具有芽胞,用革兰染色法染色,可见破伤风杆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菌体末 端有一个圆形未着色的芽胞,使整个细菌呈鼓槌状 2.荚膜:观察肺炎双球菌荚膜的形态(墨汁推片) 具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用墨汁美蓝染色法染色后,可见菌体呈蓝色,荚膜则由墨汁黑色 背景衬托呈不着色之透明区 3.鞭毛:观察变形杆菌之鞭毛 经特殊染色法染色后,可见变形杆菌菌体周围有纤细的鞭毛。 思考题 1.观察细菌形态学的细菌涂片,为何必须制作得簿而均匀? 2.应为革兰阳性的细菌,若染成了阴性,可有哪些原因? 3.凡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涂片中得细菌呈红色,能否说“该细菌是革兰阴性细菌”? 为什么? (改编:王玉燕)

9 3.弧菌:霍乱弧菌(呈分散状排列)。 (二) 细菌的特殊结构: 1.芽胞:观察破伤风杆菌芽胞的形态 破伤风杆菌具有芽胞,用革兰染色法染色,可见破伤风杆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菌体末 端有一个圆形未着色的芽胞,使整个细菌呈鼓槌状。 2.荚膜:观察肺炎双球菌荚膜的形态(墨汁推片) 具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用墨汁美蓝染色法染色后,可见菌体呈蓝色,荚膜则由墨汁黑色 背景衬托呈不着色之透明区。 3.鞭毛:观察变形杆菌之鞭毛 经特殊染色法染色后,可见变形杆菌菌体周围有纤细的鞭毛。 思考题 1.观察细菌形态学的细菌涂片,为何必须制作得簿而均匀? 2.应为革兰阳性的细菌,若染成了阴性,可有哪些原因? 3.凡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涂片中得细菌呈红色,能否说“该细菌是革兰阴性细菌”? 为什么? (改编:王玉燕)

实验二细菌的人工培养 细菌的培养检査法是很重要的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技术。显微镜检査有一定的局限性,如 标本内致病微生物含量少,或杂菌数量多,就需用人工培养法加以分离、增殖,然后根据其 特性加以鉴别并进行诊断。进行药物的无菌检查、菌苗的制备或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扩增 及基因产物一目的蛋白的表达,也需进行细菌的人工培养。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是培养细菌的营养物制品,一般基础培养基应含有使细菌生长和繁殖的各种营养 物,包括蛋白胨、肉浸液、氯化钠、水分等,有时加琼脂以成固态。培养基按其物理性状分 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按其用途,可分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 培养基及厌氧培养基等。培养基制成后除含一定的营养外,还必须有一定的酸碱度(pH 7.2-7.6),本身必须澄清及保证无菌方可使用 培养基的主要用途有:(1)繁殖及分离细菌;(2)保存菌种;(3)鉴别细菌:(4)研究 细菌生理;(5)制备菌苗、抗生素或基因工程实验的细菌培养等 (一)肉汤培养基:肉汤培养基常用瘦牛肉制成,如无牛肉可用牛肉膏代替。 【成分】 新鲜绞碎瘦牛肉500g 氯化钠5g 蛋白胨 蒸馏水1000m1 【制法】 1.称取去筋膜无油脂的瘦牛肉500g,用绞肉机绞碎加水1000m1,搅匀浸于搪瓷锅内 置冰箱过夜,除去液面上的浮油。过夜的目的是使牛肉的水溶性养料充分的渗透出来。 2.次日取出,煮沸0.5h(若不经冰箱过夜,可直接煮沸1h)。用绒布过滤,肉汤中的 液体尽量挤净。 3.用1000ml肉汁中加蛋白胨10g,氯化钠5g,搅拌加热使完全溶解,并滤出肉汁,用 蒸馏水补足至原量 4.冷至40~50℃时,用氢氧化钠校正p至7.8,煮沸10min(因肉浸液中部份碳水化 合物经加热破坏,分解产酸而影响pH,加热可使其稳定),然后补充失去水分,用脱脂棉过 滤,滤液须澄清。 5.分装于试管或三角烧瓶,塞好棉塞或塑料塞,高压蒸气66.75N(15磅121℃)20mi 灭菌。 注:如有牛肉膏制肉汤培养基,配方如下: 牛肉膏 氯化钠 蛋白胨 蒸馏水 100ml

10 实验二 细菌的人工培养 细菌的培养检查法是很重要的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技术。显微镜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如 标本内致病微生物含量少,或杂菌数量多,就需用人工培养法加以分离、增殖,然后根据其 特性加以鉴别并进行诊断。进行药物的无菌检查、菌苗的制备或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扩增 及基因产物-目的蛋白的表达,也需进行细菌的人工培养。 一、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是培养细菌的营养物制品,一般基础培养基应含有使细菌生长和繁殖的各种营养 物,包括蛋白胨、肉浸液、氯化钠、水分等,有时加琼脂以成固态。培养基按其物理性状分 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按其用途,可分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 培养基及厌氧培养基等。培养基制成后除含一定的营养外,还必须有一定的酸碱度(pH 7.2-7.6),本身必须澄清及保证无菌方可使用。 培养基的主要用途有:(1) 繁殖及分离细菌;(2) 保存菌种;(3) 鉴别细菌;(4) 研究 细菌生理;(5) 制备菌苗、抗生素或基因工程实验的细菌培养等。 (一)肉汤培养基:肉汤培养基常用瘦牛肉制成,如无牛肉可用牛肉膏代替。 【成分】 新鲜绞碎瘦牛肉 500g 氯化钠 5g 蛋白胨 10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 1.称取去筋膜无油脂的瘦牛肉 500g,用绞肉机绞碎加水 1000ml,搅匀浸于搪瓷锅内, 置冰箱过夜,除去液面上的浮油。过夜的目的是使牛肉的水溶性养料充分的渗透出来。 2.次日取出,煮沸 0.5h (若不经冰箱过夜,可直接煮沸 1h)。用绒布过滤,肉汤中的 液体尽量挤净。 3.用 1000ml 肉汁中加蛋白胨 10g,氯化钠 5g,搅拌加热使完全溶解,并滤出肉汁,用 蒸馏水补足至原量。 4.冷至 40~50℃时,用氢氧化钠校正 pH 至 7.8,煮沸 10min (因肉浸液中部份碳水化 合物经加热破坏,分解产酸而影响 pH,加热可使其稳定),然后补充失去水分,用脱脂棉过 滤,滤液须澄清。 5.分装于试管或三角烧瓶,塞好棉塞或塑料塞,高压蒸气 66.75N (15 磅 121℃)20min 灭菌。 注:如有牛肉膏制肉汤培养基,配方如下: 牛肉膏 0.5g 氯化钠 0.5g 蛋白胨 1g 蒸馏水 100ml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