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高等师 范院校中文系一门重要的 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主F 课程。 国现代文学史 现代文学 1917-1937 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高等师 范院校中文系一门重要的 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主干 课程。 ❖ 现代文学 ❖ 当代文学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命名 通常是指从五四运动前到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三中国现 十余年间的文学历史 (1917—1949)
一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命名 ❖ 通常是指从五四运动前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三 十余年间的文学历史 (1917—1949)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 三十年》: “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 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 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提 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 念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 三十年》: ❖ “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 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 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提 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 念

二、现代文学史的研究现状 1、七大版本比较: 王瑶《新文学史稿》 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唐弢、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史》 林志浩《中国现代文学史》 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简史》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
二、现代文学史的研究现状 1、七大版本比较: ❖ 王瑶《新文学史稿》 ❖ 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 唐 弢、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史》 ❖ 林志浩《中国现代文学史》 ❖ 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简史》 ❖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

(1)成书背景及意义 (2)编排体例 (3)关于文学史年代的划分 (4)语体风格 2、现代文学史编写的新成果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 现代文学史》
(1)成书背景及意义 (2)编排体例 (3)关于文学史年代的划分 (4)语体风格 2、现代文学史编写的新成果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 现代文学史 》

(1)从纵向看,上限始于1917年,但突 破局限,以1898年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 起点,下限延伸至1997年,打通了中国 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界限。 (2)在上下开放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格局中, 展开横向比较
(1)从纵向看,上限始于1917年,但突 破局限,以1898年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 起点,下限延伸至1997年,打通了中国 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界限。 (2)在上下开放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格局中, 展开横向比较

三、现代文学三十年历程扫描 1917—1927年为第一个时期, 或称生长期 鲁迅、周作人、胡适、郁达夫、 郭沫若、茅盾、冰心等一批举世 闻名的作家、学者和诗人,为新 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做了重要的 开辟工作
三、现代文学三十年历程扫描 ❖ 1917——1927年为第一个时期, 或称生长期 ❖ 鲁迅、周作人、胡适、郁达夫、 郭沫若、茅盾、冰心等一批举世 闻名的作家、学者和诗人,为新 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做了重要的 开辟工作

边城 OD其Tw 1927—1937年为第二个 时期,可以称之为发展期 长篇叙事文学作品有了很题 生六 大发展,出现了《家》 《子夜》、《骆驼祥子》 等一批杰作。 家
❖ 1927——1937年为第二个 时期,可以称之为发展期 ❖ 长篇叙事文学作品有了很 大发展 ,出现了《家》、 《子夜》、《骆驼祥子》 等一批杰作

从1937—1949年 新中国成立前夕为第 三个时期,这时期,强 大致相当于抗战和解 放战争时期,是新文 全8 化的成熟期
❖从1937——1949年 新中国成立前夕为第 三个时期,这一时期, 大致相当于抗战和解 放战争时期,是新文 化的成熟期

四、本课程学习目的、要求与方法 1、本课程的中心内容 (1)文学史的整体线索和体系结构。 系统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 学发展过程、发展规律、和各种文学 思潮流派的兴衰、特点和影响。 (2)介绍和赏析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
四、本课程学习目的、要求与方法 1、 本课程的中心内容 (1)文学史的整体线索和体系结构。 ❖ 系统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 学发展过程、发展规律、和各种文学 思潮流派的兴衰、特点和影响。 (2)介绍和赏析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三十年代戏剧.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八章 四十年代新诗.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九章 四十年代戏剧.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三十年代的剧作.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三十年代新诗.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沈从文.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老舍.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三十年代小说.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茅盾.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三十年代文学思潮.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二十年代散文.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二十年代戏剧.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二十年代小说.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二十年代的诗歌.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鲁迅.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ppt
- 《英国文学史》课程作品选读(PPT讲稿,英文版)Chapter 9 The Victorian Age(1832-1901).ppt
- 《英国文学史》课程作品选读(PPT讲稿,英文版)Chapter 8 The Age of Romanticism(1798-1832).ppt
- 《英国文学史》课程作品选读(PPT讲稿,英文版)Chapter 7 The Eighteenth Century(1688-1798).ppt
- 《英国文学史》课程作品选读(PPT讲稿,英文版)Chapter 6 The Seventeenth Century(1603-1688).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章 解放区文学创作.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七章 四十年代小说.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巴金.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文艺运动与文学思潮.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50-60年代小说.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50-60年代散文.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50-60年代诗歌.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八十年代小说(3/4).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50-60年代戏剧.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寻根文学.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八十年代小说(2/4).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新时期文学思潮.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八十年代小说(1/4).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八十年代以后的散文.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九十年代小说.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八十年代小说(4/4).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八十年代戏剧.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八十年代诗歌.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人文教育、文秘等专业).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