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50-60年代小说

第二章50~60年代的小说 第一节:概述 题材成为理论关注的焦点 题材的分类与等级 第二节:农村题材小说 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艺术取向及作家 构成 1、创作取向2、作家构成
第二章 50~60年代的小说 第一节:概述 一、题材成为理论关注的焦点 二、题材的分类与等级 第二节:农村题材小说 一、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艺术取向及作家 构成 1、创作取向 2、作家构成

3、“山药蛋派”:山西作家群赵树理、马 烽、西戎、束为等 纪念 (1)地域特征 赵树 (2)文学主张 (3)重视故事叙 述的完整和语言 的通俗
3、“山药蛋派”:山西作家群赵树理、马 烽、西戎、束为等。 (1)地域特征 (2)文学主张 (3)重视故事叙 述的完整和语言 的通俗

柳青与《创业史》(1916-1978), 原名刘蕴华。 1、探索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 2、人物设置和情节发展的艺术模式 3、人物形象 (1)、梁生宝 “三多三不足”(严家炎): 写理念活动多,性格刻画不足;外围烘托多, 放在冲突中表现不足;抒情议论多,客观描绘 不足
二、柳青与《创业史》(1916~1978), 原名刘蕴华。 1、探索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 2、人物设置和情节发展的艺术模式 3、人物形象 (1)、梁生宝 • “三多三不足”(严家炎): • 写理念活动多,性格刻画不足;外围烘托多, 放在冲突中表现不足;抒情议论多,客观描绘 不足

(2)梁三老汉:老一代农民的典型 既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的品质, 又有自私、落后、狭隘、保守的小生产 者意识。 (3)三大能人 A、郭振山B、郭世富C、姚士杰
(2)梁三老汉:老一代农民的典型 • 既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的品质, 又有自私、落后、狭隘、保守的小生产 者意识。 • (3)三大能人 • A、郭振山 B、郭世富 C、姚士杰

4、叙述方式和叙述姿态 (1)充满激情的政论式叙述姿态 (2)把充满感情色彩的评论式叙述运用到 对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塑造当中 (3)充满激情的叙事话语和冷静的哲理议 论相结合
4、叙述方式和叙述姿态 (1)充满激情的政论式叙述姿态 (2)把充满感情色彩的评论式叙述运用到 对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塑造当中 (3)充满激情的叙事话语和冷静的哲理议 论相结合

第三节: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繁荣的原因 1、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 与期待 2、作家亲历夯实创作基 础如:杜鹏程《保 卫延安》、吴强《红 日》、冯德英《苦菜花》 等
第三节: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一、繁荣的原因 1、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 与期待 2、作家亲历夯实创作基 础 如:杜鹏程《保 卫延安》、吴强《红 日》、冯德英《苦菜花》 等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特点 1、政治教育功能 强化 2、毛泽东思想的 艺术解读 3、二元对立的艺 术模式 晚年梁斌在工作
1、政治教育功能 强化 2、毛泽东思想的 艺术解读 3、二元对立的艺 术模式 二、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特点

红色经典的艺术类型 1、追求史诗性作品 《红旗谱》 朱老忠、严志和 吴强《红日》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许 云峰、江姐 杨沫《青春之歌》 林道静
三、红色经典的艺术类型 1、追求史诗性作品 《红旗谱》 朱老忠、严志和 吴强《红日》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许 云峰、江姐 杨沫《青春之歌》 林道静

2、融入传奇性作品 (1)借鉴古典小说的叙事方式,以若干故 事形成系列性故事情节。如:《铁道游 击队》等。 (2)夸张、神奇化,赋予故事、人物以传 奇性。如:《林海雪原》 (3)人物性格表现的传统色彩
2、融入传奇性作品 (1)借鉴古典小说的叙事方式,以若干故 事形成系列性故事情节。如:《铁道游 击队》等。 (2)夸张、神奇化,赋予故事、人物以传 奇性。如:《林海雪原》 (3)人物性格表现的传统色彩

3、茹志鹃的《百合花》 (1)风格:清新、俊逸 明快中见沉思,简洁 A百舍花 中含蓄,柔和中见刚毅, 抒情中见冷静。 (2)精心塑造普通人的形 象 (3)前呼后应的细节描写
3、茹志鹃的《百合花》 (1)风格:清新、俊逸— —明快中见沉思,简洁 中含蓄,柔和中见刚毅, 抒情中见冷静。 (2)精心塑造普通人的形 象 (3)前呼后应的细节描写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文艺运动与文学思潮.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巴金.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七章 四十年代小说.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章 解放区文学创作.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三十年代戏剧.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八章 四十年代新诗.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九章 四十年代戏剧.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三十年代的剧作.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三十年代新诗.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沈从文.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老舍.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三十年代小说.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茅盾.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三十年代文学思潮.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二十年代散文.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二十年代戏剧.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二十年代小说.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二十年代的诗歌.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50-60年代散文.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50-60年代诗歌.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八十年代小说(3/4).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50-60年代戏剧.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寻根文学.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八十年代小说(2/4).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新时期文学思潮.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八十年代小说(1/4).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八十年代以后的散文.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九十年代小说.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八十年代小说(4/4).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八十年代戏剧.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八十年代诗歌.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人文教育、文秘等专业).doc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课程授课电子教案).doc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库,含参考答案).doc
-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语音.ppt
-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词汇.ppt
-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语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