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八十年代小说(1/4)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9
文件大小:75.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一、 新时期文学是经历了一场浩劫之后重新崛起的文学,也是处于改革开放中不断变革的文学。 二、从封闭走向开放 三、从单一走向多元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七章80年代小说 新时期文学是经历 了一场浩劫之后重 g 新崛起的文学,也 是处于改革开放中新时期文学现象 不断变革的文学。 晶 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单一走向多元

第七章 80年代小说 ◼ 新时期文学是经历 了一场浩劫之后重 新崛起的文学,也 是处于改革开放中 不断变革的文学。 ◼ 从封闭走向开放 ◼ 从单一走向多元

2爱裂 第一节伤痕文学 生动再现了十年浩劫造成的中国 人民心灵创伤的历史悲剧,表达了 整个民族在政治的反拨中痛定思痛 的强烈感伤情绪,是新时期文学发 展中的第一个高潮。如:卢新华 《伤痕》等

第一节 伤痕文学 ◼ 生动再现了十年浩劫造成的中国 人民心灵创伤的历史悲剧,表达了 整个民族在政治的反拨中痛定思痛 的强烈感伤情绪,是新时期文学发 展中的第一个高潮。如:卢新华 《伤痕》等

2爱裂 、“伤痕小说 1.兴起 2.原因 3.伤痕的内容 (1)蒙冤受难 (2)命运悲剧 (3)精神扭曲 4.意义

一、“伤痕小说 ◼ 1.兴起 ◼ 2.原因 ◼ 3.伤痕的内容 ◼ (1)蒙冤受难 ◼ (2)命运悲剧 ◼ (3)精神扭曲 ◼ 4.意义

2爱裂 卢新华《伤痕》 刘心武《班主任》 孔捷生《在小河那边》 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

◼卢新华《伤痕》 ◼刘心武《班主任》 ◼孔捷生《在小河那边》 ◼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

2爱裂 、刘心武 1979年11月期 《人民文学》发表 了刘心武的《班主 任》,标志着新时 期小说创作的新突 破

二、刘心武 ◼ 1979年11月期 《人民文学》发表 了刘心武的《班主 任》,标志着新时 期小说创作的新突 破

2爱裂 1、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表 现出对社会问题的热切关注。 救救孩子 谢惠敏宋宝琦 《爱情的位置》 《醒来吧,弟弟》

◼1、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表 现出对社会问题的热切关注。 ◼救救孩子—— 谢惠敏 宋宝琦 ◼《爱情的位置》 《醒来吧,弟弟》

美的闪光 《我爱每一片绿叶》、《如意》石 义海 3、对世相心态的文化思考 《钟鼓楼》橘瓣式结构 《栖凤楼》《四牌楼》 纪实小说《519长镜头》 理智型作家,思想大于形象

2、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人性美和人情 美的闪光 ◼ 《我爱每一片绿叶》、《如意》 石 义海 ◼3、对世相心态的文化思考 ◼《钟鼓楼》 橘瓣式结构 ◼《栖凤楼》 《四牌楼》 ◼纪实小说《5·19长镜头》 ◼理智型作家,思想大于形象

2爱裂 第二节反思文学 1、兴起 反思建国以来各种运动和极“左”思潮 对人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从一般地揭 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内容更为丰富深厚,带有更强的理性色 彩。 代表作主要有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 古华的《芙蓉镇》等

第二节 反思文学 ◼ 1、兴起 ◼ 反思建国以来各种运动和极“左”思潮 对人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从一般地揭 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内容更为丰富深厚,带有更强的理性色 彩。 ◼ 代表作主要有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 古华的《芙蓉镇》等

(1)反思建国以来各种运动和极“左” 思潮对人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 (2)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 实生活和人们精神上的烙印 (3)反思党和人民的关系,批判官僚主 义 (4)对扭曲人格或心理及“国民性”的 剖析与针砭

2.反思内容 ◼ (1)反思建国以来各种运动和极“左” 思潮对人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 ◼ (2)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 实生活和人们精神上的烙印 ◼ (3)反思党和人民的关系,批判官僚主 义 ◼ (4)对扭曲人格或心理及“国民性”的 剖析与针砭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