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文艺运动与文学思潮

下编(1949~1997) 概况 、当代文学的 特 ALAMO 1、流变性 2、开放性 3、整体性与局部性
下编(1949~1997) 概况 一、当代文学的 特征 1、流变性 2、开放性 3、整体性与局部性

二、分期及发展概况 (一)分期 1、三分法 第一种: (1)建国十七年1949~1966 (2)文革十年1966~1976 (3)新时期 1976~1997
二、分期及发展概况 (一)分期 1、三分法 第一种: • (1)建国十七年 1949~1966 (2)文革十年 1966~1976 (3)新时期 1976~1997

第二种: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1)1949~1978 (2)1978~1989 (3)90年代 2、四分法华中师大《中国当代文学》 (1)1949~1956开拓时期 (2)1957~1965曲折发展期 (3)1966~1976荒芜萧条期 (4)1976~1989复兴繁荣期
第二种: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1)1949~1978 (2)1978~1989 (3)90年代 2、四分法 华中师大《中国当代文学》 (1)1949~1956 开拓时期 (2)1957~1965 曲折发展期 (3)1966~1976 荒芜萧条期 (4)1976~1989 复兴繁荣期

3、两分法: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上编50~70年代的文学 下编80年代以来的文学 (二)发展概况 第一阶段:1949~1978 奠基与开拓时期 尊群体而斥个性,重功利而轻审美,扬 理念而抑性情
3、两分法: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 上编 50~70年代的文学 • 下编 80年代以来的文学 (二)发展概况 • 第一阶段:1949~1978 • 奠基与开拓时期 • 尊群体而斥个性,重功利而轻审美,扬 理念而抑性情

第二阶段1978~1989 过渡与转换时期 观念解放和艺术革新 伤痕文学一反思一改革—寻根一先锋 新写实 第三阶段:90年代 多元共存众声喧哗
第二阶段1978~1989 • 过渡与转换时期 • 观念解放和艺术革新 • 伤痕文学—反思—改革—寻根—先锋— 新写实 第三阶段:90年代 • 多元共存 众声喧哗

三、文学与实绩与存在问题 (一)、实绩 1、题材与体裁的新开拓 2、主题与思想的新境界 3、人物形象的新典型 4、风格与形式的新发展 5、创作队伍的新面貌 hoto 6、受众广泛的新环境
三、文学与实绩与存在问题 (一)、实绩 1、题材与体裁的新开拓 2、主题与思想的新境界 3、人物形象的新典型 4、风格与形式的新发展 5、创作队伍的新面貌 6、受众广泛的新环境

主办上峰市宣传鼻 7、民族文学的新生机 8、理论批判的新突破 cnsphoto (二)、问题 为什么没有出现大家巨制? 1、文学的外部生存环境 2、缺少独立的精神 3、缺少产生伟大作家的土壤
7、民族文学的新生机 8、理论批判的新突破 (二)、问题 • 为什么没有出现大家巨制? 1、文学的外部生存环境 2、缺少独立的精神 3、缺少产生伟大作家的土壤

四、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1、古与今 2、东与西 3、灵与肉 4、此岸与彼岸
四、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1、古与今 2、东与西 3、灵与肉 4、此岸与彼岸

参考文献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思考题 简述中国当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现 代文学的渊源关系
参考文献 •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思考题 • 简述中国当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现 代文学的渊源关系

第一章:1949~1978文学思 第一节:建国十七年的文学运动 关于历史系统的把握 文学主题—表现工农兵,歌颂工农兵。 感情特征—充满自豪感,主人公感 艺术追求适应工农兵的审美趣味。 二、第一次文代会(1949.7.2 1949.7.19) 1、解放区与国统区两支文艺队伍大会师。 2、确立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
第一章:1949~1978文学思潮 第一节:建国十七年的文学运动 一、关于历史系统的把握 • 文学主题——表现工农兵,歌颂工农兵。 • 感情特征——充满自豪感,主人公感。 • 艺术追求——适应工农兵的审美趣味。 二、第一次文代会(1949.7.2— 1949.7.19) 1、解放区与国统区两支文艺队伍大会师。 2、确立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巴金.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七章 四十年代小说.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章 解放区文学创作.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三十年代戏剧.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八章 四十年代新诗.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九章 四十年代戏剧.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三十年代的剧作.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三十年代新诗.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沈从文.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老舍.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三十年代小说.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茅盾.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三十年代文学思潮.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二十年代散文.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二十年代戏剧.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二十年代小说.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二十年代的诗歌.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鲁迅.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50-60年代小说.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50-60年代散文.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50-60年代诗歌.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八十年代小说(3/4).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50-60年代戏剧.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寻根文学.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八十年代小说(2/4).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新时期文学思潮.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八十年代小说(1/4).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八十年代以后的散文.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九十年代小说.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八十年代小说(4/4).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八十年代戏剧.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八十年代诗歌.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人文教育、文秘等专业).doc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课程授课电子教案).doc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库,含参考答案).doc
-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语音.ppt
-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现代汉语》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词汇.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