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第十六章40年代文学思潮 【本章学习要求】 1、了解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国统区、沦 驺区、解放区)的文学发展状况; 2、重点掌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 讲话》的文学史地位; 3、了解本时期文学论争概况
第十六章 40年代文学思潮 【本章学习要求】 1、了解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国统区、沦 陷区、解放区)的文学发展状况; 2、重点掌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 讲话》的文学史地位; 3、了解本时期文学论争概况

第一节概述 1.文学队伍重新组 1938年3月27日,中华 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简称文协)在武汉成 立,发起人包括各方面 代表近百人,由老舍主 持“文协”日常工作
第一节 概述 ❖ 1.文学队伍重新组 合 ❖ 1938年3月27日,中华 全 国文艺 界抗敌 协会 (简称文协)在武汉成 立,发起人包括各方面 代表近百人,由老舍主 持“文协”日常工作

2.文化中心转移及作家生活变化 3.传播媒体的衰落及文体的变化 4.地域政治文化的形成 令(1)上海“孤岛”及沦陷区文学 (P244~255) (2)国统区文学(P255~257) A.抗战初期:(1937、7至1938、10) B.抗战中期(1938、10至1944、9)
2.文化中心转移及作家生活变化 ❖ 3.传播媒体的衰落及文体的变化 ❖ 4.地域政治文化的形成 ❖ ( 1 ) 上 海 “ 孤 岛 ” 及 沦 陷 区 文 学 (P244~255) ❖ (2)国统区文学(P255~257) ❖ A.抗战初期:(1937、7至1938、10) ❖ B.抗战中期(1938、10至1944、9)

C.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1944、9至 1949、9) (3)解放区文学(P317~322) A.新题材,新人物,新主题: B.新形式:自觉地探求文学民族化大众化
C.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1944、9至 1949、9) ❖ (3)解放区文学(P317~322) ❖ A.新题材,新人物,新主题: ❖ B.新形式:自觉地探求文学民族化大众化

第二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讲话》产 生的背景: 今延安文艺座谈会是 在1942年5月召开的
第二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 、《讲话》产 生的背景: ❖ 延安文艺座谈会是 在1942年5月召开的

二、《讲话》的中心内容(P320) 1.为什么人: 令强调了“首先是为 工农兵服务”,从 而确立了革命文艺 方向。 2.如何为:“深入 工农兵群众,深入 实际斗争
二、《讲话》的中心内容(P320) ❖ 1.为什么人: ❖ 强调了“首先是为 工农兵服务”,从 而确立了革命文艺 方向。 ❖ 2.如何为: “深入 工农兵群众,深入 实际斗争”

3.特别重视文学的政治功能 重点阐释文艺和政治的关系问题,明确地提 出了文艺从属于政治的观点,要求在文艺批 评中,“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3.特别重视文学的政治功能 ❖ 重点阐释文艺和政治的关系问题,明确地提 出了文艺从属于政治的观点,要求在文艺批 评中,“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 ❖ 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第三节文艺论争 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文艺公式化、概念 化问题的论争 二、对“战国策派”的批评 令“战国策派”,是指主办《战国策》杂志的 些人。云南大学、西南联大教授林同济 雷宗海等人,1940年4月至1941年7月在昆明 创办《战国策》半月刊
第三节 文艺论争 ❖ 一、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文艺公式化、概念 化问题的论争 ❖ 二、对“战国策派”的批评 ❖ “战国策派” ,是指主办《战国策》杂志的 一些人。云南大学、西南联大教授林同济、 雷宗海等人,1940年4月至1941年7月在昆明 创办《战国策》半月刊

其后于41年12月至42年7月,在重庆《大公报》 上开辟《战国》副刊,办刊宗旨是在抗战时 期重建中国文化,促进国力增强,战胜日本 侵略者 三、“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 其后于41年12月至42年7月,在重庆《大公报》 上开辟《战国》副刊,办刊宗旨是在抗战时 期重建中国文化,促进国力增强,战胜日本 侵略者。 ❖三、 “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思考题】 1、解释 “文协”、孤岛文学、“战国策”派 2、怎样理解《讲话》? 3、战争对四十年代的文学格局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
【思考题】 1、解释 “文协” 、孤岛文学、 “战国策”派 2、怎样理解《讲话》? 3、战争对四十年代的文学格局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章 解放区文学创作.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三十年代戏剧.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八章 四十年代新诗.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九章 四十年代戏剧.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三十年代的剧作.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三十年代新诗.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沈从文.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老舍.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三十年代小说.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茅盾.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三十年代文学思潮.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二十年代散文.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二十年代戏剧.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二十年代小说.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二十年代的诗歌.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鲁迅.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ppt
- 《英国文学史》课程作品选读(PPT讲稿,英文版)Chapter 9 The Victorian Age(1832-1901).ppt
- 《英国文学史》课程作品选读(PPT讲稿,英文版)Chapter 8 The Age of Romanticism(1798-1832).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七章 四十年代小说.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巴金.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文艺运动与文学思潮.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50-60年代小说.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50-60年代散文.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50-60年代诗歌.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八十年代小说(3/4).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50-60年代戏剧.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寻根文学.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八十年代小说(2/4).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新时期文学思潮.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八十年代小说(1/4).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八十年代以后的散文.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九十年代小说.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八十年代小说(4/4).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八十年代戏剧.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八十年代诗歌.ppt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人文教育、文秘等专业).doc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课程授课电子教案).doc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库,含参考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