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石河子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general chemistry(农水、土建、给排水)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42.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石河子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general chemistry(农水、土建、给排水)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普通化学/general chemistry 课程编码:p217124 总学时/总学分:32/2理论学时/理论学分:32/2实验学时/实验学分:0 话用专业:农水、土木、给排水 开课单位:水律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水建学院普通教育课程。 2、课程目的: 《普通化学》是水建学院部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在一年级开设,其课程目的是: 通过学习让学生熟悉元素周期律:初步了解热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结构、化学平衡、配位 平衡以及电化学基础等基本化学原理。并具有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的能力,利 用参考资料的能力。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了 解这些知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上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以及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日后能独立开展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1章热化学(4学时) 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节反应热的测量 第2节反应热的理论计算 教学要求:了解热化学基本概念:掌握反应热的测量和计算。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和板书为辅:采用复习、提问、讨论、 启发式等教学形式。 第2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5学时) 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节化学反应的程度和化学平衡 第2节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要求:掌握化学平衡的相关概念和化学平衡的移动: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和影响反 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和板书为辅:采用复习、提问、讨论、 启发式等教学形式。 第3章水化学(7学时) 第1节溶液的通性

普 通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普通化学/general chemistry 课程编码:p217124 总学时/总学分:32/2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32/2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0 适用专业:农水、土木、给排水 开课单位:水建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水建学院普通教育课程。 2、课程目的: 《普通化学》是水建学院部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在一年级开设,其课程目的是: 通过学习让学生熟悉元素周期律;初步了解热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结构、化学平衡、配位 平衡以及电化学基础等基本化学原理。并具有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的能力,利 用参考资料的能力。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了 解这些知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上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以及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日后能独立开展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 1 章 热化学 (4 学时) 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 1 节 反应热的测量 第 2 节 反应热的理论计算 教学要求:了解热化学基本概念;掌握反应热的测量和计算。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和板书为辅;采用复习、提问、讨论、 启发式等教学形式。 第 2 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5 学时) 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 1 节 化学反应的程度和化学平衡 第 2 节 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要求:掌握化学平衡的相关概念和化学平衡的移动;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和影响反 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和板书为辅;采用复习、提问、讨论、 启发式等教学形式。 第 3 章 水化学 (7 学时) 第 1 节 溶液的通性

第2节水溶液中的单相离子平衡 第3节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 教学要求:了解酸碱理论发展概况。掌握溶液酸度的概念和p山值的意义,熟悉pH与田门 的相互换算。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熟悉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 了解ROut定律:渗透压力及其与浓度、温度的关系:熟悉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溶解度大小 的因素:掌握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熟悉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和板书为辅:采用复习、提问、讨论 启发式等教学形式。 第4章电化学(6学时) 第1节原电池 第2节电极电位 第3节电动势和电极电势在化学上的应用 教学要求:掌握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理解标准电极电势的意义,能利用标准电极电势来判断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氧化还原反应方向和计算平衡常数。掌握Nernst方程式的应用。了 解原电池的组成和原理。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和板书为辅:采用复习、提问、讨论、 启发式等教学形式。 第5章物质结构基础(6学时) 第1节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简介) 第2节多电子原子的电子分布方式和元素周期系 第3节化学键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教学要求: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理解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 义及其取值。能够利用轨道填充顺序图,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若干常见元素的电子构型及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掌握各类元素电子构型的特征及36号以前元素的符号,中文名称(正确 书写及读音)。了解电离能、电负性等概念的意义和它们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 基本特性及它们的区别,了解条化轨道理论(sp、p、p型杂化,了解分子间力的概念,掌握氢 键的特征和形成条件及其对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影响。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和板书为辅:采用复习、提问、讨论、 启发式等教学形式。 第12章元素化学与配合物(4学时) 第1节单质的物理性质(自学) 第2节单质的化学性质 第3节无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自学 第4节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第5节配位化合物 3

2 第 2 节 水溶液中的单相离子平衡 第 3 节 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 教学要求: 了解酸碱理论发展概况。掌握溶液酸度的概念和 pH 值的意义,熟悉 pH 与[H+ ] 的相互换算。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熟悉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 了解 Raoult 定律;渗透压力及其与浓度、温度的关系;熟悉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溶解度大小 的因素;掌握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熟悉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和板书为辅;采用复习、提问、讨论、 启发式等教学形式。 第 4 章 电化学 (6 学时) 第 1 节 原电池 第 2 节 电极电位 第 3 节 电动势和电极电势在化学上的应用 教学要求:掌握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理解标准电极电势的意义,能利用标准电极电势来判断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氧化还原反应方向和计算平衡常数。掌握 Nernst 方程式的应用。了 解原电池的组成和原理。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和板书为辅;采用复习、提问、讨论、 启发式等教学形式。 第 5 章 物质结构基础 (6 学时) 第 1 节 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简介) 第 2 节 多电子原子的电子分布方式和元素周期系 第 3 节 化学键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教学要求: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理解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 义及其取值。能够利用轨道填充顺序图,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若干常见元素的电子构型及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掌握各类元素电子构型的特征及 36 号以前元素的符号,中文名称(正确 书写及读音)。了解电离能、电负性等概念的意义和它们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 基本特性及它们的区别,了解杂化轨道理论(sp、sp2、sp3 型杂化,了解分子间力的概念,掌握氢 键的特征和形成条件及其对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影响。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和板书为辅;采用复习、提问、讨论、 启发式等教学形式。 第 12 章 元素化学与配合物 (4 学时) 第 1 节 单质的物理性质(自学) 第 2 节 单质的化学性质 第 3 节 无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自学) 第 4 节 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第 5 节 配位化合物

教学要求:掌握有关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了解配位化合物价键理论的主要论点。了解无机 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和板书为辅:采用复习、提问、讨论、 启发式等教学形式。 三、参考教材 《普通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四、学习要求 《普通化学》是水建学院相关专业学习的一门基础课,课程主要讲授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 本概念和基本运算,讲授溶液的性质,讨论水溶液的“四大”平衡,学习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学习 内容较多,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首先要提前预习讲授内容,记下难点和重点,上课中仔细听讲, 课后认真复习并独立完成作业。同时参考一些学习指导的材料,帮助理解与记忆。随着网络技术的 发展,能利用网络扩展学习内容,通过完成网络作业,掌握课程的内容。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考试形式: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闭卷。 成绩构成:平时考核(含作业、提问、考勤)(30%~40%)+期末考试(60%~70%) 大纲制定者:乔秀文 大纲审定者: 制定时间:2010年6月

3 教学要求:掌握有关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了解配位化合物价键理论的主要论点。了解无机 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和板书为辅;采用复习、提问、讨论、 启发式等教学形式。 三、参考教材 《普通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7 月 四、学习要求 《普通化学》是水建学院相关专业学习的一门基础课,课程主要讲授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 本概念和基本运算,讲授溶液的性质,讨论水溶液的“四大”平衡,学习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学习 内容较多,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首先要提前预习讲授内容,记下难点和重点,上课中仔细听讲, 课后认真复习并独立完成作业。同时参考一些学习指导的材料,帮助理解与记忆。随着网络技术的 发展,能利用网络扩展学习内容,通过完成网络作业,掌握课程的内容。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考试形式: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闭卷。 成绩构成:平时考核(含作业、提问、考勤)(30%~40%)+期末考试(60%~70%) 大纲制定者:乔秀文 大纲审定者: 制定时间: 2010 年 6 月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