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石河子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药学专业)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27
文件大小:274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石河子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药学专业)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石河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 药学 任课班级:2012中药(1-2)班 任课教师:乔秀文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无机化学课程组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2012-08-24

石 河 子 大 学 教 案 课程名称: 无机化学 任课班级: 2012 (1-2)班 任课教师: 乔秀文 化学化工 学院 化学 系 无机化学课程组 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 2012-08-24 药学 中药

姓名乔秀文职称教授总学时64 使用教材 《无机化学》张天蓝主编 1.让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初步掌握化学热力学、近 课 代物结构、化学平衡以及电化学基础等基本化学原理。 彩 2.培养学生运用上述原理掌握有关无机化学中元素的 教 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 学 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的能力,利用参考资料的能力。 目 3,教学中要重视讲授重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 的 质、结构和用途,为今后学习后续课程的新理论、新实验 技术打下必要的无机化学基础。 章次 章 名 学时 绪论 第4章 酸与碱 8 第3章 溶解与沉淀 第1章 原子结构 6 学 第2章 分子结构 9 时 第5章 氧化还原 第6章 配位化合物 6 不 第7章 s区元素 2 第8章 d区元素和ds区元素 8 配 第9章 p区元素 11

1 姓名 乔秀文 职称 教授 总学时 64 使用教材 《无机化学》 张天蓝 主编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1.让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初步掌握化学热力学、近 代物结构、化学平衡以及电化学基础等基本化学原理。 2.培养学生运用上述原理掌握有关无机化学中元素的 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 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的能力,利用参考资料的能力。 3.教学中要重视讲授重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 质、结构和用途,为今后学习后续课程的新理论、新实验 技术打下必要的无机化学基础。 学 时 分 配 章 次 章 名 学时 绪论 第 4 章 酸与碱 8 第 3 章 溶解与沉淀 6 第 1 章 原子结构 6 第 2 章 分子结构 9 第 5 章 氧化还原 8 第 6 章 配位化合物 6 第 7 章 s 区元素 2 第 8 章 d 区元素和 ds 区元素 8 第 9 章 p 区元素 11

年月日 1.使学生了解无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内容。 目的 2.了解化学和药学的关系。 3. 掌握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绪论 1、无机化学的内容及发展 2、化学与药学的关系。 教学 3、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第2章溶液 第1节溶解 第2节溶液的组成标度 质量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 教学重 重点:各种常用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尤其是物质的量浓度 点 以及有关计算 、难 点及教 学方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课」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 使学生了解无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内容。 2. 了解化学和药学的关系。 3. 掌握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教 学 内 容 绪 论 1、无机化学的内容及发展 2、化学与药学的关系。 3、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第 2 章 溶 液 第 1 节 溶解 第 2 节 溶液的组成标度 质量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 教学重 点 、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各种常用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尤其是物质的量浓度 以及有关计算;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P 课 后 记 1. 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合适 较合适 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月日 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稀释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2、掌握酸碱质子理论及其应用 3、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酸和碱 第1节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电离度,同离子效应,水的质子自递平衡 第2节酸碱理论 酸碱质子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的定义、强度。 布朗斯台德(怎.N.Bronsted)一洛里(T.M.Lowry)质子理论和路易斯酸碱 容 概念,则根据物质在反应过程中给出、接受质子或电子的性质,对物质 的酸碱性和酸碱反应的实质进行重新认识, 本章重点:应用化学平衡原理的基本概念,讨论弱电解质(弱酸、 教学重 弱碱)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特点及缓冲溶液的概念,学习掌握酸碱厨 点 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本章难点:是以酸碱质子理论的观点判断物质的酸碱性及其强度, 学方法 熟练掌握有关缓冲溶液的计算方法。 作业思 考题(讨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④其他: 课后记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3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稀释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2、掌握酸碱质子理论及其应用 3、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教 学 内 容 酸和碱 第1节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电离度,同离子效应,水的质子自递平衡 第 2 节 酸碱理论 酸碱质子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的定义、强度。 布朗斯台德(J.N.Bronsted)-洛里(T.M.Lowry)质子理论和路易斯酸碱 概念,则根据物质在反应过程中给出、接受质子或电子的性质,对物质 的酸碱性和酸碱反应的实质进行重新认识, 教学重 点 、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本章重点:应用化学平衡原理的基本概念,讨论弱电解质(弱酸、 弱碱)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特点及缓冲溶液的概念,学习掌握酸碱质 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本章难点:是以酸碱质子理论的观点判断物质的酸碱性及其强度, 熟练掌握有关缓冲溶液的计算方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课 后 记 1. 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合适 较合适 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月日 教学目 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稀释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2、掌握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及有关计算。 酸和碱 粉 第2节酸碱溶液的pH计算 1.一元酸碱 学 2.多元酸碱 $ 田]=大+K+4e述 在弱电解质中加入与该弱电解质有共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的 电离度降低叫同离子效应(common ion effect)。 教学重 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元弱酸(弱碱)溶液中+和0H-,同离 点 子效应及其计算: 点及教 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有关计算。可通过练习及例题加深理解 学方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愿)阅 读材料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较合适⊙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4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稀释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2、掌握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及有关计算。 教 学 内 容 酸和碱 第2节 酸碱溶液的 pH 计算 1. 一元酸碱 2. 多元酸碱 在弱电解质中加入与该弱电解质有共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的 电离度降低叫同离子效应(common ion effect)。 教学重 点 、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元弱酸(弱碱)溶液中 H+和 OH-,同离 子效应及其计算; 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有关计算。可通过练习及例题加深理解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课 后 记 1. 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合适 较合适 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 4 [H ] 2 a a a − K + K + cK = +

年月日 教学目的 1、 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稀释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2、掌握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及有关计算。 酸和碱 第3节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的概念、组成、作用原理。 内 ++4ck. 第2节缓冲溶液的pH计算 缓冲溶液的计算和校正。 重点:缓冲溶液的概念、一般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溶液H值的计算 教学重 Henderson方程。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及过程缓冲溶液的组成和计算。 点 可通过实例加深理解。 点及教 难点:缓冲溶液的p州计算。缓冲容量及影响因素,缓冲比、缓冲溶液 学方法 缓冲范围。可通过例题和练习解决。 作业甲 读材料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课后记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⑧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年月日

5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稀释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2、掌握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及有关计算。 教 学 内 容 酸和碱 第 3 节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的概念、组成、作用原理。 第 2 节 缓冲溶液的 pH 计算 缓冲溶液的计算和校正。 教学重 点 、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缓冲溶液的概念、一般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溶液 pH 值的计算。 Henderson 方程。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及过程缓冲溶液的组成和计算。 可通过实例加深理解。 难点:缓冲溶液的 pH 计算。缓冲容量及影响因素,缓冲比、缓冲溶液 缓冲范围。可通过例题和练习解决。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课 后 记 1. 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合适 较合适 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2 4 [H ] 2 a a a − K + K + cK = +

年月日 1.掌握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教学目 了解缓冲容量的概念, 2. 掌握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缓冲溶液 教 第3节缓冲作用原理 学 第4节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缓冲容量的概念, 第5节缓冲溶液的配制和方法。 容 教学重 重点: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Henderson方程。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及过程缓冲溶液的组成和计算。可通过实例加深理解。 难点:缓冲溶液的pH计算。缓冲容量及影响因素,缓冲比、缓冲溶液 学方法 缓冲范围。可通过例题和练习解决。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公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6

6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缓冲溶液 pH 值的计算 1. 了解缓冲容量的概念, 2. 掌握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 学 内 容 缓冲溶液 第 3 节 缓冲作用原理 第 4 节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缓冲容量的概念, 第 5 节 缓冲溶液的配制和方法。 教学重 点 、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缓冲溶液 pH 值的计算。Henderson 方程。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及过程缓冲溶液的组成和计算。可通过实例加深理解。 难点:缓冲溶液的 pH 计算。缓冲容量及影响因素,缓冲比、缓冲溶液 缓冲范围。可通过例题和练习解决。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课 后 记 1. 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合适 较合适 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1、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 教学目的 2、掌握溶度积规则。 3、能够通过计算说明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溶解与沉淀 第1节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沉淀与溶解平衡 溶度积-KsD 学 1.沉淀溶解平衡常数 内 2.溶度积与摩尔溶解度S0的关系3.溶度积规则 第2节沉淀平衡的移动。 1.沉淀的生成 2.沉淀的溶解 3.分级沉淀 教学重 重点:掌握溶解沉淀平衡的关系,掌握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生成与溶解 点 难点是计算说明难溶电解质在特定条件下的溶解度,判断沉淀生成、溶 点及教 学方法 解的可能性。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

7 教 学 目 的 1、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 2、掌握溶度积规则。 3、能够通过计算说明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教 学 内 容 溶解与沉淀 第 1 节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沉淀与溶解平衡 溶度积 –Ksp 1.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 2.溶度积与摩尔溶解度 So 的关系 3.溶度积规则 第 2 节 沉淀平衡的移动。 1. 沉淀的生成 2. 沉淀的溶解 3. 分级沉淀 教学重 点 、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掌握溶解沉淀平衡的关系,掌握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生成与溶解。 难点是计算说明难溶电解质在特定条件下的溶解度,判断沉淀生成、溶 解的可能性。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课 后 记 1. 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合适 较合适 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月日 3、能够通过计算说明沉淀的生成和溶解、转化原理 学 的 4.沉淀的溶解和转化 第3节沉淀平衡在药学中应用 内 动 学重 点 难 点及教 学方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公1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较合适©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8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3、能够通过计算说明沉淀的生成和溶解、转化原理 教 学 内 容 4. 沉淀的溶解和转化 第3节 沉淀平衡在药学中应用 教学重 点 、难 点及教 学方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课 后 记 1. 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合适 较合适 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月日 1.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取值规则及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教学目的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了解:氢原子光谱,微观粒子运动的特点,波动方程,原子轨道及 电子云的概念。 原子结构 身 a)Bohr的氢原子模型 b)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量子化、波粒二象性。原子轨道几率密度和电 子云。原子轨道的图形表示和电子云图。四个量子数及描述核外电了 的运动状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屏蔽效应钻穿效应。能级交错。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波尔理论及薛定谔方程, 重点,量子化、波粒二象性。四个量子数、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教学重 近似能级图: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原子轨道的图形表示和电子云 难 点及 图。屏蔽效应钻穿效应。能级交错: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使用模型及 学方法 幻灯图片使抽象概念生动形象。 作业思 考题(讨 论圈)阅 读材料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课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9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取值规则及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 了解:氢原子光谱,微观粒子运动的特点,波动方程,原子轨道及 电子云的概念。 教 学 内 容 原子结构 a) Bohr 的氢原子模型 b)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量子化、波粒二象性。原子轨道几率密度和电 子云。原子轨道的图形表示和电子云图。四个量子数及描述核外电子 的运动状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屏蔽效应钻穿效应。能级交错。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波尔理论及薛定谔方程, 教学重 点 、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量子化、波粒二象性。四个量子数、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近似能级图;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原子轨道的图形表示和电子云 图。屏蔽效应钻穿效应。能级交错;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使用模型及 幻灯图片使抽象概念生动形象。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课 后 记 1. 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合适 较合适 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共27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