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 §4.1概述 §4.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和设计方法 §4.3若干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 §4.4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 冒险现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4.1 概述 §4.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和设计方法 §4.3 若干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 §4.4 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 冒险现象

内容提要 首先讲述组合逻辑电路的共同 特点和一般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 法;然后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规模 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 方法;最后从物理概念上说明竞 争-冒险现象及其成因
内容提要 首先讲述组合逻辑电路的共同 特点和一般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 法;然后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规模 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 方法;最后从物理概念上说明竞 争-冒险现象及其成因

41概述 一、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功能:输出只取决于 组合 当前的输入 逻辑电路C组成:门电路(不存在 逻辑电路 记忆元件) 功能: 当前的输入 输出取决于 时序 原来的状态 逻辑电路 组合电路 组成 记忆元件
组合 逻辑电路 时序 逻辑电路 功能:输出只取决于 当前的输入 逻 辑 电 路 组成:门电路(不存在 记忆元件) 功能: 输出取决于 当前的输入 原来的状态 组成: 组合电路 记忆元件 4.1 概 述 一、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二、逻辑功能的描述 电路的逻辑功能可以通过逻辑图来表示, 但更直观的方式是通过真值表和逻辑函数 式来表达逻辑电路的功能 A B S CI S=(AOB)O CI cO CO=(A O BCI+AB
二、逻辑功能的描述 • 电路的逻辑功能可以通过逻辑图来表示, 但更直观的方式是通过真值表和逻辑函数 式来表达逻辑电路的功能。 S=(AB) CI CO=(A B)CI+AB 逻辑函数式

任意组合逻辑电路的函数式: a2 组合逻辑 电路 n个输入变量,m个输出变量,其关系可以 用下面函数式表示: y=f(a,a,…,a) C.,a,, y=f(a, a, ,a)
任意组合逻辑电路的函数式: n个输入变量, m个输出变量,其关系可以 用下面函数式表示: ( , ,..., ) 1 1 1 2 n y = f a a a ( , ,..., ) 2 2 1 2 n y = f a a a ( , ,..., ) m m 1 2 n y = f a a a …

组合逻辑电路的研究内容 分析:给定分析 得到 逻辑图 逻辑功能 给是设计「画出 设计逻辑功能 逻辑图
分析: 设计: 给定 逻辑图 得到 逻辑功能 分析 给定 逻辑功能 画出 逻辑图 设计 组合逻辑电路的研究内容:

4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和设计方法 42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分析步骤 逐级写逻辑式法 、由给定的逻辑图逐级写出逻辑函数式。 2、对逻辑式进行化」公式化简法1最简 卡诺圈化简法与或式 3、列出输入输出真值表 4、根据真值表和逻辑表达式,确定逻辑功能
4.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和设计方法 1、由给定的逻辑图逐级写出逻辑函数式。 2、对逻辑式进行化简: 3、列出输入输出真值表; 卡诺图化简法 公式化简法 最简 与或式 分析步骤 4、根据真值表和逻辑表达式,确定逻辑功能。 4.2.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逐级写逻辑式法

例1:分析下图的逻辑功能。 逐级写逻辑式: &LA·B·A 2 A●B B 5 & A●B●AA●B●B 3A●B●B A●B C 4
& & & A & B S C 1 A •B A•B• A A•B•B 1 2 3 4 5 A•B A•B•A•A•B•B 一、逐级写逻辑式: 例1:分析下图的逻辑功能

二、对逻辑式进行化简: C=AoB=A●B S=A·B●A·A●B●B(德·摩根定理) =A●B●A+A●B●B A●B●A+A●B●B =(A+B·A+(A+B●B(德·摩根定理) =A●B+A●B
二、对逻辑式进行化简: S = A•B• A• A•B•B =(A + B)• A +(A + B)•B C = A •B = A •B + A •B = A •B = A•B•A+ A•B•B (德 • 摩根定理) (德 • 摩根定理) = A •B• A + A •B•B

三、列真值表: S=A●B+A●B 逻辑式 c=A●B 输入 输出 A0011 B0101 S0110 C0001
三、列真值表: S = A•B+ A•B C = A•B 输入 输出 A B S C 0 0 0 1 1 0 1 1 逻辑式: 三、列真值表: 0 0 1 0 1 0 0 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门电路(吴亚联).ppt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逻辑代数基础.ppt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数制和码制.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立叶变换(2/2).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立叶变换(1/2).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许海霞).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法.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练习题(许海霞).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傅立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拉普拉斯变换 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4.10)全通函数和最小相移函数的零、极点分布.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拉普拉斯变换 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4.5-4.7-4.8).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拉普拉斯变换 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立叶变换(3.9)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ppt
- 《电子信息与通信专业英语》PDF电子书(赵淑清).pdf
- 清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5讲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ppt
- 清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4讲 频率响应概述与晶体管的高频等效电路.ppt
- 清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3讲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ppt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触发器.ppt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ppt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半导体存储器.ppt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ppt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ppt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数-模和模-数转换.ppt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基本知识(补充).ppt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复习(吴亚联).ppt
- 清华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集成电路电路》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版)第三章 集成门电路与触发器(3.4).ppt
- 清华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集成电路电路》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版)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4.1)译码器.ppt
- 清华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集成电路电路》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版)第二章(2.2)逻辑函数的表格法化简(Q-M法).ppt
- 清华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集成电路电路》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版)第一章 数制和编码.ppt
- 清华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集成电路电路》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版)第三章 集成门电路与触发器(3.1-3.2-3.3).ppt
- 清华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集成电路电路》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版)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4.2)数据选择器(Data Selector).ppt
- 清华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集成电路电路》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版)第五章 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ppt
-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第一章 习题解答.pdf
-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第七章 习题解答.pdf
-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第三章 习题解答.pdf
-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第九章 习题解答.pdf
-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第二章 习题解答.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