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

第八章可编程逻辑器件 8.1概述 8.2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LA) 8.3可编程阵列逻辑(PAL) 8.4通用阵列逻辑(GAL) 8.5可擦除的可编成逻辑器件(EPLD) 8.6复杂的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 8.7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8.8在系统可编程通用数字开关〔 iSpgDs) 89PLD的编程
第八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 8. 1 概述 *8.2 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LA) 8. 3 可编程阵列逻辑(PAL) 8. 4 通用阵列逻辑(GAL) 8. 5 可擦除的可编成逻辑器件(EPLD) 8. 6 复杂的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 8. 7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8. 8 在系统可编程通用数字开关(ispGDS) 8.9 PLD的编程

PLD的学习重点: 各种PLD在电路结构和性能上的特 点,以及它们都能用来实现哪些逻辑功 能,适用在哪些场合
PLD的学习重点: 各种PLD在电路结构和性能上的特 点,以及它们都能用来实现哪些逻辑功 能,适用在哪些场合

8.1概述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器 件,PLD是一种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 计逻辑功能并对此器件进行编程后实现的器 件 1提高了集成度 2加快了电子系统的设计速度 3高性能 4高可靠性 5成本低
8. 1 概述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器 件,PLD是一种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 计逻辑功能并对此器件进行编程后实现的器 件。 1.提高了集成度 2.加快了电子系统的设计速度 3.高性能 4.高可靠性 5.成本低 特点

PLD分类 PLA(Field Programmable Logic array) 低密度PLD{PAL( Programmable Array Logic) GAL(Generic Array logic) EPLD(Erasable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高密度PLD{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CPLD(Complicated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PLD分类 低密度PLD 高密度PLD PLA(Field Programmable Logic Array) PAL(Programmable Array Logic) GAL(Generic Array Logic) EPLD(Erasable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CPLD(Complicated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PLD的基本结构 1.基本结构框图 数据输入 输入功能 或 x→>阵阵> 输出功 列列能 数据输出
1.基本结构框图 数 据 输 入 输 入 功 能 与 阵 列 或 阵 列 输 出 功 能 数 据 输 出 { .. .. } PLD的基本结构

PLD的基本结构 组成 功能 输入功能输入缓冲器产生输入变量的原变量和反变量 与阵列 与门阵列产生输入变量的与项(乘积项) 或阵列或门阵列将与阵列输出的乘积项有选择的进 行或运算,形成与或式,实现函数 输出功能三态门 产生输出信号,提供反馈信号 寄存器
组 成 功 能 输入功能 输入缓冲器 产生输入变量的原变量和反变量 与阵列 与门阵列 产生输入变量的与项(乘积项) 或阵列 或门阵列 将与阵列输出的乘积项有选择的进 行或运算,形成与或式,实现函数 输出功能 三态门 寄存器 产生输出信号,提供反馈信号 PLD的基本结构

PLD的电路表示法: 1连接方式: 团定连接可编程连接断开连接 2.基本门电路的PLD表示法
PLD的电路表示法: 1.连接方式: 固定连接 可编程连接 断开连接 2. 基本门电路的PLD表示法

D+区.++ A B C D AA bB Pi P2 P3 Pt B A AB B (c) EN A A A EN A 图8.1.1PLD电路中门电路的惯用画法 (a)与门(b)输出恒等于0的与门(c)或门 (d)互补输出的缓冲器(e)三态输出的缓冲器
图8.1.1 PLD电路中门电路的惯用画法 (a)与门(b)输出恒等于0的与门(c)或门 (d)互补输出的缓冲器(e)三态输出的缓冲器

3.基本的PLD结构图 B A 或阵列固定 与阵列可编程
3. 基本的PLD结构图 或阵列固定 与阵列可编程 Y Z B A

B A M Y=AB+AB ZFAB+AB
Y=AB+AB Z=AB+AB Y Z B A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半导体存储器.ppt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ppt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触发器.ppt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ppt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门电路(吴亚联).ppt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逻辑代数基础.ppt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数制和码制.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立叶变换(2/2).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立叶变换(1/2).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许海霞).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法.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练习题(许海霞).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傅立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拉普拉斯变换 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4.10)全通函数和最小相移函数的零、极点分布.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拉普拉斯变换 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4.5-4.7-4.8).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拉普拉斯变换 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ppt
- 湘潭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立叶变换(3.9)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ppt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ppt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数-模和模-数转换.ppt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基本知识(补充).ppt
-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复习(吴亚联).ppt
- 清华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集成电路电路》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版)第三章 集成门电路与触发器(3.4).ppt
- 清华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集成电路电路》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版)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4.1)译码器.ppt
- 清华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集成电路电路》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版)第二章(2.2)逻辑函数的表格法化简(Q-M法).ppt
- 清华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集成电路电路》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版)第一章 数制和编码.ppt
- 清华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集成电路电路》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版)第三章 集成门电路与触发器(3.1-3.2-3.3).ppt
- 清华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集成电路电路》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版)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4.2)数据选择器(Data Selector).ppt
- 清华大学:《数字逻辑与数字集成电路电路》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版)第五章 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ppt
-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第一章 习题解答.pdf
-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第七章 习题解答.pdf
-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第三章 习题解答.pdf
-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第九章 习题解答.pdf
-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第二章 习题解答.pdf
-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第五章 习题解答.pdf
-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第八章 习题解答.pdf
-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第六章 习题解答.pdf
-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第四章 习题解答.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