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导学案7_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一语文导学案之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一语文导学案之 荆轲刺秦王 编写人苏艳 班级组别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学习本文多角度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 3、探究、评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学法指导: 1、学生课前完成预习案,疏通文字、理解文意 2、找出课文中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等的语句,学习在尖锐复杂 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3、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形象 预习案 知识链接: 1、《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 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 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 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 十二策 《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 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 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 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 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 地位。 2、故事发生背景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嬴政派大将王翦攻赵,杀赵葱,克邯郸, 虏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燕 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事实是:“燕弱小,数困于兵,今 举国不足以当秦。”(《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这时好像热锅上的蚂蚁, 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 预习自测 自读课文,归纳掌握字词意义和用法 1、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2)日以尽矣 (3)往而不反者,竖子也(4)请辞决矣 (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6)燕王拜送于庭 (7)荆轲奉樊於期头函(8)图穷而匕首见 (9)秦王还柱而走(10)卒起不意 2、古今异义
神木中学 352 高效课堂高一语文导学案之 荆轲刺秦王 编写人 苏艳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学习本文多角度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 3、探究、评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学法指导: 1、学生课前完成预习案,疏通文字、理解文意。 2、找出课文中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等的语句,学习在尖锐复杂 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3、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形象。 预习案 知识链接: 1、《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 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 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 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 十二策。 《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 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 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 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 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 地位。 2、故事发生背景 公元前 228 年(秦王政 19 年),秦王嬴政派大将王翦攻赵,杀赵葱,克邯郸, 虏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燕 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事实是:“燕弱小,数困于兵,今 举国不足以当秦。”(《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这时好像热锅上的蚂蚁, 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 预习自测 自读课文,归纳掌握字词意义和用法 1、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2)日以尽矣 (3)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4)请辞决矣 (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6)燕王拜送于庭 (7)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8)图穷而匕首见 (9)秦王还柱而走 (10)卒起不意 2、古今异义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古义:今义: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今义: (3)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今义: (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今义: (5)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今义: (6)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今义: (⑦)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今义: (8)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今义 (9)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今义: 3、文言句式 (1)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3)燕王拜送于庭() (4)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6)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7)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8)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4、词类活用 (1)进兵北略地 (2)函封之 (3)樊於期乃前曰 (4)其人居远 (5)使使以闻大王 (6)太子迟之 (7)发尽上指冠 (8)群臣怪之 (9)箕踞以骂曰 5、翻译句子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2)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3)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4)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5)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古义: 今义: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 今义: (3)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 今义: (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 今义: (5)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 今义: (6)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 今义: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 今义: (8)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 今义: (9)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 今义: 3、文言句式 (1)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 (3)燕王拜送于庭( ) (4)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6)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7)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 (8)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 4、词类活用 (1)进兵北略地 (2)函封之 (3)樊於期乃前曰 (4)其人居远 (5)使使以闻大王 (6)太子迟之 (7)发尽上指冠 (8)群臣怪之 (9)箕踞以骂曰 5、翻译句子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2)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3)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4)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5)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探究案 1、一词多义 (1)兵 ①进兵北略地 ②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③不及召下兵 ④不得持尺兵 (2)穷 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②图穷而匕首见 (3)为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为之奈何 ③乃为装遣荆轲 ④乃令秦武阳为副 ⑤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②轲自知事不就 (5)引 ①自引而起,绝袖 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6)见 ①秦王必说见臣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图穷而匕首见 (7)使 ①使工以药淬之 ②使使以闻大王 ③见燕使者咸阳宫 ④使毕使于前 (8)陈 ①恐惧不敢自陈 ②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9)提 ①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②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di)轲,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2、文中描写了易水辞诀和秦廷行刺这两个场面,说说让你印象最深的描写是什 么?文章用了哪些方法来进行场面描写? 3、分别分析荆轲、太子丹、秦王等人的性格特点
探究案 1、一词多义 (1)兵 ①进兵北略地 ②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③不及召下兵 ④不得持尺兵 (2)穷 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②图穷而匕首见 (3)为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为之奈何 ③乃为装遣荆轲 ④乃令秦武阳为副 ⑤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4)就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②轲自知事不就 (5)引 ①自引而起,绝袖 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6)见 ①秦王必说见臣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图穷而匕首见 (7)使 ①使工以药淬之 ②使使以闻大王 ③见燕使者咸阳宫 ④使毕使于前 (8)陈 ①恐惧不敢自陈 ②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9)提 ①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②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dǐ)轲,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2、文中描写了易水辞诀和秦廷行刺这两个场面,说说让你印象最深的描写是什 么?文章用了哪些方法来进行场面描写? 3、分别分析荆轲、太子丹、秦王等人的性格特点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英雄的舞蹈》教案1_高二语文(文)3月12日350份英雄的舞蹈.doc
- 《英雄的舞蹈》教案1_高二语文(文)3月11日350份英雄的舞蹈.doc
- 《英雄潇洒走苍穹》练习题_高一语文 同步测试 1.1《英雄潇洒走苍穹》(语文版必修1).doc
- 《英雄潇洒走苍穹》学案_高一语文 学案 1.1《英雄潇洒走苍穹》(语文版必修1).doc
- 《苏武传》课文全解_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92.doc
- 《脱去文人长袍的苏东坡》教案1_凌海二高中 顾梅.doc
- 《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练习题_高三语文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同步.doc
- 《老北京的四合院》ppt课件1_老北京的四合院--ppt下载(高中语文选修四人教版).ppt
- 《老人与海》高效课堂导学案_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一语文导学案.doc
-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案2_新课标高二.doc
- 《罗汉大爷》练习题_高二语文罗汉大爷同步练习.doc
- 《纵论信念——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教案3_高中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案例创新设计.doc
- 黔西师范2006级春季学期人教版高二下期末考试试题.doc
- 鹿邑伯阳双语中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鹿邑伯阳双语中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高考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_词类活用教.doc
- 高考成语熟语复习教案——抓住境明意义_高2008级成语熟语复习教案.doc
- 高考实词专题《段太尉逸事状》ppt课件_高考实词专题10《段太尉逸事状》2课件.ppt
- 高考复习:辨析语病、科技文阅读及文言翻译评讲.ppt
- 高考复习:病句ppt课件.ppt
-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水龙吟》教案1_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高二语文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教案.doc
- 《葡萄月令》ppt课件(36页)_【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课件:散文部分 第5单元 葡萄月令(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选读》).ppt
- 《葡萄月令》同步练习_高三语文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葡萄月令》同步.doc
- 《葡萄月令》学案_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doc
- 《蜀道难》ppt课件(含学案)_【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15 蜀 道 难.doc
- 《蜀道难》ppt课件(含学案)_【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15 蜀 道 难.ppt
- 《蜀道难》同步练习5_(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15 蜀道难-每课一练(含答案).doc
- 《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4_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导学案.doc
- 《西安这座城》ppt课件1_高一上册西安这座城.ppt
- 《西湖的雪景》导学案_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高二语文《西湖的雪景》学案.doc
- 《规则与信用》ppt课件2_2011年高中语文_1.2《规则和信用》课件_粤教版必修5.ppt
- 《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案3_高二语文表达交流5: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doc
-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课前预习_新课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前预习试题及详解(让我们一起奔腾吧).doc
- 《议论文一例多用》高考作文指导课教案及课件_教案.doc
- 《议论文一例多用》高考作文指导课教案及课件_郭作文指导1.ppt
-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ppt课件(24页)2_广东省鹤山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9课《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ppt
-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ppt课件(27页)_高一语文必修1《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ppt
- 《论“雅而不高”》同步练习_高中语文论“雅而不高”同步练习(二)粤教版必修四.doc
- 《论无性造人》ppt课件(55页)_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探索科学奥秘 5 论无性造人课件 鲁人版必修.ppt
- 《论语·学而篇第一》精编高考题型实战演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