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ppt课件(含学案)_【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15 蜀 道 难

Y U WEN 语文必修3(粤教版)
语文·必修3(粤教版)

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 15蜀道难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 15 蜀 道 难

课文导读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课文 导读1.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安西 都护府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境内),五岁时随父亲迁居绵 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青年时漫游全国 天宝初年进住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就遭贬去职。晚年 漂泊东南一带,病逝于当涂县令李阳冰家。李白性格豪迈,腰 渴望建功立业,但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热 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蔑视权贵,但也有一些饮酒 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乐府诗约占14, 其代表作为《蜀道难》《梁父吟》等,代表了其浪漫主义 诗歌的最高成就。有《李太白集》留世
1.走近作者 课 文 导 读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安西 都护府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境内),五岁时随父亲迁居绵 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青年时漫游全国, 天宝初年进住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就遭贬去职。晚年 漂泊东南一带,病逝于当涂县令李阳冰家。李白性格豪迈, 渴望建功立业,但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热 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蔑视权贵,但也有一些饮酒 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乐府诗约占1/4, 其代表作为《蜀道难》《梁父吟》等,代表了其浪漫主义 诗歌的最高成就。有《李太白集》留世。 栏 目 链 接

课文 导读2,作品背景 这首诗大约是开元十九年(731)李白初入长安之作 《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古辞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 功业难成之意。此古题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誉 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 目链接 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 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 功业难成的悲愤
2.作品背景 课 文 导 读 这首诗大约是开元十九年(731)李白初入长安之作。 《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古辞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 功业难成之意。此古题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 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 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 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 功业难成的悲愤。 栏 目 链 接

课文 导读3、文体常识 乐府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 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 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 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 目链接 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 “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 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 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 作品
3.文体常识 课 文 导 读 乐府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 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 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 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 。后来其含 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 ,简称 “乐府” 。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 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 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 作品。 栏 目 链 接

习检测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预习 检测1、注音 噫呼(yxx)鱼凫(f)猿猱(nao) 扪参( men shen)抚膺(ying巉(cha 飞湍(tua喧豗(hu砒崖(ping) 栏目链接 万壑(he)峥嵘 zheng rong崔嵬(we) 吮血(sh)咨嗟(aj)
1 .注音 预 习 检 测 噫吁.. ( ) 鱼凫.( ) 猿猱.( ) 扪参..( ) 抚膺.( ) 巉.( ) 飞湍.( ) 喧豗.( ) 砯.崖( ) 万壑.( ) 峥嵘..( ) 崔嵬.( ) 吮.血( ) 咨嗟..( ) yī xū xī fú náo mén shēn yīnɡ chán tuān huī pīnɡ hè zhēnɡ rónɡ wéi shǔn zī jiē 栏目链接

拼音小贴士 巧设语境记字音 设置一个语境,将多音字的不同义项及不同读音 集中在这一语境中,能让多音字串联起来,方便记忆 如 目链接 “单(dan)位里的单(Shan)爷爷经常给我们讲单 (chan)于的故事”,把“单”字的三个读音联系语境 轻松地记下来;又如:“朴(p)实的朴(Piao)大爷拿了 一把朴(po)刀”等
巧设语境记字音 设置一个语境,将多音字的不同义项及不同读音 集中在这一语境中,能让多音字串联起来,方便记忆。 如: “单(dān)位里的单(Shàn)爷爷经常给我们讲单 (chán)于的故事”,把“单”字的三个读音联系语境 轻松地记下来;又如:“朴(pǔ)实的朴(Piáo)大爷拿了 一把朴(pō)刀”等。 拼音小贴士 栏 目 链 接

预习 检测2、通假字 所守或匪亲“匪”通“非”,不是 目链接
2 .通假字 预 习 检 测 所守或匪.亲“____” 匪 通“____” 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 栏目链接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蜀道难》ppt课件(含学案)_【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15 蜀 道 难.doc
- 《葡萄月令》学案_2009届高二语文综合学案.doc
- 《葡萄月令》同步练习_高三语文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葡萄月令》同步.doc
- 《葡萄月令》ppt课件(36页)_【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课件:散文部分 第5单元 葡萄月令(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选读》).ppt
-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水龙吟》教案1_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高二语文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教案.doc
-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7_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一语文导学案之.doc
- 《英雄的舞蹈》教案1_高二语文(文)3月12日350份英雄的舞蹈.doc
- 《英雄的舞蹈》教案1_高二语文(文)3月11日350份英雄的舞蹈.doc
- 《英雄潇洒走苍穹》练习题_高一语文 同步测试 1.1《英雄潇洒走苍穹》(语文版必修1).doc
- 《英雄潇洒走苍穹》学案_高一语文 学案 1.1《英雄潇洒走苍穹》(语文版必修1).doc
- 《苏武传》课文全解_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92.doc
- 《脱去文人长袍的苏东坡》教案1_凌海二高中 顾梅.doc
- 《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练习题_高三语文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同步.doc
- 《老北京的四合院》ppt课件1_老北京的四合院--ppt下载(高中语文选修四人教版).ppt
- 《老人与海》高效课堂导学案_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一语文导学案.doc
-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案2_新课标高二.doc
- 《罗汉大爷》练习题_高二语文罗汉大爷同步练习.doc
- 《纵论信念——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教案3_高中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案例创新设计.doc
- 黔西师范2006级春季学期人教版高二下期末考试试题.doc
- 鹿邑伯阳双语中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蜀道难》同步练习5_(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4.15 蜀道难-每课一练(含答案).doc
- 《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4_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导学案.doc
- 《西安这座城》ppt课件1_高一上册西安这座城.ppt
- 《西湖的雪景》导学案_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高二语文《西湖的雪景》学案.doc
- 《规则与信用》ppt课件2_2011年高中语文_1.2《规则和信用》课件_粤教版必修5.ppt
- 《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教案3_高二语文表达交流5: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doc
-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课前预习_新课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前预习试题及详解(让我们一起奔腾吧).doc
- 《议论文一例多用》高考作文指导课教案及课件_教案.doc
- 《议论文一例多用》高考作文指导课教案及课件_郭作文指导1.ppt
-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ppt课件(24页)2_广东省鹤山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9课《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ppt
-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ppt课件(27页)_高一语文必修1《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ppt
- 《论“雅而不高”》同步练习_高中语文论“雅而不高”同步练习(二)粤教版必修四.doc
- 《论无性造人》ppt课件(55页)_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探索科学奥秘 5 论无性造人课件 鲁人版必修.ppt
- 《论语·学而篇第一》精编高考题型实战演练.doc
-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学案_高二年级语文学案.doc
-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同步练习_(课堂设计)2014-2015高中语文 6.2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修辞手法整体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
- 《说数》同步训练_粤教版高中.doc
- 《谈比喻》ppt课件1_2013高中语文课堂互动系列课件:第四单元第12课《谈比喻》(北师大版必修五).ppt
- 《谭嗣同传》ppt课件3_高二语文谭嗣同传.ppt
- 《谭嗣同传》课文全解_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9.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