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A

《通信原理A》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通信原理A/CommunicationPrinciples学时/学分:56/3.5先修课程:概率论、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信息工程学院是否含课内实验:是√否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信息、通信类本科生的主干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条件和技术: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信源与信道编码、模拟与数字调制、信号检测的基本理论知识。二、课程的教学内容1.绪论通信的历史回顾,通信系统的组成,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信道的分类和常用信道,信道特性对通信的影响,噪声特性,无线频谱管理及通信频带划分,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重点: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随参信道对信号的影响,高斯白噪声的特性,码元传输速率、信息传输速率的概念,通信系统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指标。难点:随参信道对信号的影响,码元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之间的关系。2.通信信号分析确知信号的分类,周期性功率信号的频谱,能量信号的频谱密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和能量谱密度,希尔伯特变换。随机过程的定义和数字特征,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各态历经性的概念,维纳一辛钦定理,高斯随机过程的定义和性质,窄带高斯噪声概念和数学表示,白噪声的定义,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的性质,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重点: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希尔伯特变换,平稳随机过程的概念和特征,窄带高斯过程的时域表达式和统计特性,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的包络及相位分布,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时域和频域分析。难点:窄带高斯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的统计特性。3.模拟调制系统幅度调制原理及抗噪声性能,角度调制原理及抗噪声性能,模拟调制系统比较,频分复用,复合调制和多级调制,模拟调制系统的载波同步原理。重点:AM、DSB、SSB以及VSB系统组成、调制解调原理,各种线性调制信号的时域表达式、频谱和带宽,FM信号的产生和解调原理,线性和非线性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难点:线性调制系统和非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4.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数字基带信号波形及其频谱特性,基带传输常用码型,基带脉冲传输与码间干扰,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眼图,部分响应系统,奈奎斯特第二准则,位同步技术,均衡技术。重点: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常见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码型、频谱,部分响应系统的频率特性和特点,无码间串扰二进制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眼图在工程上的作用,时域均衡的概念。难点:无码间串扰基带系统的传输条件,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奈奎斯特第二准则。5.模拟信号数字化PCM系统模型,PCM系统的奈奎斯特带宽,模拟信号的抽样定理,理想抽样、自然抽样和平顶抽样,抽样信号的量化,非均匀量化,量化信号的编码,电话信号的编译码,PCM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增量调制,PCM信号的时分复用和复接,帧同步原理。重点:抽样、量化概念,数字压扩技术,A律13折线编码原理。难点:PCM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通信原理A》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A /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学时/学分:56/3.5 先修课程:概率论、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 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信息工程学院 是否含课内实验:□是 √□否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信息、通信类本科生的主干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通信系统的 基本结构;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条件和技术;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信源与信道 编码、模拟与数字调制、信号检测的基本理论知识。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 1.绪论 通信的历史回顾,通信系统的组成,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信道的分类和常用信道,信道特性对 通信的影响,噪声特性,无线频谱管理及通信频带划分,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重点: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随参信道对信号的影响,高斯白噪声的特性,码元传输 速率、信息传输速率的概念,通信系统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指标。 难点:随参信道对信号的影响,码元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之间的关系。 2.通信信号分析 确知信号的分类,周期性功率信号的频谱,能量信号的频谱密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和能量谱密 度,希尔伯特变换。 随机过程的定义和数字特征,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各态历经性的概念,维纳—辛钦定理,高斯 随机过程的定义和性质,窄带高斯噪声概念和数学表示,白噪声的定义,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的 性质,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重点: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希尔伯特变换,平稳随机过程的概念和特征,窄带高斯过程的 时域表达式和统计特性,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的包络及相位分布,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时域和 频域分析。 难点:窄带高斯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的统计特性。 3.模拟调制系统 幅度调制原理及抗噪声性能,角度调制原理及抗噪声性能,模拟调制系统比较,频分复用,复合 调制和多级调制,模拟调制系统的载波同步原理。 重点:AM、DSB、SSB以及VSB系统组成、调制解调原理,各种线性调制信号的时域表达式、 频谱和带宽,FM信号的产生和解调原理,线性和非线性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难点:线性调制系统和非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4.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数字基带信号波形及其频谱特性,基带传输常用码型,基带脉冲传输与码间干扰,无码间干扰的 基带传输特性,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眼图,部分响应系统,奈奎斯特 第二准则,位同步技术,均衡技术。 重点: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常见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码型、频谱,部分响应系统的频率特性和特 点,无码间串扰二进制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眼图在工程上的作用,时域均衡的概念。 难点:无码间串扰基带系统的传输条件,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奈奎斯特第二准则。 5.模拟信号数字化 PCM系统模型,PCM系统的奈奎斯特带宽,模拟信号的抽样定理,理想抽样、自然抽样和平顶 抽样,抽样信号的量化,非均匀量化,量化信号的编码,电话信号的编译码,PCM系统的抗噪声性 能分析,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增量调制,PCM信号的时分复用和复接,帧同步原理。 重点:抽样、量化概念,数字压扩技术,A律13折线编码原理。 难点:PCM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6.基本的数字调制技术二进制振幅键控数字调制原理、抗噪声性能;二进制频移键控数字调制原理、抗噪声性能:二进制相移键控数字调制原理、抗噪声性能;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解调,匹配滤波器原理:四进制数字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数字调制信号解调的载波同步原理。重点: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产生和解调方法、信号波形、频谱,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的分析方法和结论,难点: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抗噪声性能的分析。7.现代调制技术正交振幅调制OAM的原理、星座图和抗干扰性比较,正交振幅调制的解调原理,正交振幅调制系统性能,最小频移键控与高斯最小频移键控的调制解调原理,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基本原理,调制与解调方法,伪随机序列,扩频通信重点:最小频移键控的数学描述,正交调制与解调,伪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难点:最小频移键控的最小频率间隔和相位连续条件。8.纠错编码技术纠错编码的基本概念,常用的简单纠错编码,线性分组码,循环码,卷积码。重点:纠错编码基本原理,常用简单编码,线性分组码的系统码产生方法,掌握监督矩阵、生成矩阵。难点:线性分组码的矩阵关系。三、课程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平稳随机过程,窄带随机过程,恒参信道,随参信道,加性噪声,线性调制,非线性调制,频分复用,基带传输,频带传输,码间干扰,奈奎斯特第一准则,部分响应系统,奈奎斯特第二准则,眼图,时域均衡,数字调制,脉冲编码调制,量化,数字压扩技术,增量调制,匹配滤波器,线性分组码,循环码,载波同步,位同步,顿同步。2.熟练理解并掌握各种通信系统组成模拟通信系统,数字基带通信系统,数字频带通信系统,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系统。3.理解各种模拟和数字调制解调原理和性能分析AM、DSB、SSB、VSB、FM、ASK、FSK、PSK、DPSK、MSK4.正确理解并能分析计算模拟调制系统输出信噪比、带宽,基带系统码间干扰的判断,基带系统无码间干扰最高码元速率,一定码元速率条件下最小无码间干扰基带系统带宽,数字调制波形分析,十三折线法编码,量化误差,许用码组,生成矩阵,监督矩阵,纠错能力分析,生成多项式。四、课程学时分配本课程的理论教学时数为56学时,课内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教学环节讲课小计习题课学时课程内容33绪论55通信信号分析88模拟调制系统2(1~4章习题810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课)88模拟信号数字化88基本的数字调制技术44现代调制技术2(5~8章习题810纠错编码技术课)52564合计
6.基本的数字调制技术 二进制振幅键控数字调制原理、抗噪声性能;二进制频移键控数字调制原理、抗噪声性能;二进 制相移键控数字调制原理、抗噪声性能;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解调,匹配滤波器原理;四进制数 字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数字调制信号解调的载波同步原理。 重点: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产生和解调方法、信号波形、频谱,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 性能的分析方法和结论。 难点: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抗噪声性能的分析。 7.现代调制技术 正交振幅调制QAM的原理、星座图和抗干扰性比较,正交振幅调制的解调原理,正交振幅调制 系统性能,最小频移键控与高斯最小频移键控的调制解调原理,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基本原理,调 制与解调方法,伪随机序列,扩频通信 重点:最小频移键控的数学描述,正交调制与解调,伪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 难点:最小频移键控的最小频率间隔和相位连续条件。 8.纠错编码技术 纠错编码的基本概念,常用的简单纠错编码,线性分组码,循环码,卷积码。 重点:纠错编码基本原理,常用简单编码,线性分组码的系统码产生方法,掌握监督矩阵、生成 矩阵。 难点:线性分组码的矩阵关系。 三、课程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 平稳随机过程,窄带随机过程,恒参信道,随参信道,加性噪声,线性调制,非线性调制,频分 复用,基带传输,频带传输,码间干扰,奈奎斯特第一准则,部分响应系统,奈奎斯特第二准则, 眼图,时域均衡,数字调制,脉冲编码调制,量化,数字压扩技术,增量调制,匹配滤波器,线性 分组码,循环码,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 2.熟练理解并掌握各种通信系统组成 模拟通信系统,数字基带通信系统,数字频带通信系统,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系统。 3.理解各种模拟和数字调制解调原理和性能分析 AM、DSB、SSB、VSB、FM、ASK、FSK、PSK、DPSK、MSK 4.正确理解并能分析计算 模拟调制系统输出信噪比、带宽,基带系统码间干扰的判断,基带系统无码间干扰最高码元速 率,一定码元速率条件下最小无码间干扰基带系统带宽,数字调制波形分析,十三折线法编码,量 化误差,许用码组,生成矩阵,监督矩阵,纠错能力分析,生成多项式。 四、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时数为56学时,课内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教学环节 课程内容 学时 讲 课 习题课 小 计 绪论 3 3 通信信号分析 5 5 模拟调制系统 8 8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8 2(1~4章习题 课) 10 模拟信号数字化 8 8 基本的数字调制技术 8 8 现代调制技术 4 4 纠错编码技术 8 2(5~8章习题 课) 10 合计 52 4 56

五、课程特色本课程为湖北省精品课程,信息工程学院平台课程,实行统一教学学时,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学日历,统一命题考试,统一阅卷。开发了课程学习网站,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开通了在线答疑系统。实行板书和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手段。课程实验单独设课。六、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成绩由考试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结合确定,课程结业考试为闭卷考试,占总评成绩的80%,平时成绩由出勒、作业和网络互动决定,占总评成绩的20%。七、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教材:王虹,卢珞先,朱健春.通信系统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参考书:樊昌信.通信原理(第6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年2月JeffereyS.Beasley.ModernElectronicCommunication,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沈振元.通信系统原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曹丽娜.通信原理(第2版)学习辅导与考研指导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执笔:王虹日期:2014.8审定:通信原理课程组日期:2014.8
五、课程特色 本课程为湖北省精品课程,信息工程学院平台课程,实行统一教学学时,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 学日历,统一命题考试,统一阅卷。开发了课程学习网站,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开通了在 线答疑系统。实行板书和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手段。课程实验单独设课。 六、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成绩由考试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结合确定,课程结业考试为闭卷考试,占总评成绩的 80%,平时成绩由出勤、作业和网络互动决定,占总评成绩的20%。 七、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王虹,卢珞先,朱健春.通信系统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参考书: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6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年2月 Jefferey S. Beasley. Moder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沈振元.通信系统原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曹丽娜.通信原理(第2版)学习辅导与考研指导.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执 笔:王 虹 日 期:2014.8 审 定:通信原理课程组 日 期:2014.8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EDA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QUARTUSΙΙ宏功能模块应用.pdf
- 《EDA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VHDL语句.pdf
- 《EDA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8章 VHDL结构.pdf
- 《EDA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PLD硬件特性与编程技术.pdf
- 《EDA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QUARTUSII使用方法.pdf
- 《EDA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VHDL基础.pdf
- 《EDA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概述(华北理工大学:贾默伊).pdf
- 《EDA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VHDL状态机.pdf
- 《EDA技术》课程考试样卷及参考答案.pdf
- 《EDA技术》课程作业习题集及解答.pdf
- 《EDA技术》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共八个实验).doc
- 《EDA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章 概述.pdf
- 《EDA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2章 PLD硬件特性与编程技术.pdf
- 《EDA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3章 VHDL基础.pdf
- 《EDA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4章 QUARTUS使用方法.pdf
- 《EDA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5章 VHDL状态机.pdf
- 《EDA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6章 QUARTUSii宏功能模块应用.pdf
- 《EDA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7章 VHDL语句.pdf
- 《EDA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8章 VHDL结构.pdf
- 《EDA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doc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通信系统概述.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通信信号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模拟调制系统.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模拟信号数字化.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基本的数字调制技术.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现代调制技术.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8章 纠错编码技术.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A.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指导书(共六个实验).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模拟调制系统(复习与习题).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通信系统原理总复习.pdf
- 《数字通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rt II 5G NW Architecture, 4G/5G Co-operation Models & NW Selection.pdf
- 《数字通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rt I.pdf
- 《数字通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SDN Fundamentals & Techniques.pdf
-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授课教案(课件讲稿)Part 2 Measurement System Behaviour.pdf
-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授课教案(课件讲稿)Part 3 Measurement Errors & Uncertainity Analysis.pdf
-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授课教案(课件讲稿)Part 1 Principles of Measurement Methods Mihai Nicolescu.pdf
-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Measurement systems and SignalProcessing(含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