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指导书(共六个实验)

实验一脉冲振幅(PAM)调制与解调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脉冲幅度调制与解调实验,加深理解脉冲幅度调制与解调的特点2.通过PAM系统实验,掌握PAM系统的电路组成与工作原理,建立PAM通信系统的概念。3.通过验证抽样定理实验,加深理解和掌握抽样定理。二、实验仪器一台1.JH5001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一台2.双踪示波器3.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三、实验任务与要求1.基本实验1.1实验原理和电路说明抽样定理在通信系统、信息传输理论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抽样过程是模拟信号数字化的第一步,抽样性能的优劣关系到通信设备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利用抽样脉冲把一个连续信号变为离散时间样值的过程称为抽样,抽样后的信号称为脉冲调幅(PAM)信号。抽样定理指出,一个频带受限信号m(t),如果它的最高频率为fh,则可以唯一地由频率等于或大于2fh的样值序列所决定。在满足抽样定理的条件下,抽样信号保留了原信号的全部信息。并且,从抽样信号中可以无失真地恢复出原始信号。通常将语音信号通过一个3400Hz低通滤波器(或通过一个300~3400Hz的带通滤波器),限制语音信号的最高频率为3400Hz,这样可以用频率大于或等于6800Hz的样值序列来表示。语音信号的频谱和语音信号抽样频谱见图1.1和图1.2所示。从语音信号抽样频谱图可知,用截止频率为fh的理想低通滤波器可以无失真地恢复原始信号m(t)。Am(t器62f,+6f+f图1.1语音信号频谱图1.2语音信号的抽样频谱实际上,设计实现的滤波器特性不可能是理想的,对限制最高频率为3400Hz的语音信号,通常采用8KHz抽样频率。这样可以留出一定的防卫带(1200Hz),参见图1.3所示。当抽样频率fs低于2倍语音信号的最高频率fh,就会出现频谱混迭现象,产生混送噪声,影响恢复出的话音质量,原理参见图1.4所示。AM实际低通滤波器0f.f,+f.2f,+fgoff+f2f,+f图1.3留出防卫带的语音信号的抽样频谱图1.4fs<2fh时语音信号的抽样频谱1
1 实验一 脉冲振幅(PAM)调制与解调系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脉冲幅度调制与解调实验,加深理解脉冲幅度调制与解调的特点. 2.通过PAM系统实验,掌握PAM系统的电路组成与工作原理,建立PAM通信系统的概念。 3.通过验证抽样定理实验,加深理解和掌握抽样定理。 二、实验仪器 1.JH5001 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 一台 2.双踪示波器 一台 3.函数信号发生器 一台 三、实验任务与要求 1.基本实验 1.1 实验原理和电路说明 抽样定理在通信系统、信息传输理论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抽样过程是模拟信号数 字化的第一步,抽样性能的优劣关系到通信设备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利用抽样脉冲把一个 连续信号变为离散时间样值的过程称为抽样,抽样后的信号称为脉冲调幅(PAM)信号。 抽样定理指出,一个频带受限信号m(t),如果它的最高频率为fh,则可以唯一地由频率 等于或大于2fh 的样值序列所决定。在满足抽样定理的条件下,抽样信号保留了原信号的全 部信息。并且,从抽样信号中可以无失真地恢复出原始信号。 通常将语音信号通过一个3400 Hz 低通滤波器(或通过一个300~3400Hz 的带通滤波 器),限制语音信号的最高频率为3400Hz,这样可以用频率大于或等于6800 Hz 的样值序列 来表示。语音信号的频谱和语音信号抽样频谱见图1.1 和图1.2 所示。从语音信号抽样频谱 图可知,用截止频率为fh 的理想低通滤波器可以无失真地恢复原始信号m(t)。 图 1.1 语音信号频谱 图 1.2 语音信号的抽样频谱 实际上,设计实现的滤波器特性不可能是理想的,对限制最高频率为3400Hz 的语音信 号,通常采用8KHz 抽样频率。这样可以留出一定的防卫带(1200Hz),参见图1.3 所示。 当抽样频率fs 低于2 倍语音信号的最高频率fh,就会出现频谱混迭现象,产生混迭噪声, 影响恢复出的话音质量,原理参见图1.4 所示。 图 1.3 留出防卫带的语音信号的抽样频谱 图 1.4 fs<2fh 时语音信号的抽样频谱

在抽样定理实验中,采用标准的8KHz抽样频率,并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fh的信号来代替实际语音信号。通过改变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fh,观察抽样序列和低通滤波器的输出信号,检验抽样定理的正确性。PAM调制与解调系统电路组成如图1.5所示。POLTDK702LCHA8K701ta1209299130-RTET31H缓冲器士an语音限带抽样CTxIT.o缓冲器A低通滤波器HTLaRCTEnTEADE潮凝爆工#图1.5PAM调制与解调系统电路原理图电路原理描述:输入信号首先经过信号选择跳线开关K701,当K701设置在N位置时(左端),输入信号来自电话接口1模块的发送话音信号:当K701设置在T位置时(右端),输入信号来自测试信号。测试信号可以选择外部测试信号或内部测试信号,由交换模块DTMF1内的跳线开关K001控制转换。当设置在1_2位置(左端)时,选择内部1KHz测试信号;当设置在2_3位置(右端)时选择外部测试信号。测试信号从J005模拟测试端口输入,抽样定理实验采用外部测试信号输入。运放U701A、U701B(TL084)和周边阻容器件组成一个3dB带宽,截止频率JH为3400Hz的低通滤波器,用于限制最高的语音信号频率。信号经运放U701C缓冲输出,送到U703(CD4066)模拟开关。模拟开关U703(CD4066)通过抽样时钟完成对信号的抽样,形成抽样序列信号。信号经运放U702B(TL084)缓冲输出。运放U702A、U702C(TL084)和周边阻容器件组成一个3dB带宽,截止频率JH为3400Hz的低通滤波器,用来恢复原始信号。跳线开关K702用于选择输入滤波器,当K702设置在F(左端)位置时,信号经过3400Hz的低通滤波器;当K702设置在NF(右端)位置时,信号不经过抗混迭滤波器直接送到抽样电路,其目的是为了观测混送现象。设置在交换模块内的跳线开关KQ02为抽样脉冲选择开关:设置在H(左端)位置为平项2
2 在抽样定理实验中,采用标准的8KHz 抽样频率,并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 fh 的信号来代替实际语音信号。通过改变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fh,观察抽样序列和低通滤 波器的输出信号,检验抽样定理的正确性。PAM调制与解调系统电路组成如图1.5 所示。 图1.5 PAM调制与解调系统电路原理图 电路原理描述: 输入信号首先经过信号选择跳线开关K701,当K701 设置在N 位置时(左端),输入信号 来自电话接口1模块的发送话音信号;当K701 设置在T 位置时(右端),输入信号来自测试 信号。测试信号可以选择外部测试信号或内部测试信号,由交换模块DTMF1内的跳线开关K001 控制转换。当设置在1_2 位置(左端)时,选择内部1KHz 测试信号;当设置在2_3 位置(右 端)时选择外部测试信号。测试信号从J005 模拟测试端口输入,抽样定理实验采用外部测 试信号输入。 运放U701A、U701B(TL084)和周边阻容器件组成一个3dB 带宽,截止频率 H f 为3400Hz 的低通滤波器,用于限制最高的语音信号频率。信号经运放U701C 缓冲输出,送到U703 (CD4066)模拟开关。 模拟开关U703(CD4066)通过抽样时钟完成对信号的抽样,形成抽样序列信号。信号经 运放U702B(TL084)缓冲输出。 运放U702A、U702C(TL084)和周边阻容器件组成一个3dB 带宽,截止频率 H f 为3400Hz 的低通滤波器,用来恢复原始信号。跳线开关K702 用于选择输入滤波器,当K702 设置在F (左端) 位置时,信号经过3400Hz 的低通滤波器;当K702 设置在NF (右端)位置时,信 号不经过抗混迭滤波器直接送到抽样电路,其目的是为了观测混迭现象。 设置在交换模块内的跳线开关KQ02 为抽样脉冲选择开关:设置在H (左端)位置为平顶

抽样,平顶抽样是通过采样保持电容来实现的,且T=Ts设置在NH(右端)为自然抽样,为便于恢复出的信号观测,此抽样脉冲略宽,只是近似自然抽样。平顶抽样有利于解调后提高输出信号的电平,但却会引入信号频谱失真Sin(ot/2)0T/2:为抽样脉冲宽度。通常在实际设备里,收端必须采用频率响应为0T/2%2)的滤波器来进行频谱校准,抵7 Sin(ot /2)消失真。这种频谱失真称为孔径失真。该电路模块各测试点安排如下:1、TP701:输入模拟信号2、TP702:经滤波器输出的模拟信号3、TP703:PAM信号4、TP704:恢复模拟信号5、TP504抽样序列1.2基本实验内容与方法步实验准备工作:将交换模块内的抽样时钟模式开关KQ02设置在NH(右端)位置,将测试信号选择开关K001设置在外部测试信号输入23(右端)位置。将PAM模块中的:K701设置在T(右)位置,K702设置在F(左)位置。TOTO1.2.1.自然抽样PAM信号产生与测量中D测试电路组成框图与信号输入/输出测量点如EO图1.6所示,请在电路框图中标明各单元电路名称和各测量点用途。实验步骤:图1.6测试电路组成框图①模拟信号产生: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为正弦波输出:频率为1000Hz、输出电平为2Vp-p的测试信号。送入电话模块1信号测试端口1005和1006(地),并用示波器观测并记录。②抽样脉冲产生与测量:用示波器测量并记录TP504(DPCM1模块)信号波形。③用示波器分别测量并记录:J005、TP701、P703信号波形,以TP701做同步。注意标明此时PAM信号的抽样点数。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为正弦波输出:频率分别为500Hz、2000HZ,输出电平为2Vp-P。分别观测并记录PAM信号的抽样点数,说明PAM信号的抽样点数与抽样脉冲的关系。F702O1.2.2自然抽样PAM解调信号的观测10$测试电路组成框图与信号输入/输出测量点如图1.7所示,请在电路框图中标明各单元电路名称和各测量点用途。实验步骤:①保持以上各开关设置不变。图1.7测试电路组成框图②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为正弦波输出:频率为1000Hz/电平为2Vp-p,以J005输入信号3
3 抽样,平顶抽样是通过采样保持电容来实现的,且τ =Ts;设置在NH (右端)为自然抽样, 为便于恢复出的信号观测,此抽样脉冲略宽,只是近似自然抽样。平顶抽样有利于解调后提 高输出信号的电平,但却会引入信号频谱失真 / 2 ( / 2) Sin ,τ 为抽样脉冲宽度。通常 在实际设备里,收端必须采用频率响应为 ( / 2) / 2 Sin 的滤波器来进行频谱校准,抵 消失真。这种频谱失真称为孔径失真。 该电路模块各测试点安排如下: 1、 TP701:输入模拟信号 2、 TP702:经滤波器输出的模拟信号 3、 TP703:PAM信号 4、 TP704:恢复模拟信号 5、 TP504:抽样序列 1.2 基本实验内容与方法步骤 实验准备工作: 将交换模块内的抽样时钟模式开关KQ02 设置在NH (右端)位置,将测试信号选择开关 K001 设置在外部测试信号输入2_3 (右端)位置。将PAM模块中的:K701设置在T(右)位 置,K702设置在F(左)位置。 1.2.1. 自然抽样 PAM 信号产生与测量 测试电路组成框图与信号输入/输出测量点如 图1.6 所示,请在电路框图中标明各单元电路名称 和各测量点用途。 实验步骤: 图1.6 测试电路组成框图 ① 模拟信号产生: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为正弦波输出:频率为1000Hz、输出电平为2Vp-p 的测试信号。送入电话模块1信号测试端口J005和J006(地),并用示波器观测并记录。 ② 抽样脉冲产生与测量: 用示波器测量并记录TP504(DPCM1模块)信号波形。 ③ 用示波器分别测量并记录:J005、TP701、P703信号波形,以TP701做同步。注意标 明此时PAM信号的抽样点数。 ④ 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为正弦波输出:频率分别为500Hz、2000HZ,输出电平为2Vp-p。 分别观测并记录PAM信号的抽样点数,说明PAM信号的抽样点数与抽样脉冲的关系。 1.2.2 自然抽样 PAM 解调信号的观测 测试电路组成框图与信号输入/输出测量 点如图1.7所示,请在电路框图中标明各单元 电路名称和各测量点用途。 实验步骤: ① 保持以上各开关设置不变。 图1.7 测试电路组成框图 ② 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为正弦波输出:频率为1000Hz/电平为2Vp-p,以J005输入信号

做同步,观测记录TP704端点的信号波形。注意原始信号与解调信号的差异。1.2.3平顶抽样PAM信号产生与测量实验步骤:①保持以上设置不变,仅将交换模块(DTMF2)内的抽样时钟模式开关KQ02设置在H位置(左端)。②方法同1测量,请同学自拟测量方案。记录测量波形,与自然抽样测量结果做比较。1.2.4平项抽样PAM解调信号的观测实验步骤①保持以上设置不变。②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为正弦波输出:频率为1000Hz/电平为2Vp-p,以J005输入信号做同步,观测记录TP704端点的信号波形并与自然抽样解调测量结果对比分析平顶抽样的测试结果。S0D5.抽样定理的验证与观测-测试电路组成框图与信号输入/输出TEO测量点如图1.8所示,请在电路框图中标明各单元电路名称和各测量点用途。实验步骤:图1.8测试电路组成框图①将K702设置在NF(“右”不用滤波器)位置。将交换模块中的KQ02设置在NH(“右”自然抽样)位置。②按表中所列数据分别输入电平均为2Vp-p的测试信号送入信号测试端口J005和J006。③观测TP704,测试记录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分析解释当输入信号频率不同时,测量结果变化的原因。掌握抽样定理的正确性。输入频率3005001000150020003000350040004500输出波形2.扩展实验在完成并熟悉了PAM调制与解调系统基本实验的基础上,利用EWB仿真软件,合理地选择PAM调制与解调系统单元电路,采用不同的抽样门电路,实现PAM调制与解调功能。2.1仿真电路本仿真实验仅提供了一种适合于EWB仿真的典型PAM调制与解调系统电路,并模拟了两路PAM通信系统。从而帮助实验者初步了解时分复用的通信方式。其电路组成框图如图1.9所示。分路抽样脉冲1抽样模拟信号11门1分路门1低通滤波器1A抽样脉冲1(加法器抽样子分路门2低通滤波器2模拟信号2门2:↑分路抽样脉冲1抽样脉冲2图1.9两路PAM调制与解调系统电路组成框图4
4 做同步,观测记录TP704端点的信号波形。注意原始信号与解调信号的差异。 1.2.3 平顶抽样 PAM 信号产生与测量 实验步骤: ① 保持以上设置不变,仅将交换模块(DTMF2)内的抽样时钟模式开关KQ02 设置在H 位置(左端)。 ② 方法同1 测量,请同学自拟测量方案。记录测量波形,与自然抽样测量结果做比较。 1.2.4 平顶抽样 PAM 解调信号的观测 实验步骤 ① 保持以上设置不变。 ② 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为正弦波输出:频率为1000Hz/电平为2Vp-p,以J005输入信号 做同步,观测记录TP704端点的信号波形并与自然抽样解调测量结果对比分析平顶抽样的测 试结果。 5. 抽样定理的验证与观测 测试电路组成框图与信号输入/输出 测量点如图1.8所示,请在电路框图中标明 各单元电路名称和各测量点用途。 实验步骤: 图1.8 测试电路组成框图 ① 将K702设置在NF(“右”不用滤波器)位置。将交换模块中的KQ02设置在NH(“右” 自然抽样)位置 。 ② 按表中所列数据分别输入电平均为2Vp-p的测试信号送入信号测试端口J005和J006。 ③ 观测TP704,测试记录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分析解释当输入信号频率不同时,测量结 果变化的原因。掌握抽样定理的正确性。 输入频率 300 500 1000 1500 2000 3000 3500 4000 4500 输出波形 2.扩展实验 在完成并熟悉了PAM调制与解调系统基本实验的基础上,利用EWB仿真软件,合理地选择 PAM调制与解调系统单元电路,采用不同的抽样门电路,实现PAM调制与解调功能。 2.1 仿真电路 本仿真实验仅提供了一种适合于 EWB 仿真的典型 PAM 调制与解调系统电路,并模拟了 两路 PAM 通信系统。从而帮助实验者初步了解时分复用的通信方式。其电路组成框图如图 1.9 所示。 图 1.9 两路 PAM 调制与解调系统电路组成框图

多路时分复用PAM调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频率、幅度相同,但在时间上互不交叉,排列应序的抽样脉冲控制抽样门,使之在规定的周期时间内输出模拟信号,从而产生PAM信号。解调时,接收端必须恢复与发送端同频同相且排列有序的分路抽样脉冲,控制分路门,其输出经低通滤波器,即实现了对PAM信号的解调。由于分路脉冲的宽度t.是很窄的,当占空比为t,/T的脉冲通过话路低通滤波器后,低通滤波器输出信号很小,这样大的衰减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但是,若在分路门选通后加入保持电容,可使分路后的PAM信号展宽到100%的占空比,从而解决了信号幅度衰减过大的问题,但平顶抽样将引起固有的频率失真。实际的两路PAM调制与解调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10所示。TP.TP312k.0hmA2k.ohm1000.0.1VVIDVTPAM3G0.1VNOV低酒oufTPEm100uFTP7140014分特脉神图1.10两路PAM调制与解调系统电路原理图图中GB1和BG2与外围RC元件构成语音限幅电路。模拟乘法器M1与M2为两路抽样门,其输出如否受抽样脉冲控制。抽样门或分路门,也可由场效应管组成的电子开关实现,其电路构成分别如图1.11和图1.12所示。两电路的区别仅分路门输出是以电容作负载,实现平顶抽样。PAMIOUT33uF模拟信号输入1.3kOhm5.1kOhm33UF抽样脉冲输入图1.11场效应管组成的电子开关抽样门电路图5
5 多路时分复用 PAM 调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频率、幅度相同,但在时间上互不交叉,排 列应序的抽样脉冲控制抽样门,使之在规定的周期时间内输出模拟信号,从而产生 PAM 信号。 解调时,接收端必须恢复与发送端同频同相且排列有序的分路抽样脉冲,控制分路门,其输 出经低通滤波器,即实现了对 PAM 信号的解调。由于分路脉冲的宽度 s 是很窄的,当占空 比为 s Ts / 的脉冲通过话路低通滤波器后,低通滤波器输出信号很小,这样大的衰减带来的 后果是严重的,但是,若在分路门选通后加入保持电容,可使分路后的 PAM 信号展宽到 100% 的占空比,从而解决了信号幅度衰减过大的问题,但平顶抽样将引起固有的频率失真。 实际的两路 PAM 调制与解调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如图 1.10 所示。 图 1.10 两路 PAM 调制与解调系统电路原理图 图中 GB1 和 BG2 与外围 RC 元件构成语音限幅电路。模拟乘法器 M1 与 M2 为两路抽样门, 其输出如否受抽样脉冲控制。 抽样门或分路门,也可由场效应管组成的电子开关实现,其电路构成分别如图 1.11 和 图 1.12 所示。两电路的区别仅分路门输出是以电容作负载,实现平顶抽样。 图 1.11 场效应管组成的电子开关抽样门电路图

R1R21000hm1000hm12VPAMJINC2.R7BG133uF510Ohm分路输出BG2C4R5R34.3.kpmmg470pF.5vOhmO51R4R6B03R83.9kohmX3.9kohmC1kOhmHUF分路抽脉冲+-图1.12场效应管组成的电子开关分路门电路图实际工程中,抽样脉冲应由抽样脉冲产生器提供,为简化实验电路,方便EWB模拟,特提供仿真电路,如图1.13所示,且收、发共用。fc1.kOhmTS1/8K801kohmfc1280.01uF0.01.uFJTS28K320图1.13两路抽样脉冲产生电路系统电路中的JF为加法器,可直接调用EWB软件中的加法器模型。M3与M4两个模拟乘法器构成分路门,也可在EWB软件中直接调用。低通滤波器为有源二阶低通滤波器,电路如图1.14所示。0.01uF0.01 uF33uF33u100uf4.7kohm4.7kohrTkOhr14.7kOhm-0.01uF0.01uF100k0hm100k0hm图1.14低通滤波器电路2.2扩展实验内容与方法步骤参考图1.10,选择适当的单元电路,建立PAM调制与解调系统实验电路,应做到电路连接无误后即可开始系统仿真。实验过程中,可自建测量点与数据记录表格。6
6 图 1.12 场效应管组成的电子开关分路门电路图 实际工程中,抽样脉冲应由抽样脉冲产生器提供,为简化实验电路,方便 EWB 模拟, 特提供仿真电路,如图 1.13 所示,且收、发共用。 图 1.13 两路抽样脉冲产生电路 系统电路中的 JF 为加法器,可直接调用 EWB 软件中的加法器模型。M3 与 M4 两个模拟 乘法器构成分路门,也可在 EWB 软件中直接调用。低通滤波器为有源二阶低通滤波器,电路 如图 1.14 所示。 图 1.14 低通滤波器电路 2.2 扩展实验内容与方法步骤 参考图 1.10,选择适当的单元电路,建立 PAM 调制与解调系统实验电路,应做到电路 连接无误后即可开始系统仿真。实验过程中,可自建测量点与数据记录表格

2.1.1两路模拟信号与两路抽样脉冲信号的测试仿真条件:模拟信号1:频率1KHZ/2Vp-p,正弦波模拟信号1:频率1KHZ/2Vp-P,正弦波抽样脉冲1:频率8KHZ/5Vp-p,方波,占空比80%抽样脉冲2:频率8KHZ/5Vp-p,方波,占空比20%①分别观测并记录经两限幅器后的输出模拟信号(TP1与TP2点),确保正确无误,否则检查电路。②分别观测并记录经两延迟器后的抽样脉冲信号(TP3与TP4点),确保正确无误,否则检查电路。注意分析记录两抽样脉冲的间隔时间。2.1.2两路PAM信号产生与测试以两路输入模拟信号中的一个(TP1或TP2点),作为示波器的同步,观测并记录经加法器合路后输出的PAM合成信号(TP5点),体会时分复用概念。2.1.3两路PAM信号的解调测试以两路输入模拟信号中的一个(TP1或TP2点),作为示波器的同步,分别观测并记录经两路分路门分路(TP6与TP7点)与经两路低通滤波器滤波后输出的(TP8与TP9点)恢复模拟信号,注意比较原始输入信号与解调输出信号的差异,说明原因。若使低通滤波器解调输出的信号幅度增大,分路门电路应采取什么措施。五、实验预习1.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的优点是什么?2.什么是抽样与抽样定理?3.画出PAM调制与解调系统的电路组成框图。六、实验报告1.整理实验数据,画出测试波形。2.当fs>2fh和fs<2fh时,低通滤波器输出的波形是什么?总结一般规律。1
7 2.1.1 两路模拟信号与两路抽样脉冲信号的测试 仿真条件: 模拟信号 1:频率 1KHZ/2Vp-p,正弦波 模拟信号 1:频率 1KHZ/2Vp-p,正弦波 抽样脉冲 1:频率 8KHZ/5Vp-p,方波,占空比 80% 抽样脉冲 2:频率 8KHZ/5Vp-p,方波,占空比 20% ① 分别观测并记录经两限幅器后的输出模拟信号(TP1 与 TP2 点),确保正确无误, 否则检查电路。 ② 分别观测并记录经两延迟器后的抽样脉冲信号(TP3 与 TP4 点),确保正确无误, 否则检查电路。注意分析记录两抽样脉冲的间隔时间。 2.1.2 两路 PAM 信号产生与测试 以两路输入模拟信号中的一个(TP1 或 TP2 点),作为示波器的同步,观测并记 录经加法器合路后输出的 PAM 合成信号(TP5 点),体会时分复用概念。 2.1.3 两路 PAM 信号的解调测试 以两路输入模拟信号中的一个(TP1 或 TP2 点),作为示波器的同步,分别观测并记 录经两路分路门分路(TP6 与 TP7 点)与经两路低通滤波器滤波后输出的(TP8 与 TP9 点) 恢复模拟信号,注意比较原始输入信号与解调输出信号的差异,说明原因。若使低通滤波器 解调输出的信号幅度增大,分路门电路应采取什么措施。 五、实验预习 1.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的优点是什么? 2.什么是抽样与抽样定理? 3.画出 PAM 调制与解调系统的电路组成框图。 六、实验报告 1.整理实验数据,画出测试波形。 2.当 fs>2fh 和 fs<2fh 时,低通滤波器输出的波形是什么?总结一般规律

实验二脉冲编码(PCM)调制与解调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语音编码的工作原理,验证PCM编译码原理;2.熟悉PCM抽样时钟、编码数据和输入/输出时钟之间的关系:3.了解PCM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4.熟悉语音数字化技术的主要指标及测量方法二,实验仪器1.JH5001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一台一台2.双踪示波器一台3.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4.音频信道传输损伤测试仪三实验任务与要求1:基本实验脉冲编码(PCM)调制与解调系统实验1.1实验原理与电路说明所谓脉冲调制就是把一个时间连续、取值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时间离散、取值离散的数字信号后在信道中传输。所谓脉码调制PCM,就是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的过程。所谓抽样,就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扫描,把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的过程。所谓量化,就是把经过抽样得到的瞬时值将其幅度离散,即用一组规定的电平,把瞬时抽样值用最接近的电平值来表示。所谓编码,就是用一组二进制码组来表示每一个有固定电平的量化值。然而,实际上量化是在编码过程中同时完成的,故编码过程也称为模/数变换,可记作A/D。由此可见,脉冲编码调制方式就是一种传递模拟信号的数字通信方式。本实验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MC145540对语音信号进行PCM编/解码。在一个芯片内部集成了编码电路和译码电路,是一个单路编译码器。其编码速率为2.048MHz,每一帧数据为8位,帧同步信号为8KHz。模拟信号在编码电路中,经过抽样、量化、编码,最后得到PCM编码信号。在单路编译码器中,经变换后的PCM码是在一个时隙中被发送出去的,在其他的时隙中编译码器是没有输出的,即对一个单路编译码器来说,它在一个PCM顿(32个时隙)里,只在一个特定的时隙中发送编码信号。同样,译码电路也只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隙(此时隙应与发送时隙相同,否则接收不到PCM编码信号)里才从外部接收PCM编码信号,然后进行译码,经过带通滤波器、放大器后输出。具体电路组成如图2.1所示。由图可见,它主要由语音编译码集成电路U502(MC145540)、运放U501(TL082)晶振U503(2.048MHz)及相应的跳线开关、电位器组成。电路工作原理如下:8
8 实验二 脉冲编码(PCM) 调制与解调系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语音编码的工作原理,验证 PCM 编译码原理; 2.熟悉 PCM 抽样时钟、编码数据和输入/输出时钟之间的关系; 3.了解 PCM 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熟悉语音数字化技术的主要指标及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 1.JH5001 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 一台 2.双踪示波器 一台 3.函数信号发生器 一台 4.音频信道传输损伤测试仪 一台 三.实验任务与要求 1. 基本实验 脉冲编码(PCM) 调制与解调系统实验 1.1 实验原理与电路说明 所谓脉冲调制就是把一个时间连续、取值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时间离散、取值离散的 数字信号后在信道中传输。 所谓脉码调制 PCM,就是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的过程。 所谓抽样,就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扫描,把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上离散的信 号的过程。 所谓量化,就是把经过抽样得到的瞬时值将其幅度离散,即用一组规定的电平,把瞬时 抽样值用最接近的电平值来表示。 所谓编码,就是用一组二进制码组来表示每一个有固定电平的量化值。然而,实际上量 化是在编码过程中同时完成的,故编码过程也称为模/数变换,可记作 A/D。由此可见,脉 冲编码调制方式就是一种传递模拟信号的数字通信方式。 本实验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 MC145540 对语音信号进行 PCM 编/解码。在一个芯片内部集 成了编码电路和译码电路,是一个单路编译码器。其编码速率为 2.048MHz,每一帧数据为 8 位,帧同步信号为 8KHz。模拟信号在编码电路中,经过抽样、量化、编码,最后得到 PCM 编码信号。在单路编译码器中,经变换后的 PCM 码是在一个时隙中被发送出去的,在其他的 时隙中编译码器是没有输出的,即对一个单路编译码器来说,它在一个 PCM 帧(32 个时隙) 里,只在一个特定的时隙中发送编码信号。同样,译码电路也只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隙(此时 隙应与发送时隙相同,否则接收不到 PCM 编码信号)里才从外部接收 PCM 编码信号,然后进 行译码,经过带通滤波器、放大器后输出。具体电路组成如图 2.1 所示。 由图可见,它主要由语音编译码集成电路 U502(MC145540)、运放 U501(TL082)、晶振 U503(2.048MHz)及相应的跳线开关、电位器组成。 电路工作原理如下:

PCM编译码模块中,由收、发两个支路组成,在发送支路上,发送信号经U501A运放放K502501K5017MC145540RV2FnP22LFoIB.AEELMCERSAECK504K503485051+1电BAARDDAA图2.1MC145540PCM编译码器电路原理图大后,送入U502的2脚进行PCM编码。编码输出时钟为BCLK(256KHz),编码数据从U502的20脚输出(DT_ADPCM1),FSX为编码抽样时钟(8KHz)。编码之后的数据结果送入后续数据复接模块进行处理,或直接送到对方PCM译码单元。在接收支路中,收数据是来自解数据复接模块的信号(DTADPCMMUX),或是直接来自对方PCM编码单元信号(DTADPCM2),在接收帧同步时钟FSX(8KHz)与接收输入时钟BCLK(256KHz)的共同作用下,将接收数据送入U502中进行PCM译码。译码之后的模拟信号经运放U501B放大缓冲输出,送到用户接口模块中。PCM编译码模块中的各跳线功能如下:跳线开关K501用于选择输入信号,当K501置于N(正常“左”)位置时,选择来自用户接口单元的话音信号:当K501置于T(测试“右”)位置时选择测试信号。测试信号主要用于测试PCM的编译码特性。测试信号可以选择外部测试信号或内部测试信号,当设置在交换模块内的跳线开关K001设置在12位置(左端)时,选择内部1KHz测试信号:当设置在2_3位置(右端)时选择外部测试信号,测试信号从J005模拟测试端口输入。跳线器K502用于设置发送通道的增益选择,当K502置于T(正常“左”)位置时,选择系统平台缺省的增益设置:当K502置于T(调试“右”)位置时可将通过调整电位器W501设置发通道的增益。跳线器K504用于设置POM编码器是用于输入数据信号选择,当K504置于MUX(左)时处于正常状态,解码数据来自解数据复接模块的信号:当K504置于ADPCM2(中)时处于正常状态,解码数据来自对方PCM编码单元信号:当K504置于LOOP(右)时PCM单元将处于自环状态。跳线器K503用于设置接收通道增益选择,当K503置于T(正常“左”)时,选择系统平台缺省的增益设置:当K503置于N(调试“右”)时将通过调整电位器W502设置收通道9
9 PCM 编译码模块中,由收、发两个支路组成,在发送支路上,发送信号经 U501A 运放放 图 2.1 MC145540 PCM 编译码器电路原理图 大后,送入 U502 的 2 脚进行 PCM 编码。编码输出时钟为 BCLK(256KHz),编码数据从 U502 的 20 脚输出(DT_ADPCM1),FSX 为编码抽样时钟(8KHz)。编码之后的数据结果送入后续数 据复接模块进行处理,或直接送到对方 PCM 译码单元。在接收支路中,收数据是来自解数据 复接模块的信号(DT_ADPCM_MUX),或是直接来自对方 PCM 编码单元信号(DT_ADPCM2),在 接收帧同步时钟 FSX(8KHz)与接收输入时钟 BCLK(256KHz)的共同作用下,将接收数据送 入 U502 中进行 PCM 译码。译码之后的模拟信号经运放 U501B 放大缓冲输出,送到用户接口 模块中。 PCM 编译码模块中的各跳线功能如下: 跳线开关 K501 用于选择输入信号,当 K501 置于 N(正常“左”)位置时,选择来自用 户接口单元的话音信号;当 K501 置于 T(测试“右”)位置时选择测试信号。测试信号主要 用于测试 PCM 的编译码特性。测试信号可以选择外部测试信号或内部测试信号,当设置在交 换模块内的跳线开关 K001 设置在 1_2 位置(左端)时,选择内部 1KHz 测试信号;当设置在 2_3 位置(右端)时选择外部测试信号,测试信号从 J005 模拟测试端口输入。 跳线器 K502 用于设置发送通道的增益选择,当 K502 置于 T(正常“左”)位置时,选 择系统平台缺省的增益设置;当 K502 置于 T(调试“右”)位置时可将通过调整电位器 W501 设置发通道的增益。 跳线器 K504 用于设置 PCM 编码器是用于输入数据信号选择,当 K504 置于 MUX(左)时 处于正常状态,解码数据来自解数据复接模块的信号;当 K504 置于 ADPCM2(中)时处于正 常状态,解码数据来自对方 PCM 编码单元信号;当 K504 置于 LOOP(右)时 PCM 单元将处于 自环状态。 跳线器 K503 用于设置接收通道增益选择,当 K503 置于 T(正常“左”)时,选择系统 平台缺省的增益设置;当 K503 置于 N(调试“右”)时将通过调整电位器 W502 设置收通道

的增益。该单元的电路框图见图2.2。TP价1K502至用户接口K50发PCM码字NE测试信号工U502SKHz同步PCM编译★256KHz时钟码器50TP503K504至用户接口4LOOFADPCM24MUXTP505收PCM码字TPnK图2.2PCM编/解码电路框图在该模块中,各测试点的定义如下:TP501:发送模拟信号测试点TP502:PCM发送码字TP503:PCM编码器输入/输出时钟TP504:PCM编码抽样时钟TP505:PCM接收码字TP506:接收模拟信号测试点1.2基本实验内容与方法步骤实验准备工作:机器通电后,按压“液晶显示模块”菜单选择键中的或√键,选择"PCM"编码方式,“确认"打”。此时,系统将U502设置为PCM方式。1.2.1PCM编码信号的产生与观测PCM编码器测试电路组成框图与信号输入/输出测量点如图2.3所示。TP504OTP501TP503U502TP502MC145540PCM编码器茶(发送端)语音PCM左,自发自收放大器抽样量化编码K504中:收PCM2发右:自环图2.3PCM编码器测试电路组成框图①输出主时钟和顿同步时隙信号观测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测并记录抽样脉冲信号(TP504)和输出主时钟信号(TP503)的波形,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分析和掌握PCM编码抽样脉冲信号与输出主时钟的对应关系(同步沿、脉冲宽度等)。说明在一个抽样脉冲时隙中,占有几个主时钟脉冲。熟悉在PCM编码系统中,用八位二进制码为一组来表示每一个有固定电平量化值的概念。10
10 的增益。该单元的电路框图见图 2.2。 图 2.2 PCM 编/解码电路框图 在该模块中,各测试点的定义如下: TP501:发送模拟信号测试点 TP502:PCM 发送码字 TP503:PCM 编码器输入/输出时钟 TP504:PCM 编码抽样时钟 TP505:PCM 接收码字 TP506:接收模拟信号测试点 1.2 基本实验内容与方法步骤 实验准备工作: 机器通电后,按压“液晶显示模块”菜单选择键中的▲或▼键,选择“PCM”编码方式,“确 认”打“√” 。此时,系统将 U502 设置为 PCM 方式。 1.2.1 PCM 编码信号的产生与观测 PCM编码器测试电路组成框图与信号输入/输出测量点如图2.3所示。 图 2.3 PCM 编码器测试电路组成框图 ① 输出主时钟和帧同步时隙信号观测 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测并记录抽样脉冲信号(TP504)和输出主时钟信号(TP503)的 波形,观测时以 TP504 做同步。分析和掌握 PCM 编码抽样脉冲信号与输出主时钟的对应关 系(同步沿、脉冲宽度等)。说明在一个抽样脉冲时隙中,占有几个主时钟脉冲。熟悉在 PCM 编码系统中,用八位二进制码为一组来表示每一个有固定电平量化值的概念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A.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8章 纠错编码技术.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现代调制技术.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基本的数字调制技术.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模拟信号数字化.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模拟调制系统.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通信信号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通信系统概述.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A.pdf
- 《EDA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QUARTUSΙΙ宏功能模块应用.pdf
- 《EDA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VHDL语句.pdf
- 《EDA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8章 VHDL结构.pdf
- 《EDA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PLD硬件特性与编程技术.pdf
- 《EDA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QUARTUSII使用方法.pdf
- 《EDA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VHDL基础.pdf
- 《EDA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概述(华北理工大学:贾默伊).pdf
- 《EDA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VHDL状态机.pdf
- 《EDA技术》课程考试样卷及参考答案.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模拟调制系统(复习与习题).pdf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通信系统原理总复习.pdf
- 《数字通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rt II 5G NW Architecture, 4G/5G Co-operation Models & NW Selection.pdf
- 《数字通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rt I.pdf
- 《数字通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SDN Fundamentals & Techniques.pdf
-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授课教案(课件讲稿)Part 2 Measurement System Behaviour.pdf
-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授课教案(课件讲稿)Part 3 Measurement Errors & Uncertainity Analysis.pdf
-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授课教案(课件讲稿)Part 1 Principles of Measurement Methods Mihai Nicolescu.pdf
-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Measurement systems and SignalProcessing(含参考答案).pdf
-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Strain Measurement.pdf
-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Pressure and Velocity.pdf
-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TEMPERATURE MEASUREMENT.pdf
-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Sensors_proximity.pdf
-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Presentation of Material.pdf
-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Presentation.pdf
-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FORCE MEASUREMENTS.pdf
-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FORCE and Torque.pdf
-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Flow Measurement.pdf
-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Displacement and Area.pdf
-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Actuators.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