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中医处方方法学——小儿病的治法与用方讨论

小儿病的治法与用方讨论
小儿病的治法与用方讨论

小儿常见病症 ▣感冒 ▣发热 ▣咳嗽 ▣吐泻 ▣食积
小儿常见病症 感冒 发热 咳嗽 吐泻 食积

小儿外感常用方剂举例: ▣凡头痛发热恶寒者,阳气不得舒伸也,薄荷汤、 八宣汤消息之 口兼痰嗽气壅者,半夏散、藿香散 ▣兼鼻塞声重者,神术散 ▣兼停食吐泻者,藿香散 ▣体虚者,参苏饮
小儿外感常用方剂举例: 凡头痛发热恶寒者,阳气不得舒伸也,薄荷汤、 八宣汤消息之 兼痰嗽气壅者,半夏散、藿香散 兼鼻塞声重者,神术散 兼停食吐泻者,藿香散 体虚者,参苏饮

1凡头痛发热恶寒者,阳气不得舒伸也, 薄荷汤、八宣汤消息之 ▣薄荷汤 薄荷羌活荆芥防风川芎白芷细辛生姜 葱白甘草 ▣八宣汤 葛根升麻川芎白芷麻黄赤芍陈皮甘草
1 凡头痛发热恶寒者,阳气不得舒伸也, 薄荷汤、八宣汤消息之 薄荷汤 薄荷 羌活 荆芥 防风 川芎 白芷 细辛 生姜 葱白 甘草 八宣汤 葛根 升麻 川芎 白芷 麻黄 赤芍 陈皮 甘草

口败毒散 羌活活芎藭柴胡茯苓枳壳桔梗前胡 甘草人参薄荷 ▣人參羌活散 治傷寒時氣,頭疼發熱 。 羌活獨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 茯苓枳殼 天麻地骨皮人參甘草 口歡喜散 故傷風寒,發熱痛, 無汗惡風:或溫熱 鼻塞清涕,淚出嚏噴。 防風川芎細辛柴胡前胡 自茯苓枳殼桔梗 天麻人參炙草薄荷
败毒散 羌活 独活 芎藭 柴胡 茯苓 枳壳 桔梗 前胡 甘草 人参 薄荷 人參羌活散 治傷寒時氣,頭疼發熱。 羌活 獨活 川芎 柴胡 前胡 桔梗 茯苓 枳殼 天麻 地骨皮 人參 甘草 歡喜散 故傷風寒,發熱頭痛,無汗惡風:或溫熱 鼻塞清涕,淚出嚏噴。 防風 川芎 細辛 柴胡 前胡 白茯苓 枳殼 桔梗 天麻 人參 炙草 薄荷

2兼痰嗽气壅者 ▣半夏散 苏叶苍术茯苓半夏前胡 陈皮枳壳桔梗 甘草 ▣藿香散 紫苏藿香 苍术 厚朴茯苓半夏桔梗 陈皮大 腹皮甘草 口秘指清肺散 治感冒發熱,鼻流清涕,或欬嗽吐痰。 輕者勿藥自愈,重者用此輕和之劑。 防風薄荷芎藭橘紅半夏白茯桔梗桑皮 白朮枯黄芩炙草
2 兼痰嗽气壅者 半夏散 苏叶 苍术 茯苓 半夏 前胡 陈皮 枳壳 桔梗 甘草 藿香散 紫苏 藿香 苍术 厚朴 茯苓 半夏 桔梗 陈皮 大 腹皮 甘草 秘旨清肺散 治感冒發熱,鼻流清涕,或欬嗽吐痰。 輕者勿藥自愈,重者用此輕和之劑。 防風 薄荷 川芎藭 橘紅 半夏 白茯 桔梗 桑皮 白朮 枯黃芩 炙草

3兼鼻塞声重者 ▣神术散 ▣苍术藁本细辛自芷川芎羌活葱自生姜 甘草 口辛夷膏:治鼻塞。辛夷葉 細幸 木通 香自芷 木香杏仁龍腦 麝香(塗鼻中) 口菊花散(聖惠方):治小兒腦戶傷於風冷,鼻內多 涕,精神昏悶。 甘菊花細辛 防風生姜 自朮 白茯苓人參 炙甘草
3 兼鼻塞声重者 神术散 苍术 藁本 细辛 白芷 川芎 羌活 葱白 生姜 甘草 辛夷膏:治鼻塞。辛夷葉 細幸 木通 香白芷 木香 杏仁 龍腦 麝香(塗鼻中) 菊花散(聖惠方):治小兒腦戶傷於風冷,鼻內多 涕,精神昏悶。 甘菊花 細辛 防風 生姜 白朮 白茯苓 人參 炙甘草

4兼停食吐泻者 ▣藿香散 藿香紫苏苍术厚朴陈皮 半夏茯苓桔梗大 腹皮甘草 目 參蘇飲治感冒風寒,或腹脹少食,泄瀉嘔吐,或 手足并冷,喘促痰涎 紫苏前胡枳壳桔梗茯苓半夏陈皮干葛甘 草人参 ▣解表散:主傷風感冷,欢嗽痰喘,嘔吐瀉利,驚悸 有熱,證在表裹,并宜可投。 製麻黄芎杏仁赤茯苓防風 枳殼麩炒 甘草半生半炙薑葱白 (有熱,入薄荷同煎
4 兼停食吐泻者 藿香散 藿香 紫苏 苍术 厚朴 陈皮 半夏 茯苓 桔梗 大 腹皮 甘草 參蘇飲 治感冒風寒,或腹脹少食,泄瀉嘔吐,或 手足并冷,喘促痰涎。 紫苏 前胡 枳壳 桔梗 茯苓 半夏 陈皮 干葛 甘 草 人参 解表散:主傷風感冷,欬嗽痰喘,嘔吐瀉利,驚悸 有熱,證在表裏,并宜可投。 製麻黃 川芎 杏仁 赤茯苓 防風 枳殼麩炒 甘草半生半炙 薑 葱白 (有熱,入薄荷同煎)

5体虚者 ▣参苏饮 紫苏 前胡 枳壳 桔梗 茯苓半夏 陈皮 干葛甘草人参
5 体虚者 参苏饮 紫苏 前胡 枳壳 桔梗 茯苓 半夏 陈皮 干葛 甘草 人参

治外感用药规律: ▣以荆防败毒散为核心:薄荷、川芎、羌活、荆芥、 甘草、白芷、防风 口有热:加柴胡、黄芩、石膏、葛根 ▣有咳嗽、咳痰:三陈、前胡、杏仁、桔梗、枳壳 ▣有湿加藿香、苍术、防风 ▣多兼用消食之品:焦三仙
治外感用药规律: 以荆防败毒散为核心:薄荷、川芎、羌活、荆芥、 甘草、白芷、防风 有热:加柴胡、黄芩、石膏、葛根 有咳嗽、咳痰:二陈、前胡、杏仁、桔梗、枳壳 有湿加藿香、苍术、防风 多兼用消食之品:焦三仙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中医处方方法学——解表法与鼻病治疗(鼻窦炎的治疗).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中医处方方法学——咳嗽的相关治法.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中医处方方法学——解表法.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中医处方方法学——概述.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补益剂——肾气丸.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综合练习)方剂学自测练习(含答案).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综合练习)补益剂——复习纲要.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方剂学教案——补益剂.docx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90课时教案(主讲:倪诚).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Formulaology.docx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学》课程教学资源(辅导资料)期中复习.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学》课程教学资源(辅导资料)忧与思的讨论与提示.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学》课程教学资源(辅导资料)中医基础理论补充学习材料.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文献)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要突出东方智慧.pdf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学》课程教学资源(辅导资料)中医基础理论内容提要复习思考题.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养生防治康复.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藏象绪论及五脏.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藏象学说——六腑、奇恒之腑.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脏腑之间的关系.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中医处方方法学——泻下法.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中医处方方法学——常见月经病处方方法.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中医处方方法学——腹泻常用治法.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中医处方方法学——补益法概述及运用举隅.ppt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上篇总论 第一章 绪论.pdf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上篇总论 第二章 方剂与辨证论治.pdf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上篇总论 第三章 方剂与分类.pdf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上篇总论 第四章 方剂的组方理论(方剂的组方原则与变化).pdf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上篇总论 第五章 方剂的剂型与用法.pdf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下篇各论 第六章 解表剂.pdf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下篇各论 第七章 泻下剂.pdf
-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下篇各论 第八章 和解剂.pdf
- 北京中医药大学:《经络腧穴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经络腧穴教案.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经络腧穴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与实践指导(双语版).pdf
- 北京中医药大学:《经络腧穴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卷(不含答案).docx
- 北京中医药大学:《经络腧穴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章节练习(不含答案).docx
- 北京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药植练习题(不含答案).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实训指导)第一章 中医基本实践技能训练(共七个实训).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实训指导)第二章 病史采集与中医临床思维训练.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实习医师病历采集与书写训练的内容与要求.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