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5组 水体微塑料污染处理方法初探

水体微塑料污染 处理方法初探 演讲:吴映澄刘权锋 材料搜集:刘权锋张启萌 PPT制作:成河林张锡熙张启萌 第五组
水体微塑料污染 处理方法初探 演讲:吴映澄 刘权锋 材料搜集:刘权锋 张启萌 PPT制作:成河林 张锡熙 张启萌 第五组

01 研究背景 02 相关调研 CONTENT 03 实验结果 04 结论与展望
CONTENT 01 02 03 04 研究背景 相关调研 实验结果 结论与展望

1 研究背景
1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美国化学学会下属的《环境科学与技术》 上的研究论文称,微塑料对环境的影响不 容小觑。 mm 微塑料一般指的是毫米级别甚至微米 级别的塑料碎片
美国化学学会下属的《环境科学与技术》 上的研究论文称,微塑料对环境的影响不 容小觑。 微塑料一般指的是毫米级别甚至微米 级别的塑料碎片

2 相关调研
2

微塑料的简介 简介 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是一种造成污染的主要载体 微塑料体积小,这就意味着更高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吸附啪的污染 物的能力越强。首先,环境中已经存在大量的多氯联苯、双酚A等持久性 有机污染物(这些有机污染物往往是疏水的,就是说它们不太容易溶解在 水中,所以它们往往不能随着水流随意流动), 一旦微塑料和这些污染物相遇,正好聚集形成一个有机污染球体。 微塑料相当于成为污染物的坐骑,二者可以在环境中到处游荡
简介 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是一种造成污染的主要载体 微塑料体积小,这就意味着更高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吸附的污染 物的能力越强。首先,环境中已经存在大量的多氯联苯、双酚A等持久性 有机污染物(这些有机污染物往往是疏水的,就是说它们不太容易溶解在 水中,所以它们往往不能随着水流随意流动), 一旦微塑料和这些污染物相遇,正好聚集形成一个有机污染球体。 微塑料相当于成为污染物的坐骑,二者可以在环境中到处游荡

微塑料的组成和来源 组成 来源 双酚A、邻苯二甲酸盐, 洗衣机、塑料制品 有色塑料、玻璃纤维等 每洗一件衣服,就会产 生1900多根纤维
组成双酚A、邻苯二甲酸盐、 有色塑料、玻璃纤维等 来源洗衣机 、塑料制品 每洗一件衣服,就会产 生1900多根纤维

微塑料的危害 对生物的危害 游荡的微塑料很容易被贻贝、浮游动物等”低端食物链生物吃掉,微 塑料不能被消化掉,只能在胃里一直存在着,占据空间导致动物生 病甚至死亡;而如果是带着有机污染物的微塑料被吃掉,那对于这些 浮游生物的伤害更是雪上加霜,污染物在生物体内酶的作用下释放出 来,加剧它的病情。贻贝、浮游动物等处于食物链底端的生物会被上 层动物吃掉,而微塑料,甚至微塑料和有机污染物都进入了上层动物 体内,食物链一个特征是“富集”效应(初中生物知识),也许在底 层动物体内有害物质只有1%,但是到上层就变成了20%,这样会使 大量的食用微塑料的生物生病或者死亡 积聚在浮游动 -仙识聚在浮游动物体内的微塑料(动物体内发亮处)
对生物的危害 游荡的微塑料很容易被贻贝、浮游动物等“低端食物链生物吃掉,微 塑料不能被消化掉,只能在胃里一直存在着,占据空间,导致动物生 病甚至死亡;而如果是带着有机污染物的微塑料被吃掉,那对于这些 浮游生物的伤害更是雪上加霜,污染物在生物体内酶的作用下释放出 来,加剧它的病情。贻贝、浮游动物等处于食物链底端的生物会被上 层动物吃掉,而微塑料,甚至微塑料和有机污染物都进入了上层动物 体内,食物链一个特征是“富集”效应(初中生物知识),也许在底 层动物体内有害物质只有1%,但是到上层就变成了20%,这样会使 大量的食用微塑料的生物生病或者死亡

微塑料的危害 对人类的危害 食物链的顶端的生物是人类,人类在富集 的作用下,会累积大量的微塑料在体内, 这些难以消化的小颗粒对人产生难以预计 的危害 解决方法 设计服装和洗衣机的人应当考虑 减少让纤维进入废水,同时必须 研究出从污水中清除微塑料的办 法
对人类的危害 食物链的顶端的生物是人类,人类在富集 的作用下,会累积大量的微塑料在体内, 这些难以消化的小颗粒对人产生难以预计 的危害 解决方法 设计服装和洗衣机的人应当考虑 减少让纤维进入废水,同时必须 研究出从污水中清除微塑料的办 法

相关调研 国际上的行动 调研阶段 微塑料污染的地区分布 现有的技术 与人口成正相关 过滤和多孔材料吸附等
微塑料污染的地区分布 与人口成正相关 现有的技术 过滤和多孔材料吸附等 国际上的行动 调研阶段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7组 环境污染与食品.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11组 封闭环境与人体健康(甲醛测试仪现场测).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18组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人体健康.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16组 水污染和饮用水与人体健康.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8组 室内空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四方面展开).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10组 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侧重于食品工业视角).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2组 洱海水环境——由浑浊复归清澈的背后.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1组 环境与生殖健康.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上海交通大学校园室内环境调查及建议.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交大闵行校区水环境质量监测及治理规划.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雾霾的形成、危害及防治.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日常生活中的辐射.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17——目标6:水与卫生设备.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区域环境健康问题调查的实施机制.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交大校园噪声.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日本的垃圾分类.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环境噪声污染.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装饰、装修引起的室内环境污染.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微生物与寄生虫的关系(二).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微生物与寄生虫的关系(一).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13组 食品添加剂.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19组 室内绿化与人体健康.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12组 微生物与土壤环境.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15组 食品包装与环境.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6组 交通工具内的封闭环境与人体健康.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14组 大气污染物迁移扩散.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17组 —微生物与人体健康.pdf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20组 物理污染.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21组 大气环境.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3组 土壤中有机污染(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4组 大气污染与雾霾.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第9组 —城市森林对健康的影响.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绪论(主讲:王鲁梅).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环境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环境物理因素与人体健康.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环境生物因素与人体健康.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封闭环境与人体健康.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资料)课程建议.doc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俞嘉奕——大家对第1、3组小组展示的评价.pptx
-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展示)尹程—各组对第13组的评价.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