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邮电出版社:高等学校通信教材《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修订本)第七章 正弦稳态分析

第7章正弦稳态分析 7.1正弦星 7.2正弦量她推星表远法 7.3正弦稿态电路的相量模型 7.4阴与导纳 7.5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7.6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77三担电路 28张弦周电路的德态线 PT PRESS 单击鼠标左键换页
第7章 正弦稳态分析 7.1 正 弦 量 7.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7.3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模型 7.4 阻 抗 与 导 纳 7.5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7.6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7.7 三 相 电 路 7.8 非正弦周期电路的稳态分析

71正弦 在本节中将介绍正弦量的三要素、相 位差和有效值等概念。 7.1.1正弦量的三要素 所谓正弦量是指随时间按正弦或余弦 规律变化的物理量。正弦量既可用正弦函 数表示,亦可用余弦函数表示,但在本书 中将采用余弦函数表示正弦量 PT PRESS 单击鼠标左键换页
7.1 正 弦 量 在本节中将介绍正弦量的三要素、相 7.1.1 所谓正弦量是指随时间按正弦或余弦 规律变化的物理量。正弦量既可用正弦函 数表示,亦可用余弦函数表示,但在本书 中将采用余弦函数表示正弦量

正弦量除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外,还 可用波形图表示。由于无论正弦量的频率f 为何值,每个循环正弦量的相位总改变2 弧度,因此为方便起见,作波形图时,通 常以ot为横轴坐标。图7-l(a)和(b)分别给 出了q>0和φ<0时,正弦量敢的波形图。 PT PRESS 单击鼠标左键换页
正弦量除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外,还 可用波形图表示。由于无论正弦量的频率f 为何值,每个循环正弦量的相位总改变2π 弧度,因此为方便起见,作波形图时,通 常以ωt为横轴坐标。图7-1(a)和(b)分别给 出了φ>0和φ<0时,正弦量f(t)的波形图

f(t) f(t t at 2丌 2丌 (b)9<0 图7-1正弦量波形 PT PRESS 单击鼠标左键换页
图7-1正弦量f(t)的波形

71.2正弦量间的相位差 在同一正弦稳态电路中,任意电压和 电流都是同频率的正弦量,因此各正弦量 的区别在于振幅和初相不同;虽然我们关 心各电压或电流的大小,但有时也关心各 正弦电压和电流间变化进程之间的差别 即正弦量间的相位差。 PT PRESS 单击鼠标左键换页
7.1.2 在同一正弦稳态电路中,任意电压和 电流都是同频率的正弦量,因此各正弦量 的区别在于振幅和初相不同;虽然我们关 心各电压或电流的大小,但有时也关心各 正弦电压和电流间变化进程之间的差别, 即正弦量间的相位差

对于同频的两个正弦量,计时起点改变, 虽然它们的初相发生变化,但由于初相的改变量 相同,所以相位差不变,因此相位差与计时起点 的选择无关,基于此在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中,为 方便起见,通过选择合适的计时起点,使某个正 弦量的初相为零,然后再由相位差来决定其他正 弦量的初相,并将这个初相为零的正弦量称为参 考正弦量;对于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量,由于它 们的相位差随时间变化,无法确定它们之间的超 前与落后关系,因此其相位差无实际意义。 PT PRESS 单击鼠标左键换页
对于同频的两个正弦量,计时起点改变, 虽然它们的初相发生变化,但由于初相的改变量 相同,所以相位差不变,因此相位差与计时起点 的选择无关,基于此在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中,为 方便起见,通过选择合适的计时起点,使某个正 弦量的初相为零,然后再由相位差来决定其他正 弦量的初相,并将这个初相为零的正弦量称为参 考正弦量;对于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量,由于它 们的相位差随时间变化,无法确定它们之间的超

7.1.3正弦量的有效值 周期信号(包括正弦信号)的瞬时值随 时间不断变化,在测量和计算中使用很不 方便,因此在工程中常常用有效值来度量 周期信号的大小。 周期信号的有效值是根据其本身的热 效应与一个直流信号的热效应进行对比而 定义的。 PT PRESS 单击鼠标左键换页
7.1.3 周期信号(包括正弦信号)的瞬时值随 时间不断变化,在测量和计算中使用很不 方便,因此在工程中常常用有效值来度量 周期信号的有效值是根据其本身的热 效应与一个直流信号的热效应进行对比而 定义的

有效值在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实验 室中的交流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刻度是指其 有效值,交流电机和电器的铭牌上所标注 的额定电压或电流是指有效值,通常所说 的民用交流电的电压为220V,指的也是其 电压的有效值。 PT PRESS 单击鼠标左键换页
有效值在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实验 室中的交流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刻度是指其 有效值,交流电机和电器的铭牌上所标注 的额定电压或电流是指有效值,通常所说 的民用交流电的电压为220V,指的也是其 电压的有效值

7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任意一个正弦量由它的振幅、角频率 和初相这3个要素惟一地确定。正弦稳态 电路中,响应与激励均为同频的正弦量, 而激励的频率通常是已知的,因此要求响 应,只需求出其振幅和初相即可。相量法 就是利用这一事实,用相量(复数)表示 正弦量的振幅和初相,将电路微分方程变 换为复数代数方程,从而大大简化正弦稳 多态电路的分析计算 PT PRESS 单击鼠标左键换页
7.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任意一个正弦量由它的振幅、角频率 和初相这3个要素惟一地确定。正弦稳态 电路中,响应与激励均为同频的正弦量, 而激励的频率通常是已知的,因此要求响 应,只需求出其振幅和初相即可。相量法 就是利用这一事实,用相量(复数)表示 正弦量的振幅和初相,将电路微分方程变 换为复数代数方程,从而大大简化正弦稳 态电路的分析计算

时间函数表达式与相量是在不同域中 对正弦量的表示,通常将正弦量的时间函 数表达式和对应的波形图称为正弦量的时 域表示;而将相量和对应的相量图称为正 弦量的相量表示或频域表示。 PT PRESS 单击鼠标左键换页
时间函数表达式与相量是在不同域中 对正弦量的表示,通常将正弦量的时间函 数表达式和对应的波形图称为正弦量的时 域表示;而将相量和对应的相量图称为正 弦量的相量表示或频域表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人民邮电出版社:高等学校通信教材《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修订本)第六章 二阶电路分析.ppt
- 人民邮电出版社:高等学校通信教材《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修订本)第五章 一阶电路分析.ppt
- 人民邮电出版社:高等学校通信教材《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修订本)第四章 网络定理.ppt
- 人民邮电出版社:高等学校通信教材《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修订本)第三章 线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ppt
- 人民邮电出版社:高等学校通信教材《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修订本)第二章 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换.ppt
- 人民邮电出版社:高等学校通信教材《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修订本)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编著:沈元隆、刘陈).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复习.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讲解)第六章 作业参考答案.doc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讲解)第八章 作业参考答案.doc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讲解)第七章 作业参考答案.doc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仿真实验3.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仿真实验2.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仿真实验1.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离散傅立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 §9.4 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性质 §9.5 DFT与Z变换的关系 §9.6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离散傅立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 §9.2 傅立叶变换的离散性和周期性对称关系 §9.3 从离散傅立叶级数(DFS)到离散傅立叶变换(DFT).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Z变换和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8.7-8.10).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Z变换和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8.1-8.6).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高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7.4 离散系统单位样值响应 §7.5 卷积和—已知单位样值响应,求系统零状态响应.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高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7.1 离散时间信号 §7.2 离散时间系统数学模型 §7.3常系数差分方程的求解.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离散傅立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复习.ppt
- 人民邮电出版社:高等学校通信教材《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修订本)第八章 耦合电感和变压器电路分析.ppt
- 人民邮电出版社:高等学校通信教材《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修订本)第九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ppt
- 人民邮电出版社:高等学校通信教材《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修订本)第十一章 二端口网络.ppt
- 人民邮电出版社:高等学校通信教材《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修订本)第十二章 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ppt
- 人民邮电出版社:高等学校通信教材《电路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修订本)第十三章 磁路和铁芯线圈.ppt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数字滤波器 Digital Filter(5.1-5.3).pdf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数字滤波器 Digital Filter(5.4-5.5).pdf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pdf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pdf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FFT—DFT的快速算法.pdf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ppt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Z变换.ppt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DFT.ppt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FFT.ppt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数字滤波器(DF).ppt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无限长数字滤波器.ppt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有限长数字滤波器.ppt
- 《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讲义课件,共九章).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商务概论》(第2版)PPT课件_第1章 电子商务概述.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