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 全站仪导线测量

数字化测图技术及应用实验二全站仪导线测量指导书一、实验目的与任务1、了解导线测量工作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测量技术水平。2、掌握全站仪坐标测量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内容利用全站仪三维导线测量功能测量一个任意三角形的各角点坐标。三、实验步骤简要1.在实验区域内选取13、6、9、10四个已知点,6、13通视,9、10通视,如图组成一条附合导线。13a图 2-13-12.已知数据点号X(m)Y(m)Z(m)13227.786825.1921052.1706144.102816.7871052.063971.8541110.8711050.18510139.5681111.1901050.4702.在6点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后,量取仪器高,输入测站坐标、高程、仪器高。后视13点,设置后视已知方位角(或输入后视点坐标)。3.观测7点,输入反光镜高,测量并记录其三维坐标。4.搬站至7点,以7为测站,以6为后视,观测8点,记录其三维坐标。5.搬站至8点,以8为测站,以7为后视,观测9点,记录其三维坐标。6.计算坐标闭合差,评定导线精度。从已知控制点6连续测量至已知控制点9时,实测的9点坐标x9、y%,与已知xg、y不相同,故产生坐标闭合差为g= x -Xgf = Jox, +o,α=α69 -α69% = y,- yg6
数字化测图技术及应用 6 实验二 全站仪导线测量 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1、了解导线测量工作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测量技术水平。 2、掌握全站仪坐标测量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利用全站仪三维导线测量功能测量一个任意三角形的各角点坐标。 三、实验步骤简要 1.在实验区域内选取 13、6、9、10 四个已知点,6、13 通视,9、10 通视,如图组成 一条附合导线。 图 2-13-1 2.已知数据 点号 X(m) Y(m) Z(m) 13 227.786 825.192 1052.170 6 144.102 816.787 1052.063 9 71.854 1110.871 1050.185 10 139.568 1111.190 1050.470 2.在 6 点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后,量取仪器高,输入测站坐标、高程、仪器高。 后视 13 点,设置后视已知方位角(或输入后视点坐标)。 3.观测 7 点,输入反光镜高,测量并记录其三维坐标。 4.搬站至 7 点,以 7 为测站,以 6 为后视,观测 8 点,记录其三维坐标。 5.搬站至 8 点,以 8 为测站,以 7 为后视,观测 9 点,记录其三维坐标。 6.计算坐标闭合差,评定导线精度。 从已知控制点 6 连续测量至已知控制点 9 时,实测的 9 点坐标 , / 9 / 9 、y 与已知 9 9 、y 不相同,故产生坐标闭合差为 9 / 9 / 9 9 / 9 9 y = y − y = − 2 9 2 9 f = +y 69 69 = −

数字化测图技术及应用α≤f限fk=<k限21四、仪器及工具全站仪1套、棱镜2个、花杆1根、记录板1块注意事项五、1.边长较短时,应特别注意严格对中。2.瞄准目标一定要精确。3.注意目标高和仪器高的量取和输入。六、上交资料每人上交一份含有合格观测记录的实验报告。7
数字化测图技术及应用 7 限 限 k s f k f n i = 1 / 四、 仪器及工具 全站仪 1 套、棱镜 2 个、花杆 1 根、记录板 1 块 五、 注意事项 1.边长较短时,应特别注意严格对中。 2.瞄准目标一定要精确。 3.注意目标高和仪器高的量取和输入。 六、上交资料 每人上交一份含有合格观测记录的实验报告

数字化测图技术及应用实验二全站仪三维导线测量实验报告实验时间:班级:作业小组:实验人员姓名: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三、实验记录13A测站后视后视方位测点H高程X坐标Y坐标镜高v高差h号点号角仪高mmmmmi613I=测点776I=测点887I=测点9四、成果处理与成果评价1、成果处理6
数字化测图技术及应用 8 实验二 全站仪三维导线测量 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 班级: 作业小组: 实验人员姓名: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记录 测站 仪 高 i 后视 点号 后视方位 角 测点 号 X 坐标 m Y 坐标 m 镜高 v m 高差 h m H 高程 m 6 I= 13 测点 7 7 I= 6 测点 8 8 I= 7 测点 9 四、成果处理与成果评价 1、成果处理

数字化测图技术及应用an= arctan ,Sa = aa-x) +(ys-y)XB-XA,Sn =(-) +(-)αAB = arctanXB-XAα=αAB-α'ABSARM=SABx, = xA + M cos(x; - xa)- M sin α(y' - yA)y,= ya + Mcosα(y'- ya)-M sin α(xi - xa)观测点X坐标Y坐标H高程mm=670092、成果评价五、经验与体会9
数字化测图技术及应用 9 2 2 arctan , ( ) ( ) AB B A B A B A B A AB S y y y y = − + − − − = 2 2 arctan , ( ) ( ) AB B A B A B A B A AB S y y y y = − + − − − = AB AB = − AB AB S S M = cos ( ) sin ( ) cos( ) sin ( ) i A i A i A i A i A i A y y M y y M M M y y = + − − − = + − − − 2、成果评价 五、经验与体会 观测点 X 坐标 m Y 坐标 m H 高程 m 6 7 8 9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三 野外数据采集.doc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全站仪认识和使用.doc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四章 数字测图外业.doc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六章 地形图数字化.doc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五章 CASS 7.0测图系统的使用.doc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二章 数字测图系统的组成习题.doc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三章 全站仪及其应用.doc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一章 绪论.doc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digital mapping.doc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焊接(热加工).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工程材料——钢的热处理.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铸造.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锻造.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尺寸公差——几何量公差与检测(概述、孔、轴公差配合).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Fundamentals of Cutting.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先进加工工艺及设备.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工件在加工时的定位.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工程材料篇(双语).ppt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五 扫描矢量数字化方法.doc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四 数字测图内业成图方法 指导书.doc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数字化地形图的测绘.doc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控制测量.doc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数字化测图绪钟来星.doc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软件的使用方法.doc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数字地形图的应用.doc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地形图数字化.doc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数字测图概述.ppt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数字测图系统硬件.ppt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数字测图外业.ppt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地形图数字化.ppt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数字化成图软件的使用方法.ppt
- 《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6章 数字地形图的应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