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稿)排球普修讲稿

石河子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讲稿第1次课:课的1.介绍排球运动的发展史及现状和趋势。目的2.学习准备姿势与步法移动和正面上手传球技术。任务3通过学习促进学生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身体全面发展。1.排球运动的发展史及现状和趋势2.准备姿势与步法移动①半尊基本②稍内容③低准备姿势3.学习正面上手传球技术4.素质练习并培养学生对锻炼身体及排球运动兴趣部时内容备注组织教法分间一、教学常规:队型:两排横队1、集中队伍,师生问好。××××××2、检查人数,安排见习生。3、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与安排XX×XXXX二、准备活动1、慢跑见习生随班见习。2、徒手操1、慢跑在本次课场地圆周进行一圈。(1)头部运动(4X8拍2、徒手操(2)扩胸运动(4×8拍)准X×××X10(3)体转运动(4X8拍)××××X备分(4)髋关节绕环(4X8拍)部钟(5)正压腿(4X8拍)分(6)侧压腿(4X8拍)要点:学生的思想要重视、动作到位、活动充分。(7)膝关节绕环(4×8拍)(8)手腕踝关节绕环(4X8拍)(9)腕膝踝运动(4X8拍)(10)全身运动(4X8拍)
1 石河子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讲稿 第 1 次课: 课的 目的 任务 1.介绍排球运动的发展史及现状和趋势。 2.学习准备姿势与步法移动和正面上手传球技术。 3.通过学习促进学生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身体全面发展。 基本 内容 1.排球运动的发展史及现状和趋势 2.准备姿势与步法移动 ①半蹲 ②稍蹲 ③低蹲准备姿势 3.学习正面上手传球技术 4.素质练习并培养学生对锻炼身体及排球运动兴趣 部 分 时 间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备注 准 备 部 分 10 分 钟 一、教学常规: 1、集中队伍,师生问好。 2、检查人数,安排见习生。 3、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与安排 二、准备活动 1、慢跑 2、 徒手操 (1)头部运动〔4×8 拍〕 (2)扩胸运动〔4×8 拍〕 (3)体转运动〔4×8 拍〕 (4)髋关节绕环〔4×8 拍〕 (5)正压腿〔4×8 拍〕 (6)侧压腿〔4×8 拍〕 (7)膝关节绕环〔4×8 拍〕 (8)手腕踝关节绕环〔4×8 拍〕 (9)腕膝踝运动〔4×8 拍〕 (10)全身运动〔4×8 拍〕 队型:两排横队 ××××××× ××××××× 见习生随班见习。 1、慢跑在本次课场地圆周进行一圈。 2、徒手操 × × × × × × × × × × 要点 :学生的思想要重视、动作到位、活动 充分

部时内容备注组织教法分间1.排球运动的发展史及现状和趋势2..准备姿势与步法移动1.准备姿势的练习手段:①半跨①讲解动作要领,并做示范。②稍奠②学生模仿做徒手练习。③低奠准备姿势③根据教师的口令做三种不同的准备姿势。2.移动步法的练习手段:①讲解动作要领,并做示范。②学生模仿做徒手练习。③两人一组“照镜子”,一人跟随另一人做同方面的移动练习。④根据手势做各种方向移动练习。基3.正面上手传球技术的练习手段:603.学习正面上手传球技术①讲解动作要领,并做示范,手型、触球位置、本传球点、身体用力分部②徒手模仿正面上手传球练习钟③两人一组传固定球练习分④对地传球练习③两人一组抛传球练习③自传球练习③两人一组对传球练习4、身体素质练习4.素质练习并培养学生对锻炼身体及1)低姿连续快速移动:3米X20组排球运动兴趣要求:重心平稳,起动快,制动及时2)五级蛙跳:10组要求:落地与起跳衔接紧密,不停顿3)指卧撑:10X3组1、放松大、小腿,腰部1、放松运动2、对本次课的情况提出表扬与批评。结2、课上小结3、两排横队:X×××X×X束10××××××x3、布置下次课任务部分分4、师生再见钟
2 部 分 时 间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备注 基 本 部 分 60 分 钟 1.排球运动的发展史及现状和趋势 2.准备姿势与步法移动 ①半蹲 ②稍蹲 ③低蹲准备姿势 3.学习正面上手传球技术 4.素质练习并培养学生对锻炼身体及 排球运动兴趣 1.准备姿势的练习手段: ①讲解动作要领,并做示范。 ②学生模仿做徒手练习。 ③根据教师的口令做三种不同的准备姿势。 2.移动步法的练习手段: ①讲解动作要领,并做示范。 ②学生模仿做徒手练习。 ③两人一组“照镜子”,一人跟随另一人做同 方面的移动练习。 ④根据手势做各种方向移动练习。 3.正面上手传球技术的练习手段: ①讲解动作要领,并做示范,手型、触球位置、 传球点、身体用力 ②徒手模仿正面上手传球练习 ③两人一组传固定球练习 ④对地传球练习 ⑤两人一组抛传球练习 ⑥自传球练习 ⑦两人一组对传球练习 4、身体素质练习 1)低姿连续快速移动:3 米╳20 组 要求:重心平稳,起动快,制动及时 2)五级蛙跳:10 组 要求:落地与起跳衔接紧密,不停顿 3)指卧撑:10╳3 组 结 束 部 分 10 分 钟 1、 放松运动 2、 课上小结 3、布置下次课任务 4、师生再见 1、 放松大、小腿,腰部 2、 对本次课的情况提出表扬与批评。 3、两排横队: ××××××× ×××××××

石河子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讲稿第2次课:课的1.复习准备姿势与步法移动和正面上手传球技术。目的2.学习正面下手垫球技术任务3.通过学习促进学生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身体全面发展。1.学习低姿势移动与步法2.巩固提高正面上手传球技术基本3.学习正面下手垫球技术内容4.发展灵敏与协调性素质部时内容备注组织教法间分二、教学常规:队型:两排横队1、集中队伍,师生问好。X×××××X2、检查人数,安排见习生。3、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与安排X×××××X1二、准备活动:1、徒手操(4X8拍)徒手操要求:动作规范,发力充分,有节奏、有幅度,1)肩关节绕环达到完全热身的效果。2)扩胸运动3)体转运动4)髋关节绕环5)正压腿运动6)侧压腿运动准游戏:喊数抱团 207)膝关节绕环备8)手腕、踝关节运动方法:游戏者沿圆圈跑步或作行进间体操,教师突然分部9)全身运动喊出一个数字,如“2个”、“3个”“4个”.....,钟游戏者听到数字后,立即与临近的同伴按所喊出的数分字抱成一团,如教师喊的是“3个”就三人为一团,2、游戏:喊数抱团最后剩下没有抱团的人受“罚”。教学建议:1.组织游戏的人数,最好为14、17、19...··.等,使按数抱成团之后,总有几个剩下。2.教师应在大家正跑步或作操时(即不太注意时)突然喊出,同一数字可重复喊若干次。部时内容备注组织教法分间3
3 石河子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讲稿 第 2 次课: 课的 目的 任务 1.复习准备姿势与步法移动和正面上手传球技术。 2.学习正面下手垫球技术 3.通过学习促进学生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身体全面发展。 基本 内容 1.学习低姿势移动与步法 2.巩固提高正面上手传球技术 3.学习正面下手垫球技术 4.发展灵敏与协调性素质 部 分 时 间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备注 准 备 部 分 20 分 钟 二、教学常规: 1、集中队伍,师生问好。 2、检查人数,安排见习生。 3、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与安排 二、准备活动: 1、徒手操(4╳8 拍) 1) 肩关节绕环 2) 扩胸运动 3) 体转运动 4) 髋关节绕环 5) 正压腿运动 6) 侧压腿运动 7) 膝关节绕环 8) 手腕、踝关节运动 9)全身运动 2、游戏:喊数抱团 队型:两排横队 ××××××× ××××××× 徒手操要求:动作规范,发力充分,有节奏、有幅度, 达到完全热身的效果。 游戏:喊数抱团 方法:游戏者沿圆圈跑步或作行进间体操,教师突然 喊出一个数字,如“2 个”、“3 个”、“4 个”......, 游戏者听到数字后,立即与临近的同伴按所喊出的数 字抱成一团,如教师喊的是“3 个”就三人为一团, 最后剩下没有抱团的人受“罚”。 教学建议: 1.组织游戏的人数,最好为 14、17、19......等, 使按数抱成团之后,总有几个剩下。 2.教师应在大家正跑步或作操时(即不太注意时) 突然喊出,同一数字可重复喊若干次。 部 分 时 间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备注

1.学习低姿势移动与步法2.巩固提高正面上手传球技①徒手模仿正面上手传球练寸术②两人一组传固定球练习③对地传球练习④自传球练习③两人一组对传球练习1.讲解动作要领,并做示范,手型、击球点、用力、3.学习正面下手垫球技术垫球部位2.两人一组,一人持球另一人模仿垫球练习3.两人一组一抛一垫练习4.一人一组对墙垫球练习基5.两人一组对垫球练习50两人一组,一人抛另一人移动垫球练习本教法:分部1、两臂同时分别向前、后绕环钟2、按教师口令,两臂做同顺序不同起始节拍的动作分3、两足开立和并拢连续跳跃,双手从体侧平举至头发展录敏与协调性素质上击掌,最后还原4.4、分足跳时,双手头上击掌,并足跳时,双手侧平举5、连续交换单足跳跃,前踢腿时,双手够足尖;后踢腿时,双臂上振,反复进行,一条腿前踢落地后,换另一条腿后踢6、持球躺在地板上,自己向上抛球后立即起立将球接住7、将球用力向地面击打,待其反弹后钻过,反弹一次钻一次,力争钻的数多转身跑将教师或同学扔出的球传回来1、集合整队2、收拾器材队形:3、本课小结***结中*市市术事*事104、布置课后作业束5、师生再见△分部钟分
4 基 本 部 分 50 分 钟 1.学习低姿势移动与步法 2.巩固提高正面上手传球技 术 3.学习正面下手垫球技术 4.发展灵敏与协调性素质 ①徒手模仿正面上手传球练习 ②两人一组传固定球练习 ③对地传球练习 ④自传球练习 ⑤两人一组对传球练习 1. 讲解动作要领,并做示范,手型、击球点、用力、 垫球部位 2. 两人一组,一人持球另一人模仿垫球练习 3. 两人一组一抛一垫练习 4. 一人一组对墙垫球练习 5. 两人一组对垫球练习 两人一组,一人抛另一人移动垫球练习 教法: 1、 两臂同时分别向前、后绕环 2、 按教师口令,两臂做同顺序不同起始节拍的动作 3、 两足开立和并拢连续跳跃,双手从体侧平举至头 上击掌,最后还原 4、 分足跳时,双手头上击掌,并足跳时,双手侧平 举 5、 连续交换单足跳跃,前踢腿时,双手够足尖;后 踢腿时,双臂上振,反复进行,一条腿前踢落地 后,换另一条腿后踢 6、 持球躺在地板上,自己向上抛球后立即起立将球 接住 7、 将球用力向地面击打,待其反弹后钻过,反弹一 次钻一次,力争钻的数多 转身跑将教师或同学扔出的球传回来 结 束 部 分 10 分 钟 1、 集合整队 2、 收拾器材 3、 本课小结 4、 布置课后作业 5、师生再见 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石河子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讲稿第3次课:课的1.复习正面下手垫球技术。目的2.学习发球技术(男生正面上手发球技术、女生正面下手发球技术)。任务3通过学习促进学生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身体全面发展。1.巩固提高正面垫球技术2.移动传、垫球,转方向传、垫球练习基本3.学习发球技术内容4.弹跳素质练习部时内容备注组织教法间分三、教学常规:队型:两排横队1、集中队伍,师生问好。××××××X2、检查人数,安排见习生。3、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与安排×××××××A二、准备活动:1、徒手操(4X8拍)徒手操要求:动作规范,发力充分,有节奏、9)肩关节绕环有幅度,达到完全热身的效果。10)扩胸运动11)体转运动12)髓关节绕环13)正压腿运动准14)侧压腿运动20备15)膝关节绕环分16)手腕、踝关节运动部9)全身运动钟分要求:全班分成两个组,教师先指定两个同2、游戏:“老鹰捉小鸡”学为“老鹰”,在规定时间内捉不到“小鸡”,“老鹰”要受罚。n
5 石河子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讲稿 第 3 次课: 课的 目的 任务 1.复习正面下手垫球技术。 2.学习发球技术(男生正面上手发球技术、女生正面下手发球技术)。 3.通过学习促进学生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身体全面发展。 基本 内容 1.巩固提高正面垫球技术 2.移动传、垫球,转方向传、垫球练习 3.学习发球技术 4.弹跳素质练习 部 分 时 间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备注 准 备 部 分 20 分 钟 三、教学常规: 1、集中队伍,师生问好。 2、检查人数,安排见习生。 3、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与安排 二、准备活动: 1、徒手操(4╳8 拍) 9) 肩关节绕环 10) 扩胸运动 11) 体转运动 12) 髋关节绕环 13) 正压腿运动 14) 侧压腿运动 15) 膝关节绕环 16) 手腕、踝关节运动 9)全身运动 2、游戏:“老鹰捉小鸡” 队型:两排横队 ××××××× ××××××× 徒手操要求:动作规范,发力充分,有节奏、 有幅度,达到完全热身的效果。 要求:全班分成两个组,教师先指定两个同 学为“老鹰”,在规定时间内捉不到“小鸡”, “老鹰”要受罚

部时内容备注组织教法分间1.巩固提高正面垫球技术1.两人一组,一人持球另一人模仿垫球练习2.垫球练习3.人一组一抛一垫练习4.两人一组对垫球练习2.移动传、垫球,转方向传、垫球练1.两人一组,一人抛球,另一人根据抛球习情况左右做传、垫球练习-.2.XXXXXXXX基实线为传垫球方向50虚线为移动方向本分部钟1.讲解动作要领,并做示范,徒手模仿,3.学习发球技术(男生正面上手发球分体会动作技术、女生正面下手发球技术2.做抛球练习3.做徒手挥臂击球动作4.两人一组先近距离到远距离发球练习5.两人一组,先不过网发球到过网发球练习6.分组端线发球练习1)纵跳收腹20×34.弹跳素质练习2)连续单足跳,左右腿交换20×33)连续蛙跳比赛5、放松运动6、收拾器材结7、本课小结8、布置课后作业练习束105、师生再见队形:部分案分钟△6
6 部 分 时 间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备注 基 本 部 分 50 分 钟 1.巩固提高正面垫球技术 2.移动传、垫球,转方向传、垫球练 习 3.学习发球技术(男生正面上手发球 技术、女生正面下手发球技术) 4.弹跳素质练习 1.两人一组,一人持球另一人模仿垫球练 习 2. 垫球练习 3. 人一组一抛一垫练习 4. 两人一组对垫球练习 1.两人一组,一人抛球,另一人根据抛球 情况左右做传、垫球练习 2. ×××× ×××× 实线为传垫球方向 虚线为移动方向 1. 讲解动作要领,并做示范,徒手模仿, 体会动作 2. 做抛球练习 3. 做徒手挥臂击球动作 4. 两人一组先近距离到远距离发球练习 5. 两人一组,先不过网发球到过网发球练 习 6. 分组端线发球练习 1)纵跳收腹 20×3 2)连续单足跳,左右腿交换 20×3 3)连续蛙跳比赛 结 束 部 分 10 分 钟 5、 放松运动 6、 收拾器材 7、 本课小结 8、 布置课后作业练习 5、师生再见 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石河子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讲稿第4次课:课的1.复习发球技术(男生正面上手发球技术、女生正面下手发球技术)。目的2.学习顺网正面二传球技术和扣球的助跑与起跳技术。任务3.通过学习促进学生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身体全面发展。1.巩固提高发球技术2.学习顺网正面二传球技术基本3.学习扣球的助跑与起跳技术内容4.上肢力量素质练习部时容备注内组织教法分间四、教学常规:队型:两排横队1、集中队伍,师生问好。XXXXXXX2、检查人数,安排见习生。3、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与安排××××××XA准二、准备活动:20备1、徒手操(4X8拍)徒手操要求:动作规范,发力充分,有节奏、分17)肩关节绕环有幅度,达到完全热身的效果。部18)扩胸运动钟分19)体转运动20)髓关节绕环21)正压腿运动22)侧压腿运动23)膝关节绕环24)手腕、踝关节运动9)全身运动1.复习发球技术(男生正面上手发球讲解动作要领,并做示范,徒手模仿,7.体会动作技术、女生正面下手发球技术)8.做抛球练习9.做徒手挥臂击球动作准10.两人一组先近距离到远距离发球备练习11.两人一组,先不过网发球到过网发部球练习分12.分组端线发球练习
7 石河子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讲稿 第 4 次 课: 课的 目的 任务 1.复习发球技术(男生正面上手发球技术、女生正面下手发球技术)。 2.学习顺网正面二传球技术和扣球的助跑与起跳技术。 3.通过学习促进学生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身体全面发展。 基本 内容 1.巩固提高发球技术 2.学习顺网正面二传球技术 3.学习扣球的助跑与起跳技术 4.上肢力量素质练习 部 分 时 间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备注 准 备 部 分 20 分 钟 四、教学常规: 1、集中队伍,师生问好。 2、检查人数,安排见习生。 3、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与安排 二、准备活动: 1、徒手操(4╳8 拍) 17) 肩关节绕环 18) 扩胸运动 19) 体转运动 20) 髋关节绕环 21) 正压腿运动 22) 侧压腿运动 23) 膝关节绕环 24) 手腕、踝关节运动 9)全身运动 队型:两排横队 ××××××× ××××××× 徒手操要求:动作规范,发力充分,有节奏、 有幅度,达到完全热身的效果。 准 备 部 分 1.复习发球技术(男生正面上手发球 技术、女生正面下手发球技术) 7. 讲解动作要领,并做示范,徒手模仿, 体会动作 8. 做抛球练习 9. 做徒手挥臂击球动作 10. 两人一组先近距离到远距离发球 练习 11. 两人一组,先不过网发球到过网发 球练习 12. 分组端线发球练习

部时内容备注组织教法分间2.学习顺网正面二传球技术1.介绍顺网正面二传球技术2.分组练习XXXXXXXXXXXX3.学习扣球的助跑与起跳技术1.讲解动作要领,并做示范,做徒手模仿练习动作要领:连贯、轻松自然,起动迅速,制动有效,踏跳有力,划弧摆臂,画线进行分组助跑练习2.全力伸3.分组做挥臂击球练习4.分组做扣树叶练习基50推小车4.上肢力量练习:推小车本目的:增强腰部和上肢的力量。分部方法:钟1.两个游戏者一组,前后站立,后者抬起分前者的两腿,前者用两臂撑地站在起点线上。2.教师鸣笛后,各组同时开始练习,前者用手代步,交替移动两手前进到终点线。回到起点后,两人交换。3.可以做10——15米距离的比赛。规则:1.推车的人要配合“车”的动作前进,不要用力往前推或者向后拖拉。2.不许开玩笑,注意安全。教学建议:要重视安全教育和措施,每次练习的距离不要太长,速度也不要要求一致,可多轮换。9、放松运动收拾器材10、结11、本课小结束10布置课后作业练习12、部5、师生再见队形:分分钟△
8 部 分 时 间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备注 基 本 部 分 50 分 钟 2.学习顺网正面二传球技术 3.学习扣球的助跑与起跳技术 动作要领:连贯、轻松自然,起动迅 速,制动有效,踏跳有力,划弧摆臂, 全力蹬伸 4.上肢力量练习:推小车 1.介绍顺网正面二传球技术 2.分组练习 ×× ××××× △ × △ × ××××× ×× 1. 讲解动作要领,并做示范,做徒手模仿 练习 2. 画线进行分组助跑练习 3. 分组做挥臂击球练习 4. 分组做扣树叶练习 推小车 目的:增强腰部和上肢的力量。 方法: 1.两个游戏者一组,前后站立,后者抬起 前者的两腿,前者用两臂撑地站在起点线 上。 2.教师鸣笛后,各组同时开始练习,前者 用手代步,交替移动两手前进到终点线。回 到起点后,两人交换。 3.可以做 10——15 米距离的比赛。 规则: 1.推车的人要配合“车”的动作前进,不 要用力往前推或者向后拖拉。 2.不许开玩笑,注意安全。 教学建议: 要重视安全教育和措施,每次练习的距离不 要太长,速度也不要要求一致,可多轮换。 结 束 部 分 10 分 钟 9、 放松运动 10、 收拾器材 11、 本课小结 12、 布置课后作业练习 5、师生再见 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石河子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讲稿第5次课:1.复习扣球助跑与起跳技术、顺网正面二传球技术。课的2.学习多人传球、垫球技术、4号位正面扣球技术。目的3.通过学习促进学生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任务基本1.学习多人传球、垫球技术2.复习扣球助跑与起跳技术3.复习顺网正面二传球技术内容4.学习4号位正面扣球技术5.下肢力量素质练部时内容备注组织教法分间五、教学常规:队型:两排横队1、集中队伍,师生问好。X×××××X2、检查人数,安排见习生。XXXXXXX3、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与A安排徒手操要求:动作规范,发力充分,有节奏、有幅度,达到完全热身的效果。二、准备活动:1、徒手操(4X8拍)方法:肩关节绕环胸运(一)参加者站成双层圆圈,左右间隔两臂,前后队员身体动靠近。由两名队员开始,一人站圈内为追人者,另一人站圈体转运动髋关节外为被追者。准20绕环(二)被追逐者可利用圆圈上的双层人墙作障碍,与追逐者备正压腿运动侧压周旋,也可以沿圈外奔跑。分部腿运动膝关节绕(三)当被追的人即将被摸到或者不再想逃奔时,从外圈钟环钻入内圈,并以自己背部紧贴任何一组队员的身前,临时造分手腕、踝关节运动成三人重叠的一组,此时这三人重叠的最外层的人应立即代全身运动替贴在前面的人成为被追逐者。2.游戏:三不成二(帖(四)凡在被追逐者已组成三层小组之前未被摸着者,原来膏药)的被追者为安全,追逐者必须开始追最外层的另一人(即第三人),使圆圈上的双层队伍始终保持双人。规则:(一)被追人必须从圈外奔跑,不得穿过圆圈。贴人时必须以背部贴靠别人身前。外层第三人逃开后,共同后退半步保持圆形队伍。部时内容备注组织教法分间
9 石河子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讲稿 第 5 次课: 课的 目的 任务 1.复习扣球助跑与起跳技术、顺网正面二传球技术。 2.学习多人传球、垫球技术、4 号位正面扣球技术。 3.通过学习促进学生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身体全面发展。 基本 内容 1. 学习多人传球、垫球技术 2.复习扣球助跑与起跳技术 3.复习顺网正面二传球技术 4.学习 4 号位正面扣球技术 5.下肢力量素质练 部 分 时 间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备注 准 备 部 分 20 分 钟 五、教学常规: 1、集中队伍,师生问好。 2、检查人数,安排见习 生。 3、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与 安排 二、准备活动: 1、徒手操(4╳8 拍) 肩关节绕环 胸运 动 体转运动 髋关节 绕环 正压腿运动 侧压 腿运动 膝关节绕 环 手腕、踝关节运动 全身运动 2.游戏:三不成二(帖 膏药) 队型:两排横队 ××××××× ××××××× 徒手操要求:动作规范,发力充分,有节奏、有幅度,达到 完全热身的效果。 方法: (一) 参加者站成双层圆圈,左右间隔两臂,前后队员身体 靠近。由两名队员开始,一人站圈内为追人者,另一人站圈 外为被追者。 (二)被追逐者可利用圆圈上的双层人墙作障碍,与追逐者 周旋,也可以沿圈外奔跑。 (二) (三)当被追的人即将被摸到或者不再想逃奔时,从外圈 钻入内圈,并以自己背部紧贴任何一组队员的身前,临时造 成三人重叠的一组,此时这三人重叠的最外层的人应立即代 替贴在前面的人成为被追逐者。 (四)凡在被追逐者已组成三层小组之前未被摸着者,原来 的被追者为安全,追逐者必须开始追最外层的另一人(即第 三人),使圆圈上的双层队伍始终保持双人。 规则: (一) 被追人必须从圈外奔跑,不得穿过圆圈。 贴人时必须以背部贴靠别人身前。外层第三人逃开后,共同 后退半步保持圆形队伍。 部 分 时 间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备注

(三)凡以手触及被追者即为追上,此时追与被追者互换,游戏重新开始。(四)被追的人不得跑离圆圈队伍3米外,向远处跑去。教学建议:提醒游戏者要尽多地替换,避免两个人追跑没完没了。1.学习多人传球、垫1、提高传垫球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球技术1)三人三角传球图例:O-.2)三人连续轮转传垫球2.复习扣球助跑与起跳图例:技术8基3.复习顺网正面二传球50本技术分部4.学习4号位正面扣球钟分技术教法:1、完整示范并讲解1)准备姿势2)助跑与踏跳2、分解练习3)摆臂与挥臂1)助跑踏跳练习4)击球与手法2)挥臂击球手法练习5)击球后落地3)扣固定球练习要领:起跳后挺胸展腹,4)远网自抛自扣练习腰腹发力带动小臂手腕3、远网扣教师抛球练习鞭打动作,击球时全掌4、近网扣球5、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包满打转5.下肢力量素质练习1)高台交替腿跳(50次×3组)2)弓箭步走(18米×3组)3)扶墙踝屈伸(20次×各2组)放松运动13、14、收拾器材结15、本课小结束1016、布置课后作业练习队形:部分*水茶5、师生再见*****分钟10
10 (三)凡以手触及被追者即为追上,此时追与被追者互换, 游戏重新开始。 (四)被追的人不得跑离圆圈队伍 3 米外,向远处跑去。 教学建议:提醒游戏者要尽多地替换,避免两个人追跑没完 没了。 基 本 部 分 50 分 钟 1. 学习多人传球、垫 球技术 2.复习扣球助跑与起跳 技术 3.复习顺网正面二传球 技术 4.学习 4 号位正面扣球 技术 1)准备姿势 2)助跑与踏跳 3)摆臂与挥臂 4)击球与手法 5)击球后落地 要领:起跳后挺胸展腹, 腰腹发力带动小臂手腕 鞭打动作,击球时全掌 包满打转 5.下肢力量素质练习 1、 提高传垫球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1)三人三角传球 图例: 2)三人连续轮转传垫球 图例: 教法: 1、 完整示范并讲解 2、 分解练习 1)助跑踏跳练习 2)挥臂击球手法练习 3)扣固定球练习 4)远网自抛自扣练习 3、 远网扣教师抛球练习 4、 近网扣球 5、 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1)高台交替腿跳(50 次×3 组) 2)弓箭步走(18 米×3 组) 3)扶墙踝屈伸(20 次×各 2 组) 结 束 部 分 10 分 钟 13、 放松运动 14、 收拾器材 15、 本课小结 16、 布置课后作业 练习 5、师生再见 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稿)排球简易教案.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稿)排球主修教案.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稿)软式排球理论.doc
- 《排球》课程教学大纲 volleyball(普修).doc
- 《排球》课程教学大纲 volleyball(主修).doc
- 《健美操》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竞技健美操技术训练.ppt
- 《健美操》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中国学生健身健美操竞赛评分规则.ppt
- 《健美操》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健美操概述(石河子大学:叶红).ppt
- 《健美操》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健美操竞赛规则.ppt
- 《健美操》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健美操竞赛组织与裁判方法.ppt
- 《健美操》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健美操音乐与编排.ppt
- 《健美操》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健美操术语.ppt
- 《健美操》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表演性健美操的创编.ppt
- 《健美操》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健美操教学课.ppt
- 《健美操》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健美操创编的方法、原则和步骤及科学锻炼的原则和方法.ppt
- 《健美操》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大众健美操比赛的组织与裁判.ppt
- 《健美操》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副修讲稿2.doc
- 《健美操》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副修讲稿3.doc
- 《健美操》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副修讲稿4.doc
- 《健美操》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副修讲稿1.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普修教案)jiaoan27.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普修教案)jiaoan29.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普修教案)jiaoan28.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普修教案)jiaoan30.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普修教案)jiaoan24.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普修教案)jiaoan26.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普修教案)jiaoan25.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普修教案)jiaoan23.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普修教案)jiaoan22.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普修教案)jiaoan21.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普修教案)jiaoan20.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普修教案)jiaoan19.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普修教案)jiaoan18.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普修教案)jiaoan17.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普修教案)jiaoan16.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普修教案)jiaoan14.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普修教案)jiaoan13.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普修教案)jiaoan15.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普修教案)jiaoan12.doc
- 《排球》课程教学课件(普修教案)jiaoan1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