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少阳病本证

第二节少阳病本证 、小柴胡汤证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一、小柴胡汤证

学习要求: 掌握小柴胡汤证 了解小柴胡汤证的禁例
学习要求: • 掌握小柴胡汤证 • 了解小柴胡汤证的禁例

案2.刘某,男,48岁。右胁胀痛反复 发作3年,加重2天。患者3年前诊断为胆 囊炎、胆石症。近日因受凉,出现胁痛 加重,伴恶寒发热,口苦口干,纳差, 时时欲呕。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提问: (1)该患者主要脉症? (2)诊断、辨证? (3)治法、用方?
案2.刘某,男,48岁。右胁胀痛反复 发作3年,加重2天。患者3年前诊断为胆 囊炎、胆石症。近日因受凉,出现胁痛 加重,伴恶寒发热,口苦口干,纳差, 时时欲呕。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提问: (1)该患者主要脉症? (2)诊断、辨证? (3)治法、用方?

少阳病的证治(96/P264) 病程:五六日 往来寒热—正邪分争,邪胜 则寒,正胜则热 伤主 寒 主证胸胁苦满一少阳经气不利 或中风 神情默默胆郁,胆热扰心 心烦 不欲饮食胆热胃虚,胃气上 逆 喜呕 病机:胆郁胃虚,三焦失枢 续后)治: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驱邪达表
伤 寒 或 中 风 病程:五六日 主证 往来寒热——正邪分争,邪胜 则寒,正胜则热 胸胁苦满——少阳经气不利 神情默默 心烦 不欲饮食 喜呕 病机:胆郁胃虚,三焦失枢 治: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驱邪达表 胆郁,胆热扰心 胆热胃虚,胃气上 逆 (续后) 少阳病的证治 (96/P264)

(续前) 胸中烦而不呕—痰热结聚于胸 渴津液不足 或然证腹中痛脾虚肝旺 胁下痞硬—水饮结聚于胸胁 心下悸,小便不利—水饮停留 影响及心 不渴,身有微热表证仍在 咳—寒饮伤肺 处理:小柴胡汤随证加减
(续前) 或然证 胸中烦而不呕——痰热结聚于胸 渴——津液不足 腹中痛——脾虚肝旺 胁下痞硬——水饮结聚于胸胁 心下悸,小便不利——水饮停留, 影响及心 不渴,身有微热——表证仍在 咳——寒饮伤肺 处理:小柴胡汤随证加减

“往来寒热”的理解 寒热往来,时作时止 内涵恶寒发热俱见,但时发时止 但热不寒,定时而潮 阴阳往来阴阳不平衡 外延动静往来—种种症状之休作
对“往来寒热”的理解: 内涵 寒热往来,时作时止 恶寒发热俱见,但时发时止 但热不寒,定时而潮 外延 阴阳往来——阴阳不平衡 动静往来——种种症状之休作

案2.刘某,男,48岁。右胁胀痛反复 发作3年,加重2天。患者3年前诊断为胆 囊炎、胆石症。近日因受凉,出现胁痛 加重,伴恶寒发热,口苦口干,纳差, 时时欲呕。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提问: (1)该患者主要脉症? (2)诊断、辨证? (3)治法、用方?
案2.刘某,男,48岁。右胁胀痛反复 发作3年,加重2天。患者3年前诊断为胆 囊炎、胆石症。近日因受凉,出现胁痛 加重,伴恶寒发热,口苦口干,纳差, 时时欲呕。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提问: (1)该患者主要脉症? (2)诊断、辨证? (3)治法、用方?

少阳病的发病机制与转归阳明的证治 (97/P267) 病因: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论发病 病理: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部位 少结果: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 阳病 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 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 脏腑经络密切相联,病邪较重所致之症 治疗:小柴胡汤 药后反应:渴者--病转阳明 处理:以法治之-白虎或白虎加人参汤
少阳病的发病机制与转归阳明的证治 (97/P267) 病因: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论发病 病理: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部位 结果: 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 ---- -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 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 -----脏腑经络密切相联,病邪较重所致之症 治疗:小柴胡汤 药后反应:渴者------病转阳明 处理:以法治之------白虎或白虎加人参汤 少 阳 病

作业:案3.黄某某,男,59岁。口渴尿多8 年,全身浮肿半年。患者于8年前诊断为糖尿 病。近半年出现全身浮肿,前医与麻杏薏甘汤、 参苓白术散、真武汤疗效欠佳。现证:口渴喜 饮,小便不利,微口苦,心烦,大便欠通畅, 全身浮肿。舌泼暗,苔薄黄白稍腻,脉沉弦 提问: (1)该患者主要脉症? (2)诊断、辨证? (3)治法、用方?
作业: 案3.黄某某,男,59岁。口渴尿多8 年,全身浮肿半年。患者于8年前诊断为糖尿 病。近半年出现全身浮肿,前医与麻杏薏甘汤、 参苓白术散、真武汤疗效欠佳。现证:口渴喜 饮,小便不利,微口苦,心烦,大便欠通畅, 全身浮肿。舌淡暗,苔薄黄白稍腻,脉沉弦。 提问: (1)该患者主要脉症? (2)诊断、辨证? (3)治法、用方?

辨太阳病转入少阳的脉证治法 (266/P268) 病程: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 太/证:胁下硬满一-邪郁少阳之经 阳病 干呕不能食--邪犯少阳,胃气不和 往来寒热-邪分争,枢机不利 主脉:沉紧--邪离太阳,紧乃弦之甚 治疗经过:尚未吐下--未经误治,乃病邪自然 传变所致 处理:与小柴胡汤--病关少阳,宜和解
辨太阳病转入少阳的脉证治法 (266/P268) 病程: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 主证:胁下硬满-----邪郁少阳之经 干呕不能食-----邪犯少阳,胃气不和 往来寒热-----正邪分争,枢机不利 主脉:沉紧-----邪离太阳,紧乃弦之甚 治疗经过:尚未吐下-----未经误治,乃病邪自然 传变所致 处理:与小柴胡汤------病关少阳,宜和解 太 阳 病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少阳病辨证纲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少阳病辨证论治(概论).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阳明病预后.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阳明病变证(血热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阳明病变证(发黄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阳明病本证(阳明病寒证和热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阳明病本证(阳明病实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阳明病本证(阳明病热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阳明病辨证论治(纲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欲解时.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合病与并病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疑似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变证(火逆证及欲欲候).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变证(结胸证及痞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变证(上热下寒及太阳蓄水蓄血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变证(热证和虚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辨证论治.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阳病变证(变证治则及辨证要点).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厥阴病预后.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呕哕下利辨.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少阳病兼变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少阳病小结.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阴病辨证论治(概论).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阴病辨证纲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阴病本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阴病兼变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太阴病预后.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少阴病辨证论治(概论).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少阴病辨证论治纲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少阴病本证(少阴寒化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少阴病本证(少阴热化证).ppt
-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课程PPT教学课件(伤寒学)少阴病兼变证.ppt
- 沈阳出版社:《中药提取生产工艺学》教材PDF电子书(共十三章)(陈玉昆).pdf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课程PDF电子书(共十二章).pdf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_试卷.doc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王栋、关枫).ppt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总论).ppt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糖和苷类化合物.ppt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ppt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