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模拟通信系统

第3章模拟通信系统 3.1引言 3.2模拟基带传输系统 3.3模拟频带传输系统 3.4幅度调制系统 3.5角度调制系统 3.6i 调频系统性能改进
第3章 模拟通信系统 3.1 引 言 3.2 模拟基带传输系统 3.3 模拟频带传输系统 3.4 幅度调制系统 3.5 角度调制系统 3.6 调频系统性能改进

3.1引言 模拟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基带传输、模拟 频带传输以及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三种系统。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将在以后的章节中给出 本章将简单介绍模拟基带传输系统,详细介绍 模拟频带传输系统
3.1 引 言 模拟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基带传输、模拟 频带传输以及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三种系统。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将在以后的章节中给出, 本章将简单介绍模拟基带传输系统,详细介绍 模拟频带传输系统

3.2模拟基带传输系统 3.2.1 系统框图 3.2.2失真与改善 3.2.3噪声及信噪比
3.2 模拟基带传输系统 3.2.1 系统框图 3.2.2 失真与改善 3.2.3 噪声及信噪比

3.2.1系统框图 模拟基带信号传输系统框图如图3.1所示。 (1) x()是模拟基带信号 (2) 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一般为对基带信号放 大和滤波的部件,可能是音频功率放大器和低 通滤波器 (3) 信道一般是有线信道。 (4) y(t)是输出信号
3.2.1 系统框图 模拟基带信号传输系统框图如 图3.1所示。 (1) x(t)是模拟基带信号。 (2) 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一般为对基带信号放 大和滤波的部件,可能是音频功率放大器和低 通滤波器 (3) 信道一般是有线信道。 (4) y(t)是输出信号

图3.1模拟基带通信系统框图 x(t) 发送设备 信道 接收设备 a n(t)
图3.1 模拟基带通信系统框图 发送设备 信道 接收设备 x(t) n(t) y(t) a b

3.2.2 失真与改善 1.线性失真及均衡 2.非线性失真和压扩 图3.2非线性传输特性及有压缩器的基带传输系 统
3.2.2 失真与改善 1. 线性失真及均衡 2. 非线性失真和压扩 图3.2 非线性传输特性及有压缩器的基带传输系 统

图3.2非线性传输特性及有压缩器的 基带传输系统 ◆y x() x(t) 信道 y 压缩器 扩张器 (非线性的) (a)非线性传输特性 (b)有压缩器的基带传输系统
图3.2 非线性传输特性及有压缩器的 基带传输系统 0 y (t) (a)非线性传输特性 y (t) x (t) 压缩器 信道 (非线性的) 扩张器 设备 (b)有压缩器的基带传输系统 x (t) (a) 非线性传输特性 (b) 有压缩器的基带传输系统

3.2.3 噪声及信噪比 噪声叠加在信号上,会使信号波形发生畸 变。衡量噪声对信号的影响,即衡量模拟信号 质量的指标,是输出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 值,简称输出信噪比,符号为S。N。 对于语音信号的传输,S,/N,的比值为10dB 时,仅可理解,到30dB时达到一般电话质量 的要求,而对于高保真的电话,需要高达 60dB的输出信噪比
3.2.3 噪声及信噪比 噪声叠加在信号上,会使信号波形发生畸 变。衡量噪声对信号的影响,即衡量模拟信号 质量的指标,是输出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 值,简称输出信噪比,符号为So /No。 对于语音信号的传输,So /No的比值为10dB 时,仅可理解,到30dB时达到一般电话质量 的要求,而对于高保真的电话,需要高达 60dB的输出信噪比

3.3 模拟频带传输系统 3.3.1调制的功用 3.3.2 调制的分类 3.3.3 调制系统中讨论的主要问题与参数
3.3 模拟频带传输系统 3.3.1 调制的功用 3.3.2 调制的分类 3.3.3 调制系统中讨论的主要问题与参数

3.3.1调制的功用 1.频带变换 2.实现信道复用 3.提高抗干扰性能
3.3.1 调制的功用 1. 频带变换 2. 实现信道复用 3. 提高抗干扰性能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信道与噪声.pdf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绪论.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逻辑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十一 四路优先判决电路(设计性).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逻辑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十 数字定时器(设计性).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逻辑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九 竞争冒险(设计性).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逻辑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八 555时基电路(设计性).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逻辑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七 波形产生及单稳态触发器(设计性).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逻辑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六 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综合性).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逻辑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五 集成计数器及寄存器(综合性).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逻辑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四 集成电路测试及研究(设计性).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逻辑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三 触发器(验证性).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逻辑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综合性).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逻辑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一 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验证性).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电子技术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pdf
- 《EDA技术基础与实践(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参考资料)DE2中文用户手册(DE2教学开发板).pdf
- 西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中心内部培训教材《SOPC系统设计入门教程》教学资源(PDF电子书,主编:邵舒渊、卢选民,共六章).pdf
- 《EDA技术基础与实践(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参考资料)FPGA设计流程指南.pdf
- 《EDA技术基础与实践(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参考资料)FPGA基础知识(FPGA设计的指导性原则、FPGA设计的具体准则).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EDA技术基础与实践(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十三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EDA技术基础与实践(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十二 电梯控制实验.pdf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信源及压缩编码.pdf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信道编码(差错控制编码).pdf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通信加密.pdf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pdf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8章 多路复用和数字复接技术.pdf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9章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pdf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0章 现代数字调制.pdf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1章 用户接入网.pdf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2章 同步原理.pdf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3章 信息交换.pdf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4章 数据通信协议.pdf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5章 数据通信网.pdf
- 《现代通信原理 Moder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6章 现代通信系统及技术介绍.pdf
- 《信息论与编码 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信息的基本概念.pdf
- 《信息论与编码 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信息的度量.pdf
- 《信息论与编码 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信道模型和信道容量.pdf
- 《信息论与编码 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离散无记忆信源无失真编码.pdf
- 《信息论与编码 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有噪信道编码.pdf
- 《信息论与编码 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限失真信源编码.pdf
- 《现代通信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打印版)第一章 绪论.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