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直流稳压电源

1.直流稳压电源的结构 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变压 整流 滤波 稳压 交流电源 本 负载 功能:把交流电压变成稳定的大小合适的直流电压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功能:把交流电压变成稳定的大小合适的直流电压 u 4 u o u u 2 u 3 1 交流电源 负载 变压 整流 滤波 稳压 1.直流稳压电源的结构

2.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的作用: 将交流电压转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 整流原理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常见的整流电路: 半波、全波、桥式和倍压整流,单相和三相整流等。 分析时可把二极管当作理想元件处理: 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整流电路的作用 整流电路的作用: 将交流电压转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 常见的整流电路: 常见的整流电路: 半波 、全波 、桥式 和倍压整流;单相 和三相整流等。 分析时可把二极管当作 分析时可把二极管当作理想元件处理: 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 整流原理: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2.整流电路

2.整流电路 1.电路结构 3.工作波形 Tra D io 20 RL 0 2.工作原理 20 u正半周,Y,Y,二极管D导通;D 0 u负半周,V←Y。,二极管D截止2四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2.整流电路 ωt u D O 2. 工作原理 u 正半周, V a >V b ,二极管 D导通; 3. 工作波形 u 负半周,V a < V b , 二极管D 截止 。 1. 电路结构 – + + – Tr a D u u o b R L i o u ωt O u o O ωt 2 U 2U − 2U

2.整流电路 4. 参数计算 (1)整流电压平均值 。 0,=2inea=045U (2) 整流电流平均值。 0=0.4 RL R (3) 流过每管电流平均值 =0 (④)每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M UDRM=√20 (5)变压器副边电流有效值1 三 sino 7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4. 参数计算 (1) 整流电压平均值 整流电压平均值 U o (2) 整流电流平均值 整流电流平均值 I o L R L U R U I 45.0 o o == (3) 流过每管电流平均值 流过每管电流平均值 I D D o = II (4) 每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每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U DRM DRM = 2UU ) d( sin2 2 π 1 π ο U o = ∫ ωω ttU = 0.45 U (5) 变压器副边电流有效值 变压器副边电流有效值 I o π ο 57.1 d) sin( 2 π 1 2 m I = = IttI ∫ ωω 2.整流电路

2.整流电路 5,整流二极管的选择 平均电流)与最高反向电压M是选择整 流二极管的主要依据。 选管时应满足: LoM >I,URwM UbRM 最大整流电流 反向工作峰值电压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5. 整流二极管的选择 整流二极管的选择 平均电流 I D 与最高反向电压 与最高反向电压 U DRM 是选择整 流二极管的主要依据。 流二极管的主要依据。 选管时应满足: 选管时应满足: I OM > I D , U RWM > U DRM 最大整流电流 反向工作峰值电压 2.整流电路

2.整流电路 1.电路结构 ▣3. 工作波 ⊕ 形 + ⊕ uo R ot 2.工作原理 20 u正半周,Y。Y,二极管D1 D3导通,D2D4截上 u负半周,V。<Yb,二极管D2 20 D4导通,D1、D3截止。 up2 UD4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2. 工作原理 u 正半周, V a >V b ,二极管 D 1 、 D 3 导通, D 2 、 D 4 截止 。 3. 工作波 形 uD2 uD4 1. 电路结构 ⊕ - u o u D ωt ωt R L u i o u o 1 3 2 4 a b + – + – ⊕ - u ωt 2 U 2U − 2U uD1 u 负半周, V uD3 a < V b ,二极管 D 2 、 D 4 导通, D 1 、 D 3 截止 。 2.整流电路

2.整流电路 4. 参数计算 (1)整流电压平均值, U,=。V2 sinod(1)=09呢 (2) 整流电流平均值,。0=0.9 R R 过每管电流平均值ID (3) (④每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6 M UORM=V2U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4. 参数计算 (1) 整流电压平均值 整流电压平均值 U o (2) 整流电流平均值 整流电流平均值 I o L R L U R U I 9.0 o o == (3) 流过每管电流平均值 流过每管电流平均值 I D o 2 1 D = II (4) 每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每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U DRM DRM = 2UU ) d( sin2 π 1 π ο U o = ∫ ωω ttU = 0.9 U 2.整流电路

2.整流电路 例1: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已知交流电网电压为 220V,负载电阻R=502,负载电压Uo=100V, 试选择二极管,并求变压器的变比和容量。 解: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有效值为: U= 100 =111.1亚 0.9 0.9 考虑到变压器二次侧绕组管子上的压降, 变压器二次侧电压大约要高10%,为: 111.1×1.1=122W 1U6=1A 因此:UDRM=√2U=172V Ip 2 R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例 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已知交流电网电压为 220 V,负载电阻 R L = 50 Ω,负载电压 Uo=100V , 试选择二极管,并求变压器的变比和容量。 A 1 2 1 0 D =⋅= RL U I V 1722 UDRM U == 解: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有效值为: V U U 1.111 9.0 100 9.0 0 === 考虑到变压器二次侧绕组管子上的压降, 变压器二次侧电压大约要高10%,为: 111.1×1.1=122V 因此: 2.整流电路

2.整流电路 例1: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已知交流电网电压为 220V,负载电阻R=502,负载电压U0=100V, 试求变压器的变比和容量,并选择二极管。 可选用二极管2CZ11C,其最大整流电流为 1A,反向工作峰值电压为300V。 变压器副边电压U≈122V变比K= 220 =1.8 变压器副边电流有效值 122 I=1.11I=2×1.11=2.2A 变压器容量S=UI=122×2.2=20Z.8VA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81 122 220 变比 K == . I = 1.11 Io= 2 × 1.11 = 2. 2 A 变压器副边电流有效值 变压器副边电流有效值 变压器容量 S = U I = 122 × 2.2 = 207. 8 V A 变压器副边电压 U ≈ 122 V 可选用二极管2CZ11C,其最大整流电流为 1A,反向工作峰值电压为300V。 例 1: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已知交流电网电压为 220 V,负载电阻 R L = 50 Ω,负载电压 Uo=100V , 试求变压器的变比和容量,并选择二极管。 2.整流电路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一阶RC矩形脉冲响应.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运算放大器.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单管放大电路.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正弦交流电路中RLC的特性.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叠加定理.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十三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十二 集成计数器及寄存器.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十一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测试.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十 组合逻辑电路.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九 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八 直流稳压电源.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七 一阶RC电路的矩形脉冲响应.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六 运算放大器实验.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五 单管放大电路实验.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四 正弦交流电路中RLC的特性实验.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三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实验.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二 叠加定理.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内容)实验一 常用电子实验仪器设备使用.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组合逻辑电路.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集成计数器和寄存器.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计数译码显示电路.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字电子技术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共七章).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低频电子线路 Linear Electronic Circui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0 引言.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低频电子线路 Linear Electronic Circui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1 绪论.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低频电子线路 Linear Electronic Circui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2 运算放大器.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低频电子线路 Linear Electronic Circui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3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低频电子线路 Linear Electronic Circui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4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低频电子线路 Linear Electronic Circui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5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低频电子线路 Linear Electronic Circui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6 模拟集成电路.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低频电子线路 Linear Electronic Circui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7 反馈放大电路.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低频电子线路 Linear Electronic Circui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8 功率放大电路.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低频电子线路 Linear Electronic Circui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9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低频电子线路 Linear Electronic Circui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10 直流稳压电源.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路分析 Circuit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路分析 Circuit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计算机辅助电阻电路分析 §3.1 电路模型的矩阵表示方法.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路分析 Circuit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线性电阻电路分析.pdf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路分析 Circuit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多端元件和双口网络.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