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研究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教育研究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活动,其结果是通过教育活动影响个体的成长和社会发展 研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人类社会的任何进步来自研究。研究意味着探索,意味着进步, 意味着创造。研究是对原有事物或现象的变革,是向未知的挑战。研究的进步来源于两个方 面:一是观念和理论的创建:二是方法与技术的革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教育问题日趋复杂,社会各界对教育改革 的期望也愈发殷切。如何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推进教育的革新与进步,促进个体的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这一切都有赖于对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教育研究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根 本途径,是教育革新与进步的基本动力 教育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具有探索性的工程,需要系统的规划和周密的考虑。研究设计是 研究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整个研究的施工蓝图。一项研究的准确性、有效性、合理性往往 取决于研究设计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完善。 教育研究的功能 进行研究设计有必要从总体上了解教育研究的功能和教育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教 育研究至少具有四个功能:描述、预测、改进、解释。① 1、描述 着手一项研究,对事物进行探求,首先要了解现状,知道所探讨的对象是什么,并对此 进行描述。正是通过描述性研究许多科学发现才成为现实。例如,电子显微镜对病毒的观察 描述,有助于认识和区分不同的病毒,并对预防和治疗起确诊作用。对学生智商的测验可以 了解学生的聪明程度,男女生智商的差异 描述性研宄通常运用测量和观察的工具来收集资料,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有关教育教学 的实际案例,还可以为教育决策提供有关的教育统计资料。 2、预测 研究不一定局限于对现状的了解,往往还想从描述的结果中归纳出普遍的规则和理论, 作为预见未来的基础。根据普遍的规则可以预测未来在相似条件下可能发生的情况,从而控 制条件和环境,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对策,发挥教育的积极功能。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 现有的学习成绩预测其学业的发展;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预测其事业成败或犯罪倾向 3、改进 改进就是介入某种因素,通过变革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不同行业介入因素自然不同,如 医学中的药物疗法,工程中的建筑材料,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计划等。许多教育实验课题中的 自变量就是介入因素,通过介入因素以改进学生的学习,看实验效果如何。赫伯特沃尔伯 格( Herbert Walberg)与他的同事一起研究了300学生有关介入因素对学业成就测验成 绩的影响。结果将35项介入因素从强到弱排列为下表(表1-1): 表1-1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测验成绩效果表 方法 效果量 百分位数 (1)强化 (2)加快进度 ①(美)高尔等著:许庆豫等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8页
第一章 教育研究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活动,其结果是通过教育活动影响个体的成长和社会发展。 研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人类社会的任何进步来自研究。研究意味着探索,意味着进步, 意味着创造。研究是对原有事物或现象的变革,是向未知的挑战。研究的进步来源于两个方 面:一是观念和理论的创建;二是方法与技术的革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教育问题日趋复杂,社会各界对教育改革 的期望也愈发殷切。如何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推进教育的革新与进步,促进个体的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这一切都有赖于对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教育研究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根 本途径,是教育革新与进步的基本动力。 教育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具有探索性的工程,需要系统的规划和周密的考虑。研究设计是 研究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整个研究的施工蓝图。一项研究的准确性、有效性、合理性往往 取决于研究设计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完善。 一、教育研究的功能 进行研究设计有必要从总体上了解教育研究的功能和教育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教 育研究至少具有四个功能:描述、预测、改进、解释。① 1、 描述 着手一项研究,对事物进行探求,首先要了解现状,知道所探讨的对象是什么,并对此 进行描述。正是通过描述性研究许多科学发现才成为现实。例如,电子显微镜对病毒的观察 描述,有助于认识和区分不同的病毒,并对预防和治疗起确诊作用。对学生智商的测验可以 了解学生的聪明程度,男女生智商的差异。 描述性研究通常运用测量和观察的工具来收集资料,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有关教育教学 的实际案例,还可以为教育决策提供有关的教育统计资料。 2、 预测 研究不一定局限于对现状的了解,往往还想从描述的结果中归纳出普遍的规则和理论, 作为预见未来的基础。根据普遍的规则可以预测未来在相似条件下可能发生的情况,从而控 制条件和环境,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对策,发挥教育的积极功能。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 现有的学习成绩预测其学业的发展;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预测其事业成败或犯罪倾向。 3、 改进 改进就是介入某种因素,通过变革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不同行业介入因素自然不同,如 医学中的药物疗法,工程中的建筑材料,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计划等。许多教育实验课题中的 自变量就是介入因素,通过介入因素以改进学生的学习,看实验效果如何。赫伯特.沃尔伯 格(Herbert Walberg)与他的同事一起研究了 3000 例学生有关介入因素对学业成就测验成 绩的影响。结果将 35 项介入因素从强到弱排列为下表(表 1-1): 表 1-1 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测验成绩效果表 方法 效果量 百分位数 (1)强化 1.17 88 (2)加快进度 1.00 84 ① (美)高尔等著:许庆豫等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年,第 3-8 页
(3)阅读训练 (4)提示与反馈 0.97 (5)科学基础知识学习 6)家庭作业的批改 (7)合作学习 (8)阅读实验 0.60 (9)班级气氛 (10)当面辅导 (11)家庭介入因素 (12)适应学生的指导方法 0.45 (13)导师制 0.40 (14)教学时间 (15)家庭背景 (16)对学生科学兴趣的重视 (17)高难度的问题 0.34 (18)诊断式规范性方法 0.33 (19)个别辅导 0.32 8332076666666626 (20)适应学生个别需要的数学教育 0.32 (21)新学科课程 0.31 (22)教师期望值 (23)家庭作业量 0.28 (24)社会经济地位 (25)计算机辅助教学 (26)同龄人群体 (27)由易而难的课程安排 0.24 (28)旨在提高学业成就的组织者 0.23 (29)新数学知识课程 0.18 9976 (30)生物学初探课程 0.16 (31)同质群 0.10 (32)班级大 0.09 (33)编程教学 (34)电视 0.05 (35)人云亦云式教学 0.12 45 4、解释 教育硏究中解释的功能最为重要,因为解释涵盖了前三种功能。当我们能解释某一教育 现象,这就意味着能描述它,能预测其后果,并懂得如何使用介入因素来改变结局。通常我 们把对现象进行研究所作出的解释称作理论 解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了解现状,探讨是什么(what)的问题:第二个 层次是了解关联,探讨对象是如何与其他事物发生关联的,解决如何(how)的问题;第三 个层次是了解因果关系,探讨导致现状的原因,解决为什么(why)的问题 例如,进行一项有关学生学业成绩的研究,研究结果可能会告诉我们,学生学业成绩的 分布情况,哪些学生成绩优良,哪些学生成绩较差等,这些内容属于第一层次的解释,即了 解现状。研究结果也可能告诉我们,学业成绩好坏与学生智力有关,与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
(3)阅读训练 0.97 83 (4)提示与反馈 0.97 83 (5)科学基础知识学习 0.81 79 (6)家庭作业的批改 0.79 79 (7)合作学习 0.76 78 (8)阅读实验 0.60 73 (9)班级气氛 0.60 73 (10)当面辅导 0.57 72 (11)家庭介入因素 0.50 69 (12)适应学生的指导方法 0.45 67 (13)导师制 0.40 66 (14)教学时间 0.38 65 (15)家庭背景 0.37 64 (16)对学生科学兴趣的重视 0.35 64 (17)高难度的问题 0.34 63 (18)诊断式规范性方法 0.33 63 (19)个别辅导 0.32 63 (20)适应学生个别需要的数学教育 0.32 63 (21)新学科课程 0.31 62 (22)教师期望值 0.28 61 (23)家庭作业量 0.28 61 (24)社会经济地位 0.25 60 (25)计算机辅助教学 0.24 59 (26)同龄人群体 0.24 59 (27)由易而难的课程安排 0.24 59 (28)旨在提高学业成就的组织者 0.23 59 (29)新数学知识课程 0.18 57 (30)生物学初探课程 0.16 56 (31)同质群 0.10 54 (32)班级大小 0.09 54 (33)编程教学 - 0.03 49 (34)电视 - 0.05 48 (35)人云亦云式教学 - 0.12 45 4、 解释 教育研究中解释的功能最为重要,因为解释涵盖了前三种功能。当我们能解释某一教育 现象,这就意味着能描述它,能预测其后果,并懂得如何使用介入因素来改变结局。通常我 们把对现象进行研究所作出的解释称作理论。 解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了解现状,探讨是什么(what)的问题;第二个 层次是了解关联,探讨对象是如何与其他事物发生关联的,解决如何(how)的问题;第三 个层次是了解因果关系,探讨导致现状的原因,解决为什么(why)的问题。 例如,进行一项有关学生学业成绩的研究,研究结果可能会告诉我们,学生学业成绩的 分布情况,哪些学生成绩优良,哪些学生成绩较差等,这些内容属于第一层次的解释,即了 解现状。研究结果也可能告诉我们,学业成绩好坏与学生智力有关,与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
位有关,与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有关等,这些内容属于第二个层次的解释,即了解关联。当 然,如果这项研究做得好,也可能会告诉我们造成学业成绩差异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以及应 该采取什么措施减少这种差异等,这些就是第三个层次的解释,即了解因果关系 研究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即针对问题,通过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等步骤, 使未知变成为已知的过程。进行研究本身也是一个挑战,如果是非常简单的问题,靠个人过 去的经验就可以解决;或者靠个人的直觉也许可以找到答案;或者请教知识经验丰富的人也 可能得到答复。这样的情况一般就不必研究。可是当你遇到的问题是诸如:青少年为什么吸 毒?影响儿童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样一些问题则需要严密思考,收集相关资料才 有可能解决。 、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 在教育研究中会涉及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理解、澄清这些基本概念和术语将有助于教 育研究设计的构想。 1、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产生不同的研究类型。通常按研究目的和研究功能划分可以将 研究分为两大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是理论导向的,旨在建立学术理论:应用 研究则是问题导向的,旨在解决实际问题 从研究动机看,基础研究的动机常来源于研究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应用研究的动机则 来自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从研究目的看,基础研究旨在发现重要或必要的事实,以增加知识的内涵,为科学知识 宝库添砖加瓦;应用研究强调以解决现实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宗旨 从研究方法看,基础研究力求严谨、深入、彻底,要求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研 究:而应用研究则强调实用性,常在教育现场、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研究 从研究结果看,基础研究的结果通常是抽象的、具有普遍性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理 和原则,或是用以解释现象的理论或模式:应用研究的结果则常属于具体的、独特的、适用 于特定对象与时空环境的使用方法或产品。 2、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的侧重点、资料的性质及资料分析的方法上。 量的硏究强调研究中研究对象的“数量”特征,通过收集事物数量属性的资料来探讨、解释 研究问题。质的硏究则强调硏究对象的“性质”特征,通过收集说明事物性质属性的资料来 探讨、解释研究问题。 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也就不一样,量的研究必须将事实资料“量 化”,然后以统计方法来分析解释;质的研究则必须将事实资料翔实记录下来,然后以文字 来描述阐释。简而言之,量的研究以“数字”解释为基础,质的硏宄则以“文字”描述为基 础。量的研究重“统计”分析,质的研究重“叙述”描绘。 一般来说,研究报告中采用数字描述和统计分析的就是量的研究,未采用数字描述和统 计分析的则为质的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内容分析、相关研究事后 回溯研究等大都采用统计方法,因此属于量的研究;而历史研究、个案研究、行动研究、人 种志研究等并不应用统计方法,通常归属质的研究。 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的区别不仅表现在资料和分析方法上的不同,而且代表了两种不同 的对世界的认识观。量的研究相信世界是物理的、客观的,不会因人的主观愿望而改变,事 实就是事实,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可以量化,可以测量。而质的研究则相信,社会现象的存 在都来自社会个体对社会情境的界定,是主观的认知,而非客观的存在 ①吴明清:《教育研究基本观念与方法分析》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1年,第22-23页
位有关,与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有关等,这些内容属于第二个层次的解释,即了解关联。当 然,如果这项研究做得好,也可能会告诉我们造成学业成绩差异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以及应 该采取什么措施减少这种差异等,这些就是第三个层次的解释,即了解因果关系。 研究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即针对问题,通过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等步骤, 使未知变成为已知的过程。进行研究本身也是一个挑战,如果是非常简单的问题,靠个人过 去的经验就可以解决;或者靠个人的直觉也许可以找到答案;或者请教知识经验丰富的人也 可能得到答复。这样的情况一般就不必研究。可是当你遇到的问题是诸如:青少年为什么吸 毒?影响儿童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样一些问题则需要严密思考,收集相关资料才 有可能解决。 二、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 在教育研究中会涉及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理解、澄清这些基本概念和术语将有助于教 育研究设计的构想。 1、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产生不同的研究类型。通常按研究目的和研究功能划分可以将 研究分为两大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是理论导向的,旨在建立学术理论;应用 研究则是问题导向的,旨在解决实际问题①。 从研究动机看,基础研究的动机常来源于研究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应用研究的动机则 来自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从研究目的看,基础研究旨在发现重要或必要的事实,以增加知识的内涵,为科学知识 宝库添砖加瓦;应用研究强调以解决现实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宗旨。 从研究方法看,基础研究力求严谨、深入、彻底,要求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研 究;而应用研究则强调实用性,常在教育现场、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研究。 从研究结果看,基础研究的结果通常是抽象的、具有普遍性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理 和原则,或是用以解释现象的理论或模式;应用研究的结果则常属于具体的、独特的、适用 于特定对象与时空环境的使用方法或产品。 2、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的侧重点、资料的性质及资料分析的方法上。 量的研究强调研究中研究对象的“数量”特征,通过收集事物数量属性的资料来探讨、解释 研究问题。质的研究则强调研究对象的“性质”特征,通过收集说明事物性质属性的资料来 探讨、解释研究问题。 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也就不一样,量的研究必须将事实资料“量 化”,然后以统计方法来分析解释;质的研究则必须将事实资料翔实记录下来,然后以文字 来描述阐释。简而言之,量的研究以“数字”解释为基础,质的研究则以“文字”描述为基 础。量的研究重“统计”分析,质的研究重“叙述”描绘。 一般来说,研究报告中采用数字描述和统计分析的就是量的研究,未采用数字描述和统 计分析的则为质的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内容分析、相关研究事后 回溯研究等大都采用统计方法,因此属于量的研究;而历史研究、个案研究、行动研究、人 种志研究等并不应用统计方法,通常归属质的研究。 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的区别不仅表现在资料和分析方法上的不同,而且代表了两种不同 的对世界的认识观。量的研究相信世界是物理的、客观的,不会因人的主观愿望而改变,事 实就是事实,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可以量化,可以测量。而质的研究则相信,社会现象的存 在都来自社会个体对社会情境的界定,是主观的认知,而非客观的存在。 ① 吴明清:《教育研究基本观念与方法分析》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1 年,第 22-23 页
在硏究目的上,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都期望解释和说明社会现象,但量的研究的基本前 提是基于社会事实客观存在的假设,强调揭示客观的社会事实,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解释社会事实变迁的原因,以确定社会现象中的因果关系。而质的研究相信社会现象是主观 性的,因此主张研究要从行动者的立场和对行动者生活体验的了解中,阐释社会现象的性质 与意义。 在研究方法上,量的研究认为:保持价值中立,避免偏差是研究的基本原则,量化的分 析可以做到客观、精确的描述和解释。而质的研究则认为:了解社会现象必须参与到研究对 象的生活中去,观察其行为和言语,从而了解其中的深层意义,真正把握社会现象的主观性 从研究者的角色来看,量的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主体-客体”的形式 研究者作为旁观者、局外人的角色,以避免对研究对象产生干扰,造成偏差和误导。而在质 的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并不明确,研究者必须融入研究情境,既要 观察,也要行动,既是局外人,也是圈内人。 通过以上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量的研究所显示的特征源于实证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质的研究则反映了人文主义的信念和方法。事实上,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方法本身是多样化的,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价值,关键的问题是哪一种方法更适合研究目的。 三、教育研究的能力 从事教育研究要时常惦记两件事,一是研究问题,二是答案。通常在研究问题确定之后 对研究可能产生什么结果已有初步的预计。重要的是如何收集资料,寻求答案,验证假设。 收集资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只有经过周密的思考,精心的设计,才能获得有价值的资 料,得到确切的答案,因此必须周密安排。这种预先考虑资料来源、选择资料收集的方法 安排资料收集的程序性活动,就是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设计是指进行课题研究的基本设想或思 路,是如何开展研究工作的基本框架。狭义的研究设计是指为实施研究所制定的具体计划 如采用调査法就制定调査计划,采用观察法就制定观察计划,采用实验法就制定实验计划 研究设计通常是指研究计划,就是为完成某个研究项目所做的总体构思。要进行研究设计有 两个方面要考虑:一是必须明确要研究的具体内容,二是必须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当 我们要对课堂教学实际进行研究,事前必须制定研究计划,如要确定选择哪些对象进行观 察?观察和分析什么内容?为什么?如何实现?用什么工具?等等,这些都是研究设计要考 虑的问题 作为一个研究者,从事教育研究,进行研究设计,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研究能力,这些 能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项目: 1、充分利用资源从事研究工作 2、收集并组织相关文献(文献检索)。 3、选择并界定研究问题(包含变量的选择与定义)。 4、提出待答问题或形成研究假设 5、确定研究对象并选取研究样本。 6、决定研究方法并安排研究设计(包含撰写研究计划)。 7、编制或选择合适的测量(观察)工具, 8、进入研究现场、收集研究资料。 9、整理并分析研究资料(包含统计方法的应用)。 形成研究结论,并提示建议。 撰写研究报告(论文写作) ①吴明清:《教育研究基本观念与方法分析》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1年,第6-7页
在研究目的上,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都期望解释和说明社会现象,但量的研究的基本前 提是基于社会事实客观存在的假设,强调揭示客观的社会事实,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解释社会事实变迁的原因,以确定社会现象中的因果关系。而质的研究相信社会现象是主观 性的,因此主张研究要从行动者的立场和对行动者生活体验的了解中,阐释社会现象的性质 与意义。 在研究方法上,量的研究认为:保持价值中立,避免偏差是研究的基本原则,量化的分 析可以做到客观、精确的描述和解释。而质的研究则认为:了解社会现象必须参与到研究对 象的生活中去,观察其行为和言语,从而了解其中的深层意义,真正把握社会现象的主观性。 从研究者的角色来看,量的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主体-客体”的形式, 研究者作为旁观者、局外人的角色,以避免对研究对象产生干扰,造成偏差和误导。而在质 的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并不明确,研究者必须融入研究情境,既要 观察,也要行动,既是局外人,也是圈内人。 通过以上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量的研究所显示的特征源于实证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质的研究则反映了人文主义的信念和方法。事实上,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方法本身是多样化的,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价值,关键的问题是哪一种方法更适合研究目的。 三、教育研究的能力 从事教育研究要时常惦记两件事,一是研究问题,二是答案。通常在研究问题确定之后, 对研究可能产生什么结果已有初步的预计。重要的是如何收集资料,寻求答案,验证假设。 收集资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只有经过周密的思考,精心的设计,才能获得有价值的资 料,得到确切的答案,因此必须周密安排。这种预先考虑资料来源、选择资料收集的方法、 安排资料收集的程序性活动,就是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设计是指进行课题研究的基本设想或思 路,是如何开展研究工作的基本框架。狭义的研究设计是指为实施研究所制定的具体计划, 如采用调查法就制定调查计划,采用观察法就制定观察计划,采用实验法就制定实验计划。 研究设计通常是指研究计划,就是为完成某个研究项目所做的总体构思。要进行研究设计有 两个方面要考虑:一是必须明确要研究的具体内容,二是必须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当 我们要对课堂教学实际进行研究,事前必须制定研究计划,如要确定选择哪些对象进行观 察?观察和分析什么内容?为什么?如何实现?用什么工具?等等,这些都是研究设计要考 虑的问题。 作为一个研究者,从事教育研究,进行研究设计,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研究能力,这些 能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项目①: 1、 充分利用资源从事研究工作。 2、 收集并组织相关文献(文献检索)。 3、 选择并界定研究问题(包含变量的选择与定义)。 4、 提出待答问题或形成研究假设。 5、 确定研究对象并选取研究样本。 6、 决定研究方法并安排研究设计(包含撰写研究计划)。 7、 编制或选择合适的测量(观察)工具。 8、 进入研究现场、收集研究资料。 9、 整理并分析研究资料(包含统计方法的应用)。 10、 形成研究结论,并提示建议。 11、 撰写研究报告(论文写作)。 ① 吴明清:《教育研究基本观念与方法分析》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1 年,第 6-7 页
以上11个项目中,前7项涉及研究设计,占研究能力的绝大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 能力主要就是指研究设计的能力。 四、研究设计的过程 进行研究设计时,由于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不同,在研究设计的细节上也 会有所不同。对研究者来说,有必要对研究过程的全貌有一个基本了解,这样有助于研究者 从总体上把握研究过程,预先做出合理的安排。艾尔巴比提供了研究过程的框架图0(见图 1-1) 巴比137页图 ①(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上),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37页
以上 11 个项目中,前 7 项涉及研究设计,占研究能力的绝大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 能力主要就是指研究设计的能力。 四、研究设计的过程 进行研究设计时,由于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不同,在研究设计的细节上也 会有所不同。对研究者来说,有必要对研究过程的全貌有一个基本了解,这样有助于研究者 从总体上把握研究过程,预先做出合理的安排。艾尔.巴比提供了研究过程的框架图①(见图 1-1): 巴比 137 页图 ① (美) 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上),华夏出版社,2000 年,第 137 页
图的最上面是研究的兴趣、想法和理论,这些都是研究工作可能的起始点。字母(A、B、 X、Y等)代表变量或概念。例如,我们对课堂教学中的合作行为感兴趣,合作行为是怎样 产生的?合作行为对学生发展有何影响?这时我们可能会有一些想法或设想,如:合作行为 是师生平等交流的产物:合作行为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多个变量和一些想法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一组复杂关系,这就是理论。事实上,研究就是为了探讨感兴趣的事物和检验具体的 想法,或是验证复杂的理论 接下来就是中间层次,也就是研究设计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界定研究变量和术语的意 义,并且使变量可以测量、观察、操作;提出采用什么方法更适合进行研究;以及确定抽样 的总体和样本。 后面的观察(收集资料)、资料处理、分析资料、应用(撰写研究报告)等,虽不是研 究设计的内容,但也需要研究设计者作通盘考虑 总体上看,设计研究计划包括做出一系列的决定:研究问题、研究总体、样本、研究方 法等。进行研究设计首先要考虑三件事:自我兴趣、自我能力及可用资源,这三项都涉及研 究的可行性。当进入研究设计,首先要问自己到底想了解什么,要研究的内容是否是自己感 兴趣的:有了自己想了解的问题,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获得信息去回答这些问题,什么样的 分析单位能够提供相关的信息,相关信息是现成的还是必须自己去收集;如果需要自己去收 集资料,那么如何收集资料,是到图书馆査找还是通过实验,是使用问卷还是进行访谈。当 然还需要考虑如何获得研究对象,抽取多少样本,以及用什么方法处理资料和检验研究结论。 如果说硏究的最终目的是解答问题,那么研究设计的任务就是确定解答问题的途径、策 略、手段和方案。说到底,研究设计就是在各种途径和方案中进行选择。研究设计应根据研 究目的,从各种角度确定研究类型,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五、研究设计的内容 研究设计的内容主要是阐述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实施要点,为最终解决问题提供行动方 案。研究设计完善与否对整个研究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设计,就不可 能有有效的研究。严密科学的研究设计是研究成功的一半,良好的研究设计是顺利进行研究 的基本保证。 研究设计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6个方面 1、陈述研究主题、研究问题、待答问题或假设 研究设计首先要详细介绍研究主题、研究问题、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要注意所选的 研究主题必须是自己感兴趣、是自己专业领域的,或是自己经常关心的教育问题,只有这样 你才能驾驭研究。平时在阅读和探索过程中遇到感兴趣的硏究主题最好赶快记下来,例如 研究主题:学生的自我概念与阅读成绩。将其转换成可操作的题目:五年级学生自我概念与 阅读成绩的关系硏究。确定研究问题后,需简要陈述硏究目的,解释研究主题的重要性,说 明研究的范围和限定条件,确定研究假设,并定义研究涉及的主要变量和关键术语 第二,确定的硏究主题应该是可以研究的,并要考虑伦理规范,研究的复杂性和时间、 经费问题。这里主要涉及研究的条件和可行性问题。研究设计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研究是 否符合伦理道德?能否进行科学探索?难度是否适中?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有没有 足够的经费支持? 第三,给出一个具体明确的、可操作的题目。 2、简述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 硏究设计需要文献资料的支撑,很难想象在没有文献资料的情况下如何开展硏究。关键 是研究者必须具备检索文献资料的能力,知道到哪里寻找所许的资料。一般情况下,除了可 ③(美)查尔斯著:张莉莉、张学文等译:《教育研究导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100-112页
图的最上面是研究的兴趣、想法和理论,这些都是研究工作可能的起始点。字母(A、B、 X、Y 等)代表变量或概念。例如,我们对课堂教学中的合作行为感兴趣,合作行为是怎样 产生的?合作行为对学生发展有何影响?这时我们可能会有一些想法或设想,如:合作行为 是师生平等交流的产物;合作行为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多个变量和一些想法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一组复杂关系,这就是理论。事实上,研究就是为了探讨感兴趣的事物和检验具体的 想法,或是验证复杂的理论。 接下来就是中间层次,也就是研究设计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界定研究变量和术语的意 义,并且使变量可以测量、观察、操作;提出采用什么方法更适合进行研究;以及确定抽样 的总体和样本。 后面的观察(收集资料)、资料处理、分析资料、应用(撰写研究报告)等,虽不是研 究设计的内容,但也需要研究设计者作通盘考虑。 总体上看,设计研究计划包括做出一系列的决定:研究问题、研究总体、样本、研究方 法等。进行研究设计首先要考虑三件事:自我兴趣、自我能力及可用资源,这三项都涉及研 究的可行性。当进入研究设计,首先要问自己到底想了解什么,要研究的内容是否是自己感 兴趣的;有了自己想了解的问题,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获得信息去回答这些问题,什么样的 分析单位能够提供相关的信息,相关信息是现成的还是必须自己去收集;如果需要自己去收 集资料,那么如何收集资料,是到图书馆查找还是通过实验,是使用问卷还是进行访谈。当 然还需要考虑如何获得研究对象,抽取多少样本,以及用什么方法处理资料和检验研究结论。 如果说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答问题,那么研究设计的任务就是确定解答问题的途径、策 略、手段和方案。说到底,研究设计就是在各种途径和方案中进行选择。研究设计应根据研 究目的,从各种角度确定研究类型,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五、研究设计的内容 研究设计的内容主要是阐述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实施要点,为最终解决问题提供行动方 案。研究设计完善与否对整个研究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设计,就不可 能有有效的研究。严密科学的研究设计是研究成功的一半,良好的研究设计是顺利进行研究 的基本保证。 研究设计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 6 个方面①: 1、 陈述研究主题、研究问题、待答问题或假设 研究设计首先要详细介绍研究主题、研究问题、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要注意所选的 研究主题必须是自己感兴趣、是自己专业领域的,或是自己经常关心的教育问题,只有这样 你才能驾驭研究。平时在阅读和探索过程中遇到感兴趣的研究主题最好赶快记下来,例如: 研究主题:学生的自我概念与阅读成绩。将其转换成可操作的题目:五年级学生自我概念与 阅读成绩的关系研究。确定研究问题后,需简要陈述研究目的,解释研究主题的重要性,说 明研究的范围和限定条件,确定研究假设,并定义研究涉及的主要变量和关键术语。 第二,确定的研究主题应该是可以研究的,并要考虑伦理规范,研究的复杂性和时间、 经费问题。这里主要涉及研究的条件和可行性问题。研究设计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研究是 否符合伦理道德?能否进行科学探索?难度是否适中?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有没有 足够的经费支持? 第三,给出一个具体明确的、可操作的题目。 2、 简述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 研究设计需要文献资料的支撑,很难想象在没有文献资料的情况下如何开展研究。关键 是研究者必须具备检索文献资料的能力,知道到哪里寻找所许的资料。一般情况下,除了可 ① (美)查尔斯著;张莉莉、张学文等译:《教育研究导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年,第 100-112 页
以到图书馆手工检索文献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文献。 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已有的资料对自己的研究重心做出判断。一般来说,与 研究主题有关的资料太多,你的研究答案可能直接在文献之中就能找到,这样的主题可能不 是一个好的选择。如果可供参考的文献太少,你也需要斟酌一下这个主题,也许这个主题难 度太大,不一定能出成果。在文献综述中,要把与自己研究主题总体相关的资料放在前面, 把与自己的主题细节相关的、较新的资料放在后面,即按照从一般到特殊,从早期研究到新 近研究的顺序。 3、指出所需数据及其研究类型 当研究课题确定之后,研究者应根据硏究的中心事件和具体情况决定研究的类型,以便 形成获取和分析数据的具体要求。研究的中心事件和具体情况与采用什么研究类型有关。 般而言,不同的中心事件和情况对应于不同的研究类型(见表1-2)。 表1-2研究事件与研究类型对应表 研究的中心事件和情况 研究类型 人的社会行为 人种学研究 当前的事件或现状 描述性研究 过去的事件或情况 历史研究 变量之间相互作用或影响 相关性研究 革新的程序或成果 行动研究 项目的质量或测量 评价研究 现存的群体差异和趋势 因果比较性研究 因果关系 实验研究 个体或单一群体案例 个案研究 硏究设计一般根据已经确定的研究主题先列出需要收集的资料种类,然后列岀这些资料 的可能来源。研究设计中所需数据的类型不外乎以下一些,研究设计者需要确定其中某一项 或某几项作为获得事实资料或数据的来源:文字描述或概括、测验分数或频数、测量工具或 量表、主观的观点或看法、公布的统计资料、逻辑的分析或论证。 进行研究设计时还需要考虑资料的来源,即从哪里去获得资料,通常包括以下来源:向 参加研究的人员获取资料、在研究进程中获得资料、从环境和研究背景中获得资料、以客观 实物作为资料、以实地记录或文档作为资料等。 4、列出研究的步骤 研究设计需要制定实施研究的具体步骤,以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研究设计包括研究对 象、研究程序、实施步骤、时间进度等。一般来说,从事定量硏究,研究设计需要写得比较 详细,要勾勒出整个研究的蓝图:如果从事定性研究,只需提供研究的基本构想和框架即可, 因为定性研究的设计和程序是应变性的。以下一些建议可供参考: (1)如果研究需要抽样,那么就要确定样本类型和考虑抽样方法。要探讨的、要解释的是 哪一群人或哪一类机构?我们能从那些人或机构收集到实证资料吗?用什么方法来选取这 些人或机构?究竟要选择多少人或机构才算适当?在选取这些人或机构的过程中,会有什么 误差?如何避免?等等 (2)简要说明如何抽样,以及样本的特征。 (3)如果研究有参与者,要确定期望他们做什么,是接受评估、获得训练,还是展示技能 或知识等。 (4)说明如何获得数据:用符号做观察笔记、用描述做详细观察记录、对研究目的和程序
以到图书馆手工检索文献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文献。 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已有的资料对自己的研究重心做出判断。一般来说,与 研究主题有关的资料太多,你的研究答案可能直接在文献之中就能找到,这样的主题可能不 是一个好的选择。如果可供参考的文献太少,你也需要斟酌一下这个主题,也许这个主题难 度太大,不一定能出成果。 在文献综述中,要把与自己研究主题总体相关的资料放在前面, 把与自己的主题细节相关的、较新的资料放在后面,即按照从一般到特殊,从早期研究到新 近研究的顺序。 3、 指出所需数据及其研究类型 当研究课题确定之后,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的中心事件和具体情况决定研究的类型,以便 形成获取和分析数据的具体要求。研究的中心事件和具体情况与采用什么研究类型有关。一 般而言,不同的中心事件和情况对应于不同的研究类型(见表 1-2)。 表 1-2 研究事件与研究类型对应表 研究的中心事件和情况 研究类型 人的社会行为 人种学研究 当前的事件或现状 描述性研究 过去的事件或情况 历史研究 变量之间相互作用或影响 相关性研究 革新的程序或成果 行动研究 项目的质量或测量 评价研究 现存的群体差异和趋势 因果比较性研究 因果关系 实验研究 单一个体或单一群体案例 个案研究 研究设计一般根据已经确定的研究主题先列出需要收集的资料种类,然后列出这些资料 的可能来源。研究设计中所需数据的类型不外乎以下一些,研究设计者需要确定其中某一项 或某几项作为获得事实资料或数据的来源:文字描述或概括、测验分数或频数、测量工具或 量表、主观的观点或看法、公布的统计资料、逻辑的分析或论证。 进行研究设计时还需要考虑资料的来源,即从哪里去获得资料,通常包括以下来源:向 参加研究的人员获取资料、在研究进程中获得资料、从环境和研究背景中获得资料、以客观 实物作为资料、以实地记录或文档作为资料等。 4、 列出研究的步骤 研究设计需要制定实施研究的具体步骤,以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研究设计包括研究对 象、研究程序、实施步骤、时间进度等。一般来说,从事定量研究,研究设计需要写得比较 详细,要勾勒出整个研究的蓝图;如果从事定性研究,只需提供研究的基本构想和框架即可, 因为定性研究的设计和程序是应变性的。以下一些建议可供参考: (1)如果研究需要抽样,那么就要确定样本类型和考虑抽样方法。要探讨的、要解释的是 哪一群人或哪一类机构?我们能从那些人或机构收集到实证资料吗?用什么方法来选取这 些人或机构?究竟要选择多少人或机构才算适当?在选取这些人或机构的过程中,会有什么 误差?如何避免?等等。 (2)简要说明如何抽样,以及样本的特征。 (3)如果研究有参与者,要确定期望他们做什么,是接受评估、获得训练,还是展示技能 或知识等。 (4)说明如何获得数据:用符号做观察笔记、用描述做详细观察记录、对研究目的和程序
进行理性分析、采用询问开展访谈或调査、对研究对象进行标准化测验、用测量工具进行测 量等 (5)说明收集数据的工具和标准。如,记录设备(纸、笔、摄像机、录音机等)、手册(访 谈的程序及问题框架)、测验指标(标准化的测验或研究者自编的测验以及判断标准)、测量 工具(如:尺、秤、秒表、温度计等)、问卷和量表(被试作答的书面问题或等级量表)。 (6)资料数据处理的形式。如:文字描述、量化概括、分类、等级列表、计数等,以及采 用什么统计方法处理数据 (7)说明如何保证资料的可靠性。可以通过证明提供资料对象的资格、可靠性或证明测量 的效度来确保资料的有效性,也可以通过逻辑分析、统计学上的信度测量来确保资料的可靠 性 研究设计需要列出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收集数据时可能会用到的工具:说明在分析数据之 前准备如何整理资料;解释如何能保证数据的质量。 5、预料怎样有效分析和解释数据 定性资料和量化数据是两种普遍运用的数据类型。定性资料大多是文字描述性的,而量 化数据则大多是数字化的,当然二者有时也有交叉重叠。在研究分析过程中二者必须采用不 同的方法进行分析。 研究设计需要从大方向上考虑是采用定性分析还是采用定量分析。研究问题一般都要通 过证据和逻辑推断来回答,定性分析采用文本逻辑归纳分析,要求有强有力的文字证明和足 够的说服力,定量硏究则以量化的形式描述数据,需要用统计测量来帮助确定研宄结果 6、预先确定恰当的研究报告形式 事实上,在研究设计过程中,研究者就已经设想研究成果的形式和框架了。通常什么样 的研究方法产生什么样的研究报告,调查研究产生调查报告,实验研究产生实验报告。另外, 研究报告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三种:科学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各科研机构要求研究报 告能以规范的格式撰写。虽然不同的研究类型会产生不同的研究报告,但研究报告的基本结 构大同小异。研究报告正文的结构包括:
进行理性分析、采用询问开展访谈或调查、对研究对象进行标准化测验、用测量工具进行测 量等。 (5)说明收集数据的工具和标准。如,记录设备(纸、笔、摄像机、录音机等)、手册(访 谈的程序及问题框架)、测验指标(标准化的测验或研究者自编的测验以及判断标准)、测量 工具(如:尺、秤、秒表、温度计等)、问卷和量表(被试作答的书面问题或等级量表)。 (6)资料数据处理的形式。如:文字描述、量化概括、分类、等级列表、计数等,以及采 用什么统计方法处理数据。 (7)说明如何保证资料的可靠性。可以通过证明提供资料对象的资格、可靠性或证明测量 的效度来确保资料的有效性,也可以通过逻辑分析、统计学上的信度测量来确保资料的可靠 性。 研究设计需要列出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收集数据时可能会用到的工具;说明在分析数据之 前准备如何整理资料;解释如何能保证数据的质量。 5、 预料怎样有效分析和解释数据 定性资料和量化数据是两种普遍运用的数据类型。定性资料大多是文字描述性的,而量 化数据则大多是数字化的,当然二者有时也有交叉重叠。在研究分析过程中二者必须采用不 同的方法进行分析。 研究设计需要从大方向上考虑是采用定性分析还是采用定量分析。研究问题一般都要通 过证据和逻辑推断来回答,定性分析采用文本逻辑归纳分析,要求有强有力的文字证明和足 够的说服力,定量研究则以量化的形式描述数据,需要用统计测量来帮助确定研究结果。 6、 预先确定恰当的研究报告形式 事实上,在研究设计过程中,研究者就已经设想研究成果的形式和框架了。通常什么样 的研究方法产生什么样的研究报告,调查研究产生调查报告,实验研究产生实验报告。另外, 研究报告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三种:科学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各科研机构要求研究报 告能以规范的格式撰写。虽然不同的研究类型会产生不同的研究报告,但研究报告的基本结 构大同小异。研究报告正文的结构包括:
、导论 研究问题概述 研究假设、研究目标 3、研究的目的、意义 文献综述 1、前人研究成果与观点的综述 2、研究现状的诠释性概要 三、研究方法与工具 1、研究对象(总体、样本、抽样方法等) 2、研究工具与材料 3、测量方法与程序 四、研究结果 1、概述研究发现与结果 2、对假设、问题、目标的结果描述 3、统计检验的结果 五、讨论与分析 1、对结果的诠释 2、研究的局限性 3、对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4、对未来的启示 六、结论 1、对结果的概括和推论 2、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与措施 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形式有助于研究者设计研究计划,研究报告中需要写些什么、提供 哪些内容、哪些数据,研究设计时就可以考虑安排进去,就可以有意识地去收集资料。 以上只是概括地描述教育研究设计的过程和内容,下面各章将从操作层面详细论述教育 研究设计的具体内容
一、导论 1、 研究问题概述 2、 研究假设、研究目标 3、 研究的目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1、 前人研究成果与观点的综述 2、 研究现状的诠释性概要 三、研究方法与工具 1、 研究对象(总体、样本、抽样方法等) 2、 研究工具与材料 3、 测量方法与程序 四、研究结果 1、 概述研究发现与结果 2、 对假设、问题、目标的结果描述 3、 统计检验的结果 五、讨论与分析 1、 对结果的诠释 2、 研究的局限性 3、 对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4、 对未来的启示 六、结论 1、 对结果的概括和推论 2、 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与措施 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形式有助于研究者设计研究计划,研究报告中需要写些什么、提供 哪些内容、哪些数据,研究设计时就可以考虑安排进去,就可以有意识地去收集资料。 以上只是概括地描述教育研究设计的过程和内容,下面各章将从操作层面详细论述教育 研究设计的具体内容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阜阳师范大学(阜阳师院):《教师口语专题》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全日制小学教育专业本、专学生).doc
-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空间与图形内容标准解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ppt
- 《教育学》课程教学资源(教育研究方法)第六章 实验研究.doc
- 《教育学》课程教学资源(教育研究方法)第五章 调查研究.doc
- 《教育学》课程教学资源(教育研究方法)第十章 统计分析方法.doc
- 《教育学》课程教学资源(教育研究方法)第八章 测量研究.doc
- 《教育学》课程教学资源(教育研究方法)第七章 历史研究.doc
- 《教育学》课程教学资源(教育研究方法)第九章 质的研究.doc
- 《教育学》课程教学资源(教育研究方法)第十一章 研究论文的撰写与评价.doc
- 《教育学》课程教学资源(教育研究方法)第四章 观察研究.doc
- 《教育学》课程教学资源(教育研究方法)第三章 文献检索.doc
- 《教育学》课程教学资源(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章 教育研究设计.doc
- 《教育学》课程教学资源(教育研究方法)第一章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doc
-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课程评价.ppt
-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校本课程开发(黄甫全).ppt
-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教学模式.ppt
-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教学媒体(王永红).ppt
-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教学艺术.ppt
-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课程与教学美学(冯生尧).ppt
-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教学评价.ppt
- 《教育研究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选择研究课题的方法.doc
- 《教育研究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提出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的方法.doc
- 《教育研究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确定研究变量的方法.doc
- 《教育研究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给变量下定义的方法.doc
- 《教育研究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文献资料检索的方法.doc
- 《教育研究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选择研究对象的方法.doc
- 《教育研究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了解研究效度的方法.doc
- 《教育研究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选择研究的方法.doc
- 《教育研究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研究中的伦理问题.doc
- 《教育研究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收集资料的方法.doc
- 《教育研究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撰写研究计划的方法.doc
- 心理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资料汇编.pdf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生入所学习(PPT讲稿).pptx
- 网络学术免费资源检索与利用(PPT讲稿).ppt
- 《大学教育科学》:科举制的废止与科举学的兴起(厦门大学:刘海峰).pdf
-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解读.ppt
- 西南大学:教学设计(PPT讲稿)有效教学的基石.pdf
- 2018-2019年六盘水市人才需求汇总表(教育类).xls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ppt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教育学院):《国学经典与教学艺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国学经典与教育(主讲:丁永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