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体格发育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及讲稿 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 专业 护理本科 授课专业 2007级护理涉外本科(19人) 户理本科(152人 理 教 师尹华英 讲授 时间 2010.3.25 学时2 题目章节 第二章生长发育第一、二、三节 教材名称 儿科护理学 作者 催焱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第四版 掌握生长发有规律及影响因素 掌握常用体格生长指标(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的生长规律及各关键年龄的正常 目的要 熟柔体格生长的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熟悉头颅骨及脊柱的发有、牙齿的发有 体格发有的评价内容 体格发有的评价方法 难点 体格常用生长指标(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的生长规律及各关键年龄的正常值 2、体格发有的评价 点 外语 要求 掌s握weight、body length、head circumference、chest circumference 教学 方法 采用多媒体课堂讲授 手段 (儿童保健学》第2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黎海芪毛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参考 《儿科学》第6版杨锡强、易著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资料 《人体发育学》,李晓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Child Health Nursing partnering with Children&Families Jane W.Ball,Ruth C.Bindler 整
1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及讲稿 课程名称 儿科护理学 专业 层次 护理本科 授课专业 2007 级护理涉外本科(119 人) 2007 级护理本科(152 人) 教 师 尹华英 授课 方式 讲 授 授课 时间 2010.3.22 2010.3.25 学时 2 题目章节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第一、二、三节 教材名称 儿科护理学 作者 催焱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 第四版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1、 掌握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2、 掌握常用体格生长指标(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的生长规律及各关键年龄的正常 值 3、 熟悉体格生长的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 4、 熟悉头颅骨及脊柱的发育、牙齿的发育 教 学 难 点 1、 体格发育的评价内容 2、 体格发育的评价方法 教 学 重 点 1、 体格常用生长指标(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的生长规律及各关键年龄的正常值 2、 体格发育的评价 外语 要求 掌握 weight、body length、head circumference、chest circumference 教学 方法 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堂讲授 参考 资料 《儿童保健学》第 2 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黎海芪 毛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儿科学》第 6 版 杨锡强、易著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人体发育学》,李晓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Child Health Nursing partnering with Children &Families》, Jane W.Ball, Ruth C.Bindler 教研 室意 见

辅助手段 教学内容 时间 第二章生长发育 多媒体讲解 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10分钟) 第一节课 基本概念: 通过提问 生长:指小儿各器官、各系统和整个身体的长大,是量的增加: 么 程 发有: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的成熟,是质的变化。 一、生长发育规律: 入本章节的以 容“生长发育 1、连续性和阶段性: 10分钟 2、各器官系统发有的不平衡性: 3、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低级到高级、由 单到复杂的规律。 个体差异: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环境因素: 1、营养: 2、疾病: 3、孕母情况: 4、生活环境: 第二节 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体格发育常用指标: 体重、身高(长)、坐高、头围、胸围等 二、出生自青春前期体格生长规律 (一)、体重(10分钟): 10分钟 1、定义:体重是各器官、组织和体液的总重量,是反映儿童生长发有与营养状况的 灵敏指标,也是决定临床补液量和给药量的重要依据。 2、各关键年龄体重的正常值(在多媒体以表格形式展示): >2岁至青春前期平均每年体重增加约2kg 团导学生从体重的变化总结体重的增长规御 3、体重增长的规律:()年龄越小,增长越快,为非匀速增长: (2)生后第一年体重增长最快,为第一生长高峰: (3)体重增长可有波动: (4)出生体重受宫内影响大,生后与营养、疾病有关 2
2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10 分钟) 基本概念: 生长:指小儿各器官、各系统和整个身体的长大,是量的增加;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的成熟,是质的变化。 一、生长发育规律: 1、连续性和阶段性: 2、 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3、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低级到高级、由简 单到复杂的规律。 个体差异: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环境因素: 1、 营养: 2、 疾病: 3、 孕母情况: 4、 生活环境: 第二节 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一、体格发育常用指标: 体重、身高(长)、坐高、头围、胸围等 二、出生自青春前期体格生长规律: (一)、体重(10 分钟): 1、定义:体重是各器官、组织和体液的总重量,是反映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的 灵敏指标,也是决定临床补液量和给药量的重要依据。 2、各关键年龄体重的正常值(在多媒体以表格形式展示): >2 岁至青春前期平均每年体重增加约 2kg 引导学生从体重的变化总结体重的增长规律 3、体重增长的规律:(1)年龄越小,增长越快,为非匀速增长; (2)生后第一年体重增长最快,为第一生长高峰; (3)体重增长可有波动; (4)出生体重受宫内影响大,生后与营养、疾病有关 多媒体讲解 第一节课 通过提问“儿 童最重要的特 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导 入本章节的内 容“生长发育” 10 分钟 10 分钟

(二入、身长(高)(10分钟) 10分钟 1、定义:身长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 身长:3岁的小儿立位测量的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立位与卧位测量值约相 差1-2cm。 2、各关键年龄身长的正常值:(多媒体表格展示) 提间:从身长的增长,可以得出什么增长规律? 3、身长(高)的增长规律:与体重增长规律相似,年龄越小,增长越快,为非匀速增 长,第一年为生长高峰:出生时身长受宫内影响大,2岁 后受遗传、内分泌的影响。 身体各部比例的变化:身高包括头、躯干、和下肢的长度。这3部分的增长速度并 不一致,生后第一年头部生长最快,躯干次之,而青春期身高增长则已下肢为主,故名 年龄期小儿的头、躯干和下肢所占身高的比例在生长进程中发生变化,头占身高的比例 从婴幼儿的14减为1/8。 (三)、坐高(5分钟) 5分钟 1、定义:指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高度。<了岁小儿取仰卧位测量,称为顶臀长。坐高 的增长代表头颅与脊柱的发育。 2、意义:坐高与身高的百分比反映了躯干和下肢比例的变化,对临床筛查甲低、先天 性软骨发有不良等疾病有重要意义。 (四、头围:(5分钟) 5分钟 【、定义:头围是指经眉弓上缘、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头用大小反映脑、颅骨的 发有程度。 2、各关键年龄头围的正常值:(多媒体表格展示) 3、头围的增长规律:与身高、体重增长相似,2岁后头围增长缓慢,头围的最终大小 头型与遗传、疾病有关。隄问:什么疾病可影响头围的大小习 4、测量头围的意义:头围过小常提示脑发有不良:头围增长过速则常提示脑积水。 (五)、胸围(5分钟 1、定义:胸围是指沿乳头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胸围反映胸完。胸背肌肉、皮下脂刷 第二节课 及肺的发有程度。 5分钟 出生时平均为32cm(较头围小1-2cm),1岁时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1岁以后胸围应 遂渐超过头围。 三、青春期体格生长特点:(5分钟) 提问:什么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指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有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女孩: 5分钟
3 (二)、身长(高)(10 分钟) 1、定义:身长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 身长:3 岁的小儿立位测量的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立位与卧位测量值约相 差 1-2cm。 2、各关键年龄身长的正常值:(多媒体表格展示) 提问:从身长的增长,可以得出什么增长规律? 3、身长(高)的增长规律:与体重增长规律相似,年龄越小,增长越快,为非匀速增 长,第一年为生长高峰;出生时身长受宫内影响大,2 岁 后受遗传、内分泌的影响。 身体各部比例的变化:身高包括头、躯干、和下肢的长度。这 3 部分的增长速度并 不一致,生后第一年头部生长最快,躯干次之,而青春期身高增长则已下肢为主,故各 年龄期小儿的头、躯干和下肢所占身高的比例在生长进程中发生变化,头占身高的比例 从婴幼儿的 1/4 减为 1/8。 (三)、坐高(5 分钟) 1、定义:指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高度。 <3 岁小儿取仰卧位测量,称为顶臀长。坐高 的增长代表头颅与脊柱的发育。 2、意义:坐高与身高的百分比反映了躯干和下肢比例的变化,对临床筛查甲低、先天 性软骨发育不良等疾病有重要意义。 (四)、头围:(5 分钟) 1、定义:头围是指经眉弓上缘、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头围大小反映脑、颅骨的 发育程度。 2、各关键年龄头围的正常值:(多媒体表格展示) 3、头围的增长规律:与身高、体重增长相似,2 岁后头围增长缓慢,头围的最终大小、 头型与遗传、疾病有关。提问:什么疾病可影响头围的大小? 4、测量头围的意义:头围过小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速则常提示脑积水。 (五)、胸围(5 分钟) 1、定义:胸围是指沿乳头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胸围反映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 及肺的发育程度。 出生时平均为 32cm(较头围小 1-2cm),1 岁时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1 岁以后胸围应 逐渐超过头围。 三、青春期体格生长特点:(5 分钟) 提问:什么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指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女孩: 10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第二节课 5 分钟 5 分钟

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13-14岁开始到18-20岁。 青春期体格的生长特点:受性激素的影响,体格生长出现第二高峰(pea冰of height velocity,PHV)。PHV开始和持续时间有性别和个体差异。 性别差异:女孩PHV约早男孩2年,但身高的增长值小于男孩,女孩每年平均身 高增高89cm,男孩910cm,在第二生长高峰期,身高的增长值约为最终身高的15% 女童约于18岁,男童约于20岁身高停止增长。 青春期儿童生殖系统开始发有,出现第二性征,男女儿童的体型发生变化,由于耻 骨和髂骨下脂肪堆积使女童臀围增大,呈△形:男童肩部增宽、下肢较长、肌肉增强呈 V形。 四、骨酪和牙齿的发育(5分钟) (一)、骨路的发有 颅骨的发有: 5分钟 观察前囟的临床意义:前囟闭合过早或过小常见于小头畸形:闭合过晚或前囟过 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脑积水:前囟饱满常反映颅内压增高如脑炎 脑膜炎:前囟凹陷常见于脱水或极度消瘦者。 脊柱的发有: 三个生理弯曲的形成 意义:维持身体平衡 (二)、牙齿的发有 牙齿来源:来源于外胚层与中胚层,与骨骼有一定的关系,但两者的发有不完全平行 乳牙的发有:萌出的时间:出齐时间:萌出的顺序 恒牙的发育: 五、体格发育的评价(25分钟) 25分钟 (一)测量值表示: 1、常用的统计学方法: (1)、均值离差法: (2)、百分位法: 2、结果判断:界值点的选择(cut-offpoint) 均值±2SD P3-P97 1、测量值表示:表格法、生长曲线图 2、测量值分级: 三分法 五分法 六分法 4、参照人群值: 理想标准 现状标准:
4 11~12 岁开始到 17~18 岁,男孩 13~14 岁开始到 18~20 岁。 青春期体格的生长特点:受性激素的影响,体格生长出现第二高峰(peak of height velocity,PHV)。PHV 开始和持续时间有性别和个体差异。 性别差异:女孩 PHV 约早男孩 2 年,但身高的增长值小于男孩,女孩每年平均身 高增高 8~9cm,男孩 9~10cm,在第二生长高峰期,身高的增长值约为最终身高的 15%。 女童约于 18 岁,男童约于 20 岁身高停止增长。 青春期儿童生殖系统开始发育,出现第二性征,男女儿童的体型发生变化,由于耻 骨和髂骨下脂肪堆积使女童臀围增大,呈△形;男童肩部增宽、下肢较长、肌肉增强呈 ▽形。 四、骨骼和牙齿的发育(5 分钟) (一)、骨骼的发育 颅骨的发育: 观察前囟的临床意义:前囟闭合过早或过小常见于小头畸形;闭合过晚或前囟过大 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脑积水;前囟饱满常反映颅内压增高如脑炎、 脑膜炎;前囟凹陷常见于脱水或极度消瘦者。 脊柱的发育: 三个生理弯曲的形成 意义:维持身体平衡 (二)、牙齿的发育 牙齿来源:来源于外胚层与中胚层,与骨骼有一定的关系,但两者的发育不完全平行。 乳牙的发育:萌出的时间;出齐时间;萌出的顺序 恒牙的发育: 五、体格发育的评价(25 分钟) (一) 测量值表示: 1、常用的统计学方法: (1)、均值离差法: (2)、百分位法: 2、结果判断:界值点的选择(cut-off point) 均值±2SD P3~P97 1、 测量值表示:表格法、生长曲线图 2、 测量值分级: 三分法 五分法 六分法 4、参照人群值: 理想标准: 现状标准: 5 分钟 25 分钟

(二)体格生长评价内容: 包括发育水平、生长速度和匀称程度三个方面。 1、发有水平:是将小儿某一年龄时的某一项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值如体重、身高、头围 与参考人群值比较,即得到该小儿此项体格生长指标在此年龄的发有水平,但不 能预示其生长趋势。 评价方法举例:(见多媒体) 2、生长速度:是对小儿某一项体格生长指标(身高、体重最常用)进行定期连续观察 测量(纵向观察),即可得到该小儿体格发育指标的生长速度。将其值再参照人群 值比较,结果以正常、不增、下降、增长不足表示。要求小儿定期连续检查,一般 6个月以内婴儿每月检查一次,7-12月婴儿每2-3月检查一次。 评价方法举例:(见多媒体)》 3、 匀称程度:是对体格发育各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 体形匀称:表示体形发有的比例关系如身高的体重可以反映小儿是否过胖或过瘦 身材匀称:以坐高(顶臀长)身高(长)的比值可反映下肢发育状况。可以筛查 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坐高/身高大于正常值。 评价方法举例:(见多媒体) (二)体格评价的注意事项: 1、 使用规范的测量工具和统一的测量方法,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 定期纵向观察,出生到6个月每月一次,6个月到12个月每23个月一次, 以了解儿童的生长趋势 3 选择合适的参照人群 4 体格测量的结果应与临床相结合。 总结: 思考题 1、体格生长的常用评价指标有哪些? 2、出生到青春期前儿童体格生长的规律是什么? 小儿,3月时测身长60cm, 5月时测身长也是61cm, 请分析原因?
5 (二)体格生长评价内容: 包括发育水平、生长速度和匀称程度三个方面。 1、 发育水平:是将小儿某一年龄时的某一项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值如体重、身高、头围 与参考人群值比较,即得到 该小儿此项体格生长指标在此年龄的发育水平,但不 能预示其生长趋势。 评价方法举例:(见多媒体) 2、 生长速度:是对小儿某一项体格生长指标(身高、体重最常用)进行定期连续观察 测量(纵向观察),即可得到该小儿体格发育指标的生长速度。将其值再参照人群 值比较,结果以正常、不增、下降、增长不足表示。要求小儿定期连续检查,一般 6 个月以内婴儿每月检查一次,7-12 月婴儿每 2-3 月检查一次。 评价方法举例:(见多媒体) 3、 匀称程度:是对体格发育各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 体形匀称:表示体形发育的比例关系如身高的体重可以反映小儿是否过胖或过瘦。 身材匀称:以坐高(顶臀长)/身高(长)的比值可反映下肢发育状况。可以筛查一 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坐高/身高大于正常值。 评价方法举例:(见多媒体) (二) 体格评价的注意事项: 1、 使用规范的测量工具和统一的测量方法,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 定期纵向观察,出生到 6 个月每月一次,6 个月到 12 个月每 2~3 个月一次, 以了解儿童的生长趋势 3、 选择合适的参照人群 4、 体格测量的结果应与临床相结合。 总结: 思考题: 1、 体格生长的常用评价指标有哪些? 2、 出生到青春期前儿童体格生长的规律是什么? 3、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4、 生长发育的普遍规律是什么? 5、 一小儿,3 月时测身长 60cm,5 月时测身长也是 61cm,请分析原因?

生长发育是儿童的一个重要特点,体格生长是体现儿童生长发有的一个重要方面,容易 观察和测量。体格生长常用的评价指标有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坐高。体格生长是一个 连续的非匀速的过程,在婴儿期年龄越小,生长发有越快,缨儿期是体格生长的第一高峰期 不能用公式对小儿的生长状况进行评价。 体格生长的评价内容包括生长水平、生长速度及匀称度。其中生长速度的观察非常重要, 可以发现儿童的生长轨迹,体现个体差异。为了准确评价小儿体格发有状况,首先要保证测 量数据准确,同时要定期连续观察记录,以了解儿童的生长发有趋势。 生长发育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发育不平衡性及顺序性,影响生长的基本因素有遗传和 小结 环境两大因素,其中,遗传因素决定生长发有的轨迹或特征、潜力、趋势等,环境因素影响 生长潜力的发挥,两者共同作用,决定了儿童的生长发有水平。 1 体格生长的常用评价指标有哪些? 从出生到青春期前儿童体格生长的规律? 影响生长发有的因素有哪些? 生长发育的普遍规律是什么? 5、一小儿,3月时测身长60cm,5月时测身长也是61cm,请分析原因? 思考 6
6 小结 生长发育是儿童的一个重要特点,体格生长是体现儿童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容易 观察和测量。体格生长常用的评价指标有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坐高。体格生长是一个 连续的非匀速的过程,在婴儿期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婴儿期是体格生长的第一高峰期, 不能用公式对小儿的生长状况进行评价。 体格生长的评价内容包括生长水平、生长速度及匀称度。其中生长速度的观察非常重要, 可以发现儿童的生长轨迹,体现个体差异。为了准确评价小儿体格发育状况,首先要保证测 量数据准确,同时要定期连续观察记录,以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趋势。 生长发育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发育不平衡性及顺序性,影响生长的基本因素有遗传和 环境两大因素,其中,遗传因素决定生长发育的轨迹或特征、潜力、趋势等,环境因素影响 生长潜力的发挥,两者共同作用,决定了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 思考 题及 预习 1、 体格生长的常用评价指标有哪些? 2、 从出生到青春期前儿童体格生长的规律? 3、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4、 生长发育的普遍规律是什么? 5、 一小儿,3 月时测身长 60cm,5 月时测身长也是 61cm,请分析原因?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营养性疾病.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腹泻病.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肺炎、呼吸衰竭.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章 循环系统.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液体疗法.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泌尿.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护理.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血液.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小儿肠套叠.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小儿外科常见畸形.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儿科护理操作教案与讲稿.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神经.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小儿外科常见畸形.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呼吸心跳骤停.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儿传教案.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小儿惊厥.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呼吸系统疾病和重症监护.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供护理学本科专业使用).pdf
- 《牙体牙髓病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活髓保存治疗 Therapies for preserving vitality of the pulp.pdf
- 《牙体牙髓病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根管治疗 Root canal therapy Root canal treatment.pdf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儿童营养.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神经心理发育.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绪论.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绪论.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传染性疾病的护理.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内分泌及遗传性疾病的护理.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造血系统疾病的护理.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儿科基础及护理知识.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的护理.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答案)营养与营养性疾病的护理.doc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儿童神经心理发育.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儿童生长发育.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儿童营养.ppt
-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液体疗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