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九章 免疫防治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1
文件大小:74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九章 免疫防治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十章免疫防治定义: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将疫苗,类毒素,抗血清等免疫制剂应用于畜群,借以提高动物的抗病力,达到保护个体和畜群,构成免疫屏障,进而控制和消灭传染病(免疫学从它一诞生开始都是以防治传染病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直到今天,免疫防治仍是免疫学研究的中心,而免疫制剂是防治畜传染病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人的天花和牛瘟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炭疽,伤寒等烈性人畜共患病被有效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是疫苗接种的结果,至今在国内流行的猪瘟,鸡新城疫,马立克病等危害较大的畜禽传染病仍以疫苗接种为产要手段之一,因此学习掌握免疫防治的原理,方法是兽医学生必修内容。也是兽医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天然获得性免疫天然获得性免疫是指动物个体本身未经免疫接种而具有的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一、天然主动免疫天然主动免疫是指动物在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耐过后产生的对该病原体再次侵入的不感染状态,或称为抵抗力二、天然被动免疫1.概念:新生动物通过母体胎盘、初乳或卵黄从母体获得某些特异性抗体,从而获得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力称为天然被动免疫。2.转移途径:1)胎盘转移:中有人,灵长类动物可转移IgG,其他不行(只有血绒毛膜型即母体血液直接与滋养层接触,才能传递,但只能允许IgG通过,人和灵长类,象兔的胎盘属于此型,可通过胎盘转递IgG,而其它动物均不能通过胎盘传递。由于IgG只能保护胎儿不患败血症,但不能保护胎儿肠道感染,抗肠感染的IgA只有通过初乳传递,因此不吃母乳的婴儿比喂母乳的婴儿较易发生肠道感染)2)初乳转移:新有哺乳动物,尤其中马,牛,羊,猪幼畜及时获得初乳可抵抗感染,若不及时获初乳在幼畜血清中发现Ab(IgM)则说明感染子宫(母源抗体转移途径及作用的意义:检查新生幼畜脐带血IgM,可诊断有无胚胎感染。给怀孕后期母畜(禽)人工免疫,可使幼畜经初乳,卵黄获得保护性母源抗体,以抵抗新生期感染。检查新生畜血或卵黄抗体可了解母畜的免疫状况。新生蓄血中的母源抗体可干扰生后主动免疫,根据母源抗体的消长时间,选择最优首免日龄。利用母畜免疫,制备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

第十章 免疫防治 定义: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将疫苗,类毒素,抗血清等免疫制剂应用于畜 群,借以提高动物的抗病力,达到保护个体和畜群,构成免疫屏障,进而控制和 消灭传染病 (免疫学从它一诞生开始都是以防治传染病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直到今天, 免疫防治仍是免疫学研究的中心,而免疫制剂是防治畜传染病必不可少的重要手 段,人的天花和牛瘟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炭疽,伤寒等烈性人畜共患病被有效 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是疫苗接种的结果,至今在国内流行的猪瘟,鸡新城疫, 马立克病等危害较大的畜禽传染病仍以疫苗接种为产要手段之一,因此学习掌握 免疫防治的原理,方法是兽医学生必修内容。也是兽医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 第一节 天然获得性免疫 天然获得性免疫是指动物个体本身未经免疫接种而具有的对某些疾病的特 异性抵抗力。 一、天然主动免疫 天然主动免疫是指动物在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耐过后产生的对该病原体再 次侵入的不感染状态,或称为抵抗力 二、天然被动免疫 1.概念:新生动物通过母体胎盘、初乳或卵黄从母体获得某些特异性抗体, 从而获得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力称为天然被动免疫。 2. 转移途径:1)胎盘转移:中有人,灵长类动物可转移 IgG,其他不行(只 有血绒毛膜型即母体血液直接与滋养层接触,才能传递,但只能允许 IgG 通过, 人和灵长类,象兔的胎盘属于此型,可通过胎盘转递 IgG,而其它动物均不能通 过胎盘传递。由于 IgG 只能保护胎儿不患败血症,但不能保护胎儿肠道感染,抗 肠感染的 IgA 只有通过初乳传递,因此不吃母乳的婴儿比喂母乳的婴儿较易发生 肠道感染) 2)初乳转移:新有哺乳动物,尤其中马,牛,羊,猪幼畜及时获得初乳可 抵抗感染,若不及时获初乳在幼畜血清中发现 Ab(IgM)则说明感染子宫 (母源抗体转移途径及作用的意义:检查新生幼畜脐带血 IgM,可诊断有无 胚胎感染。给怀孕后期母畜(禽)人工免疫,可使幼畜经初乳,卵黄获得保护性母 源抗体,以抵抗新生期感染。检查新生畜血或卵黄抗体可了解母畜的免疫状况。 新生畜血中的母源抗体可干扰生后主动免疫,根据母源抗体的消长时间,选择最 优首免日龄。利用母畜免疫,制备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

3)卵黄转移:新有禽类,鸟类的抗体都可经卵黄传给下一代,胚胎第4天即开始,卵黄抗体转至蛋白内,12~24天进入鸡胚,出壳后维鸡继续从卵黄中吸收在第3天达高峰,持续6天,后下降10~20天后消失,一般情况,卵黄抗体与母鸡的血清抗体,维鸡的血清抗体基体一致。(因此测定卵黄抗体可知母源抗体的状况,另一方面,在抗体滴度较高3~5日龄进行免疫,会干扰主动免疫,使免疫失败。)2.了解母源抗体转移途径的意义1)经检查新生幼畜的血清抗体可诊断有无胚胎感染2)给怀孕后期母畜或家禽人工免疫可使幼畜或雏鸡从初乳或卵黄中获保护性母源抗体来抵抗新生期的感染3)经检查新生幼畜或维鸡的血清或卵黄抗体可了解母畜(禽)的免疫水平4)根据母源抗体的消除时间来选最佳首免日令5)利用母畜(禽)的免疫来制备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第二节人工获得性免疫人工获得性免疫是指人为地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使动物具有对某种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力。一、人工被动免疫1.将免疫血清或自然发病后康复动物的血清人工输入未免疫的动物,使其获得对某种病原的抵抗力,这种免疫接种方法称为人工被动免疫2.作用特点与使用原则作用特点:作用快持续时间短,只能早期使用(在毒素和病毒未与机体靶细胞结合之前才能中和毒素及病作用)使用原则:1)越早越好2)保证足够剂量3)防止过敏反应3.使用方法:1)注射多肌注,少静注(如破伤风)2)口服一般用于幼畜,其胃蛋白酶不高,SIgA则不受影响(此种情况至今无法解释,为什么鸡口服免疫血清对法氏囊有效,有待探讨)二、人工主动免疫

3)卵黄转移:新有禽类,鸟类的抗体都可经卵黄传给下一代,胚胎第 4 天 即开始,卵黄抗体转至蛋白内,12~24 天进入鸡胚,出壳后雏鸡继续从卵黄中吸 收在第 3 天达高峰 ,持续 6 天,后下降 10~20 天后消失,一般情况,卵黄抗体 与母鸡的血清抗体,雏鸡的血清抗体基体一致。(因此测定卵黄抗体可知母源抗 体的状况,另一方面,在抗体滴度较高 3~5 日龄进行免疫,会干扰主动免疫,使 免疫失败。) 2.了解母源抗体转移途径的意义 1) 经检查新生幼畜的血清抗体可诊断有无胚胎感染 2) 给怀孕后期母畜或家禽人工免疫可使幼畜或雏鸡从初乳或卵黄中获 保护性母源抗体来抵抗新生期的感染 3) 经检查新生幼畜或雏鸡的血清或卵黄抗体可了解母畜(禽)的免疫 水平 4) 根据母源抗体的消除时间来选最佳首免日令 5) 利用母畜(禽)的免疫来制备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 第二节 人工获得性免疫 人工获得性免疫是指人为地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使动物具有对某种抗原 的特异性免疫力。 一、人工被动免疫 1.将免疫血清或自然发病后康复动物的血清人工输入未免疫的动物,使其获 得对某种病原的抵抗力,这种免疫接种方法称为人工被动免疫。 2.作用特点与使用原则 作用特点:作用快持续时间短,只能早期使用(在毒素和病毒未与机体靶细 胞结合之前才能中和毒素及病作用) 使用原则: 1)越早越好 2)保证足够剂量 3)防止过敏反应 3.使用方法: 1)注射 多肌注,少静注(如破伤风) 2)口服 一般用于幼畜,其胃蛋白酶不高,SIgA 则不受影响 (此种情况至今无法解释,为什么鸡口服免疫血清对法氏囊有效,有待探讨) 二、 人工主动免疫

1.人工接种疫苗给动物机体,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增强抗病能力,称为人工主动免疫。1.疫苗: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剂:包括中细菌,支原体一菌苗由病毒,立克次氏体一疫苗以及由细菌的外毒素由甲醛处理后的类毒素用于传染病的预防。2.疫苗的必备条件:1)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保护率高免疫期长2)安全性好,一般不引发被接种动物出现不良反应,也不感染其他动物,不散毒,不返祖。3)稳定,易保存(1)使用方便,便于大面积防疫(2)制备容易,造价低廉(3)使用方便,易于大面积防疫(4)制造容易,造价低廉2.疫苗种类(一)死苗与活苗1.死苗;用各种理化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或灭活而制成的疫苗也称灭活苗在体内不能凡殖,但保持一定的免疫原性1)优点:(1)安全性好(2)易保存,比较稳定2)缺点:(1)接种剂量大(只能代谢,不能凡殖)且多次注射(2)免疫期短,产生免疫力慢(一般需10~14天)(3)易在局部产生肿胀(影响肉口质量)(4)只能产生体液免疫3)条件:(1)疫苗用的菌株,毒力强或抗原性良好(2)抗原含量(浓度)高(3)必须彻底灭活(常用活灭剂:甲醛0.4~1%.18~72小时进行无菌检验,安全检验(鸡胚,细胞,动物)(4)使用时必须充分振荡,摇匀(5)防止冻结(佐剂破坏)(6)需加入适当的佐剂以增强免疫效果4)常用的死苗:

1.人工接种疫苗给动物机体,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增 强抗病能力,称为人工主动免疫。 1.疫苗: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剂: 包括中细菌,支原体—菌苗 由病毒,立克次氏体—疫苗以及由细菌的外毒素由甲醛处理后的类毒素 用 于传染病的预防。 2.疫苗的必备条件: 1)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保护率高免疫期长 2)安全性好,一般不引发被接种动物出现不良反应,也不感染其他动物, 不散毒,不返祖。 3)稳定,易保存 (1) 使用方便,便于大面积防疫 (2) 制备容易,造价低廉 (3) 使用方便,易于大面积防疫 (4) 制造容易,造价低廉 2.疫苗种类 (一)死苗与活苗 1. 死苗;用各种理化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或灭活而制成的疫苗也称 灭活苗 在体内不能凡殖,但保持一定的免疫原性 1) 优点:(1)安全性好 (2)易保存,比较稳定 2) 缺点:(1)接种剂量大(只能代谢,不能凡殖)且多次注射 (2)免疫期短,产生免疫力慢(一般需 10~14 天) (3)易在局部产生肿胀(影响肉口质量) (4)只能产生体液免疫 3) 条件:(1)疫苗用的菌株,毒力强或抗原性良好 (2)抗原含量(浓度)高 (3)必须彻底灭活(常用活灭剂:甲醛 0.4~1%,18~72 小时进 行无菌检验,安全检验(鸡胚,细胞,动物) (4)使用时必须充分振荡,摇匀 (5)防止冻结(佐剂破坏) (6)需加入适当的佐剂以增强免疫效果 4)常用的死苗:

A组织灭活苗:用病变或含毒,含菌量高的组织,器官研磨,灭活,过滤,双抗制成B油佐剂灭活苗:灭活苗中加入矿物油佐剂做成的免疫有效期延长(不易被鉴定吞噬)(我国用于绵羊的厌氧气菌苗,牛气肿疽菌苗均属死苗,多数死苗均含有佐剂,如氢氧化铝胶,明矾等,疫苗呈乳状,菌体见于管底因此使用时必须振荡悬浮,保存时防止冻结)油佐剂配方:矿物油96%:吐温80:4%硬酯酸铝油剂乳化剂稳定剂C氢氧化铝佐剂灭活苗:吸附,浓缩Ag2.活苗:用人工致弱或自然选择的方法使病原微生物毒力降低,但保持良好免疫原性,用此活的弱毒(无毒)株制成的疫苗叫活苗或弱毒苗接种后可一时性生长凡殖象轻微感染但不发病1)优点:(1)剂量小效果好,免疫期长(2)产生免疫力快,可诱导产生干扰素(3)接种次数少,一般不引起局部肿胀(4)免疫完全,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既有全身免疫又有局部免疫2)缺点:保存期短,不稳定必须在低温下保存,故大多数弱毒苗都为冻干苗。(加水后反复冻融则Ag性降低)3)培养弱毒的方法(1)经不适宜的环境环境培养,使毒力降低,但保持Ag性最原始最有效,如炭疽芽胞苗(通过高温(42度)培养成功,BCG,牛型结核菌在50%甘油马令薯上传代293代而失去性。(2)经非易感动物或细胞长期传代,使其毒力降低,常见的有。猪瘟兔化弱毒苗狂犬病弱毒苗(病毒经兔体继代280代培养,犬街毒-不敏感兔脑-适应而致病但对犬弱毒)(3)采用自然选择弱毒(菌)株(如NDF,Lasota,MD的II系等)(二)同源苗与异源苗1:同源苗:由同种病原体本身或不同血清型以及变种的病原体制成如布氏羊型5号苗,牛型19号苗,猪型2号苗2.异源苗:用异种微生物制成的含有类属抗原,能起交叉免疫保护的疫苗,如:火鸡疱疹病毒(HVT)预防MD肿瘤人的麻疹苗一预防犬瘟热异源苗特点:

A 组织灭活苗:用病变或含毒,含菌量高的组织,器官研磨,灭活,过滤,双抗 制成 B 油佐剂灭活苗:灭活苗中加入矿物油佐剂做成的免疫有效期延长(不易被鉴定 吞噬)(我国用于绵羊的厌氧气菌苗,牛气肿疽菌苗均属死苗,多数死苗均含有 佐剂,如氢氧化铝胶,明矾等,疫苗呈乳状,菌体见于管底因此使用时必须振荡 悬浮,保存时防止冻结) 油佐剂配方:矿物油 96%:吐温 80:4%硬酯酸铝 油剂 乳化剂 稳定剂 C 氢氧化铝佐剂灭活苗:吸附,浓缩 Ag 2.活苗:用人工致弱或自然选择的方法使病原微生物毒力降低,但保持良 好免疫原性,用此活的弱毒(无毒)株制成的疫苗叫活苗或弱毒苗 接种后可一时性生长凡殖象轻微感染但不发病 1) 优点:(1)剂量小效果好,免疫期长 (2)产生免疫力快,可诱导产生干扰素 (3)接种次数少,一般不引起局部肿胀 (4)免疫完全,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既有全身免疫又有 局部免疫 2) 缺点:保存期短,不稳定必须在低温下保存,故大多数弱毒苗都为冻干 苗。(加水后反复冻融则 Ag 性降低) 3)培养弱毒的方法 (1)经不适宜的环境环境培养,使毒力降低,但保持 Ag 性最原始最有效,如 炭疽芽胞苗(通过高温(42 度)培养成功,BCG,牛型结核菌在 50%甘油马令薯上 传代 293 代而失去 性。 (2)经非易感动物或细胞长期传代,使其毒力降低,常见的有。猪瘟兔化弱毒 苗狂犬病弱毒苗(病毒经兔体继代 280 代培养,犬街毒-不敏感兔脑-适应而致病但 对犬弱毒) (3)采用自然选择弱毒(菌)株(如 NDF,Lasota,MD 的Ⅱ系等) (二)同源苗与异源苗 1. 同源苗:由同种病原体本身或不同血清型以及变种的病原体制成如 布氏羊型 5 号苗,牛型 19 号苗,猪型 2 号苗 2. 异源苗:用异种微生物制成的含有类属抗原,能起交叉免疫保护的 疫苗,如:火鸡疱疹病毒(HVT)预防 MD 肿瘤 人的麻疹苗—预防犬瘟热 异源苗特点:

1)安全性好,不散毒(进入机体后在产生免疫力的同时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迅速消灭,所以无散毒的危险)2)产生免疫力较快,很快诱导干扰素3)受母源抗体干扰较少故是目前研制开发的主要疫苗(主要经诱导细胞免疫为产,其次是诱导产生干扰素及特异性抗体)(三)代谢产物与亚单位苗1:类毒素疫苗:代谢产物(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失去毒性,仍保持抗原性如破伤风毒素)2.亚单位苗:利用化学方法将微生物结构中有效的具有免疫原性的部分提取出来而制成疫苗菌毛荚膜苗病毒的蛋白衣壳某些毒性成分(酶)1)特点:(1)比较纯化,减少了接种反应,提高了免疫效果,有利用于组成多价苗(2)缺点:制作较难,价格昂贵仅限于大肠杆菌菌毛疫苗,人的肺炎球菌荚膜多糖苗。(目前国内使用的亚单位苗主要有猪口蹄疫苗,狂犬病疫苗,致病性大肠杆菌K88,K99菌毛,肺炎球菌荚膜多糖苗,后两种在部分地区使用)(四)生物技术疫苗=基因工程苗将某种病原微生物的保护性抗原基因转移给异种工程菌(细胞)使这种工程菌获得编码该Ag基因的能力,收集这种工程菌制成应用最广的猪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口蹄疫VP基因工程苗(如将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毛抗原(K88,K99,987P,F(O)等)拷贝质粒导入非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内,使该大肠杆菌产生大量菌毛,收获各型菌毛混合加佐剂制成大肠杆菌多价菌毛基因工程苗。用于免疫怀孕母畜,可产生大量抗菌毛抗体,经初乳传给幼畜,从而获得抵抗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腹泻)五、合成肽苗:在确定某种Ag的有效核酸序列基础上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与自然Ag核酸序列似或空间构型相似的肽链,与无关的载体连结制成的疫苗称多肽苗(这是第三代新型疫苗,目前主要在口蹄中取得成功,其特点是不需要大量培养口蹄疫病毒,而是人工合成病原保护性抗原的肽链,制成多价合成肽苗,因此无潜在的危险性同时可在一个载体上连结多个不同血清型,人工合成的肽链免疫一次可同时预防几个血清型的口蹄疫病毒感染。也可将人工合成的多种抗原的肽链连结在一个载体上制成联合苗可防多种传染病。)安全性好,但造价高(五)多价苗和联苗1.多价苗:将用一种细菌或病毒的不同血清型的菌,毒株混合制成的苗如:

1)安全性好,不散毒(进入机体后在产生免疫力的同时被机体的免疫系统 迅速消灭,所以无散毒的危险) 2)产生免疫力较快,很快诱导干扰素 3)受母源抗体干扰较少 故是目前研制开发的主要疫苗(主要经诱导细胞免疫为产,其次是诱导产生 干扰素及特异性抗体) (三) 代谢产物与亚单位苗 1. 类毒素疫苗:代谢产物(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失去毒性,仍保持 抗原性如破伤风毒素) 2. 亚单位苗:利用化学方法将微生物结构中有效的具有免疫原性的部 分提取出来而制成疫苗 菌毛 荚膜苗 病毒的蛋白衣壳某些毒性成分(酶) 1) 特点: (1)比较纯化,减少了接种反应,提高了免疫效果,有利用于组成多价苗 (2)缺点:制作较难,价格昂贵仅限于大肠杆菌菌毛疫苗,人的肺炎球菌 荚膜多糖苗。 (目前国内使用的亚单位苗主要有猪口蹄疫苗,狂犬病疫苗,致病性大肠杆 菌 K88,K99 菌毛,肺炎球菌荚膜多糖苗,后两种在部分地区使用) (四)生物技术疫苗=基因工程苗 将某种病原微生物的保护性抗原基因转移给异种工程菌(细胞)使这种工程 菌获得编码该 Ag 基因的能力,收集这种工程菌制成应用最广的猪大肠杆菌基因 工程苗,口蹄疫 VP 基因工程苗(如将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毛抗原(K88,K99,987P, F(0)等)拷贝质粒导入非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内,使该大肠杆菌产生大量菌毛,收获 各型菌毛混合加佐剂制成大肠杆菌多价菌毛基因工程苗。用于免疫怀孕母畜,可 产生大量抗菌毛抗体,经初乳传给幼畜,从而获得抵抗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腹泻) 五、合成肽苗:在确定某种 Ag 的有效核酸序列基础上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与 自然 Ag 核酸序列似或空间构型相似的肽链,与无关的载体连结制成的疫苗称多 肽苗(这是第三代新型疫苗,目前主要在口蹄中取得成功,其特点是不需要大量 培养口蹄疫病毒,而是人工合成病原保护性抗原的肽链,制成多价合成肽苗,因 此无潜在的危险性同时可在一个载体上连结多个不同血清型,人工合成的肽链, 免疫一次可同时预防几个血清型的口蹄疫病毒感染。也可将人工合成的多种抗原 的肽链连结在一个载体上制成联合苗可防多种传染病。) 安全性好,但造价高 (五)多价苗和联苗 1.多价苗:将用一种细菌或病毒的不同血清型的菌,毒株混合制成的苗如:

鸡的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078,01,02)鸡MD2价苗2.多联苗:两种以上细菌或病毒联合制成的疫苗1)优点:省时省力便于使用,注射一针可同时防几种病2)缺点:(1)Ag量不如单一疫苗高(2)有不同程度的干扰作用(3)在受威胁的常发地区(疫区)效果不如单苗好国内共认最好多联苗:羊厌气菌多联苗(三联四防苗)(魏氏D,C,E型和腐败疫苗四防苗(羊猝狙,肠毒血症,盖痢,快疫),鸡ND一IB一EDS16三联苗3)使用注意事项(1)两种抗原是否发生干扰(2)生产中是否必要(3)本地区某种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七、抗独特性抗体疫苗概念:针对某一种抗体独特型表位而产生的抗体)本质是Ab,但具有Ag的摸拟物和内影像作用机理是主动免疫原理:机体针对病原微生物产生Ab1一机体一Ab2(抗原)一抗独特性Ab一动物一Ab3抑制来源于免疫网络学说(它即不是天然抗原本身,也不是人工合成的抗原,具有抗原本身的模拟物”作用,本身为免疫球蛋白,用这种疫苗接种动物时,动物虽没有直接触病原微生物如抗原,却能产生对相应病原微生物抗原的免疫力,尽管这种疫苗是抗体,但仍然可以看成自动免疫,因为它起到了模似抗原的作用,从而打破了用抗原免疫称自动免疫,用抗体免疫称被动免疫的传统观念。理论依据是抗体针对病原微生物产生的抗体(Ab1)具有双重性,其Fab片段作为抗体可以识别抗原,作为抗原它又可以刺激产生抗Ab1的抗抗体(Ab2);因此Ab1又可被Ab2所识别。通常便把Ab2称抗独特性抗体,这种抗独特型抗体具有原始病原微生物抗原的作用(模拟抗原)给动物注射后,即可产生针对相应病原微生物抗原的免疫效果。这种疫苗的显著特征是疫苗本身是抗体,因此无任何副作用,不存在散毒问题。狂犬病疫苗,NDV疫,布氏杆菌疫苗)

鸡的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O78,O1,O2)鸡 MD2 价苗 2.多联苗:两种以上细菌或病毒联合制成的疫苗 1) 优点:省时省力便于使用,注射一针可同时防几种病 2) 缺点: (1)Ag 量不如单一疫苗高 (2)有不同程度的干扰作用 (3)在受威胁的常发地区(疫区)效果不如单苗好 国内共认最好多联苗:羊厌气菌多联苗(三联四防苗)(魏氏 D,C,E 型和 腐败疫苗四防苗(羊猝狙,肠毒血症,羔痢,快疫),鸡 ND—IB—EDS16 三联苗 3)使用注意事项(1)两种抗原是否发生干扰 (2)生产中是否必要 (3)本地区某种传染病的流行情况 七、抗独特性抗体疫苗 概念:针对某一种抗体独特型表位而产生的抗体) 本质是 Ab,但具有 Ag 的摸拟物和内影像作用机理是主动免疫 原理:机体针对病原微生物产生 Ab1—机体—Ab2(抗原)—抗独特性 Ab— 动物—Ab3 抑制 来源于免疫网络学说 (它即不是天然抗原本身,也不是人工合成的抗原,具有抗原本身的“模拟物” 作用,本身为免疫球蛋白,用这种疫苗接种动物时,动物虽没有直接触病原微生 物如抗原,却能产生对相应病原微生物抗原的免疫力,尽管这种疫苗是抗体,但 仍然可以看成自动免疫,因为它起到了模似抗原的作用,从而打破了用抗原免疫 称自动免疫,用抗体免疫称被动免疫的传统观念。理论依据是抗体针对病原微生 物产生的抗体(Ab1)具有双重性,其 Fab 片段作为抗体可以识别抗原,作为抗原 它又可以刺激产生抗 Ab1 的抗抗体(Ab2);因此 Ab1 又可被 Ab2 所识别。通常便 把 Ab2 称抗独特性抗体,这种抗独特型抗体具有原始病原微生物抗原的作用(模 拟抗原)给动物注射后,即可产生针对相应病原微生物抗原的免疫效果。这种疫 苗的显著特征是疫苗本身是抗体,因此无任何副作用,不存在散毒问题。狂犬病 疫苗,NDV 疫,布氏杆菌疫苗)

八、疫苗的应用(一)疫苗接种的一般原则与要求1:新用疫苗的Ag必须与新预防的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一致(尽管这是一条显这人知的条件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是被人所遵循,例如现用的羊大肠杆菌苗(新疆产),其病原人工感染并不一定发病也很难复制出的自然病例,但本病在临床上很少见(不用于产毒大肠杆菌),但尽管这样为了预防本病,还是每年使用疫苗,虽然它并无用处。还有羔羊和仔猪的腹泻,分离出大肠杆菌就认为是由于大肠杆菌引起,而盲目使用K88,K99苗结果预防效果不佳反而误认为该药无效。)2:疫苗所引起的免疫应答对动物确实起到保护作用(如给鸡群接种ND和MD疫苗可明显地保护鸡群不发生这两个病,但给鸡群接种鸡巴氏杆菌苗则不一定获得预期的效果,且为鸡霍乱的发病常受条件诱因有关,且常散发疫苗的免疫并不一定给鸡群带来明显的抗病能力。)3:使用疫苗前必须了解由接种疫苗而产生的危险(如使用羊口疮痴皮强毒菌时,可能导致羊只的散毒和病菌传播的危险;牛巴氏杆菌苗引起牛的肺炎病变要比惠病时更严重)4,接种疫苗是针对群体而非个体,故要考虑免疫的群体水平(正态分布)(群体免疫的目的是借以减少易感动物与患病动物相接解的机率,从而减慢或终止疾病的扩散的。例如在发生某些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时(如猪:鸡瘟)如果目的在于防止疫病的进一步扩散和流行,而不计较可能因疾病损失个别的一些动物时,就可以对发病畜群有选择地进行紧急接种,以达到群体免疫目的,因为由于发病的个体获得免疫而使疾病流行很快中止,从全面观念看是可行的。(二)免疫途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免疫效果的好坏,选择较好的免疫途径的依据:1)#疫苗种类特征2)疾病的特点3)畜群的规模1.选择免疫途径的原则:1)疫苗的特性:死苗,类毒素可经口入,弱毒苗不受限制2)要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全身,局部,体液,细胞,全身免疫3)根据传染病和自然感染途径以及病原体的靶器官消化道,口服,呼吸道,气雾,点眼4)使用方便,节省人力

八、疫苗的应用 (一) 疫苗接种的一般原则与要求 1. 新用疫苗的 Ag 必须与新预防的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一致 (尽管这是一条显这人知的条件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是被人所遵循,例如现用 的羊大肠杆菌苗(新疆产),其病原人工感染并不一定发病也很难复制出的自然 病例,但本病在临床上很少见(不用于产毒大肠杆菌),但尽管这样为了预防本 病,还是每年使用疫苗,虽然它并无用处。还有羔羊和仔猪的腹泻,分离出大肠 杆菌就认为是由于大肠杆菌引起,而盲目使用 K88,K99 苗结果预防效果不佳, 反而误认为该药无效。) 2. 疫苗所引起的免疫应答对动物确实起到保护作用 (如给鸡群接种 ND 和 MD 疫苗可明显地保护鸡群不发生这两个病,但给鸡 群接种鸡巴氏杆菌苗则不一定获得预期的效果,且为鸡霍乱的发病常受条件诱因 有关,且常散发疫苗的免疫并不一定给鸡群带来明显的抗病能力。) 3. 使用疫苗前必须了解由接种疫苗而产生的危险 (如使用羊口疮痂皮强毒菌时,可能导致羊只的散毒和病菌传播的危险;牛 巴氏杆菌苗引起牛的肺炎病变要比患病时更严重) 4. 接种疫苗是针对群体而非个体,故要考虑免疫的群体水平 (正态分布)(群体免疫的目的是借以减少易感动物与患病动物相接解的机率, 从而减慢或终止疾病的扩散的。例如在发生某些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时(如猪瘟, 鸡瘟)如果目的在于防止疫病的进一步扩散和流行,而不计较可能因疾病损失个 别的一些动物时,就可以对发病畜群有选择地进行紧急接种,以达到群体免疫目 的,因为由于发病的个体获得免疫而使疾病流行很快中止,从全面观念看是可行 的。 (二) 免疫途径 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免疫效果的好坏,选择较好的免疫途径的依据: 1) 疫苗种类特征 2) 疾病的特点 3) 畜群的规模 1. 选择免疫途径的原则: 1) 疫苗的特性:死苗,类毒素可经口入,弱毒苗不受限制 2) 要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全身,局部,体液,细胞,全身免疫 3) 根据传染病和自然感染途径以及病原体的靶器官 消化道,口服,呼吸道,气雾,点眼 4) 使用方便,节省人力

2.常用的几种免疫途径1)注射法皮下:一吸收慢,副作用小,免疫慢肌肉:—快大快大多数疫苗(死活苗)使用共同优点:剂量易掌握,免疫密度高,效果可靠缺点:需大量人力,引起应激反应,不适于大型养殖场2)粘膜法:主要用于禽(点眼,滴鼻,气雾,口服)(用于新城疫)优点:仿造了自然途径,具有局部免疫(先)和全身免疫(后),免疫较完全。点眼,滴鼻:漏免疫率低,效果好口服,气雾:简便,节省人力饮水缺点:漏免率高,效果不可靠(饮水免疫只有当疫苗溅入鼻也,与咽部周围的上呼吸道粘膜接触时才引起免疫反应,进入腺胃的病毒则迅速死亡,不起作用,故饮水免疫需较大剂量,而且需重复一次。)气雾:优点同点眼(直接经鼻,眼结膜吸收,免疫效果好,受母源抗体影响小)。缺点:易引起呼吸道不良反应。(这种应激反应的大小与雾粒大小成反比故有慢性呼吸道病的鸡场以大雾滴(100~200)免疫,可减少呼吸道病的发生,必要时可在气雾前后三天添加抗菌素(土霉素,泰勒霉素等)A:气雾法注意事项1)雾粒大小:与其反应成反比,30UM左右(20~30)2)气雾枪压力:5个大气压喷雾高度:离鸡头60~80CM3)喷雾时关好门窗,停通风机,防止雾滴流动,分布不匀或沉降4)防止诱发呼吸道反应:在接种前后3天投入抗菌素(土霉素,泰乐霉素)B.饮水免疫的注意事项1)水质:引起疫苗的活性,避免用加漂白粉的净化水2)加2%脱脂乳作保护剂,防止水质影响3)断水:冬3~4h,夏2~3h使用疫苗前4)水深:饮水器量高度不低于1cm5)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三)免疫程序1定义;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间,次数以及接种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是决定疫苗免疫效果的重要因素。)

2. 常用的几种免疫途径 1)注射法 皮下:——吸收慢,副作用小,免疫慢 肌肉:——快 大 快 大多数疫苗(死活苗)使用 共同优点:剂量易掌握,免疫密度高,效果可靠 缺点:需大量人力,引起应激反应,不适于大型养殖场 2)粘膜法:主要用于禽(点眼,滴鼻,气雾,口服)(用于新城疫) 优点:仿造了自然途径,具有局部免疫(先)和全身免疫(后),免疫较完 全。 点眼,滴鼻:漏免疫率低,效果好 口服,气雾:简便,节省人力 饮水缺点:漏免率高,效果不可靠(饮水免疫只有当疫苗溅入鼻也,与咽部 周围的上呼吸道粘膜接触时才引起免疫反应,进入腺胃的病毒则迅速死亡,不起 作用,故饮水免疫需较大剂量,而且需重复一次。) 气雾:优点同点眼(直接经鼻,眼结膜吸收,免疫效果好,受母源抗体影响 小)。缺点:易引起呼吸道不良反应。(这种应激反应的大小与雾粒大小成反比故 有慢性呼吸道病的鸡场以大雾滴(100~200)免疫,可减少呼吸道病的发生,必要 时可在气雾前后三天添加抗菌素(土霉素,泰勒霉素等) A.气雾法注意事项 1) 雾粒大小:与其反应成反比,30UM 左右(20~30) 2) 气雾枪压力:5 个大气压 喷雾高度:离鸡头 60~80CM 3) 喷雾时关好门窗,停通风机,防止雾滴流动,分布不匀或沉降 4) 防止诱发呼吸道反应:在接种前后 3 天投入抗菌素(土霉素,泰乐 霉素) B.饮水免疫的注意事项 1) 水质:引起疫苗的活性,避免用加漂白粉的净化水 2) 加 2%脱脂乳作保护剂,防止水质影响 3) 断水:冬 3~4h,夏 2~3h 使用疫苗前 4) 水深:饮水器量高度不低于 1cm 5) 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三)免疫程序 1. 定义;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间,次数以及接种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 免疫程序是决定疫苗免疫效果的重要因素。)

2.制定免疫程序依据:(程序设计的内容: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动物年龄,接种方法,途径间隔时间和接种剂量,联合用苗,不同疫苗之间间隔期,同一种疫苗两次间隔时间。)1)依据当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和规律,流行季节常发地区(如常发区,少发区,等对常发区超前免疫或1日龄雏鸡接种等)2)依据畜禽种类及用途(肉,种,旦)年龄,畜禽及产品旺季,母源抗体水平,饲喂管理条件,畜群的规模,饲喂类型3)依据疫苗种类,性质,免疫期以及免疫途径(每种疫苗的免疫程序均无硬性的统一规定,可根据上述情况,所设计,并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和补充,有关各种传染病的防疫程序在传染病中将详述。仅新城疫的免疫程序简介绍:免疫日龄=1日龄母源抗体负对数—4(常数)×4(半衰期)+5当1日龄母源抗体的滴度为26时则首免日龄应在6--4×4+5=13天4)依据母源抗体的水平依据当地具体情况(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及时制定调整。3设计免疫程序的内容1)疫苗种类(死苗,活苗,单苗,联苗)2)接种时间3)接种方法(途径)4)接种剂量5)间隔时间(同一种苗或不同种苗之间)6)动物年令7)联合用苗(四)免疫接种的副反应--接种后产生的不良反应1.怀孕母畜的流产(活苗):怀孕早,中期禁止使用疫苗2.注射后引起局部的皮下肿胀(死苗)3.过敏性休克:猪瘟疫苗,新城疫牛羊猪要备肾上腺素抗过敏性休克药4.热症候群反应:发热食欲下降,精神沉郁,产蛋下降等5.诱发内源性感染:鸡MD(五)免疫失败(了解)指疫苗接种后不能产生良好免疫应答,动物仍感染发病或接种后引起动物发病与死亡,前者为免疫不应答,后为人为感染原因:1.群体免疫水平不均衡:少数动物不应答,易感性强造成疫病流行

2. 制定免疫程序依据: (程序设计的内容: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动物年龄,接种方法,途径间 隔时间和接种剂量,联合用苗,不同疫苗之间间隔期,同一种疫苗两次间隔时间。) 1) 依据当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和规律,流行季节常发地区(如常发区,少发区, 等对常发区超前免疫或 1 日龄雏鸡接种等) 2) 依据畜禽种类及用途(肉,种,旦)年龄,畜禽及产品旺季,母源抗体水 平,饲喂管理条件,畜群的规模,饲喂类型) 3) 依据疫苗种类,性质,免疫期以及免疫途径(每种疫苗的免疫程序均无硬 性的统一规定,可根据上述情况,所设计,并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和补充,有 关各种传染病的防疫程序在传染病中将详述。仅新城疫的免疫程序简介绍:免疫 日龄=1 日龄母源抗体负对数—4(常数)×4(半衰期)+5 当 1 日龄母源抗体的滴度为 2 6 时则首免日龄应在 6-4×4+5=13 天 4) 依据母源抗体的水平 依据当地具体情况(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及时制定调整。 3. 设计免疫程序的内容 1) 疫苗种类(死苗,活苗,单苗,联苗) 2) 接种时间 3) 接种方法(途径) 4) 接种剂量 5) 间隔时间(同一种苗或不同种苗之间) 6) 动物年令 7) 联合用苗 (四)免疫接种的副反应-接种后产生的不良反应 1. 怀孕母畜的流产(活苗):怀孕早,中期禁止使用疫苗 2. 注射后引起局部的皮下肿胀(死苗) 3. 过敏性休克:猪瘟疫苗,新城疫 牛羊猪要备肾上腺素抗过敏性休克药 4. 热症候群反应:发热食欲下降,精神沉郁,产蛋下降等 5. 诱发内源性感染:鸡 MD (五)免疫失败(了解) 指疫苗接种后不能产生良好免疫应答,动物仍感染发病或接种后引起动物发 病与死亡,前者为免疫不应答,后为人为感染 原因: 1.群体免疫水平不均衡:少数动物不应答,易感性强造成疫病流行

1)免疫密度不够,如饮水免疫2)漏免3)个别动物本身对疫苗不应答2.正常免疫受到抑制:接种后不产生或产生弱的免疫应答故不能抵抗强毒感染1)免疫器官的损伤:法氏囊炎,白血病,马立克病2)寄生虫感染:鸡球虫,猪虫3)应激反应:通风不良,NH3,拥挤,炎热,寒冷,妊娠,饥饿,长途运输,驱赶,引起糖皮质H(免疫抑制剂)升高第三节佐剂和免疫增强剂一、佐剂1:定义:能够辅助抗原提高免疫应答,增加抗体产量的物质本身并不是抗原但起促进作用。佐剂本身不是抗原,但都能辅助抗原提高免疫效果,提高机体产生抗体的量并延长抗原的有效期并刺激细胞免疫。疫苗中2.种类:氢氧化铝,明矾,石腊油,羊毛脂等都是佐剂。这些佐剂均属大分子颗粒。我国兽用灭活疫苗,以氢氧化铝为佐剂(硫酸钾铝,明矾)在医学中应用最广的佐剂为弗氏佐剂包括弗氏完全佐剂(CAF)和不完全弗氏佐剂(IFA)(1)盐类佐剂;氢氧化铝,明矾作用:吸吋,沉淀,浓缩佐剂(2)油类:矿物油,植物油+乳化剂稳定剂作用:形成油包水型或水包油型,双相矿物:液体石蜡,9号白油弗氏佐剂,用于制备高效价的抗体完全佐剂(CAF):油+乳化剂(羊毛脂)免疫刺激剂(卡介苗)-死的分枝杆菌不完全佐剂(IFA);油+乳化剂(羊毛脂)(3)微生物佐剂某些能增加免疫原性提高微生物抗体成分,如结核分枝杆菌体成分短小棒状杆菌,G阴性菌内毒素,酵母多糖3.作用机制

1) 免疫密度不够,如饮水免疫 2) 漏免 3) 个别动物本身对疫苗不应答 2.正常免疫受到抑制;接种后不产生或产生弱的免疫应答故不能抵抗强毒 感染 1) 免疫器官的损伤:法氏囊炎,白血病,马立克病 2) 寄生虫感染:鸡球虫,猪蛔虫 3) 应激反应:通风不良,NH3,拥挤,炎热,寒冷,妊娠,饥饿,长途运 输,驱赶,引起糖皮质 H(免疫抑制剂)升高 第三节 佐剂和免疫增强剂 一、佐剂 1. 定义:能够辅助抗原提高免疫应答,增加抗体产量的物质本身并不 是抗原但起促进作用。 佐剂本身不是抗原,但都能辅助抗原提高免疫效果,提高机体产生抗体的量 并延长抗原的有效期并刺激细胞免疫。疫苗中 2.种类: 氢氧化铝,明矾,石腊油,羊毛脂等都是佐剂。这些佐剂均属大分子颗粒。 我国兽用灭活疫苗,以氢氧化铝为佐剂(硫酸钾铝,明矾) 在医学中应用最广的佐剂为弗氏佐剂包括弗氏完全佐剂(CAF)和不完全弗 氏佐剂(IFA) (1)盐类佐剂;氢氧化铝,明矾 作用:吸咐,沉淀,浓缩佐剂 (2)油类:矿物油,植物油+乳化剂 稳定剂 作用:形成油包水型或水包油型,双相 矿物:液体石蜡,9 号白油 弗氏佐剂,用于制备高效价的抗体 完全佐剂(CAF):油+乳化剂(羊毛脂)免疫刺激剂(卡介苗) 死的分枝杆菌 不完全佐剂(IFA);油+乳化剂(羊毛脂) (3)微生物佐剂 某些能增加免疫原性提高微生物抗体成分,如结核分枝杆菌体成分短小棒状 杆菌,G 阴性菌内毒素,酵母多糖 3.作用机制

共1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