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八章 金融调控(货币政策)

第 货币政策

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含义 ★广义上说,货币政策包括政府、中央银行等有关 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所采取的影响货币数量的 一切措施。 ★狭义上说,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 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 施恿和。 ★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 ★ 广义上说,货币政策包括政府、中央银行等有关 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所采取的影响货币数量的 一切措施。 ★ 狭义上说,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 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 施总和。 ★ 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发达国家货而政草的最终目标 ◆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 稳定物价 ◆ 充分就业 ◆ 经济增长 ◆ 国际收支平衡

G货而政簟诸目标之间的矛盾 上述四个目标除了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具有一 致性以外,其它诸目标之间常常是矛盾的。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物价上涨率 8% B 4%10% 失业率 菲利普斯曲线
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矛盾 上述四个目标除了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具有一 致性以外,其它诸目标之间常常是矛盾的。 ◆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A B 0 8% 失业率 物 价 上 涨 率 菲利普斯曲线 5% 4% 10%

◆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Y↑→I→M↑→P↑ 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均衡 P本国↑→进口↑、出口↓→国际收支逆差 P外国↑→进口、出口↑→国际收支顺差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国内经济增长→进口需求增大→国际收支恶化 国际收支逆差→压缩国内需求→Y
◆ 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Y↑→I↑→Ms↑→P↑ ◆ 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均衡 P本国↑→进口↑、出口↓→国际收支逆差 P外国↑→进口↓、出口↑→国际收支顺差 ◆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国内经济增长→进口需求增大→国际收支恶化 国际收支逆差→压缩国内需求→ Y↓

G我国货币政草目标选择的主要观点 “发展经济,稳定货币” 双重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法》频布以前) “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 单一目标 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法》舰定)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 多重目标 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有人建议,但没有做出此规定)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主要观点 双重目标 “ 发展经济,稳定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法》频布以前) 单一目标 “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 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 多重目标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有人建议,但没有做出此规定)

三、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 中间指标的含义 ★货币政的中间指标是在货币政簟执行过程中, 用以反馈其初步影响及衡量其效果的中介性变量。中间指 标选择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效果。 选择中间指标变量的标准: ◆相关性; ◆可控制性; 可度量性 ◆抗干扰性; ◆可行性
三、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 中间指标的含义 ★ 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是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 用以反馈其初步影响及衡量其效果的中介性变量。中间指 标选择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效果。 选择中间指标变量的标准: ◆ 相关性; ◆ 可控制性; ◆ 可度量性; ◆ 抗干扰性; ◆ 可行性

常用的货而攻策中间指标 (1)长期利率(中期指标)和短期利率(近期指标) (2)货币供应量(中期指标)和准备金(近期指标) 四、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凯恩斯学派的货而政簟传导机制理论 ◆基本思路:通过货币数量(M)的增减影响利率(r), 利率的变化引起资本边际效益的变化,使投资(l)以乘教方 式增减,进而影响到总支出(E)和恿收入(Y)。用符号表 示即: M r E Y
常用的货币政策中间指标 (1)长期利率(中期指标)和 短期利率(近期指标) (2)货币供应量(中期指标)和准备金(近期指标) 四、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基本思路:通过货币数量(M)的增减影响利率(r), 利率的变化引起资本边际效益的变化,使投资(I)以乘数方 式增减,进而影响到总支出(E)和总收入(Y)。用符号表 示即: M r I E Y

2.货而学派的货而攻策传导机制理论 ◆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不 起主要作用,起主要作用的主要是货币供应量。货币供 应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恿支出,进而通过资产结构的调 整影响投资,最终引起恿收入的变化。 上述过程用符号表示即: M→E→1→Y
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不 起主要作用,起主要作用的主要是货币供应量。货币供 应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总支出,进而通过资产结构的调 整影响投资,最终引起总收入的变化。 上述过程用符号表示即: M E I Y

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 1.调蕘存款准备率 内容 ★即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敷准备 金的比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敷机构的信用创 造能力(即货币乘数),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 进而影响宏观经济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政策工具 1.调整存款准备率 ★ 即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 金的比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的信用创 造能力(即货币乘数),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 进而影响宏观经济。 内容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七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六章 金融市场.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五章 中央银行.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四章 商业银行.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三章 金融机构体系.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二章 利息与利息率.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一章 信用与金融工具.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导论(黄燕君).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9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的作用.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8章 分配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7章 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6章 生产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5章 消费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4章 价格理论的运用.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3章 弹性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2章 价格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章 导言.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7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6章 宏观经济政策.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5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ppt
- 《经济金融词汇的英语翻译》经济金融词汇中英文对照.doc
- 上海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货币的供给.ppt
- 上海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货币政策.ppt
- 上海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ppt
- 上海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国际收支.ppt
- 上海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货币需求.ppt
- 南开大学财务管理系:《期权与期货》PPT教学课件(共十四章)(王荣誉).ppt
- 金融学专业必修课程:《投资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导论.ppt
- 金融学专业必修课程:《投资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股票投资的技术分析理论.ppt
- 金融学专业必修课程:《投资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投资与经济发展.ppt
- 金融学专业必修课程:《投资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投资结构.ppt
- 金融学专业必修课程:《投资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投资环境.ppt
- 金融学专业必修课程:《投资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资金的时间价值.ppt
- 金融学专业必修课程:《投资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投资风险分析.ppt
- 金融学专业必修课程:《投资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项目投资决策.ppt
- 金融学专业必修课程:《投资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筹资方式选择.ppt
- 《期权交易策略实战介紹》PPT讲稿.ppt
- 《物业管理财税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物业管理企业收入利润.ppt
- 《物业管理财税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物业管理财务报告与分析.ppt
- 《物业管理财税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物业管理 筹资管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