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7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第十七章 毕核经起录观经续 MAcroeconomics in Open Economy] 2
第十七章 [教材第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in Open Economy]

第一节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 ◆共性: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 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 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 知道的格言 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 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 就很少是荒唐了。”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中译本下卷,商务印书馆,1974,第29页
第一节 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 共性: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 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 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 知道的格言。……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 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 就很少是荒唐了。”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中译本下卷,商务印书馆,1974,第29页

差异: “…)要各个民族国家是主权国家,国 际经济学就必须是经济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分支 每一个国家都有一整套全国性政策。对每个国家 来说,这些政策总是为国内某一部分选民服务的 各个民族国家对外国人的利益几乎永远不会比对 本国人利益那么重视。…虽然国际经济学不必 把它的观点限制在一个国家的利益上,但它的确 必须逐一地分析不同国家的利益,使之与各国的 决策水平联系起来。” P·林德特、C金德尔伯格:《国际经济学》,中译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8-9页
差异: “ ……只要各个民族国家是主权国家,国 际经济学就必须是经济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分支。 每一个国家都有一整套全国性政策。对每个国家 来说,这些政策总是为国内某一部分选民服务的。 各个民族国家对外国人的利益几乎永远不会比对 本国人利益那么重视。……虽然国际经济学不必 把它的观点限制在一个国家的利益上,但它的确 必须逐一地分析不同国家的利益,使之与各国的 决策水平联系起来。” P·林德特、C·金德尔伯格:《国际经济学》,中译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8-9页

、国际贸易好处 绝对优勢与相对优勢 ◆1绝对优势[ Absolute Advantage] 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理论,用以说明国 际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他认为,国际贸易和国 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 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每一个国家都应当集中 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 自己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通过国际 贸易就可以使双方都得到好处
二、国际贸易好处 ——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 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亚当 ·斯密提出绝对优势理论 ,用以说明国 际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他认为,国际贸易和国 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 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每一个国家都应当集中 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 自己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通过国际 贸易就可以使双方都得到好处

绝对优势的衡量有两种办法 (1)用劳动生产率,即用单位要素投 入的产出率来衡量。 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 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 绝对优势。 ◆(2)用生产成本,即用生产一单位产 品所需的要素数量来衡量。 如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一国单位产 量所需的要素投入低于另一国,该国在这 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的衡量有两种办法: (1)用劳动生产率,即用单位要素投 入的产出率来衡量。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 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 绝对优势。 (2)用生产成本,即用生产一单位产 品所需的要素数量来衡量。 如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一国单位产 量所需的要素投入低于另一国,该国在这 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假定两国的劳动力均为100个。 表 表1-1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1) 大米(吨) 小麦(吨) 中国 100 50 美国 80 100 表1-2中国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单位要素的产品产量) 大米(人均产量) 小麦(人均产量) 中国 1.0 0.5 美国 0.8 1.0 表1-3中国和美国的生产成本(单位产品的要素投入) 大米(劳动投入量)小麦(劳动投入量) 中国 1.0 2.0 美国 1.25 1.0 例子取自:海闻:《国际贸易讲义》《姜点爽际图易论:
表1-1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1) 大 米(吨) 小 麦(吨) 中 国 100 50 美 国 80 100 表1-2 中国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单位要素的产品产量) 大米(人均产量) 小麦(人均产量) 中 国 1.0 0.5 美 国 0.8 1.0 表1-3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成本(单位产品的要素投入) 大 米 (劳动投入量) 小 麦 (劳动投入量) 中 国 1.0 2.0 美 国 1.25 1.0 例子取自:海闻:《国际贸易讲义》,《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论》,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 假定两国的劳动力均为100个

◆自给自足 ◆中国:大米产量50吨,小麦产量25吨。 ◆美国:大米产量40吨,小麦产量50吨。 ◆合计:大米产量90吨,小麦产量75吨。 ◆专业分工: ◆中国:大米产量100吨,小麦产量0吨。 ◆美国:大米产量0吨,小麦产量100吨 合计:大米产量100吨,大米产量100吨
自给自足: 中国:大米产量50吨,小麦产量25吨。 美国:大米产量40吨,小麦产量50吨。 合计:大米产量90吨,小麦产量75吨。 专业分工: 中国:大米产量100吨,小麦产量0吨。 美国:大米产量0吨,小麦产量100吨。 合计:大米产量100吨,大米产量100吨

假定两国均保持其优势产品在自给自足时的消费量 多余部分用于与对方交换自己所需的劣势产品;中国大 米与美国小麦的交换比例为1比1。 交换结果: 中国:大米拥有量50吨(自产),小麦拥有量50吨进口) 美国:大米拥有量50吨进口),小麦拥有量50吨(自产) 贸易所得: 中国增加小麦拥有量25吨; 美国增加大米拥有量10吨。 ◆所以,国际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
假定两国均保持其优势产品在自给自足时的消费量, 多余部分用于与对方交换自己所需的劣势产品;中国大 米与美国小麦的交换比例为 1比 1。 交换结果: 中国:大米拥有量50吨(自产),小麦拥有量50吨(进口)。 美国:大米拥有量50吨(进口),小麦拥有量50吨(自产)。 贸易所得: 中国增加小麦拥有量25吨; 美国增加大米拥有量10吨。 所以,国际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

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局限性 无法解释各种产品的生产均具有绝对优势的 国家和均具有绝对劣势的国家之间进行国际贸易 的必要性。例如: 大米(吨) 小麦(吨) 中国 100 50 美国 120 150 如果比尔盖茨同时也是世界上打字速度最快 的人,他应当自己打字还是雇秘书打字? 按绝对优势理论,他就应当自己打字。这显 然是不划算的
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局限性: 无法解释各种产品的生产均具有绝对优势的 国家和均具有绝对劣势的国家之间进行国际贸易 的必要性。例如: 中 国 100 50 大 米(吨) 小 麦(吨) 美 国 120 150 如果比尔·盖茨同时也是世界上打字速度最快 的人,他应当自己打字还是雇秘书打字? 按绝对优势理论,他就应当自己打字。这显 然是不划算的

2.比较优势[ Comparative Advantage 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解决了绝 对优势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非仅 仅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 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 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 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成为可能。每一个国家都应当集中生产并出口自 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自己具有“比 较劣势”的产品
2.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解决了绝 对优势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非仅 仅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 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 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 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成为可能。每一个国家都应当集中生产并出口自 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自己具有“比 较劣势”的产品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6章 宏观经济政策.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5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4章 新自由主义.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3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2章 货币、银行和利率.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1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0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ppt
- 人民大学:《财政学》PPT教学课件 第十六章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问题(陈共).ppt
- 人民大学:《财政学》PPT教学课件 第十五章 财政政策(陈共).ppt
- 人民大学:《财政学》PPT教学课件 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陈共).ppt
- 人民大学:《财政学》PPT教学课件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陈共).ppt
- 人民大学:《财政学》PPT教学课件 第十二章 国债和国债市场(陈共).ppt
- 人民大学:《财政学》PPT教学课件 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陈共).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4.2)资本的周转.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4.1)资本的循环(2/2).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4.1)资本的循环(1/2).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资本国际化与世界市场(10.1)资本输出和资本国际化.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1.1-1.3).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1.2)货币.doc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章 导言.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2章 价格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3章 弹性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4章 价格理论的运用.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5章 消费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6章 生产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7章 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8章 分配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9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的作用.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导论(黄燕君).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一章 信用与金融工具.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二章 利息与利息率.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三章 金融机构体系.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四章 商业银行.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五章 中央银行.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六章 金融市场.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七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八章 金融调控(货币政策).ppt
- 《经济金融词汇的英语翻译》经济金融词汇中英文对照.doc
- 上海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货币的供给.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