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2章 货币、银行和利率

第十三章 货而、银行和利率 [Money, Bank and Interest Rate] [教材第二十八、二十九章]
第十二章 货币、银行和利率 [Money, Bank and Interest Rate] [教材第二十八、二十九章]

第一节货而的基本知识教材P1581 货而性质与职能 ◆货币[ Money]—人们普遍接受充当交换 媒介的东西。 货币的职能: ◆①交换媒介[ Medium of Exchange] ◆②计价单位[ Unit of account] ◆③延期支付的标准 [Standard of Deferred Payment] ◆④价值贮藏[ Store of value]
第一节 货币的基本知识[教材P158] 一、货币性质与职能 货币[Money]——人们普遍接受充当交换 媒介的东西。 货币的职能: ①交换媒介[Medium of Exchange] ②计价单位[Unit of Account] ③延期支付的标准 [Standard of Deferred Payment] ④价值贮藏[Store of Value]

二、货币的不同形灸 ◆①商品货币[ Commodity money] 包括一般商品货币和贵金属商品货币。 格雷欣定理[ Greshan’slaw]: “劣币驱逐良币” ◆②可兑换的纸币[ Convertible Paper Money] ◆③不兑现纸币[ Fiat money] 法定货币[ egal Money] ◆④私人债务货币[ Private Debt money] 存款货币[ Deposit Money] 活期存款[ Demand Deposit] 支票货币[ Checkbook Money
二、货币的不同形态 ①商品货币[Commodity Money] 包括一般商品货币和贵金属商品货币。 格雷欣定理[Gresham’s law]: “劣币驱逐良币” ②可兑换的纸币[ Convertible Paper Money] ③不兑现纸币 [Fiat Money] *法定货币[legal Money] ④私人债务货币[ Private Debt Money] 存款货币[Deposit Money] 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 支票货币[Checkbook Money]

legal tender and fiat money 金由词额:美国传统词典双解 ◆ legal tender. efiat money n. ◆ Legally valid Legal tender, especially currency that mayi paper currency be offered in I authorized by a payment of a debt government but not and that a creditor based on or convertible must accept into gold or silver. ◆法定货币,法偿币由法不兑现纸币尤指纸币 律规定的可以用于支付等由政府批准但不根据 债款而具贷方必须接受金银而定或不能与金银 兑换的法定货币1
legal tender and fiat money 金山词霸:[美国传统词典(双解)] legal tender n. Legally valid currency that may be offered in payment of a debt and that a creditor must accept. 法定货币,法偿币由法 律规定的可以用于支付 债款而且贷方必须接受 的有效货币 •fiat money n. •Legal tender, especially paper currency, authorized by a government but not based on or convertible into gold or silver. • 不兑现纸币尤指纸币 等由政府批准但不根据 金银而定或不能与金银 兑换的法定货币

三、现代货而分类 资产的流动性 Liquidity] 种资产转变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形态的 难易程度。 ◆现金[cash]=纸币[ Paper Money]+铸币[Mint] ◆存款货币=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Demand Deposit] ◆近似货币或准货币[ Near Money] ◆=定期存款[ time Deposit]+储蓄存款[ Saving] ◆M1=现金十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M3=M2+金融债券+国库券+商业票据等 ◆关于支票存款与支票,信用卡
三、现代货币分类 资产的流动性[Liquidity] ——一种资产转变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形态的 难易程度。 现金 [Cash] = 纸币[Paper Money] + 铸币[Mint] 存款货币= 商业银行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 近似货币或准货币[Near Money] = 定期存款[time Deposit]+ 储蓄存款[Saving] M1 = 现金 + 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M2 = M1 + 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 M3 = M2 + 金融债券 + 国库券+商业票据等 关于支票存款与支票,信用卡

我国货币量度量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流通中的现金。 ◆M1=M+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 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与M2之差称为准货币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 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4年第四季度开始公布M,° M1、M2数据,M3指标是考虑到未来金融创新而增设的, 目前尚未公布数据。 参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中级宏观经济学》第7讲《货币需求》
我国货币量度量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0 —— 流通中的现金。 M1 = M0 + 企业活期存款 +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 农 村存款 +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1与M2之差称为准货币。 M2 = M1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 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 性质的存款 + 外币存款 + 信托类存款。 M3 =M2 +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4年第四季度开始公布M0、 M1、M2数据,M3指标是考虑到未来金融创新而增设的, 目前尚未公布数据。 参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中级宏观经济学》第7讲《货币需求》

第二节银行与金融机构体系 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银行的萌芽—货币的保管、兑换业务;向存款者收取 手续费;100%的现金准备。 ◆银行的产生贷款业务的出现;向存款者支付利息; 部分的现金准备。 ◆早期银行的高利贷特点及其危害。 ◆现代银行的诞生—1694年,英格兰银行。以工商企 业为主要业务对象,发放低于平均利润率的低息贷款。 ◆中央银行的产生—解决银行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银 行券的发行问题、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最后贷款人问 题和金融监管问题
第二节 银行与金融机构体系 一、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银行的萌芽——货币的保管、兑换业务;向存款者收取 手续费;100%的现金准备。 银行的产生——贷款业务的出现;向存款者支付利息; 部分的现金准备。 早期银行的高利贷特点及其危害。 现代银行的诞生——1694年,英格兰银行。以工商企 业为主要业务对象,发放低于平均利润率的低息贷款。 中央银行的产生——解决银行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银 行券的发行问题、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最后贷款人问 题和金融监管问题

二、银行的特殊利益和风险 ◆1银行的特殊利益 ◆①从行业特点得到的好处 ◆②从国家干预中得到的好处 ◆2银行的特殊风险 ◆①信用风险 ◆②来自资产与负债失衡的风险 ◆③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 ◆④竞争的风险
二、银行的特殊利益和风险 1.银行的特殊利益 ①从行业特点得到的好处 ②从国家干预中得到的好处 2.银行的特殊风险 ①信用风险 ②来自资产与负债失衡的风险 ③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 ④竞争的风险

三、现代银行的安全保证 ①关于银行的建立和经营的规定 ◆②中央银行准备金制度的建立 ◆③存款保险制度
三、现代银行的安全保证 ①关于银行的建立和经营的规定 ②中央银行准备金制度的建立 ③存款保险制度

四、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及其发展 ◆1银行性金融机构 ◆①商业银行[ Commercial bank] ◆②中央银行 Central Bank] ◆③专业银行[ Specialty Bank] ◆投资银行[ nvestment Bank] ◆不动产抵押银行[ Land bank] ◆开发银行[ Development Bank] ◆储蓄银行[ Savings Bank] ◆进出口银行[EX- m Bank
四、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及其发展 1.银行性金融机构 ①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 ②中央银行[Central Bank] ③专业银行[Specialty Bank] 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 不动产抵押银行[Land Bank] 开发银行[Development Bank] 储蓄银行[Savings Bank] 进出口银行[Ex-im Bank]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1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0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ppt
- 人民大学:《财政学》PPT教学课件 第十六章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问题(陈共).ppt
- 人民大学:《财政学》PPT教学课件 第十五章 财政政策(陈共).ppt
- 人民大学:《财政学》PPT教学课件 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陈共).ppt
- 人民大学:《财政学》PPT教学课件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陈共).ppt
- 人民大学:《财政学》PPT教学课件 第十二章 国债和国债市场(陈共).ppt
- 人民大学:《财政学》PPT教学课件 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陈共).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4.2)资本的周转.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4.1)资本的循环(2/2).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4.1)资本的循环(1/2).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资本国际化与世界市场(10.1)资本输出和资本国际化.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1.1-1.3).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1.2)货币.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1.3)价值规律.ppt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1.3)价值规律.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2.1)商品.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1.1)商品.do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1.4)劳动价值论在新时代的深化与发展.doc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3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4章 新自由主义.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5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6章 宏观经济政策.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7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1章 导言.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2章 价格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3章 弹性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4章 价格理论的运用.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5章 消费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6章 生产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7章 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8章 分配理论.ppt
- 西北工业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9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的作用.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导论(黄燕君).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一章 信用与金融工具.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二章 利息与利息率.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三章 金融机构体系.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四章 商业银行.ppt
-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_第五章 中央银行.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