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练习题_分层训练

分层训练 积累与运用 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涉江采芙蓉》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雅洁,情感纯洁美好的诗句是 (2)《短歌行》中以 喻自己胸怀宽广,招揽人才越多越好。 (3)《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的诗句有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释义。 (1)采之欲遗谁( (2)青青子衿 (3)何时可掇( (4)周公吐哺( (5)羁鸟恋旧林( (6)榆柳荫后檐(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1)采之欲为谁 (2)长路慢浩浩 (3)越陌渡阡 (4)榆柳阴后檐 (5)暖暖远人村 (6)鸡鸣桑树巅 4.运用所学知识填空。 (1)《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的《 (2)《短歌行》是 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 (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汉末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诗全部是 就内容而言,一部分乐府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另一部分表现了 他 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4)陶渊明,一名 著名 诗人,世称“ ,自号 阅读与品味 5.再读《涉江采芙蓉》,对该诗赏析不恰当的是 A.首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 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 B.“采之欲遗谁”中的“遗”读wi,是馈赠的意思。古人有采摘香花赠与相 亲之人的习俗。 C.“所思在远道”,所思念的人尚在远地,表现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悲慨之 D.“同心而离居”五字,说出了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生遗憾,也表现了主人公 思乡怀友的真挚之情 6.从《短行歌》中可看岀,曹操忧人生短暂,因而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 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说说你的看法。 7.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8.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点
分层训练 积累与运用 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涉江采芙蓉》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雅洁,情感纯洁美好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喻自己胸怀宽广,招揽人才越多越好。 (3)《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的诗句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释义。 (1)采之欲遗谁( )________ (2)青青子衿( )________ (3)何时可掇( )________ (4)周公吐哺( )________ (5)羁鸟恋旧林( )________ (6)榆柳荫后檐( )________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1)采之欲为谁________ (2)长路慢浩浩________ (3)越陌渡阡________ (4)榆柳阴后檐________ (5)暖暖远人村________ (6)鸡鸣桑树巅________ 4.运用所学知识填空。 (1)《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的《________》。 (2)《短歌行》是________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 (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汉末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诗全部是 ________,就内容而言,一部分乐府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另一部分表现了 他________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4)陶渊明,一名________,著名________诗人,世称“________”,自号 “________”。 阅读与品味 5.再读《涉江采芙蓉》,对该诗赏析不恰当的是 ( ) A.首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 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 B.“采之欲遗谁”中的“遗”读 wèi,是馈赠的意思。古人有采摘香花赠与相 亲之人的习俗。 C.“所思在远道”,所思念的人尚在远地,表现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悲慨之 情。 D.“同心而离居”五字,说出了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生遗憾,也表现了主人公 思乡怀友的真挚之情。 6.从《短行歌》中可看出,曹操忧人生短暂,因而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 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点

(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2)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 (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 (4)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和郭主薄(其一)》) (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9.《归园田居(其一)》里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遍,很常见,在 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10.陶渊明的诗中写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诗句中的“旧林”“故渊” 与陆机的诗中“孤兽思故薮,离鸟悲旧林”,以及王赞的诗中“人情怀旧乡,客 鸟思故林”提到的“故林”“旧林”“故薮”是否相同?为什么? 拓展与创新 归园田居(其一)(节选)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1.解释诗中加粗的字。 荫带 罗荷 兴 荒秽: 12.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暧暧”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暧暧”与“依依”在诗中是近 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一切那么自然,那么 纯朴。 13.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回归之后的愉快 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 有画意,生机盎然
(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2)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 (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 (4)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和郭主薄(其一)》) (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归园田居(其一)》里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遍,很常见,在 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陶渊明的诗中写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诗句中的“旧林”“故渊” 与陆机的诗中“孤兽思故薮,离鸟悲旧林”,以及王赞的诗中“人情怀旧乡,客 鸟思故林”提到的“故林”“旧林”“故薮”是否相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创新 归园田居(其一)(节选)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1.解释诗中加粗的字。 荫:________ 罗:________ 兴:________ 带:________ 荷:________ 荒秽:________ 12.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暧暧”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暧暧”与“依依”在诗中是近 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一切那么自然,那么 纯朴。 13.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回归之后的愉快 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 有画意,生机盎然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髙树 颠,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14.“但使愿无违”中“愿”是什么愿望? 参考答案: 1.(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2)山不厌高,水不厌深。(3)误落尘网 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1)wei赠送(2)jn衣领(3)duo拾取(4)b口中所含食物(5) 系住(6)yi遮盖 3.(1)为→遗(2)慢→漫(3)渡→度(4)阴→荫(5)暖→暧(6)巅→颠 4.(1)《文选》(2)乐府(3)乐府歌辞统一中国(4)潜田园靖节五 柳先生 5.C(“所思在远道”指所思念的人在远乡,表现的是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 情) 6.不然,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为人生短暂,才最渴望招纳 贤才,为己所用,建功立业 7.这一句充分吐露了诗人的心志。“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 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同时曹操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 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8.这些动词(“翼彼新苗”里的“翼”名词用作动词)都是常见字眼,诗人用 起来,却显得新鲜有味。它们既形象,又将无生命的事物写得情意绵绵,读起来 觉得格外亲切。如“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的“翼”字,那微微的南风温存地抚 爱着幼嫩禾苗的景象,如在我们眼前。“中夏贮清荫”的“贮”字,清幽凉爽的 林荫好像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泓清泉。 9.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是在对官场生活有了深刻的反感,彻底 逃离它之后,对于田园生活更增添了感情。从诗中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诗 人的内心闲适、自在、喜悦。他把平常的农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而这些 景物一经入诗,便和他的感情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所以, 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其中蕴涵着盎然的诗意,普通的景物也具有了美感。尤其 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两句,语调轻快活泼,“荫”“罗”的使用,更 让人体会到,“榆柳”“桃李”几乎是含情的。 10.不相同。陶渊明诗中的“旧林”“故渊”就是篇末的“自然”,即大自然的 广阔天地,而陆机和王赞诗中所说的“旧林”“故林”是指故乡,他们在诗中是 单纯地思乡怀旧,而陶渊明是借这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自己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 归田园的急迫心境。陶渊明的“恋旧林”“思故渊”的背后,是对污浊的官场生 活的彻底否定。 11.荫,遮蔽。罗,排列。兴,起床。带,通“戴”。荷,扛着。荒秽,荒地杂 草 12.C(“暧暧”和“依依”不可互换) 13.D(两句诗意境不同) 14.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愿望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 颠,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14.“但使愿无违”中“愿”是什么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2)山不厌高,水不厌深。(3)误落尘网 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1)wèi 赠送(2)jīn 衣领(3)duō 拾取(4)bǔ 口中所含食物(5)jī 系住(6)yì 遮盖 3.(1)为→遗(2)慢→漫(3)渡→度(4)阴→荫(5)暖→暧(6)巅→颠 4.(1)《文选》 (2)乐府(3)乐府歌辞 统一中国 (4)潜 田园 靖节 五 柳先生 5.C(“所思在远道”指所思念的人在远乡,表现的是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 情) 6.不然,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为人生短暂,才最渴望招纳 贤才,为己所用,建功立业。 7.这一句充分吐露了诗人的心志。“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 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同时曹操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 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8.这些动词(“翼彼新苗”里的“翼”名词用作动词)都是常见字眼,诗人用 起来,却显得新鲜有味。它们既形象,又将无生命的事物写得情意绵绵,读起来 觉得格外亲切。如“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的“翼”字,那微微的南风温存地抚 爱着幼嫩禾苗的景象,如在我们眼前。“中夏贮清荫”的“贮”字,清幽凉爽的 林荫好像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泓清泉。 9.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是在对官场生活有了深刻的反感,彻底 逃离它之后,对于田园生活更增添了感情。从诗中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诗 人的内心闲适、自在、喜悦。他把平常的农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而这些 景物一经入诗,便和他的感情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所以, 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其中蕴涵着盎然的诗意,普通的景物也具有了美感。尤其 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两句,语调轻快活泼,“荫”“罗”的使用,更 让人体会到,“榆柳”“桃李”几乎是含情的。 10.不相同。陶渊明诗中的“旧林”“故渊”就是篇末的“自然”,即大自然的 广阔天地,而陆机和王赞诗中所说的“旧林”“故林”是指故乡,他们在诗中是 单纯地思乡怀旧,而陶渊明是借这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自己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 归田园的急迫心境。陶渊明的“恋旧林”“思故渊”的背后,是对污浊的官场生 活的彻底否定。 11.荫,遮蔽。罗,排列。兴,起床。带,通“戴”。荷,扛着。荒秽,荒地杂 草。 12.C(“暧暧”和“依依”不可互换) 13.D(两句诗意境不同) 14.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愿望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涉江采芙蓉》案6.doc
-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3_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doc
- 《涉江采芙蓉课件(9页).ppt
- 《涉江采芙蓉课件(42页).ppt
- 《涉江采芙蓉课件(15页).ppt
- 《涉江采芙蓉课件6_涉江采芙蓉1.ppt
- 《涉江采芙蓉课件5_《涉江采芙蓉》17张课件1.ppt
- 《涉江采芙蓉课件4.ppt
- 《涉江采芙蓉课件.ppt
- 《涉江采芙蓉课件2.ppt
- 《涉江采芙蓉说课课件_说课训练__涉江采芙蓉.ppt
- 《涉江采芙蓉x课件及案(20页).doc
- 《涉江采芙蓉x课件及案(20页).pptx
- 《涉江课件1_涉江(屈原)节选.ppt
- 《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课件2_带着露珠的新闻上课.ppt
- 《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课件1_《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ppt
-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_三专题版块三《消息二则》同步练习.doc
- 《海鸥乔那坦》导学案_3.海鸥乔那坦_导学案.doc
- 《海鸥乔那坦》学案2_《海鸥乔那坦》导学案.doc
- 《海鸥乔那坦课件(17页)_3海鸥乔那坦.ppt
-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doc
- 《涉江采芙蓉》课堂实录_实录.doc
- 《淝水之战课件1_30-689995.ppt
- 《淡之美课件1_淡之美.ppt
- 《淡之美课件(16页)_淡之美.ppt
- 《淡之美课件(23页)_淡之美课件.ppt
- 《淡之美课件(32页).ppt
- 《淡之美》案1_淡之美.doc
- 《淡之美》说课稿.doc
- 《淡之美》说课稿.doc
- 《淡之美》阅读练习及答案_淡 之 美.doc
- 《淡之美》阅读练习及答案_淡之美.doc
- 《淡之美》预习练习.doc
- 《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学设计3.doc
- 《淡淡的深情》学设计3_学目标.doc
- 《淮上与友人别课件3_《淮上与友人别课件[1].ppt
- 《淮上与友人别课件4_《淮上与友人别课件[1][1].ppt
- 《淮上与友人别课件(16页).ppt
- 《淮阴侯列传课件(50页)_苏版淮阴侯列传公开课课件.ppt
- 《淮阴侯列传课件(80页)_淮阴侯列传(绝对好).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