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 1.3 计算机控制理论 1.4 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实例 1.5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

1,3计算机控制理论 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不只是 简单地推广连续系统的理论,同时也需要一些 专门理论来对它进行研究。计算机控制系统理 论主要包括离散系统理论、采样系统理论及数 字系统理论。 离散系统理论 口 采样系统理论
1.3 计算机控制理论 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不只是 简单地推广连续系统的理论,同时也需要一些 专门理论来对它进行研究。计算机控制系统理 论主要包括离散系统理论、采样系统理论及数 字系统理论。 ❑ 离散系统理论 ❑ 采样系统理论

离散系统理论 √差分方程及z变换理论 √常规设计方法 √极点配置设计法 √最优设计方法 √系统辨识及自适应控制
离散系统理论 ✓ 差分方程及z变换理论 ✓ 常规设计方法 ✓ 极点配置设计法 ✓ 最优设计方法 ✓ 系统辨识及自适应控制

采样系统理论 采样系统理论除了包括离散系统的理论外, 还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采样理论 连续模型及性能指标的离散化 采样控制系统的仿真 采样周期的选择 数字信号整量化效应的研究,如量化误差、 非线性特性的影响等
采样系统理论 采样系统理论除了包括离散系统的理论外, 还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 采样理论 ✓ 连续模型及性能指标的离散化 ✓ 采样控制系统的仿真 ✓ 采样周期的选择 ✓ 数字信号整量化效应的研究,如量化误差、 非线性特性的影响等

1.4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实例 卫星模型 直流伺服电机模型 ☐工业机器人模型
1.4 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实例 ❑ 卫星模型 ❑ 直流伺服电机模型 ❑ 工业机器人模型

卫星模型 卫星模型常应用于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中。卫星常要求 进行姿态控制,以使它的天线和传感器相对于地球具有适 当的方位。为此,需要利用推进器对三个轴进行姿态控制, 分别控制卫星的偏离角、倾斜角和转动角。 0 推进器 推进器 图1.9卫星结构图
卫星模型 卫星模型常应用于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中。卫星常要求 进行姿态控制,以使它的天线和传感器相对于地球具有适 当的方位。为此,需要利用推进器对三个轴进行姿态控制, 分别控制卫星的偏离角、倾斜角和转动角。 图1.9 卫星结构图

直流伺服电机模型 直流同服电机最常用的控制方式是电枢控制,即励滋绕 组加恒定动兹电压,电枢绕组加控制电压,当负载转矩恒定 时,电枢的控制电压升高,电动机的转速就升高;反之,减 小电枢控制电压,电动机的转速就降低;改变控制电压的极 性,电机就反转:控制电压为零,电机就停转,故可实现对 被控对象的机械运动的快速控制。 e=常量 LEEE2EL20152221257 图1.10直流伺服电机结构图
直流伺服电机模型 直流伺服电机最常用的控制方式是电枢控制,即励磁绕 组加恒定励磁电压,电枢绕组加控制电压,当负载转矩恒定 时,电枢的控制电压升高,电动机的转速就升高;反之,减 小电枢控制电压,电动机的转速就降低;改变控制电压的极 性,电机就反转;控制电压为零,电机就停转,故可实现对 被控对象的机械运动的快速控制。 图1.10直流伺服电机结构图

工业机器人模型 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成为制造 业生产自动化中非常重要的机电一体化设备。 连杆2 关节2 连杆1 关节1 关节3 连杆0 连杆3 连杆4 关节4一 关节5 十 连杆6 关节6 图1.11工业机器人结构示意图
工业机器人模型 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成为制造 业生产自动化中非常重要的机电一体化设备。 图1.11工业机器人结构示意图

工业机器人模型 工业机器人可以理解为:拟人手臂、手腕和手功能 的机械电子装置;它可把任一物件或工具按空间位姿的 时变要求进行移动,从而完成某一工业生产的作业要求。 手臂 直流伺服电 机及齿轮 功率放大器 直泣得服电机 齿轮 M⑤) K 3+1 基座 图1.12机械臂关节结构示意图 图1.13机械臂关节模型
工业机器人模型 工业机器人可以理解为:拟人手臂、手腕和手功能 的机械电子装置;它可把任一物件或工具按空间位姿的 时变要求进行移动,从而完成某一工业生产的作业要求。 图1.12 机械臂关节结构示意图 图1.13 机械臂关节模型

1.5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1.5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 ❑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 ❑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0世纪50年代末,计算机控制系统投入实际 应用 /20世纪60年代末, 小型计算机 √1972年,微型计算机,1 以单片机为代表 √分级计算机控制、集散控制系统、集成制造 系统(CIMS) √基于网络的控制技术(简称网络控制)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 ✓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 20世纪50年代末,计算机控制系统投入实际 应用 ✓ 20世纪60年代末,小型计算机 ✓ 1972年,微型计算机,以单片机为代表 ✓ 分级计算机控制、集散控制系统、集成制造 系统(CIMS) ✓ 基于网络的控制技术(简称网络控制)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间接设计法 5.4 数字PID控制器算法的改进(1/2).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间接设计法 5.3 数字PID控制器的设计.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间接设计法 5.2 基本设计方法(2/2).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间接设计法 5.1 概述 5.2 基本设计方法(1/2).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4.4 离散系统根轨迹和频率特性.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4.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 4.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4.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2/2).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4.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1/2).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学基础 3.4 脉冲传递函数.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学基础 3.2 z变换 3.3 逆z变换.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 1.1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1.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类型.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考试样卷(二).doc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考试样卷(一).doc
- 山东大学:《人机交互技术》课程教学资源(上机实验指导书)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ology.doc
- 山东大学:《人机交互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可用性分析与评估.doc
- 山东大学:《人机交互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人机交互技术(第二部分).doc
- 山东大学:《人机交互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人机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与实验(1/3).ppt
- 山东大学:《人机交互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人机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与实验(2/3).ppt
- 山东大学:《人机交互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人机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与实验(1/3).ppt
- 山东大学:《人机交互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人机交互技术(第一部分).doc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间接设计法 5.4 数字PID控制器算法的改进(2/2).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间接设计法 5.5 数字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直接设计法 6.1 概述 6.2 最少拍控制系统设计.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直接设计法 6.3 纯滞后对象的控制算法(1/4).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直接设计法 6.3 纯滞后对象的控制算法(2/4).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直接设计法 6.3 纯滞后对象的控制算法(3/4).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直接设计法 6.3 纯滞后对象的控制算法(4/4)6.4 设计数字控制器的根轨迹法.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直接设计法 6.5 数字控制器的频域设计法.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数字控制器的状态空间设计方法 7.1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及线性离散系统状态空间.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数字控制器的状态空间设计方法 7.2 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硬件基础 2.1 开关量输入.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数字控制器的状态空间设计方法 7.3 状态反馈设计法.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数字控制器的状态空间设计方法 7.5 状态观测器设计(1/2).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数字控制器的状态空间设计方法 7.5 状态观测器设计(2/2).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数字控制器的状态空间设计方法 7.6 应用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 7.7 二次型最优控制算法设计.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 8.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 8.2 数字伺服系统 8.3 双闭环直流数字调速系统(1/2).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 8.3 双闭环直流数字调速系统(2/2).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 8.4 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ppt
- 吉林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 8.5 数字程序控制系统(1/2).ppt